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倌阿里

来源 :文学少年(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liuxi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去的那个地方叫“马帮村”。
  那路很崎岖,三天的山野茅路,得翻越好几座高山,穿过好几片老林,涉过好几条大河。为了安全,乡上的同志给我找了个伴。
  


  那是個十四五岁的男孩,个不高,像个小大人似的一脸严肃。大家喊他阿里,我叫他小弟弟。他皱了皱眉,像酸了牙似的说:“我叫阿里,马倌阿里。”
  头天与他见了面,他看看我,怀疑地说:“那么远的路,你走得动吗?”
  乡上的同志说:“走不动也得走,你就是背也要把她背去,阿姨的事很重要!”
  “那你得赶快睡觉,明天要赶早。”他匆匆扔下一句话,就跑开了。
  没想到他说的“早”会早到那样的程度,我觉得才迷糊了一会儿,就有人敲门了。急急忙忙背上包打开门,就见阿里全副武装:长刀,水壶,背着斗笠,打着绑腿,腰间还扎了条牛皮腰带,拉着一匹白毛马站在门前。那马笼头上缀着红缨,脑门上顶一个红绣球,当中镶着面小圆镜,周围嵌着许多亮晶晶的镜片和玻璃珠子,脖子上还挂着一串铜铃。
  浓雾迷漫,空气显得沉甸甸的,无数细密的雾珠扑面而来,如雨如露。在脸颊上抹一把,满掌心冷冷的雾气。阿里走在前头,白毛马在中间,我在最后,看得见白色的马尾巴在一甩一甩的,感觉背上凉飕飕的,心里就有些发毛,不住地回头看。这时阿里说话了:“你别害怕,不会有什么东西来吃你的!真要有什么动静,马儿早就惊了。”
  


  真怪,他怎么知道我在提心吊胆呢?
  “赶马一定要起这样早吗?”我在后面大声问,声音竟震落一阵雾雨。
  “嘘……说话别那么大声,树还在睡觉。”他的声音很小地传来,“起早点好。过去的马帮都是半夜上路的。一是天亮后人多,马会受惊。二是担心露了财,强盗来打劫。”
  我有些好笑,不过就驮了点日用百货,糖果饼干,又没驮什么金银财宝,还怕人来抢?
  “马就是宝!在山里,特重要。”他拍了拍驮马。我骇了一跳,他居然听见了我在心里嘀咕的话,真是神了!
  曙色艰难地凿穿了浓厚的雾障,天一点一点透亮。慢慢看得见山路千回百转,也看得见两旁被云雾浸得湿润的树木。小鸟在林中鸣叫,树叶上滴滴答答的滴水声,像无数小铃铛在轻轻碰撞,很好听。突然就挣出了云雾的羁绊,站在了一片浩淼的云海之上。
  柔和的晨光中,阿里严肃的小脸变得明朗活泼,显出了少年的天真顽皮。
  长长的山路,一点也不寂寞,阿里跑前跑后,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吹口哨。那口哨吹得很特别,嘶嘶嘶从牙缝儿里挤出来。我说,没见过这样吹口哨的。他说,这是赶马人的吹法,别人都学不会的。而他的歌就更让人意外。
  “哎罗哎……去年花开嘛妹相约,今年花香嘛哥来啦,花上花下嘛恋三年,心里那个妹妹嘛在惦着……”
  那歌声还带了童音,却哥啊妹啊唱得一本正经。我惊奇地说:“阿里,这是情歌啊,你也会唱?”
  他笑眯眯地看了我一眼,曲调一转,一阵深情的歌声又响了起来:“月亮升起来哎,山寨静悄悄,弹起了我的小三弦,阿妹轻轻唱……”
  男孩明亮的嗓音优美动人,格外好听。唱着唱着,他的眼神有些迷离,我打趣地说:“阿里怎么啦?是不是想起哪个小阿妹了?”
  他瞟了我一眼,有些不好意思。
  我将信将疑:“阿里你还没马驮子高,就会有个小阿妹?”
  他不服气地说:“我已经是大人了……”
  我追问了半天,阿里才吭吭哧哧告诉我,真的有个很喜欢的小阿妹,就住在另一座山梁上,如果我不反对,他就带我去看她,只是会绕上一点点路。
  “她很好看,真的!”他说,稚气未脱的脸上一往情深。
  我问他:“阿里,听说你们赶马人只讲‘马语’,马倌称‘锅头’,大锅头二锅头直到小锅头,锅称大黑、二黑……筷子叫滑子,刀子称片片,碗叫莲花,勺叫小顺,袜子叫臭桶子……生火做饭叫开梢,野外露宿称开亮或打野……”
  阿里奇怪地说:“你还听说什么了?”
