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苏州人,给人的第一印总是安静、文雅,带着有一种传统的美感,依旧保持着古老的城市格局和江南文化的典雅缩影。
  有人说苏州人“封闭”。其实苏州人,只是秉持着千百年来守气养心的态度,在一茶一饭、一砖一瓦、一字一画、一针一线中享受生活的本真。
  的确,相比于别的城市,苏州城和苏州人都颇为安静。但这种静,还只是表象的静。苏州人爱热闹但不爱噪杂,苏州人有想法但不爱争执。古城里没有喧闹,古城里只有一种对时光的品味。
  而这种静是需要功夫的。这个时代,信息爆炸;当代生活,各种琐碎;竞争社会,不进则退。苏州人,是怎能做到在步步向前中,依然保持着一份静呢?
  苏州人的秘诀,其实不深奥。只一字,便是“专”。这个专,再扩大点说,就是专注,就是人們对这座城市的评价——精致。
  且说苏州的关键词,园林、昆曲、苏作、美食,无一不是以精致为态度,放了太多巧思在里面。苏州人更知道,人在园林里,是要细细品的。走马观花,你会觉得精美,却品不到这细节里的考究。苏州的私家园林里,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有它的寓意和典故。因为当古人生活在园林里,想得到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在这“大隐隐于市”的安静中,精神上的慰藉和休憩。
  再说苏作,自不必说,完完全全体现了苏州人的一颗匠心。小小核雕里的一番天地,一寸缂丝里的精准细致,一屏苏绣里的惟妙惟肖……彰显的是手上的功夫,注入的是“心流”式的凝神。
  回到生活中,单说饮食,就带着一种专。用老饕们的话说,是“精致而不张扬”。松鼠桂鱼这样工艺繁琐的名菜不表,哪怕是一块正当时令的酒酿饼,除了需要够甜且有玫瑰香,更要在里面加上一枚猪油,让原本的单甜,升级成了富有层次的香。
  因为都往细处去了,苏州人变得不爱张扬,凡事都有自己的节奏。活得太躁是很累的。这一点,苏州人深有体悟。苏州有着自己的“气场”,更像是个心灵驿站,有着特殊的疗愈功效。这或许就来自于苏州人入静止观的状态。
  太极里有一门功夫,叫做守气。如果自己气机顺达,上到顶,下贯脚,不越矩,对方要借你之劲是不可能的。这时自可心平气和地辨识对方来意,见机而作。苏州人在与时代噪杂的对抗中,也保持着这种守气养心,同时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入静止观。
其他文献
顶上一派冰雪之境,前有冰窟,入内穿行,寒气逼人,没几分钟就连忙退出。最高处观景平台,已站满游人,雪峰绵延,下临深谷,蔚为壮阔。出人群,立于空处远望,空气清透,景物皆泛着淡蓝的光晕。猛地背后一阵喧哗,回头看,一壮汉脱去上衣,在寒风中嘶吼,博得看客喝彩。  中午下山,先去用餐,早上吃得过饱,举箸略尝几口即罢。饭毕往古城卢塞恩,此购表天堂,每人先发一张世界名表大全,等级排列分明,众人兴趣顿生。光头兄藏表
期刊
我父费新我从小身体羼弱,青年时代在沪上工作,从吴式太极拳祖师吴鉴泉学拳六年之久,参加上海国术分馆中山武学会,旨在健身强身防身,刀枪剑棍无不涉猎,迷醉太极拳术,并在家乡成立了“双林太极拳研究社”。自此每天晨练,七十年如-日终生不辍。上世纪四十年代与苏州商会会长戎法琴等在大公园北门内辟地建屋创办“涵社”,设茶座,网球场,三十余名同好交流拳艺。这涵社离我家仅一站路之遥,右手患疾后,人们常能见到他提着草包
期刊
疫情时节,宅家无事,心有所感便临写《祭侄文稿》。第一次临,笔下便生意十足。“维乾元元年……”,开头相同两个元字,一个左收右放,一个左放右收,张力十足,细节微妙。与前日临的文征明小楷相较,写颜字如拉弓,写文衡山则如弄枪。颜真卿千钧一发,气贴背脊;文征明三寸灵苗,快马沙场。  书法是乾坤的变化,而乾坤是风雅的本源。日本人曾体会得很有道理。不过中国的翻译家,只是译成了四季时令的变化。尽管日本枯山水是世界
期刊
