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年三十的逼近,年味就像一团点燃的火越烧越旺,驱走了寒意,还不时地在空气里摩擦迸发出绚烂明媚的烟花。
   想起小时候,到了这时,在那四面通敞的大院子里,家家户户必会传出“哔剥哔剥”的声响。是花生熟了?是瓜子干了?是芝麻焦了?是蚕豆爆了?大家心知肚明,因为那浓郁的干果香、稠腻的糖油味早已出卖了一切。那股馥郁的香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就将孩子们肚子里的馋虫给勾出来了。半大的孩子又有几个能忍住这诱惑?美味当前,必要胡吃海喝一番,吃得唇焦口裂,又因上火蹿出了火泡,舌上无味,吃饭只能咂吧咂吧的。
   因为上火,奶奶、母亲便不会担心年货会被我“偷吃”。于是在狭窄的厨房里,高高摞起一层又一层笋白的蒸笼。那小塔似的蒸笼里堆垛着各式各样的酥点:白胖柔韧的糖年糕,臃肿圆滚的白馒头,软糯甜润、缀着细碎芝麻和桂花儿的芡实糕,镶着红豆莲蓉、盈碧可爱的青米团……小巧得不盈掌心,精致得如针雕琢。絲丝缕缕的甜香伴着水蒸气与我扑了满怀,那湿润的温甜恍若可掬,滑滑地擦过我的唇角,轻柔得像在抚触婴儿,连水泡也不疼了。我眼馋,却不敢下手,只好拼命地嗅着空气中的香甜,倒也满足。
   待到一笼又一笼精致的糕点熟了,年也到了。
   那时的年,我们家家户户地串门,尝点对面的糖水蛋,吃些隔壁的芋头酥……那门檐上挂满的红灯笼是雪地里一簇簇熊熊的火焰呀!浓烈的年味弥漫在空气中,让冬天里的空气都是暖的。
   而今,虽已年下,但年味稀薄如高原的空气,飘渺近乎虚无。钢筋水泥阻隔了深埋于记忆中那永远敞开迎客的大院,那里堵塞了亲邻间融洽的情谊。如今,各户成为独立体,由“铁将军”把守着,在原本欢庆的节日里给人一种莫名的压力,褪色的门联在寒风中无端萧索着。时光如白驹过隙,传统也在与科技的竞争中败下阵来,默默地隐没于历史长河之中。那一片片黑压压的脑袋、一声声微信的提示音逐渐代替了年夜饭桌上的高谈阔论和欢声笑语。
   于我而言,年味让年更加温馨。时代在进步,可我总忍不住去回望、怀念那些独属于年的美好回忆。愿那些传统、那份年味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澄后,成为不变的永恒。
其他文献
当下,网友追剧已开启“倍速”模式。很多视频网站都添加了自动快进功能,可以调节至1.5倍速、2倍速。有人认为这样看剧更有效率,也有人认为这样走马观花没意思,还有人指出这是因为电视剧注水太多。  高效又时髦的“倍速”追剧   追剧是年轻人休闲放松的主要方式,现在视频播放平台有了“倍速”播放的功能,很多观众表示很快就适应了这个新功能。比如在热播剧《如懿传》《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橙红年代》等剧的
期刊
关于电竞,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有说法称“中国太多的孩子没有接受过体育运动的熏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都还没尝过体育锻炼和成就的快感,就立马被电竞给俘虏了。”这也是许多家长的共忧。然而,连北大都开设了《电子游戏通论》课程。学生与电竞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这的确成了一个网红问题。  有问题的好东西   电子游戏对学生来说到底是好是坏?北大网红课《电子游戏通论》的任课老师陈江亮明立场:电子游戏是一个有问题的
期刊
“肥宅快乐水”、“肥宅快乐花”、“肥宅快乐茶”……当下,“肥宅快乐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各大社交媒体。有人以为“肥宅”代表着“肥而油腻”、“宅而颓废”,但其实“肥宅”更偏向于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是在充满焦虑和压力的当下,通过“肥宅”来暂时解放自身。  从“致郁”到“治愈”   “肥宅”本来是二次元文化圈的词汇,代指体型肥胖的宅男宅女。如今“肥宅”大热,不少年轻人明明只喝了瓶可乐,身材匀称,
期刊
