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展望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d1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台商很辛苦——賺勞務錢的時代過去了,在大陸比便宜一定死。如何發揮台灣企業精緻和服務的特質,在製造中融入服務元素,除產品外,為客戶提供更高的附加價值,利用台灣優勢進行產業升級,台商轉型探索的腳步從未減慢半分;
  2016年,台商很期待——隨著大陸「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兩大分別對內、對外「頂層設計」戰略的逐步清晰,台商可以嫁接和利用的商機正在逐漸凸顯。
  成長與永續,回顧與展望,新的一年,已經啟航。
  【台商說】善用台灣優勢 進行產業升級
  【機會說】2016 探尋「頂層設計」商機
  「如果是1 0年前,今天探討的標題——『台商的機遇與挑戰』是O K的;但是在當下,應該說成是『台商的挑戰與機遇』。事實上到了2 0 1 6年,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對台商來講是挑戰大於機遇的一年!」在一次研討會的致辭中,上海冠龍閥門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台協會長李政宏如是說。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在上海註冊的約10800家台商企業中,真正運營的有6500家;而在這些運營的台商企業中,有大約50%的台商獲利或微利;30%的台商處於虧損的邊緣,還在苦苦支撐;剩餘的20%陷入了比較大的虧損,面臨關廠風險。」李政宏指出,儘管如此,對比全大陸台商的整體狀況,上海台商這種情形依然可以用「不差」二字來評判。
  管中窺豹,剛剛告別2015年這個多事之秋,經營得「蠻辛苦」的台商們,還將面臨哪些挑戰?而正如全國台企聯會長郭山輝所說:「現在的困境大家都要面對,台商不能只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尋找政策方針下的新市場。」2016,又有哪些商機可以期待?
  「紅潮經濟」來襲台商遭遇挑戰
  2015年以來,一直在轉型升級的抉擇和嘗試中奮力掙紮的台商,日子的確不太好過,但大多數台商仍然在積極尋求突圍之道。
  「目前東莞台商約5000家,據了解,今年台企約200家離開,現在留下來的體質都較好,大陸民企比台商經營更困難。」東莞台協會長翟所領指出,台商赴東莞投資近30年,見證當地從農村轉變為世界工廠和製造業重鎮。儘管這些年經營成本高漲,外銷內需都遭遇極大挑戰,不少台商遷廠至東南亞,但仍有人選擇留下。選擇留在東莞的主因是產業供應鏈最完整,且當地政府支持度高,其他地方難以取代。
  對於所謂「紅色供應鏈」威脅台廠的說法,翟所領說,「紅色供應鏈」已經存在很久,台商也是其中一環,不會造成台商的致命威脅;但威脅一定有,唯有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力。
  作為上海冠龍閥門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政宏坦陳,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大陸本土的公共工程項目有所減少,對他所從事的閥門行業也有一定的影響。另外,台商在大陸面臨成本高漲、招工難、當地政府機關的稽察作業標準不一致等問題,比如現在「五險一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金、住房公積金)要求台商100%投保,陸企僅投20%即可;一些民營企業不用交17%的增值稅,而台商沒得緩……這些已經嚴重衝擊台商競爭力。
  製造業生存不易,更為嚴峻的是,被視為競爭藍海的服務業,也受到了大陸「紅潮經濟」的威脅。「店面租金是一把很利的刀,砍得上海台協連鎖工委會的會員企業哀鴻遍野。」李政宏說。
  金融服務業也未能倖免。2000年的大陸,光是幫企業申請一張大陸的營業執照,就可以有6000美元的合約收入。「你知道現在收多少錢嗎?2000人民幣!」富蘭德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芳榮說,當時全大陸沒有多少合格的會計師;但現在,保守估計可以做相同業務的會計師超過20萬人。2010年前後,企業最需要的移轉訂價報告(TP),富蘭德林的報價是10萬人民幣一份,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卻報出7.5萬元的價格。法規變化小了、當地行政透明度提升,客戶需要的是標準化的服務。從富蘭德林出去自己執業的會計師、律師,收費卻不到富蘭德林的一半;儘管客戶願意用比較高的價錢簽約,但「價差這麼大,我都不好意思讓客戶跟我簽約了。」劉芳榮說。
  強化服務擦掉「奶茶杯上的水珠」
  挑戰全面來襲,台商如何善用台灣優勢進行產業升級、應對大陸環境變化?
