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建立一种局部软组织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皮下注射含2.4×106~2.4×10-1CFU·mL-1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琼脂染菌载体,观察小鼠在7d内的生存状态和局部感染皮球的颜色、形态等症状,确定最佳染菌浓度,制作小鼠皮下细菌性感染模型,并用鱼石脂软膏作为治疗药物检验模型的稳定性。
【关键词】溶血性链球菌;软组织感染;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53—01
皮肤及软组织常见的化脓性感染主要有毛囊炎、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脓肿、丹毒、急性淋巴管炎等.而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病原菌,极易引起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炎症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全身性感染,主要症状有高热、寒战、头痛、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建立一种符合临床特点的皮肤软组织细菌感染动物模型,尤其是建立易操作、成本低、实验结果再现性好的小动物感染模型,对研究和开发能有效治疗局部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昆明种小鼠,SPF级,雄性,20 g±2g,在20℃±2℃控温和光暗周期各12h环境饲养,自由饮水。合格证号:SCXK(甘)2010-0004号,由兰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药品与试剂
鱼石脂软膏,10%,国药准字H34020316,芜湖三益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1204;白凡士林,上海大场化工厂,批号:061105;营养琼脂培养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816;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甘肃中医学院病原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3主要仪器
DHP-927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益恒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W-CJ-2G型双人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BS110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
1.4主要指标和检测方法
1.4.1建立小鼠皮下软组织细菌感染模型
参考文献[1]并依据预实验结果,小鼠皮下注射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液,细菌计数在2.4×106CFU·mL-1以上时3d内全部死亡,因此可引起小鼠100%死亡的最小菌液浓度为2.4×106CFU·mL-1,可作为建立感染动物模型的基础菌液浓度[2]。
取小鼠36只,实验前24h,用8%Na2S涂于背部脱毛,面积约2cm×2cm,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取基础菌液浓度[3]用5%高活性干酵母以10倍稀释成不同浓度(2.0×107~2.0×101CFU·mL-1)的受试菌液,分别取3mL菌液加入7mL琼脂(3%,NS,60℃保温)制备染菌载体,分别取染菌载体0.4mL于小鼠背部脱毛区皮下注射,隆起皮丘者纳入实验。细菌培养与计数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染菌动物模型建立及药效学实验在SPF级实验室内进行。观察各小鼠染菌后24h、48h和72h的皮丘颜色和形态,进行定量评分,评分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和预实验结果拟定[3]。
1.4.2鱼石脂软膏对小鼠皮下软组织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取小鼠36只,给药前24h将背部脊柱两侧脱毛,面积约2cm×2cm,8%Na2S涂于背两侧5min后,用纱布擦洗净。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设空白对照组、鱼石脂软膏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组小鼠分别在脱毛区涂抹白凡士林0.4g·只-1、鱼石脂软膏0.4g·只-1、鱼石脂软膏0.2g·只-1,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6h后,空白对照组各小鼠皮下注射3%琼脂0.4mL(NS溶胀,60℃保温),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2.4×104CFU·mL-1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染菌载体0.4mL(3%琼脂,60℃保温),注意无菌操作。继续涂药,连续6d,每次涂药前按1.4.1项评分标准给每只小鼠评分,记录各小鼠总分值。
1.5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以 ±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采用q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标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小鼠皮下软组织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结果显示,7d内引起小鼠100%死亡的最小菌液浓度为2.4×104 CFU·mL-1,以此浓度进行皮下软组织内注射建立细菌性局部感染动物模型,动物存活情况良好,局部感染症状与临床特征比較一致,见表1。
2.2鱼石脂软膏对小鼠皮下软组织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结果显示,鱼石脂软膏大、小剂量对小鼠皮下注射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有明显抑制作用,小鼠存活数明显提高,感染症状明显改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 <0.05),见表2。
3 讨论
局部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定居下来,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不断侵害机体的感染过程。皮肤感染的动物模型由于动物表皮接触空气易风干及动物吮舔等原因不易建立,并且很难达到感染程度一致的结果。
本研究采用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皮下注射引起局部感染,为了便于观察感染症状,采用皮下琼脂块作为指示性感染部位,制作方法简便易行,观察指标简单准确。同时采用鱼石脂软膏治疗感染小鼠,感染小鼠在用药组和不用药组体征有明显的差别,可以用于抗感染药物的筛选。
参考文献:
[1] 黄金华,徐济良,张伟.银黄健肤露抗炎抑菌作用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05,25(6):430-433
[2]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0-311
