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独生子女、三口之家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只要形式,抚养孩子是极具挑战性的主要任务。众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感到束手无策,常常是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孩子,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主要问题就是出现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不當,存在种种弊端。
  一、教育方法不当,溺爱,有求必应,结果是适得其反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孩子生下来以后就一直有老人照管,老人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不会与人分享和合作等不良个性。
  二、包办代替
  这是现代家长的通病,总觉得孩子小,家长就是孩子的替身,孩子在家,什么事情都由大人包办,多数孩子是衣来手不伸,饭来口不张。甚至认为吃饭穿衣等生活方面都是大人事情,而不是我自己的事。家长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殊不知这样反而扼杀孩子自己动手本能,更抑制了他们动手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剥夺了他们自立和信心。
  三、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拔苗助长
  现代家长都有共同的心理,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长规从孩子生下来就做好各种打算,不切合实际的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
  现代家长都比较注重对孩子知识的培养。在开学第一天,许多家长告诉我们,自己的孩子会念多少首儿歌、古诗、会唱多少首歌曲,会认识多少个字。第一天,有位孩子上来朗诵古诗《咏鹅》,在他的帶动下,我惊喜的发现,80%的孩子都能念出来,还有的孩子会唱十多首革命歌曲。不难发现,家长也确实在这方面花了时间。但是好多不良的习惯也同时在这些孩子身上体现,如爬到桌上、地上、橱上、集体活动时尖叫、和同伴抢玩具,不会自己吃饭甚至入厕……。
  四、没有良好的习惯,性格怪癖
  怪癖行为的孩子比例越来越多。如从不在外面的公厕小便。在家也只是用自己单独的便盆,到了幼儿园他整天拒绝喝水入厕。
  那么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该怎样来扭转这一局面,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1.转变家长观念。
  观念是一切行为的先导,教师必须先从转变家长的观念着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发展人才,一个好的习惯能够影响他的一生。当祖辈照看孩子时,父母万万不可以不闻不问,而经常和老人探讨育儿的方法,尽父母之责。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反正不懂,等长大了,比如人长大了都会吃饭……。孩子是一个社会人,他终究要踏上社会,假如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当他加入到集体生活中时,他就会在同伴中表现突出,因此助长了他的自信。所以,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和同龄孩子存在的差异,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及时反馈孩子表现好的和不好的一面,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改掉一些不良习性。和家长多沟通。但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切忌埋怨式教训式。还可请家长来园参加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来,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适用的方法,及时发现自己孩子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2.讲究教育方式。
  小班幼儿年龄小,学习什么都比较直观,如果光靠老师的说教,该怎么做要怎么做,他们是不能理解的。情景化教学和游戏化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孩子将积木到处乱放,我们就和孩子玩积木找家的的游戏,先模仿积木的哭声,“是谁在哭呀?”“哦,原来是积木在哭,你为什哭呀?” “我找不到自己的家找不到自己的妈妈。”“哦,那你的家在哪里呢?我来把你送回家。”积木宝宝回到自己的家,高兴地笑了。在这基础上,让孩子认识每种积木的名称,并多次练习积木找家的游戏,这样原来乱扔积木的现象就大大减少了。
  3.实行奖励机制。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当孩子在某些行为问题上获得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奖励,激励其进一步进步。
  4.成人以身作则。
  作为一个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正确的行为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品性,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如要求孩子玩完以后要把玩具回复原位,作为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保持自己办公室的整洁,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身教重于言教,相信你以身作则的行为,一定比你说上一百遍的效果要好的多。
其他文献
动手实践教育是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鼓励等影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给每位学生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和环境。有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就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只有学生有创造性,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不同领域,有能力的人才,所以在每个学科当中,培养学生主动发展能力是教师重要职责和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  特别是科学课,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的基本学科之一,它担当着对科学进
期刊
一、源头活水涓涓流淌,写话资源丰富多样  (一)问题拓展  新教材在课后都有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为我们教师引来源头活水,提供了写话训练的良机,如在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一课后有“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二)续编故事 
期刊
一、以信息技术为“教材”,拓展教学新内容  以课内音乐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拓展性的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音乐资源充实到现行音乐教材中,使教材更加完善。例如:歌曲《金扁担》一课,让同学们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展了教学内容。  二、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优化歌曲教学  1.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例如:讲授《让我
期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 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指导, 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 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的三级管理课程。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感到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何因地制宜地确立势在必行。教学研究中,我认为活动主题的确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就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实现知识的“再发现”。要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首要条件。所以我们要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
期刊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像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那样,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就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推陈出新,使语文课不再是一潭死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已逐步领略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无限魅力。那些清晰的文字、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和那悦耳声音把我们带入了丰富多彩的媒体世界,我们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随之变成了乐趣,达到事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目标由培养语文能力上升为提高语文素养,这是长期以来语文界学术研究、实践经验的结晶。  一、整体建构语文素养的目标  1.使学生想学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学习语文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在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方面具有良好的习惯。  2.使学生会学语文,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执笔方法正确,坐姿端正,写字轻松自如,又
期刊
当前的语文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堂课中,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语文能力也得不到培养。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果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应让生活实践走进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学生感兴趣的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我让学
期刊
我国教育的先行者陈鹤琴教授早在1940年创版幼儿园时就提出“活教育”的理念,那么如何把教育搞活呢?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爱玩爱动,那么,就要幼儿这一特点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学习中,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还要把孩子熟悉的事物放到课堂上去,根据这些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给幼儿充分的空间,让幼儿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学习,真正的在游戏中去学习。  一、要为孩
期刊
导课艺术的方法有很多,能做到巧妙导课,以趣启思,就是好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外出听课所积累的资料,就小学信息技术导入艺术的推敲选择,做一下归类,以此谈谈自己浅薄的见解。  一、信息技术学科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导入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  1.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