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tt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制作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受到情感激励
  1.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三册《大禹治水》洪水泛滥的一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滔滔”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从山谷奔泻而下,不断冲入早已翻腾汹涌的河流中,那树枝“嘎吱”的断裂声、那房屋“轰隆”的倒塌声、那轰轰隆隆的水声音,在拍打着岸边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震撼了学生的心。……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洪水的破坏性,用“滔滔的洪水……”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现代多媒体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形象感知,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例如:《把骨灰撒向大海》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主席的一片深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主席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主席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运用多媒体,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激起情感的波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1.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化难为易。如《小鹰学飞》中有一段描写小鹰继续往上飞的一段话。引导学生理解“盘旋”一词是个难点,“盘旋”字面上可解释为“绕着飞翔”,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小鹰跟着老鹰一边学飞一边看见头顶上几只鹰在盘旋……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我适当点拨,让学生用“盘旋”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化虚为实,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化静为动,化空洞为生动。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静为动。例如: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我想变成——”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我制作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片荷叶,多媒体演示:我在荷叶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叶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学中。
  三、運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1.多媒体展示景点地图。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媒体使用得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媒体,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拓展多方面的协作学习。比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老师和同学们正在香港游览的教学情境,告诉学生因为是“一日游”,所以我们就去浅水湾、海洋公园和铜锣湾几个景点。这时多媒体展示三个景点的地图,学生自由组成小旅行团,去他们喜欢的地方尽情游览,他们分成若干小组读相关景点的课文,学习预先收集的资料,等到老师请他们做导游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掀起高潮。
  2.多媒体辅助配乐朗读。《槐乡五月》一课就比较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我在教学这一课时,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展开想象。如他们所说,仿佛闻到了槐花的清香,看到千姿百态,雪白雪白的槐花,得到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练而又美的像诗一般的语言,这时再出示图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欣赏,使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脑海里,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很好的效果。
  3.多媒体辅助基础知识教学。在生字、词巩固时,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我制作了“哈哈点兵点将器”,让全班学生的名字在电脑屏幕上飞快地闪动,随机点名回答。这样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课堂上又增添乐趣。
  虽然我们现有的条件下不可能每节课都用多媒体,而且制作一个课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多媒体课件作为常规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解决实际问题、攻克难点、突出重点、生动课堂教学方面的确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教改过程中,一定要多下工夫,让制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1.前言大新铅锌矿原有井下与地面运输设备都很简陋,从井底到井口出矿到选厂的运输都是采用人推矿车,每个工班需要8~12人,一天就要24~36人。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适应
同源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从韩国引进的人工诱变的大叶四倍体刺槐树种,由人工诱导天然二倍体刺槐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而育成,具有速生、叶大肥厚、
We proposed a called“nano-fabrication based on MEMS technology”approach to realize the typical nano-electro- mechanical structures,such as integrated nano pro
当前,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科学地组织生态公益林经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和综合效益。但长期以来,生态公益林缺乏合理经营与科学管理,有的
百货行业近年在低迷中前行。据商务部今年第2季度全国重点百货零售企业销售数据统计,全国百货销售额平均同比增4.53%,增速同比下降9.83%。虽然衰落一说可能言之尚早,但业绩增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抛秧稻栽培技术要点(上)水稻抛秧技术是采用塑料钵体软盘所育秧苗带土重力进行抛撒的一种水稻移栽技术,能大大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并可获得高产,是水稻育秧移栽配套技术的一项重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
教学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潜力,促进其发展,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从而使之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出了更新的挑战,初中语文教学应如何开展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识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训练、培养和提高。教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属木犀科白蜡树属,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珍贵阔叶树种。水曲柳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对水曲柳优良无性系的大量快繁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