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独立院校体育教学的自组织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已经充当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了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引下,以及教育工作者为避免“教学事故”的心态,许多独立院校已经取消了体制达标测试中的长跑项目,而对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解释。国外教育家曾这样评论教育:“学生的学习…是以他们追随他人预定的、逻辑设定的、简单排列的、序列化的步骤所得到的结果来界定。”[2]而在中国几千年前孔子对教育就给出了方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让学生乐之于体育,提升学生的自我性和主体性,让体育教学的过程进入有序自组织发展,而不再是无序的被组织发展,独立院校属高校中的一分子,虽然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区别与普通高校的影响因素,其体育教学的自组织有序发展仍然需要以形成耗散结构为基础,以竞争与协同为推动力,渐变与突变为演化途径,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对独立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独立院校 体育教学 自组织
  一、理论简介
  20世纪70年代后被广泛认同的自组织理论主要包括普利髙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托姆的突变论等。耗散结构理论中指出:一个系统只有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外界条件到达一定阈值时,才可能从无序走向有序,而这点也契合了协同学的认识: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实在控制参量达到一定临界值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3]。托姆的突变论又指出:自组织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分叉与选择,因而系统就会出现多重选择的发展方向。
  二、形成耗散结构是独立院校体育教学自发展的基础
  独立院校的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许多因素是受母体院校的影响,在学院发展初期,教师待遇、场馆设施不充足、激励机制滞后、院校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等都是影响其形成耗散结构的因素,而独立院校的师资队伍则是由专职教师(自有的教师)、外聘教师、兼职教师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体育教学系统的开放性,相同的课程设置则使系统很难远离平衡态,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等)存在一定非线性相关,但很难为整个系统提供涨落机制,学生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核心,教师的流动性大会造成学生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运动项目或“终身体育”的认识不能处于系统稳定状态的偏离,而是一种无序的波动,因此独立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场馆设施以及专职教师,完善激励机制,保证整个体育教学系统能够在可控的涨落范围之内。
  三、协同与竞争是独立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推动力
  协同,即指系统中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4],在自组织系统中,也包括个子系统(学生系统、教师系统等)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竞争环境下的协同作用,而从“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来看,引导教学发展的序参量自然是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教学,还是“一视同仁”去教学;增加每个上课班级的人数以减少给每个教师个课时费,忽视部分与整体的却别;激励机制的滞后、场馆设施不足从而使不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自由与约束失调等,都不能让独立院校的体育教学系统完成“从协同到竞争再到更高层次的协同”这一有序发展的方向。
  四、渐变与突变的整合是独立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途径
  在《纲要》颁布以后,许多院校提出了大学体育教学课改方案,其模式包括:基础课(选项)、选项轮转制、俱乐部制或者俱乐部与选修共存制等模式,大都以失败告终。独立院校的体育教学系统,在依靠母体院校教学的同时,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包括学生来源、场馆设施、体育激励机制等)使得教学发展方向面临很多分叉与选择,如何让体育教学越过从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听从安排这一“势垒”,需要系统各各因素(包括学院领导、教师、学生等)来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的“自我性”“主体性”渐变为教学的“统治力量”,主导系统的涨落机制,形成新的耗散结构后,引导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渐变,在渐变过程经过不稳定域时,就会产生突变,从而为独立院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新的能力评估体系,引导教学系统走向自组织发展的方向。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
  [2]小威廉姆斯·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沈小峰,自组织的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46
  参考文献:
  [1]沈小峰,自组织的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
  [3]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 李云伟,高校研究生体育社团的自组织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9
  [5]李云伟,张抒。基于耗散结构的研究生体育社团有序发展的研究[J],青年科学,2009
  [6]小威廉姆斯·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云伟(1983-),男,助教,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其与一切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即在于将对历史活动及其发展的考察奠基于完全科学的前提与出发点之上,从而在历史观上做出了划时代的变革。这
马克思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完整系统地确立了一种不同既往的崭新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它的两大发现之一,具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伟大意义。然而这一新历
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理解具体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具体问题进行探究推理,从而获得知识规律的能力。本文通过介绍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研究高中生数学思
对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进行阐述。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teaching for students “My class I call the shots ” to elab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具有一定阶级和政治的集团,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以此来转变人们的思想,并指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主动性和及时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其对解决和消除人们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们的一种观念,同时又以一种工作的态度来展现着,既具有超前性,又具有滞后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
培养和调动官兵军事训练兴趣,是决定训练质量迅速生成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有效促进官兵的训练热情,提高训练标准,产生训练动力的根本之策。反之,则会影响训练动力,制约训练质量,减弱部队战斗力生成。因此,要增强官兵的训练动力,必须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和《军事训练指导法》,以提高训练质量为目的,在改进方法上下功夫。  一、强化思想教育,不断激发训练热情  官兵训练往往是积极性不高
护理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无法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适应工作,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护理行业很长时间,简而言之就是教学与应用脱节。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客观仔细的分析,总结出原因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如果离开了创新,就无法振兴和繁荣。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新世纪里,中国的进步与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来进行,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