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之旅——寻找郑和的足迹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之旅——郑和大航海宝船建造与出海基地
  
   南京龙江宝船厂遗址
   明初所设“龙江船厂”故址在今南京下关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造船工业基地,是全球仅存的未经挖掘的600年前造船工业的文化遗产。水道旧称龙江,出龙江关通长江,龙江船厂曾为郑和下西洋造“宝船”,故又称“宝船厂”。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杆,长11.07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舵杆之长,足证郑和宝船规模之大。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政府决定在宝船厂遗址内兴建“宝船遗址公园”。
  
  南京静海寺
   静海寺位于南京市下关狮子山西侧朝月楼116号 ,始建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功绩, 专为郑和所建,赐名“静海”,寓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
   静海寺自永乐初建后,至明朝正德、万历、清朝乾隆三经重修,道光十二年被火焚毁,嗣后重建。1937年再遭日军战火重创。近600年来的风风雨雨,静海寺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系。静海寺又是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的议约和签约地,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949年4月,静海寺附近的江面上,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天妃宫与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
  天后亦称“妈祖”、“天妃”、“海神娘娘”等。其来源有诸说,最流行的说法是称其为福建莆田林愿的女儿。宋代时,其兄长出海遇险,此女前去搭救,溺水而亡。她死后,出海的人们经常看到她搭救往来遇险船只。宋朝时,沿海各地的渔民和航海者将其奉为海神,北起丹东,南至广州的重要港口都建有妈祖庙。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妈祖不仅仅是海上保护神,更成了许多海外赤子难以割舍的思乡情节的一部分。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有众多的香客从世界各地云集湄州,拜祭海神妈祖。
   南京天妃宫建于永乐五年(1407)九月,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来奏请修建的。永乐十四年(1416),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回来,为酬谢天妃的保佑,奏请皇帝批准封天妃为“护国庇民普济天妃”,并立“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
  由明成祖朱棣御撰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现立于静海寺内,是当今中华妈祖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文物之一。
  
  南京郑和公园与郑和纪念馆
  郑和公园位于南京市白下区太平南路的中段东侧马府街北、太平南路以东,始建于1953年,原名太平公园,1985年5月3日更名为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在郑和公园之内,为郑和在南京任守备太监时的府邸花园旧址。
  
   南京郑和墓
  南京郑和墓位于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按伊斯兰建筑风格修建,墓为长方形,墓盖下部雕饰祥云草叶莲花座,瓦梁状的墓顶雕有阿拉伯文“安拉伟大”之字。整个墓形是“回”字形,墓前台阶有4组7层28级,每级7层象征郑和7下西洋,历时28年;距墓地50米处,建有一亭,内放置一块青石碑座,是惟一的明代遗物。墓道入口处,建有一座仿明代风格的厅室建筑,为郑和纪念室,里面陈列有郑和画像及《郑和航海图》等有关文物。
  
   南京狮子山与阅江楼
  狮子山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海拔78.4米,占地14公顷,周长2公里。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伟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狮子山坡种植和培育从海外引进的娑罗、沉香、龙脑香等名贵药材后,狮子山更加林木葱郁,苍翠欲滴,众多文人墨客如汤显祖、吴敬梓、巩珍等在这里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章,被誉为“狮岭雄观”。称帝后的朱元璋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
  近年新建的阅江楼创造了五个“全国之最”,其中楼内瓷画《郑和下西洋全图》,高12.8米,宽8米,为全国最大。
  
   江苏太仓刘家港
  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起航地,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南岸。元代是太仓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刘家港已是外通六国的“天下第一码头”,成为繁华的“通都大邑”。明代,永乐帝利用刘家港优越的港口条件,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碇港和收泊港,其宽深的港湾,良好的码头设施,充足的仓储以及精湛的船舶修造技术,确保了郑和远洋活动的顺利展开。
  
