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婚姻关系中,是什么最令对方受到伤害?不是厌倦,不是放弃,甚至不是敌意与攻击性。最令伴侣感到伤痛和绝望的是欺骗,是“道貌岸然”的虚伪,是“内心不能够面对自己”的委琐。当心理辅导进入婚姻和家庭的领地,我们将发现:亟待处理的伤痛并不是肉体的伤痛,情绪的伤痛,而是“良知”的伤痛。婚姻关系是一种神圣约定,它要求双方都必须履行对伴侣的忠诚。什么是忠诚?忠诚不是毫无保留,不是彼此失去界限。在现代社会当中,忠诚也不意味着永不分离,它只是一种坦荡,一种诚实,一种共同面对周遭情境和相互关系的勇气。在这个意义上,忠诚的丧失是一种“良知”的丧失。“良知”从来都不是虚幻的,它在更深的层面工作,并从根本上决定着自己与对方的心身健康状况。
在中国古老的心理学传统当中,最基本的原则莫过于儒家元典讲究的“正心”。光明坦荡地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这是“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的前提。同样,在民间传说中斥责陈世美“负心”,陈世美所“负”首先是自己的心。在权力与欲望面前他选择欺骗,“良知”沉沦在内心的黑暗里。当人只能够背对自己而选择逃避,“良知”沉沦的伤痛最终仍是自己的。在婚姻关系中我们选择和伴侣一起承担成长的重量,这种选择里不容苟且和迷乱存在。试图在婚姻关系中对伴侣实施控制与愚弄的那种人,他们被权力和欲望所操纵,那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痛苦生活。正如心理学大师安·梅内盖蒂所说:“这些人在他们内心深处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他们的价值同体制一样,他们知道自己失去了自我,尽管他们永远也不会说出来。”这就是“大头头”(梅内盖蒂语)的悲剧: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早期的经验,铸就了他们对权力和欲望的过度迷恋。这种迷恋有时候竟隐藏得那么深,但它注定会苏醒,并吞噬掉婚姻关系当中本该具有的那种强壮与温柔。
在“道貌岸然”与“良知”之间的较量当中,受到伤害的是我们本该健康明朗的生活。因为“道貌岸然”总是暂时占上风,而那些擅长伪装自己的公众人物,使我们的信任和忠厚变成讽刺。“道貌岸然”使我们无法获得最基本的清醒与真实。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具体的婚姻关系的破碎,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如果这种破碎是由于“道貌岸然”损害了“价值观”,如果在婚姻关系破碎之后“道貌岸然”仍然以虚伪的方式统御现实生活,我们受到伤害的“价值观”就会像感染流行病毒一样倒下。如果没有治疗,没有行动,我们就难免像行尸走肉一样,携带着染毒的“价值观”空洞地生存。对于“价值观”染毒者来说,有大魄力,讲大排场,做大事业,得大利益,似乎是唯一值得一过的生活。可是,对于那些清醒的灵魂,“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健康的心灵永远是需要“意义”的,“只有真实的人才有出路”(安·梅内盖蒂语),这是清醒者所信仰的箴言。
婚姻关系的解除在法律程序上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伴侣的欺骗和背叛所造成的灵魂伤痛,却可能在漫长的岁月里继续存在,难以消弭。超越灵魂伤痛是可能的,以爱和宽恕来回报对方的背德也是珍贵的,但是前提必须是清醒,首先是作为真实的人来回应对方,这是对“道貌岸然”的最恰当的友善,因为生活终将以更残酷的方式将他拖回到真实之中。真实地接纳自己的全部伤痛,默默地观察它的流动起伏,这是受到伤害的一方最明智的自我呵护。在此基础上,她可能会发现问题之所在:人们在做着毫无意义的大事情,可是他们对自己所携带的染毒的“价值观”并未觉察,他们陶醉在“道貌岸然”的集体幻象中,他们亟需听到一声痛苦的嘶喊:“差得太远了!”被欺骗和被离弃的痛苦,会使一个智慧的灵魂瞬间清醒并明白这一切,如果她以全部岁月为生命做好了智慧的准备,那么在这一瞬间,存在的动力本身会给予她回归真实的无畏勇气。
真实的人总是有力量超越灵魂伤痛的。元典所说的“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就是真实的人最佳的心灵状态:“清明”的心智会激发她的“志气”的提升。安·梅内盖蒂说:“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去唤醒!”这是因为更广大的爱和宽恕总是生起于清醒之后,生起于回归真实之后,“让我们可以保持风度地对抗”吧。■
编辑:卢劲杉
新闻事件