  2015年12月12日,大陸台商最密集、製造產業鏈最完整,有「天下第一會」稱號的昆山台協舉行了換屆大會,大震鍋爐工業董事長李寬信再度回鍋,接任第12屆會長。
  2014年,昆山台商因中榮金屬爆炸意外,製造業全面整改轉型升級。李寬信說,台資企業正在加快從「代工生產」向「自創品牌」轉變,開始推進「6年行動」計畫,催生台企新一輪轉型升級。為了應對成本上漲,2015年有35家台資企業實施了重大機器換人專案,尤其富士康、緯創、仁寶、豐島等公司「自動化+智慧化」的工業4.0生產系統初具雛形,總投資逾人民幣40億元。
  而多年在金融服務業打拚、對台商企業的變遷發展有著深刻體認的劉芳榮,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與已故的、有大陸「創業板之父」稱譽的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相熟。有一次成思危到台灣士林夜市買一杯珍珠奶茶,他給了小妹30元新台幣,小妹用抹布把杯子上的水滴擦乾淨才雙手遞給他,讓他感動到眼淚都快掉下來。成思危後來對劉芳榮說,在大陸很少有人會提供這樣貼心的服務。
  「這就是台灣服務業的優勢,有文化底蘊,不是大陸一朝一夕就可以替代的。」劉芳榮指出,台灣有看不見的優勢——服務,製造業也要向服務業學習,提供客戶更高的價值,才能維持成長與永續。「除了提供產品,你還可以幫客戶解決配銷、物流、供應商、資金等問題,要強化製造業中的服務比重,因為未來硬體產品的區隔越來越少,只有服務才能產生差異化。」劉芳榮說,要打破一般企業「大就是好」的觀念,「台商優勢在於小、在於服務業的精神。大陸的招商銀行市值比全台灣的銀行加起來都大,但台灣多數銀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都比招商銀行好,這是因為台灣的經營比較精緻。所以千萬不要跟大陸企業比成本,比製程,要比精緻和服務,利用台灣優勢進行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力後再進軍大陸市場。」   劉芳榮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面臨經營困境後,劉芳榮決定,富蘭德林不跟削價競爭者「死磕」。「賺勞務錢的時代過去了,在大陸比便宜一定死,要創造自己的價值。2012開始,我們提供的所有服務都不收錢,要開始賺資本財,也就是陪著客戶上市(IPO),賺股票上市的獲利。」這種模式也就是華爾街在金融海嘯後興起的精品投資銀行。為什麼服務不收錢?他舉例,有一種股權轉讓的業務,一個案子可以收40~60萬人民幣,但得花上半年、投入數十名人力,算下來,服務的毛利率還不到10%。而劉芳榮要的是跟客戶一起成長、變成股權策略夥伴。「我跟客戶說,我不要一夜情,希望可以嫁給你、參與股權投資。」他說,決定升級方向後,原本一年400個活躍客戶、每個客戶要會計、查賬等2、3個合約,算起來一年就是1200份合約,現在,「一年只要5、6份合約,就能活得比以前好」。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也指出,台商要發揮產品精良精緻的特色,未來大陸市場的重點商機在服務業。要讓自身的產業與服務業相結合,包括跟品牌、物流、連鎖加盟結合,把台灣服務業以人為本的精神在大陸發揮出來。「當你的企業能夠把台灣的服務精神帶進來的時候,事業就會更快發展。」
  以小博大「精緻泥鰍」打敗「大鯊魚」
  嚴酷的競爭環境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是生存的關鍵。克麗緹娜集團(簡稱克緹)董事長陳碧華,一直把克緹從事的化妝品事業稱為「日不落行業」。克麗緹娜1997年進入到大陸,18年過去了,改革開放的紅利在降低,競爭在加劇,而「互聯網+」與企業連接後,世界變得更小了。「做企業既要有毛利,也要有品牌力。面對這個日益變小的世界,我還是非常正面樂觀的。即使是GDP下行到6.5%,但居民人均所得增長是7.7%,以化妝品行業來看,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克緹還是自信滿滿地開拓市場,讓品牌下沉;同時透過互聯網的O2O,讓4000多家加盟主跟客戶的資訊可以及時回饋,產生新的價值和商機。」
  談及互聯網,林建甫強調,大陸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台商一定要想方設法讓自己的產業與互聯網連接並創造商機;同時他指出,未來的時代是量身定做的時代,台商不要再從事利潤偏低的大規模製造,而是能區分出不同的市場,甚至在不同的市場裏面進行差別定價,儘量往高附加價值的方向走。比如,在台灣有一家做高爾夫球杆的廠商,後轉做汽車輪轂。到今天勞斯萊斯和英國女王的車子都用他的輪轂,因為輪轂的品質非常之精良,一個輪轂就要24萬新台幣。因此企業如果能夠做少量多樣,量身定制,附加價值就會高很多;再來就是台商要想辦法進入資本市場,用股票換鈔票,透過上市做大做強,實現企業的規範化管理和升級。
  「危機常常就是轉機。隨著大陸『十三五規劃』出台、『一帶一路』建設啟動,台商應該仔細研討這些政策,跟著大陸經濟的大趨勢、大方向走,看看自己的經營業務中哪些能與新政策結合,要去積極探索主動出擊。以我們公司為例,冠龍隨著『一帶一路』的腳步把產品賣到了吉爾吉斯斯坦,這是以前從未聽說的地方。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周邊國家與大陸的合作日益密切,台商也將獲得更多助益和加持。」李政宏說,上海台協會在助力台商轉型升級上也有一些具體的動作,比如與台灣中興大學合辦了EMBA班,提升台商的人才層次和能力;另外在獲得運營資金上也積極探索包括上市等各種可能性,千方百計協助台商轉型。
