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ov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于1919年发布的作品,以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原型,描述了一个为了追求绘画梦想而抛弃了自己生活中一切人与事的男人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先后一共有三位女性角色出现在了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生命里,她们都各自与斯特里克兰德有着或多或少的感情羁绊。这三位女性角色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女性的三种形象:表里不一、虚伪的斯特里克兰德夫人将自己的经历作为获取钱财的工具,为爱抛弃丈夫的布朗什最终自取灭亡,以及单纯朴素、最终甘愿陪身染传染病的斯特里克兰德直至最后一刻的爱塔。这三位女性性格大不相同,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各有差异,但唯独都对斯特里克兰德情有独钟,她们都把斯特里克兰德当作自己生活的重心,却始终无法真正走进这个冷漠的男人的内心,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使她们最终的结局也大不相同。
  一、斯特里克兰德夫人
  (一)虚伪虚荣
  斯特里克兰德夫人是个虚伪的女人。她用优雅知性的形象来伪装自己,但实际上,她的内心是虚荣的。她宴请各种各样的文人来到自己的家里,却并非真正热爱文学,从她在知道丈夫离开的真正原因后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所有人都以为斯特里克兰德离开是因为爱上了别的女人,包括他的夫人也是这么认为,于是她选择要书中的叙事者“我”代替她向斯特里克兰德传达她愿意原谅他的态度,但当她得知斯特里克兰德离开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时,她却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对斯特里克兰德极尽咒骂与踩低,这并不符合她热爱文学的性格,因此可以判定她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文学家的向往不过是她用来伪装自己的工具。
  在小说的结尾,在斯特里克蘭德去世后,他终于声名大噪,画作受到世人追捧,而此时曾对他恨之入骨的斯特里克兰德夫人却一改往日的态度,以怀念的态度来向别人叙说自己与斯特里克兰德的过往,并以此作为盈利的噱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斯特里克兰德夫人是一个虚伪的人,为了名利将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过往重新翻出。
  (二)聪慧精明
  但不可否认,斯特里克兰德夫人也是一位极为聪明的女性,她善于利用自己的柔弱与不幸,将别人眼中的悲惨经历转换为获取利益的手段。在斯特里克兰德刚刚离开的时候,她伤心欲绝,想要打听丈夫的消息却无从下手,于是她选择拜托前来拜访的“我”去传达消息。她很聪明,将自己的柔弱与痛苦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面前,又恰到好处地用坚强来掩饰,让人觉得她是可怜得不能再可怜的人。书中也曾提到,在去巴黎的路上,“我”隐约觉察到她的虚伪。毫无疑问,她非常不幸,但是为了获得帮助,她会将不幸表演给别人看以激起别人的同情心,这也让“我”触摸到了她内心的虚伪,因为“我”开始怀疑她让人帮忙去寻找丈夫的目的到底是因为她爱他,想要回到原来安稳的生活,还是为了不让自己的虚荣心受到伤害。
  但毫无疑问,斯特里克兰德夫人本身也是很出色的,她能够在丈夫离开后独自一人开始自己的事业,这是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女性都做不到的事情,而在丈夫声名大噪后,她也极聪明地将自己的经历作为获取名利的工具,这种种行为都能够证明斯特里克兰德夫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女人。
  二、布朗什
  (一)残忍冷酷
  布朗什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残忍冷酷的女性。她对别人足够残忍,从她对待施特略夫的所作所为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所有人见到她的第一面都会认为她是温柔和善的,她会将自己的家照顾得井井有条,会给自己的丈夫以鼓励和支持,但这一切仅限于当她对自己的丈夫还有感情时。当她爱上了斯特里克兰德后,她便完全改变了态度。她一改往日的温柔,极其冷漠残忍地对待施特略夫,直白地告诉施特略夫,她爱上了斯特里克兰德这一可怕的消息,即使她知道施特略夫爱她入骨也没有一点留恋地想要哄骗他,而当施特略夫决定要离开他们的家时,她也没有做出任何的不舍与歉意,只是冷眼看他离开,由此可见她的内心足够残忍,不给施特略夫留一丝的机会。而在最后时刻,当她躺在病床上时,她也表现出了足够的残忍,即使她知道施特略夫有多爱她,多想见她,她也毫不心软,坚决不给他任何机会见到自己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布朗什对自己也足够残忍。可以看出,布朗什对丈夫的所有感情全都来源于感激,因为他在自己最困难绝望的时候救了自己,她并不爱施特略夫,但她仍然选择嫁给他,就算一生都要对着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胖子,从这里就可以隐约看出,布朗什对自己是残忍的,而她被斯特里克兰德抛弃后的自杀行为则更加明显地展现了她内心的残酷。斯特里克兰德已经明确地告诉她在他不需要她的时候,她就会被他抛弃,但她仍然选择跟着他,而在被斯特里克兰德抛弃后,她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见布朗什对自己十分残忍,得不到爱情,她宁愿去死。