据《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28日,在央视体育频道会议现场,“名嘴”张斌的妻子胡紫薇站到台上,要求“给我一分钟”。她在讲话中宣称,刚刚得知张斌与他人保持“不正当关系”。胡紫薇被他人劝走,次日张斌递交辞呈。该事件的视频已在网络上传播。
在中国古老的心理学传统当中,最基本的原则莫过于儒家元典讲究的“正心”。光明坦荡地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这是“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的前提。同样,在民间传说中斥责陈世美“负心”,陈世美所“负”首先是自己的心。在权力与欲望面前他选择欺骗,“良知”沉沦在内心的黑暗里。当人只能够背对自己而选择逃避,“良知”沉沦的伤痛最终仍是自己的。在婚姻关系中我们选择和伴侣一起承担成长的重量,这种选择里不容苟且和迷乱存在。试图在婚姻关系中对伴侣实施控制与愚弄的那种人,他们被权力和欲望所操纵,那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痛苦生活。正如心理学大师安·梅内盖蒂所说:“这些人在他们内心深处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他们的价值同体制一样,他们知道自己失去了自我,尽管他们永远也不会说出来。”这就是“大头头”(梅内盖蒂语)的悲剧: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早期的经验,铸就了他们对权力和欲望的过度迷恋。这种迷恋有时候竟隐藏得那么深,但它注定会苏醒,并吞噬掉婚姻关系当中本该具有的那种强壮与温柔。
在“道貌岸然”与“良知”之间的较量当中,受到伤害的是我们本该健康明朗的生活。因为“道貌岸然”总是暂时占上风,而那些擅长伪装自己的公众人物,使我们的信任和忠厚变成讽刺。“道貌岸然”使我们无法获得最基本的清醒与真实。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具体的婚姻关系的破碎,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如果这种破碎是由于“道貌岸然”损害了“价值观”,如果在婚姻关系破碎之后“道貌岸然”仍然以虚伪的方式统御现实生活,我们受到伤害的“价值观”就会像感染流行病毒一样倒下。如果没有治疗,没有行动,我们就难免像行尸走肉一样,携带着染毒的“价值观”空洞地生存。对于“价值观”染毒者来说,有大魄力,讲大排场,做大事业,得大利益,似乎是唯一值得一过的生活。可是,对于那些清醒的灵魂,“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健康的心灵永远是需要“意义”的,“只有真实的人才有出路”(安·梅内盖蒂语),这是清醒者所信仰的箴言。
婚姻关系的解除在法律程序上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伴侣的欺骗和背叛所造成的灵魂伤痛,却可能在漫长的岁月里继续存在,难以消弭。超越灵魂伤痛是可能的,以爱和宽恕来回报对方的背德也是珍贵的,但是前提必须是清醒,首先是作为真实的人来回应对方,这是对“道貌岸然”的最恰当的友善,因为生活终将以更残酷的方式将他拖回到真实之中。真实地接纳自己的全部伤痛,默默地观察它的流动起伏,这是受到伤害的一方最明智的自我呵护。在此基础上,她可能会发现问题之所在:人们在做着毫无意义的大事情,可是他们对自己所携带的染毒的“价值观”并未觉察,他们陶醉在“道貌岸然”的集体幻象中,他们亟需听到一声痛苦的嘶喊:“差得太远了!”被欺骗和被离弃的痛苦,会使一个智慧的灵魂瞬间清醒并明白这一切,如果她以全部岁月为生命做好了智慧的准备,那么在这一瞬间,存在的动力本身会给予她回归真实的无畏勇气。
真实的人总是有力量超越灵魂伤痛的。元典所说的“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就是真实的人最佳的心灵状态:“清明”的心智会激发她的“志气”的提升。安·梅内盖蒂说:“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去唤醒!”这是因为更广大的爱和宽恕总是生起于清醒之后,生起于回归真实之后,“让我们可以保持风度地对抗”吧。■
编辑:卢劲杉
新闻事件
据《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28日,在央视体育频道会议现场,“名嘴”张斌的妻子胡紫薇站到台上,要求“给我一分钟”。她在讲话中宣称,刚刚得知张斌与他人保持“不正当关系”。胡紫薇被他人劝走,次日张斌递交辞呈。该事件的视频已在网络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