  我很卖弄地说:“还有呢,老虎叫呜哇,豹子叫花花,狗熊叫大汉,黄鼠狼叫老臭……我还知道你们出门要闭着眼睛扔草鞋,草鞋尖朝哪方向,马帮就朝哪方向走……用大黑烧洗脚水,按锅头大小顺序烫脚。用小黑煮饭,有几个人就煮几块肉……吃饭叫甩口,吃肉叫下箐,另外不能在饭锅里挖洞,不能把菜埋在饭下……”
  阿里摇摇头:“这只是些规矩和避讳,凡赶马的人都知道。”
  我说:“那马语呢?”
  阿里没吭声,突然白毛马偏着头,似乎在聆听什么,接着就前进三步后退三步地踩着节奏跳起舞来。舞了一会儿,它又踏着小碎步,摇头晃脑地左右摆动。直到阿里转过头来,它才恢复了正常。阿里拍拍马脸,亲昵地说:“我和马儿说话啦!”
  我惊讶地说:“可我什么也没听见?”
  阿里笑了:“马儿听见了!我叫它跳三步弦给你看呢!”
  这太诡异了,他们是怎么沟通的?眼神的交流?心灵的感应?还是别的什么?一路上,我十分困惑,怎么也不明白其中的奥秘,问阿里呢,他只是笑笑,什么也不说。
  路上歇下来,阿里找了三块石头垒成灶,拣了些枯枝燃起火,从马上拿出小铜锅,抓几把米,接点泉水就煮上了饭。煮得差不多了,他端下来放在泥地上说:“饭要落落地气,这样才香。”果然,一会儿揭开锅盖,浓香扑鼻,还没吃肚子就咕咕叫了。
  他还带了“菜”,极酸,一棵一棵的,像浓缩的树,装在小竹筒里。他说这就是树,就叫“树菜”。他还切了厚厚的三片腊肉,焖在饭锅里,把红米饭浸得油汪汪的,很香。   吃饭时,他在我的碗里多放了一片肉,笑着说,这也是赶马人的规矩啊,按人数要多煮一片肉,留给吃得慢的人,因为“先吃不管,后吃洗洗碗啊” ……
  他让我吃了两片肉,却没让我洗碗,而是自己搶着拿到泉边洗净放好,又用脚仔细将火踏灭,还泼了些水,说怕引起山火。
  他不让我走在马前,说女人不能挡住马的路;也不让我乱摘路边的野果吃,说被蟒蛇哈过气了,有毒;还有很热的时候不许摸冷水,摸了会得“紧水”,一种很可怕的病,身子会从脚底开始,一截一截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一说到病,他故意满脸恐惧地说:“这山里病可多了,麻风,手指头脚指头一个一个地掉,还有瘴气,那是癞蛤蟆和毒虫吐的毒气,被老林捂过沤过,就成了瘴毒,人要是吸了,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很快就没气了。”见我一脸惊悸,阿里顽皮地大笑,说:“吓你的,早就没有了。”
  一堵石崖劈面壁立,山路变得很窄很陡,细细地从崖边延伸过去,路的一边是陡崖,另一边是深箐,阿里喝住了马,大声打起了吆喝:“过山喽——”
  喊一阵,听听没有动静,这才吆着马往前走。我说,为什么要喊呢?
  他说:“要是对面来人,就‘撞帮’了!狭路上撞帮,马呀人呀被挤下山谷,那就惨了。”
  这时那马一个趔趄,差点跪下去。阿里忙扑过去紧紧攥住马笼头,双脚用力撑着地,肩膀顶住了下滑的马。我捏了一把汗,说,好险,差点翻倒了。
  他立即呸呸着说:“可别说倒啊翻啊转啊的晦气话,多不吉利。”
  我说:“赶个马还有那么多忌讳啊!”
  他说:“当然!还有,赶马人不能脱衣服,热死也只许解扣……”
  我说:“为什么?”
  他反问我:“马能脱衣服吗?”
  我说:“阿里你知道得真多,谁教你的?”
  他说:“我生来就知道。我爹赶马,我爷爷赶马,我老祖也赶马……”
  我忙问他“那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赶马的?”
