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效果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小剂量红霉素用于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随机的形式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给予两组患儿综合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另外给予观察组患儿小剂量红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喂养耐受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喂养耐受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78±1.31)h、(1.93±1.41)d、92.11%,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喂养困难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消化道症状,增强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红霉素;小剂量;新生儿;喂养困难
  由于新生儿肠胃功能尚未健全,所以临床上常常出现新生儿耐受不良的情况,导致喂养困难现象的发生[1]。新生儿喂养困难主要表现在患儿出现胃潴留、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长期发展不仅不利于患儿的成长发育,同时对于患儿的健康也有着较大的危害。为探究科学合理的方法针对新生儿喂养困难进行治疗,我院特对红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喂养困难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了研究。红霉素是一种能够促进胃肠蠕动的胃动素激动剂,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本位就该药物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效果进行了相关探究,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取得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为时间范围,选取此期间内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6例喂养困难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以平均的人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在出生后24小时内入院进行治疗。观察组共有患儿38例,其中女性18例,男性20例;早产儿23例,足月儿15例。对照组组共有患儿38例,其中女性19例,男性19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14例。两组患儿均存在呕吐、腹胀、奶量不足、胃潴留等相关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患儿的入院时间、性别、胎龄、临床症状等相关一般资料,基本不存在明显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等对症综合治疗。首先采用碳酸氢钠溶液(1%)清理患儿在分娩过程中不小心吞入的大量羊水或受胎粪感染的羊水,12小时后对患儿进行开奶,同时保留胃管,明确了解患儿有无消化道出血现象。喂奶前将患儿胃内容物抽取而出,随后以每隔3小时1次的频率经胃管注入配方乳(2~5ml/次)。当患儿胃内残留前次奶量的1/3或以上时则将喂奶量减少或停喂一次,如患儿耐受情况良好则将喂奶量逐渐递增,患儿能够自行吞咽配方乳时即可将胃管拔除。
   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取红霉素(3~5)mg/(kg.d)+葡萄糖溶液(5%~10%)以静脉滴注的形式对患儿实施治疗,用药频率为每隔12小时1次,每次静脉滴注的时间约在0.5~1h,疗程为7~14日,共实施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的喂养耐受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总有效率作为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
  1.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资料,将治疗效果依次分为三个等级。(1)显效:经治疗后患儿的腹胀、呕吐、胃潴留等临床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奶量明显增加;(2)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的腹胀、呕吐、胃潴留等临床体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奶量有所增加;(3)无效:经治疗后患儿的腹胀、呕吐、胃潴留等临床体征完全没有好转甚至加重,奶量无变化或减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2]。
  1.5统计学方法
   将SPSS19.0统计软件作为处理分析所有数据的依据,将(X±s)用于计量资料的表示,并采用t行检验,以x2检验计数资料,同时以P<0.05为差异显著的依据,用于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喂养耐受时间和胃胀消失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将两组患儿的喂养耐受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喂养耐受时间为(1.78±1.31)h;腹胀消失时间为(1.93±1.41)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2项指标均明显较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2项指标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
  2.2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儿共38例,经治疗后治疗效果为显效的26例,占68.42%;有效9例,占23.68%;无效3例,占7.89%;总有效率=(26+9)/38×100%=92.11%。
   对照组患儿共38例,经治疗后治疗效果为显效的21例,占55.26%;有效7例,占18.42%;无效10例,占26.32%;总有效率=(21+7)/38×100%=73.68%。
   对比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2.11%)明显优于对照组(73.68%),表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
  3. 讨论
   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经口自行吞咽而导致喂养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身体所需,需进行胃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长期发展不仅大大增加了医疗成本,对患儿的胃肠功能也将带来不利的影响,且有可能引发胆汁淤积、高胆红素血症以及继发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4]。红霉素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治疗中,其药理作用是通过胃肠动力作用来达到清除患儿胃动力障碍的目的,不仅能够促进患儿胃肠的推动性蠕动,同时还有助于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对于减少患儿体内的胃潴留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据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小剂量的红霉素对喂养困难新生儿进行治疗,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够显著增加患儿的奶量,使患儿胃潴留量大大减少,体重恢复至正常[5]。为对此观点进行论证,我院特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且研究取得了与此观点一致的结果。
  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进行治疗)经治疗后喂养耐受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78±1.31)h、(1.93±1.41)d、92.11%;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喂养耐受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84±1.83)h、(4.33±2.23)d、73.68%,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实施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对患儿的胃肠功能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具有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秀敏.多潘立酮联合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0):71-72.
  [2]钟世冰,陈丽莉,王忠英,罗孝华.小剂量红霉素+经胃管泵饲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临床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06):793.
  [3]何薇,郑玲芳.乳果糖联合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4):2353-2354.
  [4]罗香团.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167-168.
  [5]周海澜.不同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146-14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常规内镜下疑似食管病变患者行卢戈液染色,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行常规组织活检。结果:本组160例患者中,共有112例患者食管黏膜存在不染色或浅染色区域,其敏感性为70.00%(112/160),共发现早期食管癌18例(16.07%),各种程度的不典型增生45例(40.18%),慢性炎症49例(43.75%)。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采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研究探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8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和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方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1)对照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取硬质胆道镜治疗,对照组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即刻结石残留率、最终结石残留率、胆管炎复发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手术术后置尿管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2014年3月—11月收治的186例留置导尿管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留置尿管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以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通过成立护理品管圈,运用头脑风暴选定主题,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实施及检讨、效果评价并形成标准化等步骤,以及实施前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护理质量进行对比,观察改善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跨文化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之后的评分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所需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文化护理理论应用在肿瘤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质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造影导管的物理特性及对脑血管造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行常规股脑血管造影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及操作记录,分析比较使用两种不同造影导管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选取合适病例,记录并分析不同导管超选右椎动脉在操作时间上的差异性;通过相关实验,测量并比对两种导管的物理特性,总结操作经验。 结果:共有276例符合条件的造影记录被找到并分析,其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状结肠扭转致肠梗阻的临床情况,分析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3月到我院实施诊治的乙状结肠扭转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抽取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即A组(一期实施乙状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和直肠端端吻合术),B组(事先实施乙状结肠造瘘术,二期实施乙状结肠和直肠端端吻合术),C组(仅予以乙状结肠系膜固定),各组病例分别为26例,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病因,探讨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其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其发病原因,另外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00例,统计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病因主要为小动脉闭塞(30.0%)、心源性肺栓塞(9.5%)、大动脉粥样硬化(18.0%)和不明确原因(42.0%);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贫血的患病特点及患病率,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400例门诊儿保健康检查的儿童,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检测无名指末梢血,对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个月、7-12个月、1-2岁、2-3岁、3-6岁五组儿童贫血检出率分别为32.69%、41.67%、43.30%、39.47%、21.96%,3-6岁儿童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年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选择周边地区暗娼、注射吸毒各100例,给予所有研究对象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及医学咨询、实施同伴教育及推广使用安全套,比较综合干预前后,研究对象AIDS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暗娼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70.0%高于干预前51.0%,注射吸毒人群64.0%高于干预前3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