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e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积累了一些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经验。现择其重点做一小结,和广大教育同仁交流。
  一、指导学生熟悉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等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一般都比较直观形象,结构比较单一,条理也较清晰。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之前,帮助学生熟悉这些内容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之分。不懂课文的结构、层次,没有一定的条理,背诵课文时脑中模糊一片,千丝万缕,靠的就是机械识记,是死记硬背,这样背诵起来不仅感觉吃力,而且就算当时背下了,也容易忘却。而在指导了学生熟悉了课文,明白了意义之后再背,效果就好得多。此时,学生头脑清醒了,条理清楚了,背诵起来便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总述:“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自然段介绍杨梅树,为介绍杨梅果做准备。第三自然段順势来了个过渡段,从杨梅树自然地过渡到杨梅果,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第四、五、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分别介绍了杨梅果的形、色、味。纵观全文,第一、三自然段简洁明了,极易背诵。第二和第四、五、六两大部分分别介绍杨梅的树和果实,两部分并列在全文中,是背诵的重点及难点,儿果实这部分则是重中之重。笔者在指导此文的背诵时,整篇文章的结构分析透彻,使学生思路明晰。实践证明,学生的背诵效果很好。
  总之,在指导背诵之前先指导熟悉课文,是不可缺少的,是整个背诵环节的起始环节。
  二、教给学生一些背诵方法
  背诵课文,方法很重要。笔者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教学实践中,在原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1.大胆尝试法
  翻开书读十遍,不如合起书来尝试背一遍。部分学生在背诵课文时,对自己没有信心,只顾着捧起书本朗读,不敢尝试一背,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佳。只有大胆尝试,才能在尝试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下一次背诵时才会加以注意和改进。万一尝试背诵失败,再打开书看看也不迟。在尝试中,可以充分调动脑细胞的活动积极性,使效果事半功倍。所以不要怕失败,多失败几次,文章也就背得差不多了。这种大胆尝试法曾经在笔者的读书时代就加以应用,不仅效果好,而且是背诵速度加快。笔者认为,值得交给学生。
  2.“隔三差五”背诵法
  何为“隔三差五”呢?举例子来说。今天早晨要背课文《火烧云》,早自习学生就开始进行(当然,在此之前,教师已经指导学生对《火烧云》的结构作了详细的分析),先把课文朗读熟练之后,就可以用大胆尝试法进行背诵了。等到中自习时(或放学、上学的路上)再把文章在心里尝试背一背,背不好时翻书再看,如此反复1-2遍即可。傍晚放学回家,再尝试背诵1-2遍;晚上临睡时,睡在床上背一次,然后闭眼睡觉;一觉醒来,若头脑清醒,仍可再背一次;第二天醒来,再背一遍。经过如此“折腾”,保证第二天到校,即使一遍不背,也照样在老师或小组长检查之时,能笑脸面对,顺利过关。当然,有个前提是你每次试背时都能较完整地背下来,最后几遍已经很熟练。这种方法不但效果好,而且课文背下之后不易遗忘,持久性较好。因其需不定时背诵,且时间次数较多,故美其名曰“隔三差五”法。此背诵法已得到笔者所带班级学生们的一致认可,都说效果很好。
  3.集体背、分角色背、“开火车”轮流背等多种形式
  在学生基本上能背诵课文之后,在课堂上,教师指导运用集体背,男女生分角色逐段或逐句背,小组同学“开火车”“接力”背等多种形式进行背诵,能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一些背诵不熟练的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也会背得熟练起来。分角色逐句背效果更好,此法可让参与的学生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但适宜一些长句子较多的课文,如《海底世界》《李时珍》《燕子》等。
  三、给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辅助背诵
  去年笔者在指导学生背诵叶圣陶先生的美文《荷花》时,就曾采用此法。因为当时已至立夏。偏巧,学校附近农户家的池塘里的荷花正在盛开,一片片荷叶碧绿肥厚,美不胜收,清风习习,清香缭绕,令人心旷神怡。此情此景,使笔者忽生感悟,何不放同学们回归大自然,来欣赏欣赏这片荷塘美色。于是,在《荷花》学习完的第二天清晨,我便带领同学们来到荷塘边,要求他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照课文,背诵课文。同学们兴奋极了!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伴随着眼前美丽的荷塘,同学们陶醉了!背诵的效果非常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课文都能创设情境,要视情形而定;另外,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指导好,明确任务。否则,学生只顾着欣赏美景,而忘了背课文,那就完不成任务,得不偿失了。
  四、“背”而时习之
  严格来说,这一环节已不是什么方法之谈。但是,这也是背诵之中不能忽视的环节。学生背过的东西,不可能永远不会忘记。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复习,才能使学过的,背过的东西历久弥新!