  他骄傲地说:“还不会走路我就会赶马了。爸把我放在马背上,‘驾——’马儿就走了。”
  马帮村偏僻边远,冬天大雪封山,秋季山洪断路,与外界的联系就靠了驿道和马帮。每年春暖花开到夏秋交接时期,马帮就出山驮运粮食、盐巴、棉布等。我在县城看到过那些赶马汉,一个个剽悍勇武,目如鹰隼,穿着牛皮缝制的坎肩,大摆裆裤,麻绳缝制的羊皮靴,豪气霸蛮地吆马穿街而过。
  阿里是马帮村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不会走路就会赶马,显然一点也不夸张。
  我问他:“听说马帮村的赶马人除了会说马语,还都身怀绝技,是吗?”
  他有些不懂:“什么是绝技啊?”
  “就是……功夫啊,刀枪不入,飞檐走壁什么的,就是别人没法做到的事!”
  他想了想,说:“我好像没有,我只会赶马,扎驮子,钉马掌,割皮条……马肚子疼了,帮它揉肚子…马背磨烂了,给它敷药……这些,赶马的人都会……”
  山路狭窄险峻,忽而隐藏到深深的谷底,忽而又直指云端。峡谷重重,悬石累累,阿里在前头不停地用长刀削砍着那些张牙舞爪的灌木刺蓬。
  没走惯山路的我吃尽了苦头,脚底磨起了大泡,手被荆棘拉了许多血痕。看我走得吃力,阿里将我扶上马背。可一骑上去,马肚子就鼓起来,四条腿直晃荡,我连忙跳了下来。
  阿里忙将驮子卸下,铺了一块毛毡在马背上。他一纵就上了马,还在马背上躺了下来,双手抱头,跷着二郎腿,说,你瞧,挺稳的,你可以打瞌睡了。
  他又把我扶上去,自己则一弓身,扛起了那马驮子,跟在马后走起来。
  看着他涨红的小脸,压弯的腰,我哪还坐得住,故意一歪掉了下来,不好意思地说:“阿里,算了吧,我头晕,这马,我实在骑不了。”
  阿里没办法了,叹了一口气,说:“你连书都能看,可怎么不会骑马呢?”
  我没好气地说:“我怎么知道这路那么远,那么难走。看来我得先学会骑马再来啊!”
  “可骑马并不难啊,你现在就可以学!我教你!”
  他热心肠地说着,但我既不愿给马儿增加负担,更不愿让阿里扛马驮子,还是咬咬牙自己走吧。阿里又想了个办法,叫我攥住马尾巴,让马拖着走。这样倒是省力了,可一攥紧马尾,那马儿就噗噗直放屁,熏得难受,我忙放开了。
  阿里用树枝给我做了根拐杖,然后让马带路,自己走在我身边,走一段搀一段。
  一条大河横在路上。那河深嵌在笔陡的山涧里,水流湍急,河上高高地悬着一座桥。那桥简陋得只是几棵竹子,竹根扎在岸边的石缝里,竿和梢却被压向河心,搭头处用藤条捆扎着,竹子已呈朽色,在空中忽忽悠悠,幅度极大地晃动着。
  阿里要我从桥上走,他牵着马下河。可我的脚一踏上去,那竹子就像钢丝似的朝下坠。阿里平拾着两手,像表演高空飞人样跑过来跑过去示范着,我却怎么也没勇气迈出一步。
  阿里只好先把马驮子扛过河,又空手跑过来,要我趴在马背上,他拉起马儿就往河里走。
  我伏在马背上,看着他被冷水浸得通红的赤脚吃力地踩在圆滑的卵石上。水漫了上来,很快淹到马背。阿里的脑袋浮在水面,深水的冲击使他一步一踉跄。透过清澈的河水,我看见他赤裸的、剧烈起伏的胸脯,感动得只想哭。
  这时马放慢了脚步,河水平滑如镜,镜面下是阿里和白毛马悬空漂在水里的腿。
  过了河,阿里在晒衣服。我好奇地说:“阿里,你们是在漂!真的!我都看见了!”
  他憨厚地笑着说:“河水太深,要踩了底,会淹着你的。”
  我大为叹服,说:“阿里,这就是绝技啊!”
  他不以为然:“那很简单嘛……我还能攀崖呢!”
