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宁国市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在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开展油菜“3414”肥效试验,对影响油菜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氮肥、磷肥、钾肥最佳施肥量,即纯N183.45kg/hm2、P2O553.4kg/hm2、K2O88.35kg/hm2。结合试验地当地的土壤肥力情况及肥料、油菜籽的单价,建议单季油菜推荐施肥量分别为纯N180.0kg/hm2、P2O552.5kg/hm2、K2O90.0kg/hm2,折合46%的尿素391.30kg/hm2、12%的过磷酸钙437.5kg/hm2、60%氯化钾150.0kg/hm2。
  关键词:油菜“3414”;肥料效应;施肥模型;推荐施肥量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081-02
  为了提高施肥技术,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油菜田间开展了“3414”肥料效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山门村某农户油菜田块中(一年两熟,前茬为水稻品种两优3905)进行,为潴育水稻土扁石泥田,海拔为125m,地理位置在北纬30°40′45″,东经118°51′09″,代表面积为6hm2,灌溉条件一般均可以满足。试验地pH值为酸性,约为5.4。经过对田块中0~20cm的土壤进行养分含量的测定,有机质、全氮分别为26.8g/kg、1.83g/kg,有效磷、速效钾分别为21.1mg/kg、51mg/kg,Fe、Mn、Cu、Zn的含量分别为44.8mg/kg、4.7mg/kg、2.1mg/kg、2.0mg/kg,综合的肥力水平为中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浙杂903,常年产量平均约为1875㎏/hm2。供试肥料包括尿素(46%,产地在山东省)、过磷酸钙(12%,产地在铜陵铜官山)、氯化钾(60%,产地在俄罗斯)。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共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4个水平,共14个处理。N0、N1、N2、N3分别为0、105、210、315kg/hm2;P0、P1、P2、P3分别为0、37.5、75.0、112.5kg/hm2;K0、K1、K2、K3分别为0、45、90、135kg/hm2。每个处理3次重复,互相之间随机排列[1-2]。每个处理之间开沟(宽、深均为25cm)隔开,保证沟的底部没有积水,为平整状态。小区面积24m2(4m×6m),周围设耕作行(宽为30cm)。各重复之间及外围设置空白行(宽为2m)[3]。
  1.4 试验方法 2015年9月30日点播油菜,基肥采取撒施的方式施入,施肥量为全部的磷肥、1/2的氮肥、3/5的钾肥;追肥分2次进行,分别作为腊肥(30%氮肥)、薹肥(20%氮肥、40%钾肥)施入。除了施肥设计各处理存在差异,其余的定苗(11月10日进行)、除草等措施均一致[4]。
  1.5 调查方法 2016年5月18日随机在各小区中取10株油菜进行室内考种,5月21日全部收获,每个处理单独收获、单独计产(鲜重),3次重复取平均值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调查结果分析 试验期间,对各处理田间的油菜株高等农艺性状以及实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统计3次重复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根据表1分析可知,N0水平下的2个处理株高均比较矮,叶片的颜色为淡黄色,长势较弱。5月18日取样时,处理1和处理2的株高分别为120cm、124cm,显著比其他处理矮,有效分蘖数分别为3.6、3.9个,也是少于其他的处理。处理7、9的单株角果数较多,分别为123.0个、121.3个,处理1、2的较少,均在100个以下,其余各处理均在100个以上。处理5、11的有效分蘖数比较多,分別为5.7个、5.6个,处理3、8的每角实粒数较多,分别为24.9个、24.3个。千粒重以处理7为最重,达到4.81g左右。
  2.2 产量结果分析 通过多各处理的产量、产值、效益等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2.2.1 显著性分析 对表2中各处理产量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显著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R=0.99,标准误差值为4.50,F值(32.63)>F0.01(14.66),由此可知差异水平极显著
  2.2.2 肥料效应分析 (1)各施肥因子对目标产量的贡献量及肥料利用率。将各处理油菜的产量进行比较,计算各施肥因子的肥料当季利用率,得出氮磷钾肥的当季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5.9%、6.9%、8.3%。土壤养分的综合贡献率为46.37%,其中氮肥为65.47%,磷肥为90.31%,钾肥为87.84%。在分析中还发现,随着各种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肥料的当季利用效率并不是随之增加,而是逐渐降低;油菜生产上以施用氮、磷肥的单位养分增产效果较好,这一结论与前面土壤中养分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保持一致。(2)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用软件对各处理油菜的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纯N、P2O5、K2O的最大施肥量分别為212.4kg/hm2、57.9kg/hm2、113.25kg/hm2,带入回归方程中计算得到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150.7kg/hm2。结合试验时市场上的油菜籽及肥料的单价,得出当地纯N、P2O5、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3.45kg/hm2、53.4kg/hm2、88.35kg/hm2,最终得到油菜的最佳经济产量为2123.85kg/hm2。(3)肥料效应。对各肥料因子的肥料效应的分析表明,对油菜的肥效为氮肥〉〉钾肥,由此得出农民在农业生产上偏施氮肥的主要原因。分析中还发现,当施肥到一定值时,油菜的产量达到最高值,之后继续增加施肥量,油菜的产量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氮磷钾3种肥料因子的交互作用不会显著影响到油菜的产量。