[3] 李娅娣,杨秀敏,王毓新.茄病镰刀菌致ICR小鼠局部皮肤感染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14(2): 105-108
【关键词】溶血性链球菌;软组织感染;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53—01
皮肤及软组织常见的化脓性感染主要有毛囊炎、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脓肿、丹毒、急性淋巴管炎等.而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病原菌,极易引起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炎症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全身性感染,主要症状有高热、寒战、头痛、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建立一种符合临床特点的皮肤软组织细菌感染动物模型,尤其是建立易操作、成本低、实验结果再现性好的小动物感染模型,对研究和开发能有效治疗局部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昆明种小鼠,SPF级,雄性,20 g±2g,在20℃±2℃控温和光暗周期各12h环境饲养,自由饮水。合格证号:SCXK(甘)2010-0004号,由兰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药品与试剂
鱼石脂软膏,10%,国药准字H34020316,芜湖三益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1204;白凡士林,上海大场化工厂,批号:061105;营养琼脂培养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816;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甘肃中医学院病原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3主要仪器
DHP-927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益恒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W-CJ-2G型双人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BS110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
1.4主要指标和检测方法
1.4.1建立小鼠皮下软组织细菌感染模型
参考文献[1]并依据预实验结果,小鼠皮下注射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液,细菌计数在2.4×106CFU·mL-1以上时3d内全部死亡,因此可引起小鼠100%死亡的最小菌液浓度为2.4×106CFU·mL-1,可作为建立感染动物模型的基础菌液浓度[2]。
取小鼠36只,实验前24h,用8%Na2S涂于背部脱毛,面积约2cm×2cm,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取基础菌液浓度[3]用5%高活性干酵母以10倍稀释成不同浓度(2.0×107~2.0×101CFU·mL-1)的受试菌液,分别取3mL菌液加入7mL琼脂(3%,NS,60℃保温)制备染菌载体,分别取染菌载体0.4mL于小鼠背部脱毛区皮下注射,隆起皮丘者纳入实验。细菌培养与计数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染菌动物模型建立及药效学实验在SPF级实验室内进行。观察各小鼠染菌后24h、48h和72h的皮丘颜色和形态,进行定量评分,评分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和预实验结果拟定[3]。
1.4.2鱼石脂软膏对小鼠皮下软组织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取小鼠36只,给药前24h将背部脊柱两侧脱毛,面积约2cm×2cm,8%Na2S涂于背两侧5min后,用纱布擦洗净。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设空白对照组、鱼石脂软膏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组小鼠分别在脱毛区涂抹白凡士林0.4g·只-1、鱼石脂软膏0.4g·只-1、鱼石脂软膏0.2g·只-1,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6h后,空白对照组各小鼠皮下注射3%琼脂0.4mL(NS溶胀,60℃保温),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2.4×104CFU·mL-1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染菌载体0.4mL(3%琼脂,60℃保温),注意无菌操作。继续涂药,连续6d,每次涂药前按1.4.1项评分标准给每只小鼠评分,记录各小鼠总分值。
1.5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以 ±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采用q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标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小鼠皮下软组织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结果显示,7d内引起小鼠100%死亡的最小菌液浓度为2.4×104 CFU·mL-1,以此浓度进行皮下软组织内注射建立细菌性局部感染动物模型,动物存活情况良好,局部感染症状与临床特征比較一致,见表1。
2.2鱼石脂软膏对小鼠皮下软组织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结果显示,鱼石脂软膏大、小剂量对小鼠皮下注射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有明显抑制作用,小鼠存活数明显提高,感染症状明显改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 <0.05),见表2。
3 讨论
局部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定居下来,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不断侵害机体的感染过程。皮肤感染的动物模型由于动物表皮接触空气易风干及动物吮舔等原因不易建立,并且很难达到感染程度一致的结果。
本研究采用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皮下注射引起局部感染,为了便于观察感染症状,采用皮下琼脂块作为指示性感染部位,制作方法简便易行,观察指标简单准确。同时采用鱼石脂软膏治疗感染小鼠,感染小鼠在用药组和不用药组体征有明显的差别,可以用于抗感染药物的筛选。
参考文献:
[1] 黄金华,徐济良,张伟.银黄健肤露抗炎抑菌作用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05,25(6):430-433
[2]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0-311
[3] 李娅娣,杨秀敏,王毓新.茄病镰刀菌致ICR小鼠局部皮肤感染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14(2): 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