  笔者以上所述几点,在教学实践之中,经过检验,切实可行,且效果均不错。广大同仁不妨一试,让学生背诵时有方法可依,不致盲目。
其他文献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当班主任难,当好班主任更难,因为担任班主任不仅要求我们的工作热情,更要求我们的爱心和工作艺术。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个出色、成功的班主任必须从 “严”“细”“恒”三个方面入手。  一、做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就是要使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严是爱,松是害”,“严”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
期刊
教育在于净化人的心灵,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颗美丽、自信的心。  刘森洋,2007年出生,当时是我们班的一个大男生。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觉得他很怪,瘦高瘦高的一个大男孩,却明晃晃的坐在了第一座,当我把他叫起,想问个究竟时,他只是用怯怯的眼神望着我,动了动嘴唇,什么也没说。旁边的同学悄声对我说:“老师,他听不见。”我一怔,这才发现,他带着助听器。我的心猛的一沉。“怎么会这样”
期刊
要带出一个好班,当一个好的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班主任工作十分的繁琐,要求我们既要有师者的威严,又要有父母的慈爱。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用实践告诉我:班主任必须把握好教育的尺寸,用心付出,方能促进学生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一、管与放的尺度  作为一个班主任,管理工作应该是重中之重的事儿,但一定要注意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
期刊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使我感悟到:有时我们老师蹲一下身,弯一下腰,抚摸一下头,比100句说教好的多!应对后进生,怎样把学生们带好呢?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其实,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他们可能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原因,对学习感到困难,学习速度较慢,记忆力弱,其成绩低于同年级同学。班主任要客观地、主动地帮她分析查找学困的原因,分清情况,区别对待;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期刊
一.结合生物课教学,参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生物学基本观点,帮助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1.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与生物界。在生物课教学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1)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的调解下由各种系统共同完成。  (2)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如小肠特别长,具绒毛结构,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并于胰
期刊
一、德育教育与小学体育教育的关系  小学体育是一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健康知识与树立体育品德的学科,在这之中树立良好体育品德便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的品德教育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体育教师与德育教学  教师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会起到一定的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是关爱他们的,他们会很大程度模仿他所喜爱和尊敬的教师。首先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会
期刊
(一)学习类问题。这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1.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使学生出现害怕、痛苦、苦闷、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2.厌学也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还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
期刊
一、善于把爱心体现在行动中  当下乡镇小学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拥有的不是爷爷奶奶过度的溺爱,就是放任自流不加管教。针对这个现实,作为班主任,就要充当起做学生的父母这个角色。关心学生就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体现在细微的细节中。如没课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看重,德育教育不再被人们忽视。现阶段学生早熟倾向严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导致许多“问题生”的出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保护学生们的心理,又要恰当地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老教师的经验介绍与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问题生”这一难题有一定的突破。  一、“问题生”的问题所在  1.早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普遍早熟,现在小学生也敢
期刊
班主任这项工作就是一种琐碎,一种默默地付出,但同时又带有一份特别的幸福。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历让我感受颇多,有失败的教训也有经验的积累,这里就我日常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进行回顾,以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改进。  一、爱在心中,勤字打头,抓好常规  这都是管好班级的根本。特别是面对这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天真自由。在他们心中,老师就是“神”,就是真理,平时他们总喜欢围在老师的周围,热情饱满的给你分享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