  太仓浏河天妃宫
  位于太仓浏河镇东北部,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明清两代几次修建,规模宏大,是元、明时代航海业发展的见证。宫内立有《通番事迹之记》碑,为郑和所立,详细记述了郑和数次下西洋的经过。天妃宫院内种植着一株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海棠,正殿内供有天妃神像。记有郑和七次下西洋往返年月和抵达国家的《通番事迹之记》石刻曾镶嵌在天妃宫大殿壁内,后毁于清朝光绪年间,1984年修建天妃宫时重刻了通番事迹碑。
  
   福建之旅——郑和大航海远洋舰队出洋基地
  
   长乐市南山天妃宫《天妃灵应之记》碑
  长乐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自太仓刘家港至长乐太平港属于郑和远洋舰队出国远航的准备阶段,真正的“开洋”以长乐为起点。太平港原名马头江,又称马江,明永乐七年(1409)郑和奏改其为“太平港”。
  南山天妃宫于永乐十年(1412)由郑和创建。宣德六年(1431),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前,又对天妃宫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亲自撰文镌立石碑,详载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间,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经过与第七次下西洋任务。后因移祀,石碑埋没失考。1935年,长乐县县长王伯秋于县署荒草中,发现了这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碑刻。碑文记述有天妃的显圣神话和郑和下西洋的经历。
  
  长乐市郑和公园与郑和史迹陈列馆
   郑和公园与郑和史迹陈列馆位于长乐市区中心,原名“南山公园”,始建于北宋元祐
  三年(1088)。历经宋元明数代营建,郑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风期间,全面整建,成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园内有巍然屹立的“三峰塔”,为中国名塔之一。三峰塔原名“圣寿宝塔”。明永乐十一年(1413),郑和登塔察看港口时知该塔为宋徽宗祝寿而建,颇为不悦,说赵佶乃昏君,被金人所俘丧身北国,遂题改塔名至今。三峰塔是当年郑和登塔俯瞰其停泊太平港庞大船队的了望塔,也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郑和舟师下西洋驻泊长乐期间,在塔前奏建天妃行宫,还重修三峰塔寺和南山寺,施财兴建三清宝殿,发心铸造铜钟,“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郑和在长乐城区还建有“母梦楼”、“天妃宫大井”等。新建的由叶飞题额的郑和史迹陈列馆就坐落在公园内。
  
   长乐遗存的郑和崇拜传统
   长乐始于明代的郑和崇拜现象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绝无仅有的。脍炙人口的美丽故事——母梦楼(太监楼),是说郑和在长乐遇到一位与他梦中情节有关的贫苦老妪,顿发孝敬之心,认老妪为“谊娘”,并出资把老妪破屋改建成两层楼房,命名为“母梦楼”。母梦楼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长乐市闽江口附近有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古名“龙峰岩”,永乐年间,郑和多次登临,并出资修葺,乡人将其所建之亭名曰“三宝亭”,并改岩名为“三宝岩”。长乐民间有不少地方奉郑和为神。云门寺和三宝岩分别供奉有郑和的一尊木雕像和一尊石雕像。1992年6月22日,漳港镇仙岐渔村挖掘出土曾湮埋地下100多年的庙宇,其中前殿两个神台,左侧神台上供奉的主神是妈祖天妃,右侧神台供奉的主神是“巡海大神”。据专家考证,这尊塑像大约造于明万历年间,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完全是明代宦官特有服饰,应当为统率舟师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
  
  泉州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市伊斯兰教圣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清源山风景区灵山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乐十五年(1417)五月十六日,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往忽鲁谟斯等国,专程来泉州东门外灵山圣墓行香,希望回教先贤“圣灵保佑”,镇抚蒲和日为其写记立碑。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块,风吹欲动,手推能晃,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风动”。
  