  他抱住路边的一棵树,猴子似的吱溜爬了上去,一会儿,就像只木瓜似的吊在崖壁上。转眼,他又溜到我跟前,手掌上托着一只丑陋的、麻癞癞的大爬虫。见我发怵,他忙说:“这是蛤蚧,不咬人,它的窝就在崖壁上呢!”说着,他手一松,那蛤蚧就不见了。   我心有余悸地说:“阿里,吓死我了,你还说你没什么绝技,这就是啊!”
  我对这孩子有些刮目相看了。
  阳光照耀着山路,春风还带有些寒意,树木却很绿,树间甚至有了花。那是野樱桃花,在寂寥的山野,像一朵朵粉红色的云。
  我俩说着走着,很快暮色沉沉,山路渐渐模糊了,我担心地说:“阿里,今晚在什么地方睡觉呀?”
  “就在这里。”他果断地说着,站住了。
  四周尽是树林,一片静寂,只有山泉的哗哗声。
  在这样的山野,一匹马,一个孩子,我还真不知怎么睡觉。
  阿里拴了马,又将驮子卸下。那马驮子搁在地上是一个很大的空心架子,他又砍了几根树枝,围着驮子架起来,用张油布一罩,那驮心居然成了一个小窝棚。他将一块毛毡抖开铺在地上,说:“你就睡在这里。”
  “那你呢?”我不解地说。
  “我啊,煮茶给你喝!
  他燃了一小堆篝火,又吭哧吭哧拖来一个干树根兜,让它在火里慢慢燃着,山里的蚊虫很凶猛,我们刚坐下,就一团一团像黑雾般笼罩上来,怎么也驱不散。阿里丢了几个草果在火里,随着浓烈的草果味,身边渐渐清净了。
  篝火噼啪响着,阿里用一只拳头大的小罐子在火旁煨着茶,他说这是云雾茶,只有云雾笼罩的深山里才有。我捧着小罐,抿了一口,嘴里一阵爽,一股淡淡的清香弥散开来。
  阿里的脸在火光下像涂了一层釉一样发亮,透着一股子英气。
  我想起流传在民间关于赶马汉的传说,说他们神出鬼没,攀崖越壁,甚至能用手指像捏苍蝇似的捏住发射中的子弹;他们还会念咒,会用古怪的东西配制诡异的毒药,涂一点在人身上,那人就会乖乖听人摆布;他们还能把一整张牛皮搓成一粒绿豆大的丸子,人若吃了,一个时辰就会被活活撑死……他们对陌生人充满戒备,马帮村到处是暗堡陷阱,生人一去就会神秘失踪……他们不养狗只养狼,他们的马比人还鬼……
  阿里却说:“那些是人乱说的,哪有那么厉害!”
  我说:“可你就很厉害啊!
  我说起他神秘的马语,他和马在水里漂的奇异,他敢攀崖抓蛤蚧……
  他天真地笑了,说:“那算什么,爹能扛着驮子过河,爷爷更厉害,双手都能打枪……”
  阿里说,在他们那里,五匹马称一把,五把才算一帮,爹和爷爷都赶过几百匹马,所以他们才有资格称赶马人。他自己呢,只算得上一個小小的马倌……
  我问他:“阿里,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呢?”
  他高兴地说:“我要赶一千匹马,每匹马的脖子上都要挂一串铜铃,马头上插着三角旗,旗子上写着我的名字,然后就去周游四方。”
  “阿里,现在都有汽车、火车、飞机,还有载人飞船了,绕地球一圈也不过十几分钟。看见那些星星了吧,人类已经将探测飞船送到火星上去啦,你还赶马,太落后了。”
  阿里仰着头,看着星星困惑地说:“我要不赶马,谁给姑娘们买丝线,谁给孩子们送糖果呢?”
