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多方发展要素实现农村经济和谐发展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dhfdhs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不仅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全社会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实现。我国的“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问题,而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包含的内容有很多,而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本文首先总结了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主要内容,而后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最后总结对策,以期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
  关键词:“三农”;农村经济;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0;F81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5.021
  1农村经济和谐发展
  农村经济和谐发展主要是包括多方面的和谐发展: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二,农村经济内部和谐发展;第三,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1.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要想取得发展进步,必须要在复杂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变来取得发展进步,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承认自然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和抑制作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1.2农村经济内部和谐发展
  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经济运行体制,尊重产业之间的和谐,尊重各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和谐,对于城乡发展之间的和谐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做到和谐处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遵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1.3 人和人和谐相处
  农村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人类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人的和谐影响因素,能够在遵循农村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重视人的作用,相互协调,互相合作,推动经济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2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和谐问题
  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抓住本质看问题,笔者总结,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政府职能履行与农户需求不尽吻合;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矛盾显著;三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要最大程度的吻合。
  2.1基层政府职能履行与农户需求不尽吻合
  虽然我国的农村经济运行体制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但是基层政府职能在开展过程中不能够准确的结合农村人民的需求,人们在能力和渠道等方面都显得比较弱势,再加上农村经济组织不完善,使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使得基层政府组织和农村农民之间变得失衡,乡村纠纷事件增加,使得农民对于基层政府产生了很大的不满,影响农民对于基层政府的信任。
  2.2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矛盾显著
  当前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来说,基层设施建设化程度比较低,投入存在明显不足,投入方式也非常不当,农业标准化程度较低,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依靠天气和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决定农业产量,这种情况下使得农村生活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明显不足,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要最大程度吻合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是非常零碎的,土地均分以及相关的土地管理制度使得我国农村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小,和现代化的市场发展状况不符合,这就对农村的土地投入使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我国农业产量明显下降。再加上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的不完整,使得农村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困难,因此要想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克服这些难题。
  3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
  一是落实各项政策, 促进经济发展;二是致力于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公开透明。
  3.1落实各项政策, 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力度,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创业的积极性。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 切实给农民减负。
  3.2致力于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
  3.3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的公开透明
  通过市场机制对土地流转进行规范和约束,对土地流转的运行机制、价格、违约责任给予严格规定,并且加强市场公正、透明,防止土地流转的投机行为,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风险评估机制,降低土地流转经营的风险,提高业主履约的能力,确保土地经营、业主履约,将农民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落实涉农优惠政策,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4结语
  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渐走向了今天的和谐发展道路,在整个过程中都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取得发展进步,最终才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所以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坚持七抓七促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 湖北财税,2000,(05).
  [2] 颜学锦.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湖
  南经济,2000,(11).
  作者简介:李雪莲,本科学历,大安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其他文献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改善国民经济就必须顾全大局,将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农业发展的整体大局中来,加强人们对于农村经济重要性的高度认识,突出农村经济的重要地位
本报讯为总结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磷化工行业以及化肥行业生产、贸易情况。研讨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取向,力Ⅱ强信息交流。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贵州省商务厅、中国农
我国是世界上氮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差不多要占到世界总用量的30%.氮肥对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氮肥在使用一过程中还不尽合理,肥料利用率偏低
进入8月,复合月巴市场延续7月份的走势,价格方面依然向好,但受价格高位影响.经销商拿货。
“选择投资磷矿资源。一方面是为了获取上游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实现公司产品的合理布局。”金正大公司董秘陈宏坤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