  泉州天后宫
   天后宫为中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行宫,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天后路,素有“温陵圣庙”之称,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明永乐十三年(1415)郑和出使西洋路经泉州,曾奉旨修庙。官府曾在此为出洋举行祭海大典。妈祖信仰随泉州对外交往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移民热潮的兴起而远播台、港、澳地区和世界各地,影响深远。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永乐三年(1405)十一至十二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大批船舶由长乐、泉州等地建造,水手亦大量招自福建沿海,并曾停留泉州寻求“海底簿”,即航海图。永乐五年(1407)五月,明成祖颁发保护清真寺及伊斯兰教的《敕谕》。同年,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途经泉州,因天妃宫“历岁既久,浸以倾颓”,特奏“令福建守镇官重新拓之,而宫宇益崇”。永乐十三年(1415)郑和下西洋分遣少监张谦率队奉使渤泥,从泉州发舶。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惟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1959年创建,新馆于1991年建成。
  泉州,古称“刺桐”, 唐五代时,泉州节度使留从效为适应海外贸易的发展而扩展城区,并沿城环植刺桐树。从此,外国人称泉州为“宰桐”(ZAITUN)。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泉州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古代泉州人智慧超群,早在1 000多年前,就能够用“桐油加钉子”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福船中的泉州船。泉州人用蔑片、竹叶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蔑帆,直到明朝仍广泛运用。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中75%的水手来自福建,仅在永乐元年(1403),在福建订造的海船,就有130多艘。郑和宝船,是船队中的指挥舰,为福船型,史称“九桅十二帆”,载重量可达7 000多吨,排水量1.5万吨,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万吨轮。
  
   厦门湾中国内地首座郑和庙
  中国内地最早的郑和庙位于厦门湾北岸的鸿渐村,建于明末清初,面积不到20平方米,供奉着郑和及助手王景弘的两尊坐像,均头戴太监帽,身着战袍,村民称为“太保公庙”。鸿渐村人之所以敬奉郑和、王景弘,与鸿渐村有很多人随郑和下西洋有密切关系。鸿渐村是著名侨乡,村里七成左右的家庭有亲人在菲律宾、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其中大部分在菲律宾。鸿渐村又有“吕宋村”之称,著名的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她的曾祖父许尚志即是鸿渐村人。
  
  北京之旅——郑和遗迹
  
  三不老胡同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后,他的功臣大都居住在北京,不少胡同以此得名。今天的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监郑和故居所在地。郑和人称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后来讹称为三不老胡同。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从南京龙江船厂遗址巨大的水塘(作塘)里出土的长达11.07米的巨型舵杆。
  
  世界各地之旅——郑和大航海旅游景点
  
   东南亚的郑和庙
  东南亚各国人民中,多把郑和当作神灵,修建祠庙来纪念他,东南亚一带的郑和寺庙有14座之多,且历史悠久,香火不断。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三宝公庙;暹罗(今泰国)有三宝庙;曼谷有三宝寺,其中有石刻雕像;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珍藏着郑和布施碑;马来西亚槟城有纪念郑和的大伯公庙、三宝大神,槟榔屿有一个相传的“郑和脚印”,竟然长达1.2米,当地人传说这个“脚印”能带来好运气;高棉(今东埔寨)有三保公庙,印度西海岸的小葛兰(奎隆)、柯枝(科钦)和古里则是郑和船队西进的大本营, 科兰加诺尔坐落在科钦北部不到100公里处,再往北走150多公里,就是郑和船队停泊的古里港口。根据科钦地方志记载,科钦曾有座中国人建造的大佛寺,具体位置就在现今的“月桂树俱乐部”所在地,距离海边不到1公里。
  
   印度尼西亚郑和将军清真寺
  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印度尼西亚泗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的清真寺。位于东爪哇首府泗水的郑和清真寺飞檐画栋,赤柱碧瓦,建筑设计充满了中国特色,由红、黄、绿三种颜色饰配整个建筑,雄伟壮丽,别具一格。清真寺的右侧,陈列郑和宝船的仿制船、郑和下西洋的巨幅画像。清真寺碑由兴建泗水郑和清真寺委员会暨东爪哇全体穆斯林敬立,碑文分别用印尼文、华文和英文刻成。
  