  不久前,大陸相關部門組織台商考察「一帶一路」,李政宏和台企聯常務副會長葉春榮同在「陝甘寧」考察團。「這次考察主要看的是區位優勢,大家都在實踐中慢慢體會『一帶一路』的意涵。比如甘肅蘭州是交通節點,而銀川有一個受全體伊斯蘭世界認可的哈拉認證機構,對食品和工業產品外銷很有幫助;同時銀川還有語言優勢,可以培訓很多懂得阿拉伯語的商貿人才;西安作為『一帶一路』的起點,本身有很多大專院校,人才濟濟。」李政宏說。
  葉春榮認為,如今企業轉機在「一帶一路」、跨境電商。他之前參加「陝甘寧」考察團,眼見大陸內需通路逐漸打開,基建、新興產業百業待興,但礙於服貿未通過等投資受限,如第三產業服務、物流、旅行、電商業。呼籲開放讓台商「先行先試」,解決燃眉之急。
  「比大、比便宜,一定比不過大陸本土企業,因為台灣魚池是養泥鰍的,大陸這個魚池是養鯊魚的,」劉芳榮說,大陸企業就是鯊魚,作為泥鰍的台商要學習如何不被鯊魚吃掉。「大陸的民營企業都不屑做小事,撿一塊鯊魚吃剩下的市場,台商完全可以把少樣多量做到最精緻;先把小做好,聚集數個小市場,不僅難以複製,大陸鯊魚也進不來!」
  正如上海台協會長李政宏所說,台商要順利發展,必須追隨和踏準中國經濟的「大腳印」。展望2016,隨著大陸「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兩大分別對內、對外頂層設計戰略的逐步清晰,台商可以嫁接和利用的商機也逐漸凸顯。
  「十三五規劃」新常態下的發展藍圖
  2016,作為大陸第十三個五年計畫的開局之年,其重點發展趨勢和導向格外引人注目。作為後5年主導經濟運行的綱領性文件,早在2014年4月17日,「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電話會議就在北京召開,宣佈啟動規劃編制。
  通過一系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復探討,在2016年1月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文本起草,上報國務院,即將在2016年3月提交「兩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審議。其中重要的、具有指標意義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具體體現在「兩個翻一番」: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2010年的397983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20年的79596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109元到3821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5919元到11838元。
  「事實上從大陸近年來的發展軌跡來看,『十三五規劃』的推出可謂是水到渠成。」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說,目前大陸已經進入了新常態經濟,更有國際知名的巴克萊資本公司提出了「李克強經濟學」一詞,其主要特色在於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和結構性改革。隨著大陸國務院打出的經濟改革的「組合拳」——整頓「影子銀行」;緊貨幣,鬆市場;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大陸經濟新常態的特徵也愈發明顯了,主要體現在以下4點:1.中高速: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過去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為7%~8%的中高速(相較於台灣的「保1」——1%,這個速度在國際上還是超高速的);發展方式從規模增速型轉向質量效益型。2.新動力:中國經濟將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3.優結構:從增量、擴產能為主,調整成綠能並重品質;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產業主體。城鄉差距將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4.多挑戰:一些不確定性風險顯性化,樓市風險、地方債風險、金融風險等潛在風險漸漸浮出水面。
  從大的政策面來看,「十三五規劃」的要點主要有:
  1.二胎化:全面實施兩胎化政策;提高婦幼保健與托幼等公共服務水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結合。