  (二)为爱付出一切
  布朗什最不可不提到的一点就是她对待爱情的态度,她为了爱情能够付出自己的一切。当她爱上斯特里克兰德后,她毫不留恋地抛弃了自己的丈夫,即使他对自己十分珍爱,但布朗什依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追寻爱情,她甚至愿意离开自己安稳的生活,就算斯特里克兰德身无分文,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而她现在却有着温馨的住所,不愁吃穿,她也义无反顾地选择要和斯特里克兰德走。布朗什也放下了自己的尊严,即使她明知道斯特里克兰德根本不爱她,只是把她当作自己发泄的工具,她也甘愿待在他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而当她被斯特里克兰德抛弃后,她也毫不留恋地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可以说布朗什为了自己对斯特里克兰德的爱情抛弃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她不顾一切地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即使那会伤害别人,更会伤害自己,即使她每时每刻都有更好的选择,只要她肯回头,施特略夫都会立刻原谅她,给她自己的一切,但她还是选择了毫无希望的爱情,从而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三、爱塔
  (一)温柔贤惠
  爱塔是这三位女性中最温柔贤惠的一个了。她只是一个土著女子,不懂得艺术,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有些愚昧落后,但她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爱里面不掺杂任何对丈夫的占有,只是心甘情愿地为斯特里克兰德做任何事,可能她根本不了解丈夫的追求与想法,但她不会对此指手画脚,只是默默地管理好生活中的琐事。她有一幢离岛中心繁华地区十分遥远的小房子,在这里她全心全意地照顾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将与世隔绝的生活布置得井井有条,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由她一人操持,而斯特里克兰德只需要沉浸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中就好,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爱塔是个能满足斯特里克兰德所有要求的最理想的妻子,一个能够为他默默地生儿育女、无私奉献的女人,一个完全不会打扰他的创作、侵犯他的人生的女人,这一切都完美地贴合了斯特里克兰德不能够为常人所理解的独特个性,这也是为什么爱塔是陪斯特里克兰德走到最后的女人。
  (二)忠诚坚贞
  爱塔对斯特里克兰德的爱情无疑是忠贞的。她一直把斯特里克兰德放在首位,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即使她并不会从斯特里克兰德那里得到什么回应,但她一直没有因此而选择离开,而是一直打点着他们的生活。最可以体现爱塔忠贞的部分是小说的结尾,当斯特里克兰德身患重病时,所有曾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人都选择离开了,因为斯特里克兰德的病会传染而且无法医治,但爱塔仍然选择留在他身边照顾他。她对斯特里克兰德付出了全部的爱,并且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即使明知道斯特里克兰德注定要走向死亡,她也不惧病疫的威胁一直陪在他的身边,最终陪他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另一个可以体现她忠诚的地方就是在斯特里克兰德死之前,要求爱塔将自己最后画在房子墙壁上的作品烧掉,在斯特里克兰德死后,爱塔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即使那是她的房子、她的财产,但她依旧选择遵循斯特里克兰德的决定。
  四、总结
  在《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中,出现在斯特里克兰德生命中的这三个女人无论是性格还是社会地位都是完全不同的,但也正因为这些不同,才导致了三个人的结局也大不相同。斯特里克兰德夫人出身高贵,聪明虚荣,善于利用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但也正是这种性格才使得她能够在丈夫离开后发挥自己的才能以继续自己优渥的生活。而布朗什却将爱情看得重于一切,她对斯特里克兰德的爱不可否认,但她的性格注定了自己与斯特里克兰德不可能走到最后,即使她为了爱情付出了所有,最终也还是落得悲惨的结局。相比于布朗什,爱塔是幸运的,至少她和斯特里克兰德真正地走到了一起,她和布朗什一样爱着斯特里克兰德,但她却从未想过侵入他的生活,只是默默陪着他,这正是斯特里克兰德想要的,也因此,爱塔才能与他走到最后。从这之中也可以看出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形象正如爱塔这般如男性的所有物一般默默付出的女性。
