中国有多少人患丙肝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消息传开,丙肝这个似乎“小众”的疾病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在丙肝病毒发现之前,人们曾认为有一种肝炎是既非甲肝,也非乙肝,所以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但是,在三位科学家和更多的研究人员前赴后继的努力探索后,终于确认,这是一种新的RNA病毒引发的肝炎,即后来命名的丙型肝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目前,全球乙肝感染人数约2.57亿人,而丙肝感染者约1.8亿人。
  每年二十万人发病
   在肝炎引发的死亡中,每年,全世界约有39.9万人死于丙型肝炎,是因为丙肝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
   在中国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约560万人,再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感染者,估计中国有丙肝患者1000万人,每年发病人数约20万人(2016年中国丙肝发病数为206832人)。中国每年约36万的肝癌死亡人数中,丙肝继发的肝癌死亡率占37.48%,因此丙肝造成的死亡数至少有13.3万人。
   丙肝的特点是,病毒入侵肝脏后,悄悄地蚕食和损害肝脏,但是并不会出现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症状,形成的是温水煮青蛙效应。除了少部分人感染丙肝病毒后2周至6个月可能出现急性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酸痛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外,大多数人感染HCV不会有症状,也没有不适感,在经年累月之后发展为慢性肝炎。
   研究数据显示,通常是在6个月以后,有55%~85%感染HCV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2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5%~15%,失代偿发生率为3%~4%,肝癌发生率为2%~4%;肝硬化患者10年生存率约为80%,出现肝功能失代偿10年生存率仅为25%;肝癌诊断后的第一年病死率约为33%。有的人甚至在几十年内都没有症状,有的则持续十多年没有症状。
  沉默的杀手
   丙肝感染者慢性化比例超过50%,如果不进行科学规范治疗,感染丙肝比感染乙肝进展至肝癌的可能性大得多。
   人们感染丙肝病毒后,由于没有症状,也没有较强的身体不适,很少到医院就诊。而且即便体检,也没有丙肝这一项,至多有转氨酶较高,但是会被认为是疲劳等原因造成,因此容易造成人们的忽略。很多人感染HCV后往往得不到明确诊断,直至肝脏严重损害的症状出现和产生继发症状时,如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此时,会出现肝区疼痛、肝肿大、脾大、腹水、下肢水肿、黄疸、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等,才会得到确诊。而且,晚期肝癌伴有全身转移,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此时,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由于HCV感染会呈现无症状情况,丙肝防治有几个特点,发现晚、治疗晚、知晓率低、就诊率低,在世界各国都是普遍现象,但是在中国更为突出,中国丙肝患者在诊断前对HCV的知晓率仅为2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1%,而且中国患者多为被动检测,近70%的丙肝检测发生在有明显临床症状之后,显示绝大部分丙肝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已被感染。因此中国丙肝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对于丙肝这种沉默的杀手,首要的措施在于预防。丙肝如同艾滋病的传播一样,是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共用吸毒针具、性接触和母婴进行传播,但是在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在日常生活和医疗行为中,减少或不输血,少使用血液制品,杜绝静脉内注射毒品,避免不洁性行为,避免共用剃刀、牙刷,在镶牙、补牙、文身、文眉、穿耳洞、美容、修脚、美甲时严格消毒,注意阻断母婴传播等,都会有效预防丙肝。另外,每年体检时,需要增加丙肝检查项目,及早发现肝功能是否异常,再进行全面检查,早确诊早治疗。
  无疫苗,有药医
   丙肝尚无疫苗,而是靠药物治疗。美国药物学家迈克尔·索非亚根据丙肝病毒復制机制,研制出能够有效抑制丙肝病毒复制的新药——索非布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药物),并于201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美国上市,该药显示了强大的疗效,对丙肝的治愈率达到95%左右,表明全球丙肝治疗已进入“治愈时代”。
   不过,由于索非布韦等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仍然十分昂贵,一些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可能在经济上没有问题,但是在许多国家,主要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治疗丙肝的药物也未纳入医保,让很多人无法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疗法。因此,抗御丙肝,需要采用仿制药,并且应当纳入医保。
