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z8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2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72例存在颈动脉斑块,54例无斑块.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94例为稳定斑块,78例为易损斑块.斑块组年龄[(71.82 ±9.94)岁对(60.74±13.81)岁;t=6.160,P=0.014]、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比例(11.6%对1.9%;6.169,P=0.020)、收缩压[(148.770± 21.007)mm Hg对(142.240 ± 19.404) mm Hg;t=2.029,P=0.044;1 mm Hg=0.133 kPa]和血浆CysC浓度[(1.046±0.438) mg/L对(0.860±0.214) mg/L;t=3.006,P=0.003]以及颈动脉IMT[(1.122±0.278)mm对(0.878 ±0.250) mm;t =5.762,P=0.000]显著性高于无斑块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b,OR)1.07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44 ~1.116;P =0.000]和IMT(OR 31.450,95% CI 6.233 ~ 158.692;P =0.000)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Cys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无显著独立相关性(P=0.217).稳定斑块组仅IMT显著性高于易损斑块组[(1.176±0.285) mm对(1.058±0.258) mm;t=-2.824,P=0.005],而且IMT(OR0.195,95% CI0.059~0.064;P =0.007)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保护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CysC水平与年龄(r =0.375,P=0.000)和血清肌酐水平(r=0.462,P=0.000)呈正相关,但与颈动脉IMT(r=0.075,P=0.264)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未发现血浆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斑块稳定性以及IMT之间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热证疮疡因其病性为阳故临床上多认为灸法为之禁忌。笔者通过对有关灸法的古代文献资料的查阅、中医临床机理和现代医学机理的探讨来阐明热证疮疡用灸法的可行性。
新课程改革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纳入教育改革目标体系推动了教学观念的革新.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新观念的基本内涵,围绕运用图文结合教学策略、引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开展小
翻译有两种形式,即笔译和口译。笔译是把一种文字变成另一种文字,而口译则是把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说出来。口译可分为即席口译和同声传译两种。即席口译是发言者先讲完一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的脑功能特点.方法 对17例缺血性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以及19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fMRI检查,采用局部区域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计算静息态下脑区的ReHo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
为探索农村预防保健工作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卫生工作难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借鉴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统一筹资、重视健康促进等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促进农村防保工
目的 探讨丙泊酚Wada试验在脑功能区病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涉及脑功能区病变的患者在术前评估中采用丙泊酚进行Wada试验.23例癫(痫)患者采用颈内动脉注射,在半球注药麻醉期间对对侧半球进行语言、记忆和运动功能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2例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超选择性丙泊酚注射,观察注药后是否出现偏瘫,以决定是否进行供血动脉栓塞.结果 23例癫(痫)患者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