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而内敛的苏州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談起点儿苏州什么,对自小苏州城里长大的人,竟也很模糊。在原则上,苏州人是不会退让的,保持着自有的底线。“碰到个赤佬了,”总这样暗自宽慰自己当触了霉头。但对生活追求,苏州人很任性,会花那么多功夫。苏州人也好胜,暗地使劲。在家温书温得起劲,到学校假装没温,考试成绩也是暗暗比。
  看苏州才子车前子写苏州才子,捧腹之余又再次重温,苏州人百转千回的性情,是很“苏州”的。他说苏州才子:狗头上挠挠,猫头上抓抓,综合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即俗话所说多才多艺、能书会画兼能说会道;吃饭饮酒喝茶抽烟镬浴洗头擦皮鞋轧朋友,样样精通;知足长乐,扎台型,一团和气,要面子;背后不服气,有时说坏话;说的比做的多……何止是苏州才子呀,很多苏州人就是这般能干,软硬结合、荤素搭配。
  苏州人的自信,是有由来的。柯继承的故事,一起头便是小时候。
  那时的“小柯们”对植物与昆虫,很有“研究”,因为成天捉知了、蜻蜓、天牛、蟋蟀玩儿。捉知了时,用面粉先洗出面筋来粘翅膀。金龟子要用向日葵去勾引,逮住后用线扎住脚,两只就可以带动一只木蜻蜓转起来。捉到的天牛用剪刀剪去牙齿,真是啥细活也能干……他们养蚕、养洋虫,喂养洋虫的是冰片、红枣、红花等,人可以食洋虫进补,顺带还学了点儿中药知识。从土拨鱼、昂刺鱼,到鳜鱼、鲫鱼、鲤鱼、白条……慢慢进阶,全都亲手钓过,模样自然也辨得清。
  被批评或闯祸时,苏州人家总归先怪自家小孩,“老师讲的话都是对的,送你去学校,就是让你听老师的话。”苏州是个非常尊师重道的城市,对小孩要求相当严格。过去的孩子到别人家里,屁股只搭坐一条边、一个角,很有教养。反过来讲,小孩有时就显得拘谨、温吞,没有现在的灵活。
  戈春源,以无锡人的眼光看苏州这近70年来的变化光景,也很有意思。
  他说老苏州是个消费城市,1950年代特别得古老和破旧。作为消费型城市,支撑起地方经济的大量清朝和民国时的官僚地主都在解放后被打倒,没了经济来源,很多家庭把上好的家具、古物以很便宜的价格变卖。但古城文化是真的古老而醇厚没话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州人的圈子较小,气量也不大,住在城里的人不愿意出城,嫌荒凉。至今日,苏州展现了开阔的一面,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并以现代化为主,发展强劲,一扫旧形象。
  苏州园林里的植物,过去选择长势较慢的,一来细腻,二来也得以精心雕琢其造型。所以所做作为,都是有道理的。“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取自留园五峰仙馆北厅陆润痒对联的上联,大概很能代表苏州人是如何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
其他文献
虎丘、山塘,历来美得深入人心。在古人笔下,这里有着“归帆高背虎丘烟”,也有着“红穗疏灯水上楼”。时光变迁,今天的虎丘保留着旧时姑苏的情调,也不失现代城市的繁华。  2020年,苏州迎来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辖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虎丘街道作为展示苏州城市面貌的一个重要窗口,直接反映了苏州市的文明水平。在近两年的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街道的文明程度、治理水平、城市面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这
期刊
人生有风雨,但心有阳光,就能由内而外散发光芒,激励自己,温暖他人。残障人士群体是社会不可忽视的存在,课本里的“扶老奶奶过马路”,教我们从小面对弱势群体要学会热情、主动。到了真正帮助他人、并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事情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在一个80后残障小伙助残过程中,他一直坚信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去感受爱,去获得幸福,人生会凤凰涅槃。这几年里,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三社区残障小伙顾春良辅助
