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时期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导,随着珠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珠海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调查研究发现,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集中出现两个矛盾: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提升,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有些需要处理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并根据相关难点来改良高校艺术专业的教育模式,逐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机制,从而使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改善。
  关键词:独立学院;艺术;就业
  为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学生在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后,对在学校期间的教学运行管理、学生工作、就业工作等方面的反馈意见,以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及时发现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问题,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不足,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提供具体参考意见,因此,展开了毕业生跟踪调查。
  一、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图表  1
  图表  2
  从表中可以看出,艺术学生就业地域主要倾向于大中城市,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与地域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艺术类学生就业主要是集中在设计类公司、需要与设计等相关的岗位。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政策特殊支持才有利于艺术相关企业生根和发展。从这些来看有一定的限制性。
  其次,艺术类学生在跳槽更换工作方面比例也较高,分析原因与就业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从就业公司来看,较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或者是创业型的公司,初开始福利、待遇较差,对于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很难让他们安心下来,很多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环境、待遇不理想就盲目跳槽,导致艺术类学生普遍跳槽率居高原因。
  最后,艺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工资待遇参差不齐,有个别能力强的工资很高,有些工资很低,大部分是工资较平均。从毕业生选择就业途径看,主要集中在网络、校园招聘、亲友介绍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途径是比较可靠也是成功率比较高的就业途径,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可以加强这些就业途径的推广,侧重这些途径就业工作重点,从而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率与稳定性。
  图表  3
  图表  4
  图表  5
  图表  6
  二、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首先,就业工作与专业对口问题,完全对口比例很少,还不到四分之一,基本对口和不对口分别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从就业情况看,可能在专业设置和社会岗位需求有一定的失衡,缺少对接。
  另外一个问题,所学专业对工作帮助作用,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是有帮助的,但是超过一半人数认为有帮助,作用不大,因此,这也说明了艺术专业在设置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的时候与社会对接也有脱节,或者是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方面缺乏与社会对接模块。
  其次,在调查到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方面,超过一半同学认为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差距,认为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占到五分之一,从此项结果可以看出课程设置方面也是需要进行改进与社会接轨。在对课程设置方面对所学专业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超过半数同学认为在实践能力方面需要加强。
  还有,针对自主创业调查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同学有考虑过创业,有接近十分之一的同学已经在创业,从这方面学校在学生的教育中应该加强创业与实践的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顺应国家政策,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最后,在问及当前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和没有长期吃苦耐劳的准备。因此,在以后的就业指导课程中也要侧重就业定位与规划,重点放在规划方面。
  三、建议
  从企业角度反馈,学生就业积极性不强,就业目标摇摆不定,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社团活动太多了),多数学生仅关注待遇问题。学校应该在学生就业积极性方面多加引导,提前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加强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课程中增设与社会岗位需求接近的模块。
  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的开发或技术项目合作,可以让学生从大一暑假开始就进入企业去实习,提前了解工作“世界”,多邀请企业进校讲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专题,而不要只讲解简历面试等问题。建议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应该从大一开始进行就业引导教育,要给毕业生们做就业分析讲解。
  完善校企交流平台,学校多走访企业,企业也多深入学校,时机合适可组织“企业文化节”或“企业高校巡回展”,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内知名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55-160.
  [2]谷惟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与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98-99.
  [3]苗琳.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05):221
  [4]张勇.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路径初探[J].教学心得,2014:99.
  [5]黄培清,林逢春.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反思及对策建议[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1(01):54-55.
  [6]蒋慧.通过教学模式整合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J].大家,2007(4):224-227.
  作者简介:崔震,男,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中各种风格、流派极其纷繁复杂。很多时候在书法家身上对艺术以及自身定位的两种气质——文人气质与艺术家气质,极大的左右了一个书法家甚至一个时代对审美的追求。  关键词:书 志;文人气质;艺术家气质  自魏晋以来,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文化的繁荣,书法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表情达意的途径,书法也成为更加自觉的艺术创作。后人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期刊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师生的培养也在不断的随之进行调整。本文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提出的3-6岁的各年龄段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素养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对当前幼师生的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幼儿音乐素养;音乐整合能力;音乐教育能力  依据我国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
期刊
摘要:文章以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远远淡影》为研究对象,探讨该作品中儿童的创伤问题。在社会层面,由于战争损毁了孩子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让孩子目睹了残酷的血腥场面;在家庭层面,由于母亲的失职和家庭关爱的缺失。这两个因素是共同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和精神创伤的主要原因。文章进一步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探讨了孩子心灵受创后产生的种种怪异行为以及儿童心理伤痛愈合难度等特征。同时根据修辞叙事的“四维度读者”观对创
期刊
信息设计这门学科来源已久,约翰·斯诺(John Snow)博士绘制的显示1854年伦敦流行病霍乱病例集群的地图是已知的最早的信息设计图之一。但是关于“信息设计”的术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在21世纪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信息量日益增加,信息设计变得流行变得必要。因此,针对社会变革的信息设计概念近年来变的越来越流行,上至气候环境,下至身体机能,都被视为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大环境,这也
期刊
摘要:我国竹木资源丰富,中国人喜竹爱竹,形成独特竹文化意识,本文就竹子在使用价值、人文价值、文化意蕴等方面阐述我国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关键词:竹子文明;实用价值;人文价值;文化意蕴  我国竹子分布面积广大、种类繁多而有着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因此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1]。中国人和竹子已相互依偎生活了数千年,国人喜竹爱竹,竹文化意蕴丰富而独特。  一、实用价值: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期刊
我打绍兴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清清泉水淡淡水乡,品绍兴的同时,人情的光辉也在心灵的蓝图上勾勒出一片蔚蓝。凭借着对水乡气息的执着,那边城的污浊尘埃似乎无法侵入被绍兴烟雨涤尽的内心。在灵魂的庙宇中,我虔诚地祈祷,只为做一个在乱世的污泥之中保有江南味道的人……  穿过细细密密,柔弱的江南的雨。抚摸着这夹杂着湿润泥土芬芳的气息,望着凤凰古镇城边。有一个十五岁少女婷婷玉立,站立在城边。仿佛在
期刊
摘要:早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土著居民已成为澳大利亚这片广袤土地的主人。澳洲土著民族有一部充满神秘、传奇和辛酸的历史。远在4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时期,澳洲土著的祖先就由亚洲乘独木舟来到澳大利亚,然后由北向南扩展,散布于大陆各地。在史前时代,他们已经创造了精美发达的文化。欧洲人的到来,打断了他们自由发展的历史。1788年英国的库克船长在悉尼湾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他们有500个左右的部落,各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电影异军突起,屡次斩获世界级电影奖项。努力在叙事层面与精神内核进行突破的韩国优秀导演们也让世界看到了韩国这个在东西文化对抗下的国家惊人的兼容性,其中以奉俊昊为首。其代表作品《杀人回忆》、《雪国列车》等作品都尝试在精神内核上表达着他对个人矛盾、社会矛盾的极度关注与诠释。  关键词:奉俊昊;兼容性;民族性  在韩国近年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的时代,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奉俊
期刊
摘要:当前乡镇中学艺术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对审美教育的需要与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的矛盾、学校对艺术教育资源的需求同当前艺术师资匮乏的局面的矛盾、艺术课程改革同新课改形势下审美教育与基础教学改革整体性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与建议,转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观念;加快完善人才分配体制,确保乡镇中学艺术师资的配给;打破传统课程大纲的束缚探索符符合乡镇中学实际的课
期刊
摘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外交战略,被看做我国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时隔一年,2014年10月,中国、印度等21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决定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