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符号学视域下的近代淄博大鱼盘纹饰语意维度研究

来源 :陶瓷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fine_mis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淄博大鱼盘作为淄博地区广泛使用的日用瓷,其最醒目的地方在于它浓郁的山野民俗气息。鱼盘纹样特征的变化集中展现了当时的民间生活风貌、审美风格以及装饰技艺的演变。自清末以来,随着民间创作的不断发展,使其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工艺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发展,并逐渐成为淄博地区一种极具代表性和符号化的陶瓷作品。本文试从设计符号学的语意维度对淄博大鱼盘鱼纹饰的表象特征、内在意义和设计思路三个方面展开初步研究,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淄博大鱼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促进鱼纹盘文化的传承。
其他文献
结构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维修、使用条件下,结构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其适用性和安全性的能力.铁路隧道衬砌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边仰坡防护结构,洞内外排水结构、电缆沟槽等设计使用年限为60年.兼具运营服务使用功能的辅助坑道设计使用年限为60年.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掀起了踊跃支前的热潮,成千上万的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人员和大批农民,组成运输队、医疗队、担架队,志愿开赴前线,担任战地各种勤务工作.其中,铁路系统报名志愿赴朝的员工达总数的80%以上,他们驾驶机车和车辆,运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军用物资,始终做到志愿军打到哪里,路轨就铺到哪里,机车就开到哪里,英勇无畏地用鲜血与智慧打造出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强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为抗美
岳阳古称巴陵,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北枕长江,南纳湘水,扼守八百里洞庭湖口,处于江湖交汇之地,风光旖旎,文化昌盛.rn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大臣滕子京蒙冤
期刊
受跨度限制,军用桥梁装备难以快速完成百米级应急工程保障任务,而新型索梁结构应急桥可以满足相应的机动工程保障需求。采用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ANSYS APDL编制非线性静风分析程序,计算新型索梁结构应急桥的静风极限风速,并分析铰接非线性、初始风攻角、抗风缆、车辆对静风极限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应急桥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了较大的扭转变形,但在达到结构变形极限状态时仍未出现发散失稳现象,据此提出以静风极限风速判定桥梁结构的静风临界风速;随着初始风攻角的增大,应急桥静风极限风速减小,负攻角静风稳定性优于正
对高速铁路轨道工程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准确把握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采用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2010—2020年间高速铁路轨道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进行统计与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已成为高速铁路轨道工程领域学术群体中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高速铁路轨道工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涉及桥轨系统、轨道疲劳与损伤等,而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是当前主流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可为今后的高速铁路轨道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风-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7.5~30.0 m/s横向风作用下CRH380列车以350~480 km/h通过32 m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时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并给出高速列车以400 km/h过桥时风速阈值。结果表明:主梁的横向位移和横向加速度均受风速影响较大,受车速影响较小;主梁的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主要受车速的影响;车体横向加速度主要受风速影响,脱轨系数及车体竖向加速度受车速影响更显著;列车以400 km/h过桥时风速阈值为12.5 m/s,若超出该阈值须采取降低列车运行速度、设
结合中国铁路实际运用情况和机车空气制动技术发展方向,研制基于计算机控制、网络通信、分布式模块化结构设计的机车空气制动系统,其具有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列车的自动制动作用和对机车的单独制动操纵与控制作用,具备空气制动和动力制动联合作用、列车断钩保护、机车无火回送、机车重联、列车电空制动、平稳操纵等功能,同时具有制动系统状态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并可按不同故障等级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
为提高连续梁桥抗震性能,提出可临时锁定梁体和活动墩的分阶段适时连接控制(MTC)装置。建立一座铁路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研究碰撞效应对MTC装置减震效果及活动墩受力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探讨MTC装置在铁路连续梁桥上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考虑碰撞效应后,MTC装置的减震效果有所降低,但仍可有效减小梁端位移和固定墩地震响应;碰撞效应在伸缩缝处产生碰撞力,MTC装置可显著降低碰撞力并减少碰撞次数,起到保护伸缩缝的作用;连续梁桥应用MTC装置减震时,是否考虑碰撞效应对活动墩地震响应影响极小。
拉林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高海拔电气化铁路,也是西藏境内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全线90%以上路段位于海拔3000m以上.拉林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攻克了高原地带绝缘距离减小,昼夜温差大,穿越地震断裂带、风沙地带、高寒地带、高原施工等诸多难题.在考核验证铁路供电方式可靠性、稳定性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并为后期的高原电气化施工积累经验.
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参与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