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之处见诚意

从外观上看,纳智捷5 SEDAN不算惊艳,但一些细节的处理值得玩味。比如在前脸轮廓、大灯、以及雾灯的造型上都引入了“驻笔回锋”的中国书法元素,体现在从车头一笔勾勒至车尾的线条,以及LED鹰眼式头灯和LED尾灯上,本土化的中国美感,能够在车辆设计上发扬光大,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从侧面看,纳智捷5 sedan车身侧腰线和车顶线条走势有前低后高的俯冲感,这或许是借鉴了一些双门轿跑的外形特色,令其凭添了几分动感特质。纳智捷5 sedan的A柱与C柱倾角较大,各自往前后端延伸,一方面方便车顶的造型,做出0.28的低风阻系数;另一方面也拉出不少内部空间。纳智捷5 sedan轴距达到2720毫米,这个尺度在紧凑型车的组别当中位列上游,实际试乘后排乘坐相对宽敞舒适。
在内饰和空间方面,纳智捷5 Sedan 在中控以及仪表台上的设计上可谓赶在了潮头,有VOLEVO式的悬浮式中控台,背后还暗藏整合式的手机架;此外还有东风标致3008式的半透明的抬头显示器,科技感十足。话说我个人还是蛮喜欢这种抬头显示器的,目不离路就可以看到行驶途中有效的参数信息。
其他细节设计上也有一些 非常人性化的贴心设计,比如座椅的“蝴蝶式包覆”头枕,厂家称可以有效支撑头颈,在意外发生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头颈的安全。我倒觉得最大的好处是有了这个凹型头枕,后排座位上乘客打个瞌睡,不至于东倒西歪。而中央扶手排挡座后方的冷热电子杯架很贴心,通过高科技的制冷芯片,提供了5度到55度的冷藏与加热功能。配合不同的季节的需要,驾乘者都能有一口冷热相宜的饮料入口,这样的照顾可谓相当周到。
底盘调校的德系味
此次试驾的1.8T的版本,应该说在动力上带给我们的惊喜不多。当下的涡轮增压技术的潮流多半是在1300-1400转左右开始爆发扭力,以尽快体现涡轮增压的提速感,但实测纳智捷 5 SEDAN涡轮初期介入大约在1800转左右,要等到转速到2000转后,才有明显的感觉。

此次试驾,借着海岛公路上车辆稀少之际,我们在道路上做了一个百公里加速的简单体验。初略测试,1.8T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约在10-11秒之间,当速度进入90公里/小时到100公里/小时的阶段,油门提速一度有短暂的迟钝期。当然初略测试是在非封闭的普通公路上进行,要打些折扣。而官方数据称2.0T的车型百公里加速能够达到8.48秒。考虑到纳智捷 5 SEDAN主要瞄准家用市场,宣传上也并非主打性能车概念,这样的成绩也算过得去。
在青岛崂山的海边山路上,我们也刻意体验了手动挡功能,2.0T版本采用6速手自排变速系统,我们试驾的1.8T版本则是配置5速手自排变速箱,在适应了前加后减控制档位后,山路的起伏上下也比较顺畅。当然在保护引擎的设定下,若转速过高时,驾驶人就无法手动降挡,而转速过低时也无法手动升挡。对于连续弯道下坡的道路,利用手动挡的切换来控制车速,相比自动挡下不断踩刹车,手动挡带来的驾驶感显然更多一些。

说到纳智捷5 Sedan的底盘调校,其风格偏于德系车的风格,悬挂的伸缩行程适中。在颠簸路面上行驶,给人的感觉是紧凑扎实,没有晃动和松垮的感觉。这种紧凑的感觉也让纳智捷 5 SEDAN在山路弯道上有灵活顺畅的表现,转向灵活、车身跟进不拖泥带水,坦白说在一部以家用主打的房车上也能如此有不错的驾驶操控感,我个人是有点意外。
智慧体现在哪儿?
纳智捷 5 SEDAN进入的是最为激烈的中级车市场,于是在营销策略上剑出偏锋,强调车载智能科技。纳智捷 5 Sedan采用了据说是“全球第一套”的用Android程序撰写的车载系统——THINK + Touch。它由纳智捷与HTC共同研发,采用Android 2.2系统为核心,将影音娱乐、电话通讯、行车安全、以及智能型手机整合其中,通过中控台上的9寸智慧触控屏进行同步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将HTC原本的手机屏幕,换成大型触控屏幕,手机里的绝大部分功能都可以与车内的智能电脑互通,电话通讯、影音娱乐、游戏、APP应用等等,皆可互联。纳智捷试图彻底打通车载网和手机网络,将移动互联科技导入汽车平台,这绝对是未来汽车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体现出纳智捷的一份野心。

其他的智能科技则大量体现在安全辅助系统方面,比如Side View+车侧安全影像辅助系统,当转向拨动方向灯时,立即就启动该系统,从中控屏幕就能看到转弯方向的死角。主动式 Eagle View+ 360 度环景影像系统,由车头和车尾正中LOGO下方、左右后视镜一共装有6个摄像头,与车身周尾的雷达探头一起构成了车辆360°无缝的安全监控区域。在泊车时可以在车内通过中控显示屏轻松地看到车身周围清晰地景象,这样的功能比以往的倒车雷达似乎又进化了一步。此外纳智捷 5 Sedan还配备了EPB 电子驻车系统,这个级别的车里也还不多。