  “修公路啊,好多村寨都通公路啦!我就是来调查的,测量队很快就进山了……”
  “马帮村那么高的山,那么深的河,怎么修啊?”他似乎不大相信。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现代科技啊,有的是办法……”
  “那……马儿怎么办?”他认真起来。
  “马?淘汰啦!有了公路,有了汽车,你得去学文化,学驾驶……”
  阿里有些意外,很费劲地思索着什么。
  这时,寂静的山谷里突然响起了一阵吆喝声:“哦——嗬嗬——”
  声音此起彼伏,像在邀约人。阿里忽地站起来,手搭在嘴边大声回应着:
  “嗬嗬——”
  周围的树叶唰啦啦响,天空像落流星雨似的飞来点点黑影。阿里一跃而起,在我身边旋转了一圈,双手竟抓住了满满两把小石子。
  我惊得目瞪口呆,这小子居然有这本事,能捉住打过来的石弹子。
  阿里顾不上我的惊奇,匆匆牵过白毛马,那马边走边尿,刚好沿着窝铺尿了一圈。他说:“你先睡吧!我一会儿就回来!蟒蛇蜈蚣怕马尿味,你别走出圈外,它们就咬不到你。”
  他又丢了点什么东西在火里,我闻到一股子皮毛的焦煳味,他诡谲地说:“这是吓野兽的。”
  话才说完,他机灵地一跳,像只动作轻捷的小兽,眨眼不见了踪影。
  我缩进小窝棚,拉一半毛毡盖着,脚还露在外边。蒙中听到远处有歌声、吆喝声。我撩开罩在驮子上的油布一角,老树根兜还在燃烧,红红的一团炭火。白毛马乖乖地站在一旁,静静地嚼着料。我睡不着,爬出窝棚,靠着驮子抱膝坐着。夜色渗透了山野,满天星星又大又亮,远处传来野兽的阵阵嚎叫,凄厉而悠长。周围模模糊糊尽是幢幢怪影。偶尔林中会掠过一阵沉沉的叹息,要不就是一阵声,令人毛骨悚然。
  突然就很想阿里。我不愿意一个人待在黑夜里,我应该去找他!
  我再也坐不住了,一步跨出马尿圈,高一脚低一脚朝阿里消失的方向走去。脚下坑坑洼洼,感觉像兀立在很高的地方,四周全是看不到底的深渊,而且总能闻到一股子尿臊味。
  走了一阵,眼前闪出一团火光,好多人围坐在一堆篝火旁又唱又跳,像丛林里的山精树怪。我担心那是幻觉,揉揉眼睛,那情景却非常真切。而且,我隐约听到阿里的歌声:
  “月亮升起来,山寨静悄悄,弹起了我的小三弦,阿妹轻轻唱……”
  我朝那火光走去,走了一大段路,一晃,又回到了白毛马身边。再走,还是回到老地方,就这么反复折腾,如中了魔似的在原地转圈。我注意到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那是白毛马,黑夜里,那眼睛像两颗很亮的玻璃珠子,总是照在我身上。
  ……好像是走在一条野樱桃花搭起的长廊上,前后左右到处是大团的花球。一个姑娘笑吟吟地说,你们摘吧,喜欢哪朵摘哪朵,爱摘多少摘多少。那些野樱桃花一朵比一朵漂亮,我摘了满满一衣兜,阿里更是手忙脚乱,一把一把地抓。那姑娘笑意盈盈,让阿里看花了眼,摘了花只会往地上撒……我看见花丛中的阿里和那个姑娘,若即若离,缱绻缠绵……   有什么在扯我的衣角,我一激灵,忙睁开了眼睛,眼前竟真的是一大束野樱桃花,在朝阳下鲜艳欲滴。花枝下是阿里容光焕发的脸,脸上写满爱情。
  我还没从梦中回过神来。我告诉他,我看见了火,看见了跳舞的精灵,听到了他的歌,还有野樱桃花,还有微笑的姑娘……
  他一边往马背上插花,一边嘻嘻笑着说:“那是仙女,邀我跳舞,还和我对歌!”
  “就是你想着的小阿妹啊!”
  他扮了个鬼脸,从衣袋里掏了点东西递给我,那是个煮熟的鸡蛋,还热乎乎的呢。再看他的衣袋,到处鼓鼓囊囊的塞满了吃的东西。他得意地说:“我们唱歌,唱很多,谁也唱不赢我,所以得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你怎么不带我去呢?也让我看看那个小阿妹啊!我想来找你,可就是老在原地转圈圈。”我想起昨晚的怪事。
  他狡黠地挤挤眼,说:“我画了符的!”
  我猛地醒悟:他也撒尿了,难怪我总闻到尿臊味。但那尿圈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他是在装神弄鬼吧?
  才走不久,就见到一个山寨,我惊讶地说:“我们昨晚怎么不进寨子呢?害得我一夜不敢睡觉。”
  阿里说:“赶马人从来是歇在野外的,怎么好进寨子麻烦人家呢?”
  “可你并没有歇,为什么?就为了唱歌?就为了那个……小阿妹?”
