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优秀的穷孩子怎么读书?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min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民国时期,西风东渐。废科举、兴学堂、公费留学,新式教育逐步成为主流。
   但是,不管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有一个问题绕不开:优秀的穷孩子怎么读书?
  
   一、到哪儿去读?
   1901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各省书院改设大学堂,府州设中学堂,县设小学堂。公立学校省州县只办一所,显然不能满足需要。
   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民营学校兴起,填补了公办学校不足。
   这一年,钱穆十岁,进无锡县果育学校读书。
   据钱穆回忆,当时的乡贤平生三大愿望:创办学校、诊所和报馆。
   无锡荣氏家族斥巨资在无锡建有一所中学和大学。
   钱穆近距离观察荣德生个人,“余私窥其个人生活,如饮膳,如衣着,如居住,皆节俭有如寒素。”
   果育学校由本地富人华子才创办,校舍借用华氏祠堂,大厅上课,右侧房为教师办公室,大厅后有假山、小池,左侧房为外请教师宿舍。
   这种因陋就简的学堂是当时乡村学校的标配,借用祠堂在私塾的旧址上办新学堂,教师、教材、管理都是新的。
   新式学堂的诞生标志精英教育向普惠教育转型。
   私塾时代每家私塾学生人数少则一二人,多则十余人。新式学堂学生则以班为单位,满足了更多的学生求学。
   钱穆在无锡三兼小学任教时,初小班学生有五十人。
  
   二、学费怎么办?
   胡适在家乡读私塾,学费为每年两块银圆,胡适母亲为了老师能为胡适“讲书”,每年给六到八块银圆,最多给到十二块银圆。
   公办学校读书,待遇优厚,不仅免学费,每月还有几块银圆的津贴。
   张之洞创办武昌方言学堂,“新学堂管吃管住,每月还发几两银子,作为零用。据说将来出路也很好,一定可以在外交界大小混个事。”
   严复就读的福建船政学堂食宿免费,每人每月四两银子津贴。
   民办学校对困难学生也有资助机制。
   杭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每月学费二元(银圆),膳食费二元四角。
   鲁迅觉得“学费贵”,没敢去报考。
   钱穆父亲病逝后,家道中落,钱穆面临辍学困境。学校老师为钱穆申请到县里恤孤会的奖学金,使得钱穆继续求学。
   据冯友兰回忆,晚清民办学校,一般称为“公学”,比官办的好。
   民国以后,更为重视教育。上海公学本来是留日学生回国创办,民国建立后,学校要求各省选派学生入读。
   河南省政府确定二十个名额,每人每年官费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相当于发达地区中学教师的年收入。读个中学,也太奢侈了吧。至于国外留学,有官费也有社会资助。
   1909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庚款留学生正式启动,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60美元。1919年,冯友兰留学美国时,官费增加到每人每月90美元。
   当时河南省设有一个“教育款产经理处”,开办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毕业后官费留学。1918年本校和外校各招考二十名学生送出留学。
   社会名流眼光远大,个人资助优秀学子留学。
   1900年代的杭州知府林迪臣,大力兴办各类学堂。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成绩优异的学生,都由他个人出资留学日本。
   上海工商巨富穆藕初,资助五位学生留美,每人每月一百二十五美元。
   对于穷学生来说,出门的钱都只能靠亲友帮衬。
   胡适考庚款留学,顾虑有三个:母亲生活费、个人欠款、北京应考的旅费生活费。
   考取后,路费是胡适二哥的好友借的,同宗的叔祖答应年节给胡适母亲垫寄生活费,好友许怡荪帮助了一部分。
   二十年后,功成名就的胡适仍然满心感激,“没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忙,我是不能放心北去,也不能放心出国的。”
   这几种助学方式覆盖面都很小,更多的穷学生,需要勤工助学、借贷等各种方式筹钱,才能继续学业。