从外观上看,纳智捷5 SEDAN不算惊艳,但一些细节的处理值得玩味。比如在前脸轮廓、大灯、以及雾灯的造型上都引入了“驻笔回锋”的中国书法元素,体现在从车头一笔勾勒至车尾的线条,以及LED鹰眼式头灯和LED尾灯上,本土化的中国美感,能够在车辆设计上发扬光大,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从侧面看,纳智捷5 sedan车身侧腰线和车顶线条走势有前低后高的俯冲感,这或许是借鉴了一些双门轿跑的外形特色,令其凭添了几分动感特质。纳智捷5 sedan的A柱与C柱倾角较大,各自往前后端延伸,一方面方便车顶的造型,做出0.28的低风阻系数;另一方面也拉出不少内部空间。纳智捷5 sedan轴距达到2720毫米,这个尺度在紧凑型车的组别当中位列上游,实际试乘后排乘坐相对宽敞舒适。
在内饰和空间方面,纳智捷5 Sedan 在中控以及仪表台上的设计上可谓赶在了潮头,有VOLEVO式的悬浮式中控台,背后还暗藏整合式的手机架;此外还有东风标致3008式的半透明的抬头显示器,科技感十足。话说我个人还是蛮喜欢这种抬头显示器的,目不离路就可以看到行驶途中有效的参数信息。
其他细节设计上也有一些 非常人性化的贴心设计,比如座椅的“蝴蝶式包覆”头枕,厂家称可以有效支撑头颈,在意外发生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头颈的安全。我倒觉得最大的好处是有了这个凹型头枕,后排座位上乘客打个瞌睡,不至于东倒西歪。而中央扶手排挡座后方的冷热电子杯架很贴心,通过高科技的制冷芯片,提供了5度到55度的冷藏与加热功能。配合不同的季节的需要,驾乘者都能有一口冷热相宜的饮料入口,这样的照顾可谓相当周到。
底盘调校的德系味
此次试驾的1.8T的版本,应该说在动力上带给我们的惊喜不多。当下的涡轮增压技术的潮流多半是在1300-1400转左右开始爆发扭力,以尽快体现涡轮增压的提速感,但实测纳智捷 5 SEDAN涡轮初期介入大约在1800转左右,要等到转速到2000转后,才有明显的感觉。

此次试驾,借着海岛公路上车辆稀少之际,我们在道路上做了一个百公里加速的简单体验。初略测试,1.8T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约在10-11秒之间,当速度进入90公里/小时到100公里/小时的阶段,油门提速一度有短暂的迟钝期。当然初略测试是在非封闭的普通公路上进行,要打些折扣。而官方数据称2.0T的车型百公里加速能够达到8.48秒。考虑到纳智捷 5 SEDAN主要瞄准家用市场,宣传上也并非主打性能车概念,这样的成绩也算过得去。
在青岛崂山的海边山路上,我们也刻意体验了手动挡功能,2.0T版本采用6速手自排变速系统,我们试驾的1.8T版本则是配置5速手自排变速箱,在适应了前加后减控制档位后,山路的起伏上下也比较顺畅。当然在保护引擎的设定下,若转速过高时,驾驶人就无法手动降挡,而转速过低时也无法手动升挡。对于连续弯道下坡的道路,利用手动挡的切换来控制车速,相比自动挡下不断踩刹车,手动挡带来的驾驶感显然更多一些。

说到纳智捷5 Sedan的底盘调校,其风格偏于德系车的风格,悬挂的伸缩行程适中。在颠簸路面上行驶,给人的感觉是紧凑扎实,没有晃动和松垮的感觉。这种紧凑的感觉也让纳智捷 5 SEDAN在山路弯道上有灵活顺畅的表现,转向灵活、车身跟进不拖泥带水,坦白说在一部以家用主打的房车上也能如此有不错的驾驶操控感,我个人是有点意外。
智慧体现在哪儿?
纳智捷 5 SEDAN进入的是最为激烈的中级车市场,于是在营销策略上剑出偏锋,强调车载智能科技。纳智捷 5 Sedan采用了据说是“全球第一套”的用Android程序撰写的车载系统——THINK + Touch。它由纳智捷与HTC共同研发,采用Android 2.2系统为核心,将影音娱乐、电话通讯、行车安全、以及智能型手机整合其中,通过中控台上的9寸智慧触控屏进行同步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将HTC原本的手机屏幕,换成大型触控屏幕,手机里的绝大部分功能都可以与车内的智能电脑互通,电话通讯、影音娱乐、游戏、APP应用等等,皆可互联。纳智捷试图彻底打通车载网和手机网络,将移动互联科技导入汽车平台,这绝对是未来汽车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体现出纳智捷的一份野心。

其他的智能科技则大量体现在安全辅助系统方面,比如Side View+车侧安全影像辅助系统,当转向拨动方向灯时,立即就启动该系统,从中控屏幕就能看到转弯方向的死角。主动式 Eagle View+ 360 度环景影像系统,由车头和车尾正中LOGO下方、左右后视镜一共装有6个摄像头,与车身周尾的雷达探头一起构成了车辆360°无缝的安全监控区域。在泊车时可以在车内通过中控显示屏轻松地看到车身周围清晰地景象,这样的功能比以往的倒车雷达似乎又进化了一步。此外纳智捷 5 Sedan还配备了EPB 电子驻车系统,这个级别的车里也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