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多给幼儿一点爱,这样才能缩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以教者本身的爱心去赢得幼儿对自己的爱戴。当然,这种爱主要体现在教育者的言行上。
  一、多说赞美语言,有助于幼儿兴趣的产生
  面对幼儿,教师要用正面、积极、恰当的语言肯定并赞美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良好表现,这种最简便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幼儿兴趣的产生和性格的培养。这一点,我有较深的体会。
  我班的汤聪聪小朋友个性较强,她妈妈每天送她上学她都哭,不让她妈妈走,让她跟回去,她还不肯,弄得家长束手无策,这时我抱起她,使用赞美的话夸奖她,终于留住了她,但她还有要求“不写字”、“不画画”、“不吃菠菜和土豆”等等,我暂时答应她的要求。上课时,我多加表扬使她高兴。“聪聪可听话了,读生字声音最大,字写得很工整,自己還会穿衣服,还能帮老师打扫卫生。”到吃午饭时,我又说:“聪聪可愿吃幼儿园阿姨做的饭菜啦,她最爱吃菠菜,因为菠菜对身体有好处。”这些赞美的语言,使她忘记了自己提出的要求,很快与其他小朋友一样了。看到她满脸神气的样儿,我又抓住机会赞扬她:“聪聪可真聪明,小朋友们可爱听她讲的故事了。”事后,聪聪真的听话了,她再也不哭了,并在每天午睡结束时,主动帮助老师叠被褥,打扫室内外卫生,成为老师的小帮手。我认为,教师赞美的语言,可以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个新的开端,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几天的良好情绪,有助于她们性格的培养。使用赞美的语言,要多给予孩子有助于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赞美语言,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
  二、运用贴心话语,有助于幼儿感情的培养
  贴心语是一种无声语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注意运用体态语、贴心话,就能更好地起到传递思想感情的作用。如,教师在表情上既热情又和蔼亲切,不把自己生活中烦恼和不快表露于形,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微笑、眼神和手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无声语言既能给幼儿信任,赞赏、宽容、谅解等情感的体验,又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从而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真诚的爱。
  我班有个男孩,由于父母不合,经常吵架,使这个孩子变得孤僻、内向,到幼儿园后,整天郁郁寡欢,不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甚至不和老师说话。对于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个孩子所处的环境有碍于他的健康成长,家庭的不睦,使之缺少父爱和母爱。因此,这种爱心应在幼儿园里得到补偿。之后,我对他特别的关心,经常找他说话,以一个母亲的身份体贴他、照顾他,询问家里的情况,用贴心话开导他、鼓励他,并发动其他同学主动和他接触。一段时间过后,他变得活泼开朗了,感受到了幼儿园里集体的温暖和老师慈母般的爱,在这里,他得到了母爱,对幼儿园及周围的一切有了一定的特殊感情。
  事实证明,教者和蔼亲切的态度,关切鼓励的神情,能唤醒幼儿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那些会心的微笑,恰当的手势及无言的暗示都蕴含着潜在的教育魅力,将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此,教师的贴心话语应善于窥测幼儿的心理,抓住矛盾的关键,如甘霖雨露渗入幼儿心田,使之情感得到萌发。
  三、关心生活细节,有助于幼儿能力的形成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自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困难,这时他们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举动,主动接近孩子,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给予及时帮助,这对于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并保持愉快的心情有重要的作用。
  如,领孩子去厕所,给孩子拉上背部的拉链,给他们系鞋带、穿衣服、削铅笔,帮助他们越过障碍物,满足孩子游戏的欲望等,正是这些琐碎而繁杂的细节照顾,最能让幼儿体验到教师对他们倾注的慈母般的爱。
  总之,师爱像普照的阳光那样,温暖着每个幼儿的心,在幼儿的基础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幼儿教师无限忠诚党的教育事業,发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把爱撒向每个角落,用自己的言行去赢得孩子们的爱戴。
其他文献
一、源头活水涓涓流淌,写话资源丰富多样  (一)问题拓展  新教材在课后都有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为我们教师引来源头活水,提供了写话训练的良机,如在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一课后有“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二)续编故事 
期刊
一、以信息技术为“教材”,拓展教学新内容  以课内音乐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拓展性的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音乐资源充实到现行音乐教材中,使教材更加完善。例如:歌曲《金扁担》一课,让同学们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展了教学内容。  二、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优化歌曲教学  1.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例如:讲授《让我
期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 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指导, 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 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的三级管理课程。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感到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何因地制宜地确立势在必行。教学研究中,我认为活动主题的确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就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实现知识的“再发现”。要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首要条件。所以我们要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
期刊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像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那样,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就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推陈出新,使语文课不再是一潭死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已逐步领略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无限魅力。那些清晰的文字、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和那悦耳声音把我们带入了丰富多彩的媒体世界,我们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随之变成了乐趣,达到事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目标由培养语文能力上升为提高语文素养,这是长期以来语文界学术研究、实践经验的结晶。  一、整体建构语文素养的目标  1.使学生想学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学习语文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在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方面具有良好的习惯。  2.使学生会学语文,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执笔方法正确,坐姿端正,写字轻松自如,又
期刊
当前的语文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堂课中,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语文能力也得不到培养。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果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应让生活实践走进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学生感兴趣的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我让学
期刊
我国教育的先行者陈鹤琴教授早在1940年创版幼儿园时就提出“活教育”的理念,那么如何把教育搞活呢?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爱玩爱动,那么,就要幼儿这一特点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学习中,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还要把孩子熟悉的事物放到课堂上去,根据这些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给幼儿充分的空间,让幼儿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学习,真正的在游戏中去学习。  一、要为孩
期刊
导课艺术的方法有很多,能做到巧妙导课,以趣启思,就是好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外出听课所积累的资料,就小学信息技术导入艺术的推敲选择,做一下归类,以此谈谈自己浅薄的见解。  一、信息技术学科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导入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  1.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期刊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独生子女、三口之家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只要形式,抚养孩子是极具挑战性的主要任务。众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感到束手无策,常常是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孩子,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主要问题就是出现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不當,存在种种弊端。  一、教育方法不当,溺爱,有求必应,结果是适得其反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孩子生下来以后就一直有老人照管,老人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