  2.兩岸合作:堅持「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協調發展、金融業合作及貿易投資等雙向開放合作;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打造平潭等對台合作平台。
  3.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監管改革;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
  4.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擴大銀行、保險、證券、養老等市場准入;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轉變外匯管理和使用方式,從正面清單轉變為負面清單;放寬境外投資匯兌限制,放寬企業和個人外匯管理要求,放寬跨國公司資金境外運作限制;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改進並逐步取消境內外投資額度限制。
  以上政策將直接推動以下七大領域商機:
  1.環保:加強水污染、大氣污染及土壤污染等治理,預計帶動17兆人民幣投資;
  2.新能源:2020年水電裝機目標3.5億千瓦、風電2億千瓦、太陽能發電1億千瓦、核電5800萬千瓦;
  3.機器人:推動工業機器應用在原材料(輪胎、陶瓷)、危險作業行業(民爆)、金屬工業(鍛造、鑄造)、國防軍工、家庭輔助類等,估計市場規模超過千億人民幣;
  4.醫藥:研發出30款新藥,其中8~10款為原創新藥,20~30款化學藥國際化、20~30款臨床急需用藥;
  5.鐵路:鐵路新建設2.3萬公里,總投資2.8兆人民幣;
  6.全面二胎:從2016年起的4年人口凈增加1358萬人口,帶動嬰兒食品、服裝、月子中心等相關投資1300億人民幣;
  7.汽車新能源:2020年新能源車累計產量500萬輛、60%的自用新車達到每公升汽油可行駛20公里。
  而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大陸正在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都將成為未來產業扶持的重點。
  其中「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是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實施方式為財政貼息、加速折舊,涉及的相關產業有:資訊技術、機器人、航太裝備、新材料、海洋工程、電力裝備、交通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
  而「互聯網+」的目標是把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透過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來實現。通過「互聯網+」,可以提升製造業層次和競爭力,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和製造業統合發展,從而實現智慧製造、綠色製造。
  「一帶一路」輸出的商機
  作為中國大陸走出去的重要戰略之一的「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達到63%,經濟規模占全世界的29%;而亞投行(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簡稱AIIB)則是「一帶一路」的資金池,是一個協助亞洲基礎建設,促進亞洲區域多邊開發的國際性金融機構,目前五大洲57個國家已經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林建甫指出,加入亞投行後,能夠增加廠商的跨國商機,參加工程競標,如公路、鐵路與高鐵工程等建設,或參與電力配送系統、鋼鐵、水泥、能源、電信、農業水利等;同時還有了更多的參與國際事務的機會,提升國際能見度:會員共參與制定章程架構、協議及執行標準。作為台灣來講,加入亞投行為兩岸合作提出了新方向:以「一帶一路」的新模式推進兩岸經貿合作,有助融入大陸區域經濟整合:增加未來參與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及恰簽FTA(自由貿易協定)之可能性。
  而對於「一帶一路」,林建甫建議,台灣可以重啟南向政策,將東南亞作為台灣參與「一帶一路」的灘頭堡。事實上台灣與東南亞淵源已久,早在1980年代大陸改革開放前,由於東南亞原物料資源豐富,台商就已經開始在東南亞投資;自1994年以來台灣已經推動了三次南向政策,加之大陸生產成本不斷提高,部分台商轉移向東南亞,把其作為下一個生產基地;作為台灣出口的重要地區,東南亞占台出口的比重僅次於大陸。綜上所述,「一帶一路」確實為兩岸深化產業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未來兩岸產業合作形態將由低附加值的加工貿易和組裝代工模式,走向高附加價值的「新型產業合作」模式。
  而「新型產業合作」就是2.5級產業,也是生產服務業。所以從事批發零售、物流業及加盟連鎖事業的台商將可發揮更大的優勢;文化、語言之相通,也讓台商容易成功在各地佈局,構建通路及進入市場。
