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本地油茶组培体系的建立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6812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海南本地油茶优良品种热研2号的嫩芽为外植体,开展了油茶组培体系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形成的最优条件是以WPM为基本培养基,其他因子组合为6-BA 2.0 mg/L NAA 1.5 mg/L Silwet L-77 0.05%;促进发芽及生根的最优条件是以WPM为基本培养基,其他因子组合为6-BA 2.0 mg/L NAA 0.8 mg/L 蔗糖3%。
  关键词 油茶;组培体系;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001-01
  油茶是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树种的统称,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1-2]。海南将本地的油茶果称为“山柚”,其茶籽油称为“山柚油”,山柚油具有广泛的用途与神奇的功效,被海南人民视为珍品[3]。同时,油茶林是良好的生态林,油茶也是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的重要经济作物,发展海南油茶产业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陆省份,油茶栽培最多的物种是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海南种植的主要是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T. C. Huang ex Hu)。越南油茶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广东南部以及越南、老挝等地,也称为陆川油茶,民间俗称高州油茶、大果油茶、白花油茶。
  海南油茶虽然种植历史悠久,但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丰产栽培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组织培养对油茶优良种质资源快速繁育和保存、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前人对普通油茶的组织培养进行了大量研究[4-5],以生长在海南的越南油茶为研究材料的很少。本文以热研2号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开展了越南油茶促愈伤组织分化和促进发芽生根组培体系的研究[6],为海南本地油茶优良单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油茶研究中心油茶种质资源圃(海南文昌),为油茶优良无性系热研2号(良种编号:琼R-SC-CO-005-2017)优树。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处理。于2017年4月,采集长10~25 cm的油茶枝条带回实验室,取长1.0~2.0 cm的顶芽或腋芽,置于流水下冲洗1 h备用。
  1.2.2 外植体接种。将冲洗后的外植体置于无菌超净台上,先用75%酒精快速灭菌10 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接着用0.1% HgCl2消毒2 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 HgCl2消毒3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接种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发芽发根时,在无菌条件下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转接。
  1.2.3 培养条件。培养基中琼脂为7 g/L。培养基用1 mol/L NaOH或HCl调节pH值为5.5~6.5,在恒温120 ℃和恒压1.1个大气压下消毒灭菌20 min。培养室温度(25±3)℃,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2 000 lx。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对油茶愈伤组织诱导成功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就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的诱导成功相比较,WPM基本培养基不同配方的愈伤诱导成功率平均值为96.74%,而MS基本培养基不同配方的愈伤诱导成功率平均值仅为77.11%;从诱导效果看,WPM基本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数量多,增殖系数大(图1a、b)。综合比较各配方因子的具体诱导效果,其最优的促进愈伤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以WPM为基本培养基,其他因子组合为6-BA 2.0 mg/L NAA 1.5 mg/L Silwet L-77 0.05%。
  2.2 不同培养基对油茶发芽生根诱导成功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就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的诱导成功相比较,WPM基本培养基不同配方的发芽生根诱导成功率平均值为90.05%,而MS基本培养基不同配方的发芽生根诱导成功率平均值仅为56.32%;从诱导效果看,WPM基本培养基诱导的无菌苗芽多,植株生长健壮(图1c、d)。综合比较各配方因子的具体诱导效果,其最优的促进发芽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以WPM为基本培养基,其他因子组合为6-BA 2.0 mg/L NAA 0.8mg/L 蔗糖3%。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海南本地油茶优良品种热研2号而言,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形成的最优条件是以WPM为基本培养基,其他因子组合为6-BA 2.0 mg/L NAA 1.5 mg/L Silwet L-77 0.05%;促进其发芽及生根的最优条件是以WPM为基本培养基,其他因子组合为6-BA 2.0 mg/L NAA 0.8 mg/L 蔗糖3%。
  4 参考文献
  [1] 李振纪.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 莊瑞林.中国油茶[M].第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 陈良秋,杨伟波,李艳,等.海南岛油茶产业发展历程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74.
  [4] 王瑞,陈永忠,王湘南,等.油茶组培苗高效增殖体系的建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10):40-43.
  [5] 唐国涛,张汉永,黄锦荣,等.油茶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步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4,30(3):25-29.
  [6] 吴幼媚,王以红,蔡玲,等.油茶单芽组培生根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2,41(4):25-28.
其他文献
摘要 为探明杜鹃花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采用盆栽杜鹃花试验,将种植5个月后的杜鹃花植株进行焚烧处理制成灰分,将种植杜鹃花前后的土壤制成样品,参照GB/T 17138—1997、GB/T 22105—2008、GB/T 17141—1997分别测定土壤和植株灰分中重金属Zn、As、Pb和Cd的含量。结果表明,杜鹃花能够吸收土壤中的Zn、Pb、Cd和As,尤其是对Zn和Pb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说
摘要 绿色水稻产业是推动吉安市青原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一项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青原区发展绿色水稻产业的优势,分析了存在的問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当地发展绿色水稻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水稻;发展优势;问题;对策;江西吉安;青原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056-02
摘要 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使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日益迫切,但水稻机插水平低下限制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水稻育秧、机插机械及配套技术在农民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种植效益,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完善机插技术宣传及培训体系,引进适宜安徽省实际现状的水稻机插机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机械及配套技术本土化适应性改进,是目前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
摘要 为了能够有效地克服深松作业中单独位控制时发动机负荷不稳定和单独力控制时耕深不均匀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耕深偏差率和牵引阻力偏差率之比的力位综合控制策略,不仅可以保证耕深的均匀性,而且还能兼顾发动机负荷的稳定性。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提出的这种力位综合控制策略,以期为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的力位综合控制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深松作业效果和作业质量。  关键词 悬挂式深松机;偏差率;耕深;力位综合控
摘要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多、范围广,是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衡水市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对策;河北衡水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229-01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宜昌市夷陵区、宜都市、秭归县、枝江市、兴山县、长阳县的224个柑橘鲜果样品进行29种农药残留情况定量检测和分析。经检测,224个柑橘鲜果样品的29种农药残留检出率为22.3%,其中禁用农药检出率为3.1%,全部为滴滴涕;限用农药检出率为17.4%;允许使用农药检出率为1.3%。所检测的29种农药检出残留量非常低,农残含量均处于国家标准GB 2763—2016安全范围以内,22
摘要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强林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昭通市适宜区域开展厚朴林下种植金佛山方竹,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弥补种植厚朴需20年以上才产生经济效益的“短板”。本文从厚朴林地与金佛山方竹分蔸苗的选择、开挖种植穴、栽种、栽后管理、培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分蔸移栽复合种植技术,以期为发展厚朴林下经济提
摘要 柠檬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可从柠檬皮渣中提取。本文简述了柠檬多糖类物质膳食纤维、果胶、黄酮的研究现状及功效,并展望了柠檬多糖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柠檬皮以及柠檬多糖的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柠檬多糖;膳食纤维;果胶;类黄酮  中图分类号 TS2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239-01  Abstract Lemon polysacchari
摘要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主要从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2个方面对2017年7月19—20日铜仁市中部地区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配合中低空切变及低空急流,地面冷空气触发抬升作用是造成特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大的比湿以及水汽通量辐合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加之强烈的上升运动,使辐合区得到
摘要 本文基于十堰市的实际情况,分析生态农业在十堰市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并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和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构建“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加强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构建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开展乡村旅游5个措施,以期推进精准扶贫和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精准扶贫;作用;措施;湖北十堰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