期刊
疫情期间的一份爱心晚餐,让人们牢牢记住了双塔街道企业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如今,初春转为盛夏,可无论季节如何交替,辖区内的企业总是凝聚着一股能量,其间每一次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都是一个感人的缩影。  城市通信建设中的光荣奉献  出了梅,苏州立马入伏,气温直接上升到35度以上。越是这样的日子,负责城市基础建设的人们就越发令人敬佩。从白天的“烤箱”模式,到夜晚的“蒸笼”状态,通信工程的从业者们,坚持穿着
期刊
芭蕉树下,两名小学生专心致志地下棋;垂柳树旁,一位姑娘两手托腮望着远方……夏日里,这样一组以“小巷记忆”为主题的手绘墙画出现在古城的一些街头巷尾,吸人眼球。浓浓的江南风情、满满的儿时画面,唤起了许多老居民温情记忆,也吸引了一些喜欢深度游的游客驻足。而经过进一步采访了解到,这组墙画大多出自一位苏州本土画家之手。  用画笔勾勒心中之画  正苏州自古为钟灵毓秀之地,环太湖之滨,诞生出很多享誉画界的大家。
期刊
顶上一派冰雪之境,前有冰窟,入内穿行,寒气逼人,没几分钟就连忙退出。最高处观景平台,已站满游人,雪峰绵延,下临深谷,蔚为壮阔。出人群,立于空处远望,空气清透,景物皆泛着淡蓝的光晕。猛地背后一阵喧哗,回头看,一壮汉脱去上衣,在寒风中嘶吼,博得看客喝彩。  中午下山,先去用餐,早上吃得过饱,举箸略尝几口即罢。饭毕往古城卢塞恩,此购表天堂,每人先发一张世界名表大全,等级排列分明,众人兴趣顿生。光头兄藏表
期刊
我父费新我从小身体羼弱,青年时代在沪上工作,从吴式太极拳祖师吴鉴泉学拳六年之久,参加上海国术分馆中山武学会,旨在健身强身防身,刀枪剑棍无不涉猎,迷醉太极拳术,并在家乡成立了“双林太极拳研究社”。自此每天晨练,七十年如-日终生不辍。上世纪四十年代与苏州商会会长戎法琴等在大公园北门内辟地建屋创办“涵社”,设茶座,网球场,三十余名同好交流拳艺。这涵社离我家仅一站路之遥,右手患疾后,人们常能见到他提着草包
期刊
疫情时节,宅家无事,心有所感便临写《祭侄文稿》。第一次临,笔下便生意十足。“维乾元元年……”,开头相同两个元字,一个左收右放,一个左放右收,张力十足,细节微妙。与前日临的文征明小楷相较,写颜字如拉弓,写文衡山则如弄枪。颜真卿千钧一发,气贴背脊;文征明三寸灵苗,快马沙场。  书法是乾坤的变化,而乾坤是风雅的本源。日本人曾体会得很有道理。不过中国的翻译家,只是译成了四季时令的变化。尽管日本枯山水是世界
期刊
杨明义,苏州籍画家。他画山水,画水乡,画江南,画江南的桥。他说,他从小生活在苏州小巷中,在一顶顶桥上跑来跑去,所以对桥特别有感情。他还说,桥是江南风景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画江南风景一定要画桥。  杨明义画桥,走遍了江、浙、沪、皖很多水乡的古镇古村,以及鲜为人知的小镇小村,当然也不乏东山。他画的桥,不只是他眼中的桥,更是他心中的桥、梦中的桥。在他的《江南百桥图》中,第二十三座桥《静静的秋林》(原名《
期刊
说到传统村落,总让人想到“保持”二字。田园牧歌,百年古建……往往第一直觉,正是因为没有了现代的侵蚀,人流的冲刷,这些乡村才能在静谧中遗存下最原味的一面。  但吴中的村子可以颠覆这种固有思维。传统,未必是陈旧的;保护,也不只是维持原状。在内核不变的基础上,用创意将传统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反而能让古村之美踏入来者的心中。舟山核雕村、黄墅村,就代表着灵感在其中的真正意义。  舟山核雕村传统不在外表,在“
期刊
盛夏时节,我们来到太湖之滨的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在蓝天白云的耀眼映衬下,五层办公楼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大字以及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尤为显眼。这一切都在默默告诉我们,这里伫立着一座全国乃至全世界电器检测领域的技术高峰。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经过55年的发展,如今早已是国内电器检测机构的行业领跑者,先后获得“全国先进质检机构”、全国及省机械行业文明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AAA 级信用单位、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