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下的“红框”——唐代墓室壁画的空间建构与观念演变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isn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墓室壁画中,西壁的屏风画从图像层面彰显了墓主的位置和权力,屏风画的红色边框则从物质层面界定了这一存在.画框结构和建筑结构的重合揭示了影作木构、屏风、平綦天花的建筑共通性,也成为以图像建构黄泉世界的秩序外缘,作为图像与图像、墓葬与墓葬之间得以关联的特殊媒介,为一段观念史的演变提供了别样证据.
其他文献
据现传《髹饰录》抄本所记,其作者及注者分别为明代漆工黄成与杨明.该书自日本传回中国后,有关“新安黄平沙”中的“平沙”是黄成的籍贯还是名号曾一度引起相关学者的注意,而有关杨明的姓氏是“杨”还是“扬”的问题近年来也引发不少讨论.通过对不同抄本中所写名字进行对照,梳理出当中的种种疑窦,发现其时工匠所处独特的情境.
动态图像正逐渐成为数字媒介下人际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视觉形式,通过归纳总结新媒体的媒介环境下动态图像的媒介传播特性,对其本体性深入研究,分析其能成为社交媒介主流视觉元素的原因.探讨动态图像作为视觉符号,视觉形式在数字媒介中的传播,以及其在信息传递、情感表达、隐喻转义方面的视觉语言功能,及其非线性、个性化、互动化的叙事特征.
梅清因写黄山胜景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黄山图像》,无论图轴,还是册页,皆由“心师造化”,成其“聊当卧游”的意象图式.也因“心师造化”,别构出一个灵奇的“黄山之影”的视界.梅清之所以在其《黄山图像》中,达成如此的审美指向,归根结蒂与其“卧游”与“澄怀”的精神之寓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认知神经学的研究方法,基于情绪心理学与实验美学的感动情绪研究探讨了感动触发在情感化设计中的应用,这些相对客观的研究成果为情感化设计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施建议,也为形式美感视认体验提供了研究路径.
本文基于印度教宇宙图式的研究视野,通过与印度教神庙、高棉塔殿的对比,解读黎明寺普朗塔中的“曼荼罗图示”“须弥山世界”和“神王崇拜观念”,并结合印度教的泰国化演进,阐释黎明寺普朗塔中的印度教文化特点及成因,探讨黎明寺普朗塔与印度教文化的深层关系.
“曹衣出水”式佛像由北齐曹仲达创立,是北齐为了颠覆前朝汉制而新创的佛像样式,与外来影响密切相关.本文依据文献与图像的考察,推定“曹衣出水”应为佛衣刻画特征的描述,而非造像效果的呈现,与印度笈多秣菟罗“湿衣佛像”并无关联,从而纠正了以往学界的固有看法.公元5世纪以来,师子国取代印度成为海路佛像的源点,影响波及我国.该国创立的“僧伽罗”佛像不仅是“曹家样”的原型,其衣纹雕刻技法,也为我国佛画用笔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代王室供奉的神祗.在海内外相关研究中,关于其造像样式的源起等相关问题现在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南诏图传》中阿嵯耶观音出现的图像和文字的研究,结合文献记载的南诏世隆帝和隆舜帝事迹的史料分析,对阿嵯耶观音真形出现的背景和成为南诏王室供奉的成因,做进一步的探索.
以建康为中心的六朝佛教造像,在对海东初传中占有主导性地位,特别是“褒衣博带式”佛衣、微笑像容等一些重要造像因素,在朝鲜半岛三国时代及日本飞鸟时代的佛像表现中显得尤为突出.从传播渠道来看,中朝之间由于陆地相连又隔海相望,所以存在陆路与海路的不同途径.中日之间海上传播路径主要有北道“新罗道”和南道“吴唐之路”,也有经半岛内陆辗转传至日本.本文结合新发掘的造像实物及相关文献记载,探讨以建康为中心的六朝佛教造像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影响,并考证建康东传的具体路径.
民国时期的美术史论主要由身兼画家与学者身份的现代知识分子完成.作为现代中国的文化构筑主体,美术学者以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延续构建现代学人知识体系,在史论研究中呈现文化立场与学术学理之间的张力,同时传达对国家建设的构想及民族文化的认同.美术学者的身份生成与话语转变,为民国美术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内在理路.
本文从法隆寺中金堂与五重塔并列而置的特殊寺院布局,以及两者在内部装饰的题材、粉本等方面的密切关系等方面着眼,探讨了法隆寺五重塔初层塑像群的含义.其结果,五重塔应该是以南面的弥勒佛作为整个塔内空间的主尊,且承接相邻的金堂内的主尊释迦佛,象征着佛法的正统以及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