  台商在抓「一帶一路」商機時,應注意不同的經濟規模,對應的投資策略和重點也有所不同。
  對於像烏茲別克、印度、吉爾吉斯、越南、塔吉克等人均GDP 3000美元以下的國家,應採取小包裝、單幫客、現金交易、窮人銀行等策略,重點投資產業是一級產業(農產品、食品加工)和初級製造業(手工業、輕工業、民生用品等),生產性及商業服務業(趕集、小吃攤、夜市)等。
  對於像斯里蘭卡、伊朗、埃及和印尼等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的國家,應從地產開發、3C產品、周轉放款、證券銀行等入手,製造業往資本及知識密集型發展(輕工業、塑膠、誠意、紡織等),還有支援性服務業(旅遊、酒店、餐廳、房地產等)。
  對於像哈薩克、俄羅斯、希臘、土耳其、馬來西亞等人均GDP 5000美元以上的國家,應採取連鎖經營、服務業輸出、文化輸出的策略,因消費力不斷提升(可以購買奢侈品、汽車等),重點投資可轉向中高技術製造業(資本密集、少量多樣、量身定做等),服務業(教育、培訓課程、養生、美容醫療、醫院等)比重逐漸提升。
  納入SDR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2015年12月1日淩晨1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佈,正式將人民幣作為除英鎊、歐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五種貨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人民幣歷史性成為首個被納入SDR的新興市場貨幣,這意味著人民幣已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決議將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
  IMF指出,人民幣納入SDR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對中國改革進程的認可。一直以來,人民幣能否納入SDR的一籃子貨幣,需要滿足兩個「硬性」標準。一是貨幣發行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二是貨幣可自由使用。IMF認為人民幣已達到「自由使用」標準,未來中國將實施更多的金融改革。
  林建甫指出,人民幣納入SDR之後,將具備儲備貨幣的非官方地位,更多國家將擴大人民幣資產納入外匯存底,展現大陸市場改革的進展,有助大陸在IMF取得更大的話語權。
  而富蘭德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芳榮指出,人民幣加入SDR這件事,不該只停留在人民幣升貶值上打轉,而是應該拉高層次,拿來和2004年大陸加入WTO相提並論。因為當年加入 WTO,大陸才逐漸開始執行一系列的經濟開放政策,和這次人民幣加入SDR一樣,往後幾年,大陸一定會在各種資本管制和外匯、金融等領域進行開放。
  具體說來,人民幣加入SDR後,大陸將營造出開放和自由的跨境資金環境,加上大陸境內融資利率不斷下降,台商資金中心從台灣OBU移往大陸,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年成為事實。另一方面,因為人民幣加入SDR,大陸的外匯自由化已是鐵板釘釘的結果,幾年前就已排上時程的「國際板」將很快捲土重來,並且會進一步倒逼大陸股市各項改革。對台商的好消息是,在大陸上市籌資將不再是夢想;但壞消息是,一個相對現在健康且國際化的大陸資本市場,將培養出更多更強悍的所謂「紅潮經濟」下的本土競爭對手。
  唯有讓人民幣加入SDR,讓各國央行都採用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貨幣,讓世界貿易改以人民幣作為計價基礎,讓人民幣徹底國際化,大陸才能真正在世界經濟舞台上取得影響力,具有世界經濟的發言權,也才能保障大陸企業在全世界各地的商業利益,這樣大陸也才更有理由鼓勵企業「走出去」,讓企業在海外為大陸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實現轉移眼前過剩產能的目的。
  十多年前,大陸加入WTO融入世界經濟,奠定往後經濟發展的基礎;十多年後,當我們再回頭看今天人民幣加入SDR時,也會發現,除大陸貨幣市場將有完全不同的面貌外,人民幣加入SDR也將牽動大陸資本市場的巨變。
其他文献
【律師專欄】外商在大陸從事零售業的架構分析  某外資零售品牌企業擬來大陸開展內銷業務,並計畫能夠在各大區域的不同城市一次性同時開出多家門店。在選擇何種投資架構的問題上,客戶一時難以定奪,因此前來諮詢。結合該企業的資金需求、拓展進度及行業特性,律師給出以下建議:  首先,根據大陸相關規定,每家門店都必須擁有自己的營業執照,而不可一個城市的多個門店共用一張執照。這也因此可以得出的第一個結論,是應在各個
期刊
印度,這個承載著12.8億人口的市場潛力無窮,在過去10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企西行,但當真正涉足印度市場時,地方政策牽絆、基建條件落後等各種桎梏無處不在,中國投資者究竟该如何投资印度呢?  眾所周知,印度發展已經進入加速期,在這一時期,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如何在印度投資已進入關鍵的戰略佈局期。5年沒訂單、9年才盈利,是中企在闖蕩印度時真實的經歷。在這個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市場,中企如何少走彎路,是
