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唑醇悬浮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试验目的
  明确不同用量的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5 %稀唑醇悬浮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安全性,为登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玉米丝黑穗病(Sphaeheca reioiana)玉米 平安24。
  2.2 环境条件
  试验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园区中进行,该试验区种植玉米均有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一致,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前茬大豆,原垄播,4月28日播种,下种后接入玉米丝黑穗病菌土并及时覆土镇压,试验地为土壤为碳酸盐黑钙土,有机质含量30 g/kg,PH值 7.8。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5 %稀唑醇悬浮剂,日本住友公司,对照药剂2 %立克秀,德国拜耳公司。
  3.2 试验处理及种植方法(1)5 %稀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量50 g/100 kg种子;(2)5 %稀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量70 g/100 kg种子;(3)5 %稀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量90 g/100 kg种子;(4)对照药剂2 %立克秀粉剂药种重量比1:200拌种;(5)不施药对照。共5个处理。重复4次,总计20个小区,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6 m2。4月28日采用人工穴播,每穴播3粒种子。株行距30×65 cm。
  3.3 施药时期和方法 播前1 d(4月27日)药剂拌种。先称取1.0 kg种子加入大烧杯内,再按设计用量加入5%稀唑醇悬浮剂,然后用一只手握住烧杯口顺时针方向甩转,直至药剂与种子混合均匀,杯壁内倒干净无药为止,拌匀阴干后以备播种。使用器械:天平、量筒、大烧杯等。
  3.4 病菌接种方法 将田土过筛后,按0.1 %加入玉米丝黑穗病菌粉,菌土充分拌匀,开沟后先放种子,然后每穴盖菌土100 g 。
  3.5 调查与统计方法 于5月18日调查出苗时间,5月21日出苗率调查;6月10日苗期素质调查;9月20日调查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情况;10月10日考种。
  出苗率调查:每处理单播100粒种子调查出苗率,如有药害则记录药害株数。
  苗期素质调查:每处理区调查玉米10株,测定株高和叶龄。
  玉米黑穗病调查:每处理区调查玉米全部株数,记载发病株数。
  3.6 药效计算方法
  被害株率%= 被害株数 ×100
  调查总株数
  防治效果%= 对照被害株率~处理被害株率×100
  对照被害株率
  4 结果与分析
  生物统计分析方法:试验数据(平均防效),经过反正弦转换,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4.1 对玉米丝黑病的防治效果
  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5 %稀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量50 g/100 kg种子、70 g/100 kg种子和90 g/100 kg种子处理,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分别为0.68 %、0.68 %和0.59 %,对照药剂2 %立克秀粉剂药种重量比1:200拌种处理,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为0.60 %,空白对照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为4.82 %。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分别为85.7 %、86.2 %和87.1 %,对照药剂防效为87.9 %。
  应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4.2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从出苗时间看,各处理区5月18日出苗,5 %稀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量50 g/100 kg种子、70 g/100 kg种子和90 g/100 kg种子处理和对照药剂2 %立克秀粉剂药种重量比1:200拌种处理,玉米平均出苗率为89.53 %、88.68 %、89.53 %和90.15 %,对照区出苗率为85.80 %。
  从玉米出苗后观察,各处理区玉米生长正常,没有死苗情况。
  从苗期素质调查结果看,5 %稀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量50 g/100 kg种子、70 g/100 kg种子、90 g/100 kg种子处理对照药剂2 %立克秀粉剂药种重量比1:200拌种处理,玉米平均株高为17.13 cm、17.20 cm、17.15 cm和17.10 cm,对照区玉米平均株高为16.95 cm。叶数和叶色与不施药区没有明显差异。说明5 %稀唑醇悬浮剂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对玉米生长安全。
  4.3 药剂评价
  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5 %稀唑醇悬浮剂与对照药剂2 %立克秀粉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相近,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且对玉米生长安全。
  5 %稀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量50 g/100 kg种子、70 g/100 kg种子和90 g/100 kg种子处理比不施药对照增产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增产4.68 %、2.85 %和4.89 %,对照药剂2 %立克秀粉剂药种重量比1:200拌种处理比对照增产5.09 %。
  使用技术:综合防效和产量因素,5 %稀唑醇悬浮剂在生产中的用量有效成分量50 g~90 g/100 kg种子,于播前进行包衣处理,阴干后即可播种。
其他文献
鸡球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它威胁并制约着养鸡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养鸡业主要采取药物防治的措施来减轻该疾病带来的危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
[摘 要]:大豆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产值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在部分地区是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所以大豆的种子质量关系到我国种植大豆的农业产值的发展。在近些年来,大豆种植业对于大豆种子质量越来越关注,经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大豆种子整体质量不高,每一年供应的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大豆种植的产量,经过分析显示,品种混杂以及种植生命力不足时大豆种子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的影响大
绿色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尽量避免选择化学防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各行各业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与发展,动物医学也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对动物医学的研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将会简要的接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奶牛;疾病;防治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种类之一,也是医学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的医学难题。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和
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新时期农技推广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的环节,是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纽带,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手段,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双城;农业技术;农业现代化;推广体系  双城市现有农技推广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基本形成了市、乡两级农技推广网络,但仍存在着诸
在互联网与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炫彩斑斓,知识呈现碎片化状态,面对社会的大舞台,如何让学生更好走进、接触、参与社会,更加了解社会生活,积累相应经验,更好更快成长,是目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难题。尤其对语文教学而言,社会是一本活教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语文素养培育提供了充足的实践资源与感性生动的环境。如何充分发挥综合实践作为联系社会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加强语文教学和语文素养渗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
摘 要:由于在生产栽培上存在一些问题,我省一些地区的甜菜产量一直较低,也直接影响到甜菜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对此,本文就甜菜种植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甜菜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甜菜,又称菾菜,也被称作莙荙菜。藜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为肉质块根,含糖质。甜菜的块根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饲料,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  1 选地与整地  1.1 选地
摘 要:从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进行二化螟防治之外,采取农药防治,对一代重治,二代酌情防治,在低龄幼虫期进行防治的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二化螟也叫做蛀心虫,是螟蛾科害虫,在我国大范围的存在,从南到北,长江流域的分布比较多,黑龙江省的发生率也是越来越高。  1 为害症状  二化螟初孵的幼虫喜欢集群采食叶鞘,等叶鞘干枯后,转为蛀害茎秆,于分蘖期蛀入苗心,孕穗期会有枯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