  阿里不吭声了。
  白毛马像一棵会跑的野樱桃树,花枝招展地在山路上撒欢。这时的路也变了,山间小道变成了毛石新路,路面虽不太宽敞,却平坦得足可以开汽车了。
  真的就有了一辆汽车,像只蓝色的大甲虫,哼哼着开来。阿里惊讶地看着那汽车,似乎有些发蒙。白毛马却一撒蹄子,精神抖擞地奔了过去,和那汽车肩并着肩。
  汽车一轰油门,很快超过了白毛马。白毛马敏捷地跑着,浑身花枝乱摇。汽车没理睬它,轰轰响着,走得小心翼翼,隔着车窗,看得见年轻司机全神贯注的脸。
  白毛马等得不耐烦了,咴儿咴儿叫起来,撒开四蹄就跑,熟门熟路将我们引到一户人家。很多人聚在门前,正热烈地议论着什么。
  一个姑娘笑意盈盈走过来。姑娘真的很好看,一双眼睛黑得像两潭水,含情脉脉顾盼生辉,秀气的脸被野樱桃花映得通红。
  不用说,这肯定就是阿里喜欢的小阿妹了。
  阿里突然就有些局促,看看我,看看她,竭力显出一副大人样,却嗫嚅着不知说什么好。
  一阵欢快的喇叭声,那辆卡车也来到了门口。年轻的司机满面笑容从驾驶室里跳了出来,径直来到我们跟前。
  人们兴高采烈地拥了过去,众星捧月般围住了那个小司机,欣喜地问这问那。
  阿里和白毛马被撇到了一旁。同那辆神气活现的大卡车相比,少年阿里和他的小马,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我注意到从小司机跳下车,姑娘的目光就闪闪烁烁围绕着他转。小司机一脸矜持,举手投足都有那么一点优越感。他耐心地回应着人们的问候,得空就朝姑娘瞥上一眼,尽管是极快的一瞬,但那种热烈和默契却尽在不言中。
  聪明的阿里什么都明白了。
  阿里脸上一片乌云。
  白毛马突然焦躁起来,不耐烦地摆动着脑袋,蹄子在地上刨起了一團尘土。我看见阿里与它对视了一眼,一跺脚,飞身上马,一阵马蹄,白毛马风一样从院里卷了出去。
  小司机看着阿里消失的背影,迷惑地说:“这小马倌还挺有脾气的……”
  只有我知道,阿里一路的憧憬,单纯的爱情,像山岚上薄薄的雾絮,被汽车刮起的风眨眼就吹得干干净净。
  更糟糕的事还在后头。
  为了来看姑娘,我们绕了阿里说的“一点点”路,只是这“一点点”,足有几十里。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连阿里也没意识到这里居然通了公路。
  这样,我的面前就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跟着阿里继续往前走,翻山越岭,最快也得再走两天才到马帮村;另一种是搭小司机的汽车,他可以将我捎上一大段路,接上一条直插马帮村的小道,这样,我今天晚些时候就能到达目的地。
  我喜欢小阿里这个同伴,喜欢他的直率和天真,喜欢他身上一个个的谜。但想到那山路的崎岖,想到那些湍急的大河、陡峭的山崖,想到那样漆黑的山野之夜……
  在小司机热情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后者。
  我在寨子外头的山坡上找到了阿里。那时他和小白毛马正躲在一片野樱桃花丛里,人和马紧紧依偎在一起,神情一片失落。
  我有点于心不忍,但还是犹豫着将这个决定告诉了他。他垂着头,用力咬住了嘴唇。白毛马却目不转睛地瞪着我,大眼睛像罩上了一层雾。
  我坐上了小司机的车。
  汽车在人们的注视下缓缓出了村。人群中,我没有看见阿里。那条通往马帮村的驿道九曲十八盘,弯弯曲曲伸向云深不知处……小马倌阿里要一个人走剩下的路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为哪个小阿妹唱情歌?他给谁煮云雾茶呢?