期刊
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底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第一次以國家主席身份對美國展開國事訪問。  很多媒體,特別是台灣媒體大都聚焦在習近平今次訪美的「政治意涵和舉動」,尤其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當習近平的面對台灣問題的「表態」。站在台商的角度,固然要對「國際政治發展態勢」有所了解,更要關注「政治之外」的「經濟議題和商機」。  習近平今次訪美,重頭戲無疑「中美政治」,但是,能夠完美體現「中美政治」的「表現」
期刊
「 郵局不努力,成就了順豐 ;銀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寶;通訊不努力,成就了微信;商場不努力,成就了淘寶 ;老婆不努力,成就了小三……」這段話摘自朋友圈,儘管有些調侃和誇張,但也生動詮釋了當下商戰時代「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革命」特徵。  先看看這些隨手拈來的「革命事跡」吧。  9月10日,一篇名為《8月CPI同比上漲2.0%創12個月新高》的新聞被瘋轉,倒不是文章內容有多勁爆,重點是
期刊
2015年12月11日,人民銀行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支持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由於福建向來是大陸設定對台經濟往來的重點,所以此次福建自貿區金融新規,特別針對台灣提出一些過去未曾出現的特殊政策。舉例來說,這次新規首次允許符合條件的福建自貿區內的銀行機構,為境外企業和個人開立台幣賬戶,更允許福建自貿區內的金融機構,與台灣地區銀行間開立台幣同業往來賬戶,並辦理多種形式結算業
期刊
由於人民幣自8月11日起曾一連三天急貶(總體貶值4%),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其中,港元一個月期隱含波動率曾一度跳升至10年來最高水準,市場一度押注港元與美元「脫鉤」。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公開場合重申,沒計畫也沒意圖改變聯繫匯率制度。他表示,香港作為一個非常細小且完全開放的經濟體,聯繫匯率制度是最好的制度。  據悉,由於人民幣的貶值,不少港人將人民幣存款轉為港元或其他貨幣存款,致使市場出現較多人
期刊
近年來,大陆本土半導體廠商快速崛起,但是目前,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還是以美、日、韓公司居多,仍然占有半導體產業中80%的利潤。  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總體起步較晚,技術水準、基數相對較低,如何才能在寡頭局面中突圍?  在華為、聯想、小米等本土手機品牌崛起的帶動下,大陸半導體市場進一步擴大,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比如在深圳華強北市場,花費不到300元(人民幣,下同)就能更換一部手機的LED液晶螢幕。  從2
期刊
面對2016年大選,台北政壇流傳一則笑話,很傳神地點出國、民、親三黨面臨選情壓力的處境。這則笑話內容是:「蔡英文躺著選」、「洪秀柱睡著選」、「宋楚瑜看著選」。由於蔡英文勝券在握,要從台灣尾贏到台灣頭,既可殲滅國親兩黨牽制;而國親兩黨又陷於內訌漩渦無暇外顧,蔡自可從容應戰,當然躺著選都能贏,冷看國親兩黨邊緣化,為她未來8年執政掃除障礙,無人挑戰蔡的權威,是以蔡「躺著選」的笑話,毋寧是台灣民眾拿來嘲諷
期刊
如今,我們已經步入複雜金融時代,每一個人和金錢的關係都變得更自由。而成為一個財務自由的人第一步就是敢於負債。  解析:  實現財務自由有三步,第一家庭高負債。在商業社會中,一個敢於負債的人,其實是一個敢於對未來負責的人。像中國這樣財富的增長與貨幣的泡沫化存在並生的國家,把錢存在銀行裏,幾十年下來錢貌似多了,但通貨膨脹更厲害,實際財富積累被泡沫吃掉了一大半。因此利用貨幣的杠杆效應,放大自己的財富,是
期刊
最近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台灣2015上半年出口連續6個月衰退,預估下半年狀況也不樂觀,主計處於8月中旬下修全年預期經濟成長率為1.56%。在全球股市動盪、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台灣針對此一警訊,當務之急應是如何提振經濟動能和民眾信心,大家一起努力突破困境。但打開電視新聞頻道,媒體名嘴七嘴八舌說的卻是「大陸紅色產業鏈崛起,打壓台灣經濟發展」、「大陸發展晶片、面板,毀掉台灣科技產業」等似是而非、自欺欺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