  2.3 经济效益 由表2可知,产投比最高的为处理11,为3.12;其次是处理12,产投比为2.90;处理13、8、3、4产投比不大,为2.16~2.19,产投比最小的为处理10,产投比为1.27。此外,还可以看出,随着肥料成本的增加,油菜的产量不是随之增加的,只有当各种肥料合理搭配,才能取得最高产量。
  3 结论
  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表明,油菜产量最高、最低的处理分别为处理7、1,分别为2245.5kg/hm2、1027.5kg/hm2,其他处理分别较处理增产41.17%~118.54%,除了处理2之外,其余处理都与处理达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在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下,油菜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5.9%、6.9%、8.3%,适当地施肥对油菜产量的提高有利,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肥料因子为氮。各处理中,产投比最高、最低的处理分别为处理11、10,分别为3.12、1.26。试验中氮磷钾3种肥料因子的对油菜产量的综合贡献率为46.37%,3种因子各自的养分贡献率分别为65.47%、90.31%、87.84%。经过对试验中各处理条件下的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纯N、P2O5、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3.45kg/hm2、53.4kg/hm2、88.35kg/hm2,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荐纯N、P2O5、K2O的用量分别为180.0kg/hm2、52.5kg/hm2、90.0kg/hm2。
  参考文献
  [1]汪志武.油菜“3414”肥料效应研究[J].农技服务,2013,30(6):591-592.
  [2]洪惠煌,程扶旗,何小卫.绩溪县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01-102.
  [3]曾宪寿.宁国市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07-108.
  [4]李大群,雷廷英,汪森富.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0(9):53-54.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开展小麦品种展示试验,观察对比小麦各品种的产量、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抗旱性等综合形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种植技术水平,筛选、推荐泛麦5号、淮麦33、淮麦22、华成3366等4个品种为颖州区种植的主导品种。  关键词:小麦;品种;展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070-02  为观察对比小麦各品种的产量、抗
摘 要:目的:了解陕北烟区Q型烟粉虱的发生消长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调查各个时期Q型烟粉虱的数量,并运用生物数学的方法进行运算统计。结果:在烟区种群的消长成单峰型,10%吡丙醚+25%噻嗪酮+10%烯啶虫胺、0.6%印楝素、1.8%阿维菌素3种试剂防治效果较好。结论:陕北烟区Q型烟粉虱全面暴发在8月份,建议在8月前采用1.8%微生物源的阿维菌素和0.6%纯植物源的印楝素试
乡村道路绿化是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科学合理的建设对于农村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非常重要。该文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通过对仪征市乡村道路绿化提升的建设理念及成
摘 要:通过开展复合微生物生态肥“黑老虎”在水稻、花菜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黑老虎”复合微生物生态肥,一方面可显著降低植物病害的自然发生率,可使花菜黑腐病降低20.0%~25.8%,花菜菌核病降低23.4%,芦笋根腐病降低40%;另一方面,还可大幅提高化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可使11%井冈·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提高87.0%,25%嘧菌酯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提高40%,80%嘧霉
摘 要:该文介绍了野生八月炸特征特性、引种驯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大田栽植、田间管理等,对全县乃至长江流域规模化、商业化栽培八月炸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八月炸;驯化栽培;田间管理;广德县  中图分类号 S66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053-02  1 八月炸特征特性及用途  1.1 特征特性 八月炸中文学名预知子,是木通科木通属预知子
摘 要: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华红叶杨在北京机场高速路旁绿地内的生长特性、移植技术、养护管理以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华红叶杨;移植;养护;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85-03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growth 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
摘 要: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贫瘠,结构性差,通过对酿酒葡萄园施用改良剂发现: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容重,增强土壤孔性及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多样性,促进酿酒葡萄对养分有效吸收的同时获得了优质的酿酒葡萄原料。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酿酒葡萄;土壤微生物;土壤物理性质  中图分类号 S663.1;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