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露地秋茬松花菜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ing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松花菜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是实现松花菜优质高产的关键。该文针对苏州地区露地秋茬松花菜的生产环境,从品种选择、培养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松花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松花菜的种植者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松花菜;栽培技术;高产;苏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056-02
  松花菜又名散花菜,属于十字花科甘蓝属花椰菜中的一个类型,为二年生蔬菜。其蕾枝较长,花层较薄,花球充分膨大时形态不紧实,与普通花菜相比表现松散状,故此得名。松花菜花梗绿色,口味略甜,其叶绿素、类胡萝卜、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一般紧花球花椰菜[1]。目前,我国松花菜的种植区域相对集中而又比较广泛,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闽、浙、鄂高山地区,兰州、坝上高原地区和华北地区,如选用适宜的品种排开播种,分期收获,可周年供应市场[2]。本文现针对苏州地區露地秋茬松花菜种植栽培方面的技术进行探析。
  1 品种选择
  苏州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mm,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无霜期年233d,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5.0h,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秋季露地生产应选择耐高温高湿、抗病、丰产、成熟期中等的品种,目前生产上选用较多的是‘庆农65’、‘青松65天’和‘浙松一代90天’等品种。
  2 培育壮苗
  2.1 播种 培育壮苗是松花菜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苏州市露地秋季栽培松花菜,通常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建议采用穴盘育苗。首先配好育苗基质,将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微量复合肥和土壤杀菌剂,浇水混匀后装入穴盘中,一般选择50~128孔穴盘。播种深度0.5cm左右,每穴播1粒种子,播后用基质覆盖并刮平,浇透水,并用遮阳网覆盖。播种量为150g/hm2。
  2.2 苗期管理 播种后2d可以发芽,3~4d大多数种子发芽出土,此时注意要及时揭去遮阳网。苗期一般25~30d,水分管理是苗期的关键,要注意基质里的水分不能长时间过湿或过干。晴天在9:00~16:00用遮阳网遮阴,晚上揭去;雨天用遮阳网挡雨。苗期还要注意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可用普力克600倍液或者苗菌敌800倍液进行防治。定植前7d进行炼苗。
  3 整地定植
  3.1 施肥整地做畦 松花菜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的田块栽培。施腐熟有机肥15000kg/hm2,N∶P∶K=15∶15∶15三元复合肥750kg/hm2。土肥混匀,耙碎耙平。苏州地区雨水较多,采用高畦栽培,畦面宽1.1~1.2m,畦高20~25cm,沟深30cm。畦面覆盖黑色地膜可降温除草。
  3.2 适时定植 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当幼苗有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将穴盘浇透水,以利于起苗,保证成活率。定植一般最好在阴天或下午进行。每畦定植2行,株距45~50cm,行距50~60cm,定植密度为27000株/hm2左右。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以利缓苗。
  4 田间管理
  4.1 水分管理 松花菜喜湿润,在全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分较多,莲座期和花球形成期是水分临界期,如不能及时满足其对水的需求,往往会影响植株生长。因此,在高温干旱时,必须及时灌“跑马水”,不宜大水漫灌;在大雨过后,必须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采收前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
  4.2 肥料管理 松花菜在营养生长阶段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在花球形成和发育期以磷、钾肥为主,随水浇施。定植后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缓苗活棵后施尿素150kg/hm2;第2次在植株封行前施尿素150kg/hm2;第3次在现球初期,每hm2施三元复合肥375kg,氯化钾150kg及尿素150kg。此外,在松花菜的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硼和钼微量肥料的施用,否则会出现异常生长的现象。如硼素对花球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缺硼会导致松花菜的茎髓部形成长形空洞,花球变黑褐色;缺钼会是植株心叶畸形、皱缩,叶片小且狭长[3]。因此,在花球膨大期进行叶面追肥2~3次。
  4.3 中耕除草培土 松花菜在生长过程中,深层根系不断老化,新根由近地面茎发出,分布较浅,因此培土有利于松花菜萌发不定根,增强植株长势和抗倒伏能力。一般结合人工除草、松土,培土2~3次,高度最好在叶柄基部下2cm左右。培土时是将畦沟里的泥土培于定植穴和株行间,最终形成了看似龟背型均匀整齐的畦面。
  4.4 束叶护花 苏州地区秋季生产松花菜要注意强光的照射,花球经强光照射会发黄,这就影响了松花菜的商品价值,因此花球护理是松花菜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操作环节。待花球直径长到10cm左右时,用竹签将距花球较近的叶片串起或用橡皮筋将外叶束在一起把花球罩住,这就使得松花菜的花球在接下来的生长过程中避免阳光的直射,可使整个花球洁白鲜嫩。
  5 病虫害防治
  在松花菜露地秋茬栽培过程中,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轮作,加强肥水管理;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协调使用如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注意用药次数、安全间隔期,以达到安全、优质的目的。
  5.1 病害防治 松花菜常见的病害为黑腐病、霜霉病、软腐病和菌核病等。黑腐病和软腐病的发病初期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d喷1次;发病普遍时,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5~7d喷1次。霜霉病发病初期采用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烯酰·乙膦铝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7~10d防治1次;发病普遍时,采用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d喷1次。菌核病采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对水喷雾,5~7d防治1次,重点喷植株基部和地面。
  5.2 虫害防治 松花菜常见的虫害有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菜螟、蚜虫等。防治蚜虫等虫害,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黄曲条跳甲等虫害,可采用18.1%富锐3000倍液喷雾;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如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菜螟,可使用40%辛硫酸乳油3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喷雾防治。
  6 采收
  采收的标准是花球充分长大,边缘开始松散时为佳。若采收过早,花球不够松散,花茎不长;若采收过晚,花球散开,球面不整齐,均会导致商品性降低而影响价格。采收时,在花球下带几片叶片同时割下,这样可以保护花球,以便于包装运输。
  参考文献
  [1]顾宏辉,赵振卿,王建升,等.松花菜花球的主要营养特点分析[J].长江蔬菜,2012(20):37-39.