   另外,研究人员也在全力研发丙肝疫苗,此次获奖的霍顿早就表示会研发丙肝疫苗。2012年,霍顿所在的阿尔伯塔大学就宣布,霍顿及其团队已研发出一种丙肝疫苗,现在,该疫苗已进入临床前的后期测试阶段,不久就有可能获得批准上市。如此,人类攻克丙肝就有了更大的胜算。
  (摘自《南方周末》10.8)
其他文献
近段时间,多个芯片项目先后陷入烂尾、停产、劳务纠纷等,引发业内关于行业“虚火”的大讨论。尤其是在“国产替代”预期下,芯片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不少人担心,背后是否“虚火”过旺?   有投资机构统计,今年前7个月,半导体领域股权投资金额超600亿元,是去年全年总额的2倍。对于长期处于“冷板凳”的这一行业而言,资金的投入让研发不会舍不得花钱,估值一定程度超出理性区间,对于行业长期布局而言,都是
期刊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各地景区都采取了限流措施,但一些景区仍出现了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场景。10月4日,安徽黄山遇上大风大雨,很多游客被堵在山道中进退两难,有游客高喊“我不想出来玩了,我想回家!”“黄山爬到一半想回家”话题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   两年前,一名女游客被堵在黄山“进退两难”,发微博称“这辈子做的最后悔的事,就是国庆来黄山”。据悉,这名女游客早上5点起来排队,光等大巴车上山就等了2小时,
期刊
2020年广州市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日前举行,市直有关单位近80名领导干部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四审判庭旁听庭审,“面对面”和“零距离”接受直观现实警示教育。   一场实打实的庭审,就是一堂不掺假的普法课——人和事都是真实的,原告被告及代理律师在法庭上短兵相接、据理力争,法官则以法说事、秉公而断,只要旁听者有心聽审,必将有所悟、有所得。
期刊
近日,安徽阜阳一农村小学的营养餐问题,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学生将营养餐全部倒进塑料桶中,面条已经溢出桶外。对此,各方说法不一:有学生说“味道太差”,有家长批评“太过娇气”,学校校长则认为“味道还行”,主要是“众口难调”。   很可能是因为“众口不满”——每位学生的口味和喜好并不相同,所以必然存在“众口难调”的可能。学校统一配送营养餐,本就不可能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只能最大程度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如
期刊
近日,“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的话题登上了热搜。缪元穎是中科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后,他在2018年4月,作为“专家型人才”以“警务辅助人员”身份,加入了成都高新公安分局DNA实验室,从事法医物证检验工作。“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这种学历和职业的落差,不难将话题推上热搜。   公众大可不必被“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的标签牵着走,更不必因此笃定“学历不值钱”。虽然他名义上是个“辅警”,但他却也扎扎实实地做着“
期刊
9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020年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违规公款吃喝查处问题574起,处理877人。2020年1至8月,全国查处违规吃喝问题6287起,占享乐奢靡问题查处总数的19.2%,居第3位。“禁令”之下,公款隐秘消费都有哪些典型情形?  开票不打包,大鱼大肉一筷未动   公款接待六七人一桌花数千元,整盘浪费不打包,包间内一桌8个菜,甲鱼、牛肉粒、卤味拼盘、青
期刊
如今,移动支付让部分行业因零钱难找而形成的“四舍五入”行规成了过去式,但近日有四川内江网友反映,用手机支付出租车费用时,遭遇零头“四舍五入”行规,甚至4角零钱也未被“舍”掉,而被“入”为5角。对此,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回应称,出租车驾驶员应按照实价收费,“四舍五入”的做法是错误的,多收零钱属乱收费行为,乘客也应据实付费,不宜以“四舍五入”习惯抹掉4角以下零头。   都说出租车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流動窗
期刊
“十一”期间,“拉链式人墙”又上了热搜。在上海南京路,一群武警官兵拉链式指挥交通,只见武警们步伐统一,伴着红绿灯,用开关拉链的方式疏导人群,十分安全高效。   “拉链式人墙”,背后是对节假日和景区安全未雨绸缪的管理思路。长假期间,许多热门景区的人流达到峰值,日常的管理手段和公共設施不免捉襟见肘,此时,为了保障景区秩序和民众安全,就必须拿出更有力的应对方案,防患于未然。
期刊
几十元的运动鞋、几元的微波炉、几毛几分的零食、化妆品,甚至还有0元购,不是山寨货,都是响当当的大牌!近段时间,各大社交网站、App上出现了一大批以超低折扣商品为卖点的“捡漏群”“羊毛群”等。这些真如他们所宣称的那么神奇吗?  折扣“诱人”:涌出各种“捡漏群”   打开某知名问答论坛,在产品推荐等类似问题下,可以看到不少“捡漏群”“羊毛群”的回答,这些回答呈现模板化倾向。开头或亮明自己收入不高,通过
期刊
“還差两秒就被火车撞上!”近日,广西钦州两名10多岁的男孩为了拍摄视频,竟然破坏铁路栅栏进入高铁线路,造成一列动车紧急停车并晚点30分钟。后续,两名男孩被铁路公安部门批评教育,并被行政拘留5天。   近年来,“玩命直播”的新闻时有爆出。利益当前,光靠事后处罚不足以遏制住“玩命直播”的趋势,平台和有关部门需从日常着手,加强管理,防患未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