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什么农民获得感不如预期?——基于G省的抽样调查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获得感是检验基层治理效能的核心指标,体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短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具有特殊性与迫切性,影响甚至制约乡村振兴的进程.基于满意度模型及TOE理论框架,针对G省农民的抽样调查发现,农民获得感(6.39)及满意度(6.16)与预期(10.00)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明显低于乡村振兴总体满意度(7.58).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农民收入(0.509)、政府表现(0.418)、参与程度(0.404)、治理模式(0.309)等因素与农民获得感呈显著正相关.此种现象与地方政府绩效目标虚高、治理模式脱离实际、农民主体缺位及获利不足、形象工程的负面效应放大、农民期望值趋高和治理效果的滞后性等密切相关.乡村振兴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切实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民获得感,应重构价值导向,追求农民获得感最大化;立足实际,贴近需求选择治理模式及技术标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确保农民在治理全过程中的利益所得;强化底线思维,维护底层农民切身利益.
其他文献
局限于王阳明亲传弟子的阳明后学研究不足以反映明末王学演化、分流之全貌,由罗汝芳开创的“旴江一脉”在晚明清初思想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对近溪一脉“人”之流动与“学”之传承的梳理和研究可为晚明王学分化乃至明清学术转型的探讨提供重要线索.整体言之,就师承来说,近溪一脉虽“善无常主”,但总体精神不离泰州经世风貌;就思想传承上讲,近溪孝弟慈之教在其后学中得到普遍宣扬,然“性命真诠”却为其再传弟子吴道南摒弃.这一转变正突显了明清之际儒者对待心性之学的反省、重构之思.
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他第一次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选取典型材料考察人类知识和理性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更迭,认为历史发展的持续进步和规律内在于历史本身,阐述了生产阶层的历史主体作用,并洞见到历史进步的动因在于历史自身的内在矛盾,思想观念要随着社会发展进行革新.这种历史观克服了启蒙时代理性主义历史观以抽象理性原则裁剪历史的局限,为历史哲学的发展和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借鉴.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重大的文化活动,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在西方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艺术收藏与研究的热潮.伦敦艺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国收藏家、汉学家、艺术史家以及政府与机构的通力合作,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当时东西方视觉语境与社会文化的宰制,因而在其审美趣味、展览叙事及美学内涵等方面呈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立场.
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由寄生共生向互惠共生变迁、治理政策由环保边缘向生态文明聚焦、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融合的场景中,多主体博弈互动诱发了共生机制错位、环保资源不均、主体权责失衡等问题,阻碍农村环境治理共生水平提升.研究发现,作为研究主体关系的共生理论,其共生模式、环境、单元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机制、资源、主体高度契合,具有推动生态机制创新、传导农村生态资源、激发主体内生动能的价值.构筑农村环境治理共生界面的关键在于嵌入共生导向机制、强化共生环境技术溢出、联动共生单元协同责任.
上古汉语主观极量级程度副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汉语的程度表达.上古汉语主观极量级程度副词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至(致)>极(綦)>尽、绝>穷>肆.这些程度副词都是由引申义直接含有或隐含[+达到]、[+终点]的语义特征引申而来.在词义演变过程中,路径短、过程简单则使用频率高,反之则使用频率低.在语法化进程中,含“达到终点”之义的动词带上宾语是基础条件.而具有这一基础条件的动词后的宾语的抽象化,是上古汉语主观极量级程度副词形成的深层次诱因,也是其关键因素.上古汉语处于语言初发展阶段,“动词+名词”
在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打压中国、推进“印太战略”深化地缘政治影响力的背景下,进一步挖掘中国与东盟贸易潜力有助于加强经贸交流,重塑中国在亚太地区话语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贸易效率在不同国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存在较大潜力有待挖掘.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和共同语言与贸易效率显著正相关,地理距离与贸易效率显著负相关,产权保护指数、税负指数、货币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在贸易效率提升方面作用明显,而政府支出和投资自由度限制了贸易效率的提高.
在当前大数据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大数据政策对于地区大数据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为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合理利用大数据并发挥其价值奠定了基础.大数据政策的出台对于地区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大数据政策能够通过科技财政投入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大数据政策能够通过加大对外合作程度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因此,要统一政策宏观目标、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加大科技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加强对外合作力度,进而加强大数据政策对于地区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反映.中国共产党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百年历程,经历了社会主义经济观产生到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施行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探索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导的经济制度百年变迁呈现出特定的制度演化机理.深入分析和把握百年来基本经济制度演化机理,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济制度演化的宝贵成功经验,有助于不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正式提出以来,已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国内外“一带一路”研究核心文献的差异较大,且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国际合作较少,“一带一路”研究存在“重陆轻海”“重近轻远”的问题,对非经济、政治领域与微观层面研究欠缺.未来应加强国内外机构合作,促进“一带一路”研究迈向国际化,弥补对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沿线非洲和欧洲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文化与微观研究的不足,使“一带一路”研究更全面开展.
把“希望”存在化和形而上学化,唤醒人的乌托邦精神是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他重释《圣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分析“圣传”与“希望”的内在关联,指出实现人类未来美好社会——“具体的乌托邦”的可能性.尽管布洛赫试图许以人类一个完美的世界,但由于其理论中宗教和神秘主义元素过多,而现实的政治经济学成分过少,使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成为抽象空洞的政治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