   因此,弃学、辍学的比例仍然很高。在很多名人回忆中,能看到这些痛苦的记录,包括瞿秋白、刘半农、钱穆等人。
  
   三、蹭学很流行
   蒋百里家贫读不起书,由母亲指导识字。八岁时,家乡人张冷生请先生教自己孩子,蒋百里“伴之读”。
   这一伴,就是三年,期间,读完了《四书》,开始读《五经》。
   说起蹭课,蔡元培领导的北京大学厚待求学青年,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旁听,免费获取讲义,向先生请教问题。
   北大学风自由。一九三一年,钱穆在北大任教。“在当时北大上课,几如登辩论场”。听课的人除了学生外,还有教师,一些教师夫人,蹭课青年。
   学生选课自由,可以跨专业选。选定后也可以随意缺席。教师上课前将讲义印好,学生上课前自取,先到先得。
   自由的北大,吸引了全国学子前往。
   “当时有一种说法,说北大有三种学生,一种是正式学生,是经过考试进来的;一种是旁听生,虽然没有经过考试,可是办了旁听手续,得到许可的;还有一种是偷听生,既没有经过入学考试,也不办旁听手续,不要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
   很多青年就在北大附近租房旁听,以至于在北大沙滩附近形成了一个北漂区。
   “先后有过几万人不远千里来到北京,住到这19世纪的公寓里,恋恋的住了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四年”,在这里埋头苦学、蹭课、求师。
  
   四、蹭课也出人才
   一九三一年夏,钱穆来到北大讲授《中国通史》,每堂课听课学生近三百人,其中很多人都是蹭课的北漂青年。
   钱穆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回忆,五十年代钱穆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杨联升告诉钱穆,自己曾在北大蹭钱穆的课。
   还有一位张姓学生,从高三开始来蹭錢穆的课,一蹭四年。抗战后钱穆转到西南联大,这个学生继续蹭了两年课,还和钱穆交流这门课的心得,指出钱穆前后讲课的不同之处。
   钱穆称赞“如张生亦可谓善用其心矣”。名校教授如此赞扬蹭课学生,应当是民国时期北大的一道亮丽风景。
   蹭课的学生中,有一位不得不说,就是作家柔石。
   一九二五年二月,柔石来到北大,当了一名蹭课者。旁听课程中有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从此与鲁迅结缘。
   柔石蹭课,因为家中经济困难和疾病,在当年底离开北京。柔石被杀后,鲁迅亲笔写了《柔石小传》、《悼柔石诗》等诗文缅怀这位蹭课的学生。
   蹭课的学生中,最有名的要算沈从文了。
   一九二三年夏,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沈从文来到北京,就住在沙滩附近的一个公寓里。
   沈从文回忆:“来京穷学生日多,”掌柜的把贮煤间也改造成公寓出租,沈从文风趣地取名“窄而霉小斋”。跟沈从文相同情形的学生,“比住东西二斋的正规学生大致还多数倍”。
   沈从文像正式学生一样,在沙滩呆了四年。
   亲耳聆听大师的讲课,努力为理想拼搏,使自己迅速得到升华。沈从文满怀感恩地回忆:“其实当时最重要的,还是北大学校大门为一切人物敞开。这是一种真正伟大的创举。”
其他文献
今年89岁的屠呦呦,没想过这辈子能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被共同提名。   2019年1月初,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了“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旨在选出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   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出现了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与她一起入围的还有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
关于母亲,我写过许多的文章。这些文章有一篇还被选入新版的高中语文课本。而关于父亲,我几乎还没有写过一个字。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对父亲始终怀着一种深深的畏惧感,这种畏惧感妨碍了我每一次走近他。   选入高中课本的那篇文章叫《每一条道路都引领流浪者回家》,是写母亲和她的家族的故事的。我的母系家族在河南扶沟。黄河花园口决口时,一户顾姓人家随逃难大军来到陕西,落脚在黄龙山。后