其他文献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句中“从”字读音自古以来多有不同意见,具体表现为“纵”音与“从”音之争。  皇侃《论语义疏》云:“从,犹放也。逾,越也。矩,法也。年至七十,习与性成,犹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虽复放纵心意,而不逾越于法度也。”《天文本论语校勘记》:“唐本、津蕃本、
期刊
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一夜间就漫过了太平江,这让世居江边的马地村男女老少猝不及防。围屋里的百岁阿公叹道:“罕见,罕见,百年不遇啊!”  还是村东头的阿水表现镇定。阿水给邻里壮胆:“莫怕,太平江上那只神牛会保佑我们。”  那只神牛此时就伏卧在村部不远的河滩上。  神牛是由阿水一手张罗打造出来的。那年,阿水要大伙儿“有钱出钱,没钱出力”,雕凿一只“转世神牛”。阿水说:“谁家出的钱最多、出的力最大,神牛就
期刊
岁末,携妻带女回老家过年已成惯例。  今年腊月三十,雾把大地笼罩,让我们的归途增添了几分浪漫,一种如在仙境的感觉。  一路双闪,临近晌午平安到家,父母望眼欲穿。  老家的阳光暖洋洋的,家家户户的男人们忙着收拾庭院、挂灯笼、贴春联,女人们则忙着煮肉、择菜,各种煎炒烹炸,准备着团圆饭。  一切都在喜气洋洋地进行着,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地忙忙碌碌。笑声溢满庭院,就连云朵也笑得那么洁白无瑕。  乡下,全新的环
期刊
悠扬的舞曲响起来,我和闺密王静雯翩翩起舞。虽说王静雯会跳男步,能带我跳,但我俩心里还是希望有男生带着跳,毕竟异性相吸嘛。当然,最好是我们看着顺眼的男生,比如距吧台很近的男生M:魁梧的身材,方脸,微黑,不大的眼睛,常常对我们友善地微笑。可M就老是坐著。一连好几支舞曲,热烈奔放,撩人心房,可他就是平静地坐着。我俩就在他身边,可他一次也不邀我们,难道他来舞厅就是换个地方坐着?我和王静雯对M多少有些微词。
期刊
周末,在诵读古诗时,一首宋代诗人葛绍体所撰写的《晨兴书所见》“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映入我的眼帘,当读到“满地翻黄银杏叶”时,我不禁想起制作银杏叶书签的往事。  记得老家屋边有两棵上百年的银杏树,不知种植于哪一年。我曾多次询问村里的长辈,也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两棵银杏树之间大约相距10米,树冠大且相拥一起,宛如一个硕大的遮阳网,把两树间的小空地遮得严严实实
期刊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全篇带有独特的悲凉情感,和作者郁达夫本人的身世经历和创作背景不无关系。此散文充分彰显出一种悲秋情绪,将静和秋相结合,增添了散文中原有的悲凉之意,同时将个人情感和雅趣、俗趣有机相融,突显了散文的魅力。  一、《故都的秋》文本综读  (一)表现对象  郁达夫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曾经在年少时留学,回国后和郭沫若等人共同创办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将各
期刊
宋代以来,梦在文人的作品中大量涌现,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柳永的“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周邦彦的“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等名句传咏至今,秦观、晏几道两人作品中梦词颇多,两人皆经历坎坷,面对黑暗现实无可奈何,在梦这个虚无缥缈的世界里漫游,把美好和失落都隐藏在这个心灵的寄托中。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父亲是北宋太平宰相晏殊。作为幼子,父亲对他关爱有加,他少年时过着锦衣玉食的
期刊
爱是左手不离,右手不弃的坚定;是看到你欢笑,陪着你落泪的温暖。最好的爱情不是一时的牵手,而是一世的牵心,念你冷暖,且懂你悲歡。  五年前,我和魏先生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相识,他性格开朗,言谈举止幽默大方,我瞬间被眼前这个可爱的大男孩吸引。朋友看出了我的心思,聚会结束后,便让他送我回家。一路上,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下车时,他也只是礼貌地说一句再见,我的内心有一丝失望。那晚,我失眠了。我静静地坐在窗前,
期刊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学界对作品中的多数人物几乎均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薇拉·列别杰娃这一形象及其社会现实意义却很少研究。本文作者将就这两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有不少女配角。這些女性所占的篇幅不大,性格也比较单一,文本中对她们的个性描写基本是定型化的。但在叙事中她们却占着特殊的地位,她们对于情节展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这些
期刊
老婆虚岁五十岁了,孩子们很用心地为她置办了一场热闹的生日宴会。今日,老婆一袭红裙,风韵却是不减当年。想着我们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相濡以沫走过的27个春夏秋冬,我感慨万千,泪眼蒙眬。这二十七年,我们一路走来确实不易。  1988年,12月11日,經历短暂恋爱的我们结婚了!那时我家穷,她在家是长女,父母很疼爱她,为她办了很多嫁妆,其中有一台12英寸的上海牌黑白电视机,那时是我们村里最早的、唯一的一台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