   东非的中国遗迹
  郑和船队曾远抵非洲东岸。葡萄牙人在16世纪末兴建的基督堡(Fort Jesus)里,展示了一批14~16世纪中国明朝的瓷器,其中一部分是从位于肯尼亚海岸中部的格迪(Gedi)古城废墟挖掘出土的。在一座清真寺的断壁残垣上,发现了许多状似碗盘却空无一物的凹槽,证明了当时的中国瓷器在伊斯兰世界的用途不只是餐具,也被用来装饰建筑物。在格迪以北约30公里一处名叫曼巴鲁伊(Mambrui)的村庄里,还能看到残破的中国瓷器,实实在在地镶嵌在一座16世纪晚期的伊斯兰墓园的墓柱上。曼巴鲁伊就是《郑和航海图》上所记载的“慢八撤”。巴狄(Pate)岛是肯尼亚北方一座很靠近索马里边界的海上小岛,在巴狄村发现了一座伊斯兰墓,这座墓没有传统伊斯兰风格的墓柱(Pillar),圆顶的形式反倒跟中国墓穴有几分类似。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考古部门的巴迪·亚信博士的考证显示,1458年,比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的时间(1433)晚了25年,九艘中国船只到肯尼亚,因遇风暴,船队分散,其中的两艘漂流至上加附近,触礁沉没,幸存的中国水手上岸后,要求当地酋长允许定居,并准其与当地女子通婚,这群水手后来逐渐移居内地,到西雨垦殖,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的法茂人。
其他文献
阿拉伯半岛是中国到地中海周围最重要的陆上驿站。今天,世界最高级的驿站、全球最高级的宾馆依然在阿拉伯半岛上。   在波斯湾南岸阿联酋的迪拜,有漫长的洁白如银的沙滩。迪拜沙滩是最能吸引游人目光的地方,而阿拉伯塔饭店则是这一片沙滩上最亮丽的明珠。   阿拉伯塔饭店,英文名字叫Burj Al Arab,这是当今全世界最高级的宾馆。它的建造、设备、服务水平都远远高出其他五星级酒店
我来看看,见见群众1958年10月22日下午,塞上小城敦煌已是秋风萧瑟,寒气袭人。
期刊
才子好色,已成通例,而好色与忠于爱情却永远不可能是一回事。文人未入仕,或者刚刚当官,或者当的官不大,不昧初衷,对爱情也还忠诚;一旦官当大了,有了身份地位,对爱情很快就淡化了。
柳叶湖是湖南常德县的一个以调蓄为主的养鱼湖泊,水面一万六千四百七十二亩,水深一点五至三公尺。湖周三面环田,一面靠山,集雨面积二十余万亩。大量外源性营养物质随着规律性降水
本文介绍了粗糙集的基本理论,及基于粗糙集的知识获取理论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对银行信贷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决策表约简,剔除冗余属性、消除过剩规则,最后得出了属性约简的
对现有校园网络中的资源共享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为了降低资源浪费,实现校园网上的资源共享.设计了一个基于校园网的资源共享方案,将P2P技术和Web服务技术的特征提
为了摸索“稻鱼连作”培育鱼种的经验,开创培育鱼种生产新局面。我们存常德县畜牧水产局和黄土店公社党委的配合与支持下,从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十五日开展本试验,取得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工业应用试验项目——气相聚乙烯(PE)干粉催化剂PGE-201,在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8万t/aLLDPE装置已持续进行60天。这标志着中国石油拥有了自己的气
本文通过对Dijkstra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分析,从数据存储结构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种数据文件结构,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测试数据。
“甘肃文物”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建设的基本定位是:一方面体现政府网站的特点,实现政务公开、信息透明,发挥省文物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体现政府的服务宗旨;另一方面体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