杨明义,苏州籍画家。他画山水,画水乡,画江南,画江南的桥。他说,他从小生活在苏州小巷中,在一顶顶桥上跑来跑去,所以对桥特别有感情。他还说,桥是江南风景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画江南风景一定要画桥。  杨明义画桥,走遍了江、浙、沪、皖很多水乡的古镇古村,以及鲜为人知的小镇小村,当然也不乏东山。他画的桥,不只是他眼中的桥,更是他心中的桥、梦中的桥。在他的《江南百桥图》中,第二十三座桥《静静的秋林》(原名《
期刊
说到传统村落,总让人想到“保持”二字。田园牧歌,百年古建……往往第一直觉,正是因为没有了现代的侵蚀,人流的冲刷,这些乡村才能在静谧中遗存下最原味的一面。  但吴中的村子可以颠覆这种固有思维。传统,未必是陈旧的;保护,也不只是维持原状。在内核不变的基础上,用创意将传统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反而能让古村之美踏入来者的心中。舟山核雕村、黄墅村,就代表着灵感在其中的真正意义。  舟山核雕村传统不在外表,在“
期刊
盛夏时节,我们来到太湖之滨的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在蓝天白云的耀眼映衬下,五层办公楼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大字以及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尤为显眼。这一切都在默默告诉我们,这里伫立着一座全国乃至全世界电器检测领域的技术高峰。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经过55年的发展,如今早已是国内电器检测机构的行业领跑者,先后获得“全国先进质检机构”、全国及省机械行业文明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AAA 级信用单位、中国
期刊
要談起点儿苏州什么,对自小苏州城里长大的人,竟也很模糊。在原则上,苏州人是不会退让的,保持着自有的底线。“碰到个赤佬了,”总这样暗自宽慰自己当触了霉头。但对生活追求,苏州人很任性,会花那么多功夫。苏州人也好胜,暗地使劲。在家温书温得起劲,到学校假装没温,考试成绩也是暗暗比。  看苏州才子车前子写苏州才子,捧腹之余又再次重温,苏州人百转千回的性情,是很“苏州”的。他说苏州才子:狗头上挠挠,猫头上抓抓
期刊
一座古村落,就是一种诗情画意。它们散落在东西山的太湖山水间,拼接成一幅幅素雅清丽的山水人文画卷。  拜特殊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所赐,东西山留下了众多建筑各具特色、民俗丰富多样的传统村落。这些年,吴中区一直保护性修复开发太湖古村落,对古村落中的各级文保单位、控保建筑进行修缮。民居、小巷、故居、宗祠、石板路、小桥、古井、流水、古树名木,街巷肌理仍在,小桥流水依旧,传统建筑里有衰败的断壁残垣,亦有修复好的
期刊
也许是一个文房摆件、一扇黛色镂空花窗、几丛疏密有致的竹枝都是设计师们的灵感缪斯。而这种灵感的创作,往往饱含着虚构的美。  “虚构”一词,最常见于小说,所有的小说都是立足于主观世界,扎根于现实生活中,而它所伸展的枝叶,却应大于一个作家的主观世界,高于一个作家所能耳闻目睹的现实生活。其实虚构就存在我们身边,在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息里。虚构是幻想,也是一种把握,一种超越理念束缚的把握。虚构又是人们认知事物的
期刊
“心中有山水,眼中有炊烟。手里有书卷,身边有佳人。屋舍一二,好友三四,在花香里隽逸自在,在书香里通透润泽。”有人说,这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阅读是享受,更是快乐,尤其在书香味弥漫的苏州这座城市,这种快乐会翻倍。从历史到今天,读书肯定是苏州人标志性的生活方式,老苏州与那些杯盏交错、声色犬马的城市的不同,她总是随着日落而户户掩门,一个人,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  如今,苏州人的读书空间日益个性丰富,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