不同牛奶有何不同?   牛奶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比如按照灭菌方式分巴氏奶和常温奶,按脂肪多少分全脂奶、低脂奶和脱脂奶,按乳糖高低又有低乳糖奶、无乳糖奶……   近几年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些新概念的产品,比如A2β-酪蛋白奶、透明袋牛奶等。面对货架上一大批各色牛奶,该怎么选呢?   常温奶   常温奶(超高温灭菌乳)是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生产加工,并灌装入无菌包装内的牛奶。   瞬间灭菌在杀灭
古人早说过,当你骑的是一头笨驴,羡慕别人骑的是八尺的肥马,别人步轻蹄快,很快就超越了你。这时你只要回头看看,还有赤着脚、挑着重担,远远跟在后头的樵夫,就会气愤全消。   但是有人偏不这样看,姚合有一首诗道:“晓上上方高处立,路人羡我此时身。白云向我头上过,我更羡他云路人!”   原来自己在上方立着,正受到脚下路人的羡慕,哪知一阵白云从高处飘过,想青霄的云路上更有飞黄腾达的人,使自己原先的得意霎
“女硕士爬奔驰車盖哭诉维权”的视频在网上热传,4月16日晚,西安奔驰维权女车主W女士(化名)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西安奔驰维权女车主表示,在整个事件中,她只是导火索,自己较真只是为了对方能讲道理。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一个个人,大家都有追求平等对话的权利。她同时还表示,自己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平凡而普通,从来没想过要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她希望自己的案例能给其他人一些启示
美国海军有一艘很值得骄傲的老舰船,它服役时间长,也很怪异,并且现在一直还在用——  为了对海洋波浪进行监测,美国海军于1962年出资建造了一艘异常别致的水文监测船。这艘船竟然像一个巨大的勺子,巨大摇篮般的勺子肚有20多米长,加上长长的勺子柄,总长度有110米。平时风平浪静的时候,勺子船就以一个大勺子的样子漂在水面上。但是当恶浪滔天的时候,大勺子就会立起来,勺子柄好像是大树的根一般,深深扎到海洋深处
水对人体有多重要?人在断食、只饮水的情况下可生存数周,但如果断水,只能生存5~10天。那么,在出汗较多的夏天,该怎样科学地喝水?      口渴时,身体已失水2%   从生理方面看,男性身体的含水量要高于女性。成年男性总体含水量约为体重的60%,女性为50%~55%。   对正常成年人来说,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约为2500毫升。   水的来源主要包括饮水1000~1
1.维持皮肤水油平衡   不管是油性还是干性皮肤,若皮肤水油不平衡,再加上整天佩戴口罩,会导致皮肤出油或长痘痘。平时要注意水油平衡,油性皮肤可使用具有控油功效的保养品来改善出油问题。干性肌肤可以涂抹乳液乳霜,然后再搭配保湿精华或面膜,避免皮肤缺水而导致出油。   2.用清爽且易吸收的保养品   戴口罩前不能用过度滋润的护肤品。因为皮肤没有完全吸收状态下直接用口罩闷着脸,会增加肌肤负担,甚至导
姜又分子姜(既嫩姜)老姜和黄姜之分,它们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同。  子姜,附有姜芽,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酱腌,味道鲜美。用途广泛,既是很好的佐料、调味品,也是很好的医疗保健品;既可生食,也可做馅。故古人称之为“蔬中拂土”。大多数人都喜欢吃子姜,因为子姜没有老姜那么辣,而且子姜的清香味让人闻起来或吃起来都非常的愉悦。用子姜做出的菜也是让人欲罢不能。  老姜,俗称姜母,即姜种,皮厚肉坚,味道辛辣,但香氣不如
一个王朝的建立有三个要件,那就是国号、年号和定都。大明朝国号和年号都有了,可关于把首都定在哪里的问题,却颇让朱元璋感到为难,当年选择应天为根据地,是以其作为发展王业的基地使用的,当时是适用的。南京有长江天险,向北有两淮可发展,向南可以控制江南,经济上靠近富庶的苏杭之地。可是之前定都在南京的王朝,都是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存续的时间都不长,这在朱元璋心里是有阴影的。再者,在明军占领大都,宣告元朝统治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