梦想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我们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用它穿越一切迷雾的光芒,在远处指引我们,告诉我们最明媚和最美好的去处。当我们拼尽全力向着梦想冲击的时候,从心底源源不断生出来的,是欣喜,是感动,是强有力的勇气。在实现梦想这件事上,从来不缺乏榜样,而这榜样的数量也因为彼此感染,而愈来愈多。  请相信,梦想是点亮黑暗的唯一火种,即便此刻只有缓慢晦涩的联系,只要心中希望不灭,只要坚持勇敢前行,就一定会拥有最
期刊
“我是李煜筠,来自中南大学。我想先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垃圾女孩’。”在一场大学生公益演讲活动中,李煜筠以这个听起来“不雅”的称号作为自我介绍,但这个并不美丽的称号让很多人记住了她美丽的心。  和“垃圾”為伴   尽管我给自己的标签听起来有点“不雅”,但我觉得很贴切。大一时,我加入了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从此便掉入了环保的坑里再也没有爬出来过。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我在协会里干过的工作无一不和“垃
期刊
去年寒假的时候,希望远足的我无意间听说了一个国际志愿者项目,由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HQ(IVHQ,国际志愿人员总部)组织,浏览了IVHQ的官网之后,我发现其项目遍及非洲、亚洲、南美洲等全球各地,而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眼泪”的斯里兰卡深深吸引了我。   看过电影《千与干寻》的人都应该对在水天一色异世界中的茫茫大海上行驶的列车记忆犹新,而现实中的海上火车就在斯里兰卡,在首
期刊
越是同样杰出的名校,互相之间就越有“瑜亮情结”,也因此结下不少恩怨情仇,生出不少江湖是非。这样互掐的对头,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过神奇的是,不管再怎么掐架,名校之间的感情不但没有疏远,反而越“掐”越深。  “黑骑士”之争   同为美国最负盛名的军事学校,美国西点军校与美国海军学院之间的火药味可不是一般的浓。和平年代,自然不可能靠打一仗来分出胜负,所以两校间的橄榄球赛就成了战场。   军事学校的体
期刊
我,一个朝九晚五正常上班的90后,一年能攒30天假期,一个人去远方做文化旅行。一个人旅行的好处?我脑子里蹦出的,不是“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的文艺癌,也不是“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的艳遇党,而是,它首先能让我迅速变成一个职场的靠谱人。  90后“萌新”,职场靠谱人   先来讲讲我是怎么因为“一个人旅行带来的好处”,扭转了总监对“现在的年轻人都不靠谱”的固有偏见。   我刚入职三个月,还在做
期刊
我们生活在群体中,不可能事事都尽如人意,表现好的时候得高分、被赞扬,表现不好的时候,有时连同情分都得不到。所以,就要有被批评的心理准备。但是批评所带来的巨大威力,真的就像寒冬夹杂着雪花的冷风打在脸上,冰冷刺痛。  为什么批评会让人们感觉不好受呢?又为什么会给人们带来那么剧烈的情绪反应?不就是几句简简单单的批评之语,凭什么会让人们的行为或言语失控呢?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外界对我们的批评呢?  理解“批评
期刊
在粉丝经济中,明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粉丝中引发轰动。比如,偶像拍过影视剧的地方成景点,偶像穿过的大衣要同款,还要替偶像庆生、打广告、做慈善、甚至买下一颗小行星!有人感叹现代的追星族太疯狂,但追星其实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追星在我国可谓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了,而且古人追星的疯狂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人。  名字代表粉丝心   你问我爱你有几分,我的名字代表我的心。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家喻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