  [2]顾宏辉,金昌林,赵振卿,等.我国松花菜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蔬菜,2012(23):1-5.
  [3]黄翠菊,王正福,飞兴文,等.松花菜不良综合缺素症诊断及防止[J].云南农业科技,2015(1):54-56.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在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开展油菜“3414”肥效试验,对影响油菜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氮肥、磷肥、钾肥最佳施肥量,即纯N183.45kg/hm2、P2O553.4kg/hm2、K2O88.35kg/hm2。结合试验地当地的土壤肥力情况及肥料、油菜籽的单价,建议单季油菜推荐施肥量分别为纯N180.0kg/hm2、P2O552.5kg/hm2、K2O90.0kg/hm2,折
摘 要:通过重庆市2013—2016年油菜施肥协作研究,得出油菜减量增效集成施肥技术是调节土壤酸碱性、制定好施肥配方、确定好施肥方法、注重高含量复合肥和新型肥料的施用等。通过施肥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油菜产量,增加收入,减少污染,达到减量增效目的,从而实现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为油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油菜;减量增效;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该研究以工厂化生产的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菌渣(SH)替代部分稻草(RS)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9715菌株,结果与对照培养料相比,满菌时间与原基形成时间无显著性差异。配方20% SH+77% RS与配方40% SH+57% RS比对照配方CK1产量分别提高14%和19%,比对照配方CK2产量分别提高68%和75%。  关键词:稻草
该研究通过对葡萄枝屑、木屑及香菇废料化学成分的检测,开展葡萄枝屑栽培香菇的配方试验与香菇废料还田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枝屑可以用来栽培香菇,香菇废料还田后,可以改善土
摘 要: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方法对普安银鲫雌鱼肌肉中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普安银鲫雌鱼肌肉中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水分(76.99%)、粗蛋白(18.78%)、粗灰分(1.51%)、粗脂肪(0.45%)。肌肉中检测到15种氨基酸,总量为87.6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7.18%,占氨基酸总量的42.4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0.74。呈味氨基酸含量为34.96%,占氨
摘 要:通过开展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不同程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特别是土壤孔隙度、速效钾;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增产增收。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与未施用腐熟剂相比,增产93.60 kg/hm2,增0.9个百分点,且肥料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秸秆还田减施15%钾肥减产393.30kg/hm2,减4.3个百分点;秸秆还田减施30%钾肥减产486.90kg/hm2,减5.1个百分
摘 要:该研究选择宣州区近年冬小麦主栽品种,进行农业气象观测与小麦农艺性状调查,分析测定冬小麦田间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宣州区冬小麦的主栽品种为春性弱筋红皮小麦品种;播种期从10月下旬开始11月上旬结束,收获期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初,全生育期约206d左右;越冬期冬小麦仍处于缓慢生长中,没有返青现象;小麦叶龄在拔节期达到最大;拔节后小麦生长速度加快,孕穗期生长速率达到最大,时段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
摘 要:为研究宁国市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施肥方案,从山核桃林地分布较为集中的8个乡镇采集土壤样品435个,对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pH5.5~6.5适合山核桃生长的土壤占55.3%,极强酸性和强酸性占36.4%。大部分林地有机质含量适中,但部分乡镇土壤有机质缺乏面积较大。大部分林地土壤磷、钾缺乏严重。  关键词:山核桃;土壤酸化;土壤肥力;
摘 要:锦州市某雉鸡养殖户的散养雏鸡突发张口呼吸、呼吸困难,有的窒息死亡,气管和支气管内发现红色虫体,经鉴定为鸡气管比翼线虫,用噻苯咪唑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该文介绍了雉鸡气管比翼线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以供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雉鸡;气管比翼线虫;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91-02  气管比翼线虫[(Syngam
摘 要:该次针对太和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规模:污水厂一期工程2×104m3/d的提标改造;污水厂二期2×104m3/d的扩建工程,介绍了太和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的改扩建设计,设计中对现有污水处理脱水构筑物及设备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其污水处理效果较差尤其是氮、磷不能达标的问题,充分发挥了现有设施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程设计;太和县  中图分类号 TU992.3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