  汽车颠颠簸簸,摇摇晃晃,我的心也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总是晃动着阿里伤心的脸。我不知道,这个小小少年,将怎样排遣心里的忧伤,忍受驿道的寂寞。
  我闭上眼睛,耳畔悄然回荡起阿里的歌:“月亮升起来哎,山寨静悄悄,弹起了我的小三弦,阿妹轻轻唱……”
  |作家心语|
  我的创作之源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在路上。
  我们一直向南。从湖南湘江边起程,湘南、云南,滇南,直到红河南岸。
  这座高远缥缈的边疆小城元阳,是一个哈尼族聚居区。
  除哈尼族外,元阳还有彝、傣、瑶、苗、壮等少数民族。汉族则多是从内地和外省来支援边疆的干部、医生和教师。那些随父母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而来的孩子,像一颗颗露珠,很容易很自然就融进了这座云雾之城。
  我就读的县中心小学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小学,班上总是热闹非凡,不同民族的孩子说着不同的话,穿着不同的服饰,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沿袭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还有着不同的民族性格,哈尼族粗犷憨厚,彝族聪明伶俐,傣族友善温和,瑶族拘谨,苗族矜持,壮族羞涩。
  从我家到学校,是一次最愉快的旅行。一条长街,穿越全城,一路叫下去,越来越多的同学不断汇入,到学校时,已是浩浩荡荡,几乎全校学生都到齐了。
  最好玩的是赶集。
  满街都是好吃的东西,野味果蔬,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这里的买卖很有趣,你可以以物易物,用鸡蛋换盐巴,用芭蕉换针线,你也可以品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最愉快的是野餐。
  选一块平整的草坪,燃起一堆火,摆开带来的饭菜,是那样色彩斑斓,哈尼族的辣椒豆豉,彝族的腊肉米酒,傣族的竹筒饭拌酸笋,瑶族的鱼雀干巴,苗族的鲁沙梨小山桃,壮族的糯米粑粑……还有漫山采来的野菜野果、虫子草根,就是一顿别有风味的民族大会餐。
  最兴奋的是过节。
  因为少数民族多,节日也多,不同月份、不同季节都有节日。这些节日盛大隆重,对孩子们来说,过节就是吃不完的长街宴,跳不够的民族舞,唱不尽的酒歌和情歌……
  最喜欢的是爬山。
  这里所有的大山,都有层叠的田,大则如操场,小的像簸箕,一丘一丘,一弯一弯,像亮晶晶的天梯。沿着梯田往上爬,就到了天上,俯瞰脚下,大山就成了一本本打开的大书,一页页,一叠叠,绵延凝重。
  最崇拜的是“贝玛”。
  每个哈尼山寨都有贝玛,他们就像一棵棵须根盘虬的老树,神秘诡异,充满智慧。
  他们是哈尼族的文化人,靠脑子和歌声,一代一代传承着本民族的历史。
  几千年大自然的净化和陶冶,使这山水,这人群,少了庸俗和浮躁,充满坦诚、淳厚,洋溢着人类文明初始时那敞开心扉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这样带着高山深峡的雄浑,山地民族的坚韧,天然灵韵的纯净的熏陶和磨练,铸成了我热爱自然、崇尚生命、隐忍坚强的秉性,让我在生命的游历中,受益无穷。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临床医疗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32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对照组16例,分别运用临床医疗,一般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
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高分子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将高职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翻转课堂的实现是融合了信息化技术、项目化教学、任务驱
小学数学在新课改中尤其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自主理解知识,关注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情绪态度,使其掌握独立学习探究之方法.
“水浒戏”作为元杂剧中的重要创作题材,无论是其文学艺术性还是舞台观赏性都是值得关注的,而这一类目在保存了元杂剧舞台生命的昆剧中却是觅而难见的.本文就将从对元杂剧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医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重点,提高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
变电运行可靠性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本措施出发,从实践中摸索出加强变电运行可靠性的一些具体措施,为整个供电可靠性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其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何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建设良好班级是每一位班主任
探讨将性教育渗透到妇产科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树立道德意识;掌握性心理的调节方法;认识性传播疾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技能.树立性道德,规范校园性行为.并
春节过后,我在公园中散步,公园里仍旧是一片灰暗色。突然,点点黄金闪烁在湖边草丛里。  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看,呀!竟然是迎春花!  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人们都还穿着棉袄呢!其他的花也都在沉睡之中,它可真是个急性子,这么早就开放了!怪不得叫“迎春花”呢!  小小的迎春花,就像小小的喇叭,吹响迎接春天的序曲。迎春花有五到六片花瓣,每一片都薄如蝉翼。怒放的花朵,还没有五角硬币大呢,却散发着浓郁的香气,隔得很
期刊
创新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占据关键性地位,不仅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科学品质,更是一种需要历练与培育的人格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