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集团:“黑黄金”困局突围者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8月10日,光威集团旗下的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0.05亿元,同比增长20.17%;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13.42%;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同比增长13.33%。
  由于新冠疫情的突袭,今年以来,传统制造企业的业绩普遍大幅受挫,但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光威集團却如一匹黑马逆风而行,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这家从小渔竿厂起家的公司,在创始人陈光威的带领下,先后投入巨资,克服了无技术、无装备、无产品的困境,突破国外重重封锁,十年磨一剑,不仅填补了国产碳纤维事业的空白,还发展成为国内碳纤维领军企业。
  从农民到“民族英雄”
  1942年,陈光威生于威海,农民出身的他曾在威海的田村镇王家钦村当过大队长、村支书,后来成为镇工办副主任。
  1987年,陈光威临危受命,接管一家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担任厂长。当时,国内的钓具产业尚属空白,经反复调研论证后,他决定转产渔竿。
  由于缺少资金和生产设备,陈光威带领技术骨干连续奋战150多个日夜,研制出了首条国产钓竿生产线。在陈光威的带领下,1988年威海渔竿厂正式成立,这也是光威集团的雏形。到1997年时,光威年产渔竿达到1 000万套,成为全球最大的渔竿生产企业。
  光威原本只做渔具,与碳纤维的关系也仅在于碳素钓竿需要用到进口碳纤维材料。然而,由于碳纤维属于军工材料,进口受到严格限制,更严重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碳纤维供应实行“通知式涨价,赏赐性供给”,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非常被动。陈光威咽不下这口气,“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
  1998年,陈光威引进中国第一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第一卷中国碳纤维预浸料,打破了美日对我国的垄断和封锁。光威的多项碳纤维预浸料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成为国内技术领先、产能最大的复材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
  2001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当年的“863”课题组,其中有一项科研项目就是碳纤维。到2002年时,课题组仍一筹莫展。同一时间点,陈光威成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威得知科技部已经立项研发碳纤维的消息,他毫不犹豫表态要“为国家干点事”。但为兑现这个承诺,陈光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随后的10多年里,陈光威总共投入了40多亿元,他不仅把钓具产业每年产生的利润全部投入到碳纤维的研发与生产中,还贷款近20亿元,甚至将自住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2004年,光威集团终于研发出国产T300级碳纤维,中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碳纤维;2008年,碳纤维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如今,光威集团已经为我国军方提供了近千架战机所需要的碳纤维材料,成为国防军工用碳纤维的主力供应商。
  遗憾的是,作为一位胸怀壮志的企业家,陈光威却没能亲眼看到企业最辉煌的一刻。2017年4月18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刘家义看望了在工厂里病倒的陈光威,对他说,“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4天后,陈光威去世。
  5个月后,光威复材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让“卡脖子”成为历史
  过去2年,轰轰烈烈的贸易战让“卡脖子”这个名词得以全民普及,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卡脖子”最严重的领域之一——碳纤维产业,开启国产制造和应用先河的,竟然是光威集团。
  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合成纤维,韧如发丝,坚如磐石,既是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材料,也是国防武器装备保障的重要战略物资,被誉为材料界的“黑色黄金”。1959年,日本用聚丙烯腈基原丝制造出碳纤维,开启了碳纤维的应用征程,此后30多年一路高歌猛进,日、美等国逐渐占据全球85%的市场份额。
  中国早在1962年就开始研发碳纤维,但此后遭遇各种坎坷,尤其是1984年“巴黎统筹条约”对中国进行限制、封锁、制裁,我国碳纤维研究陷入困境。到20世纪初,我国碳纤维技术仍然没有根本性突破,严重制约我国工业、国防、科技发展。
  从航空碳纤维国产替代、新型号验证到批量供货,围绕国产碳纤维价格和质量的质疑声从未中断,“停止国产替代”的论调也一时甚嚣尘上。在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看来,“以碳纤维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必须实现自主可控,而且要发挥国家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谋划发展。简单、盲目的市场化,是对资金和时间成本的巨大浪费,同时也是对民族产业健康发展的不负责任,在关键战略领域过分推崇国外产品,更是对国家安全的不负责。”
  但碳纤维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壁垒高,又因为碳纤维在国防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海外竞争者历来对我国所需技术、设备进行封锁,若想形成突围,中国的碳纤维企业只能依靠自己完成技术突破。
  对光威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从未过时。
  光威长期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支出逐年增长,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重长期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光威还聘请了国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与国内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80余项高科技研发项目。
  良性的产业结构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开始由贵族化向平民化发展,应用需求也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延伸到轨道交通、汽车、风电、体育休闲等领域,各大工业领域的增量,将形成大量碳纤维替代需求,成为光威集团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面对国内蓬勃的发展形势和全球激烈的竞争态势,光威制订了“521”发展战略,即布局碳纤维、通用预浸料、能源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精密机械装备5大业务板块,在碳纤维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产学研用”科研平台引擎的带动下,孵化形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领先地位的千亿级碳纤维产业基地,布局复合材料最优生态园区。
  过去的10多年里,光威不仅是国产碳纤维产业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碳纤维行业的持续引领者,领先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增强。
  家国情怀点燃民族之光
  技术壁垒、需求牵引和全产业链布局之类的光威优势,都是“术”的层面,面向未来,则要从“道”的层面来解答,从企业文化及精神传承方面来展望。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精神在陈光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在给《民族之光:陈光威传》一书作序时写道:“陈光威先生如同高端的复合材料,许多优秀品质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意志坚强、处事果断、有才华、有天赋、目標明确、严格认真、始终如一。这些品质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的、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的情操、能力和智慧。”
  光威集团的发展史和中国碳纤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史一脉相承,虽然经历过各种磨难和曲折,却从未退缩、屈服、沉沦,而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不断向前发展。如果将光威发展史拉长到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光威集团风雨33年的奋斗历程,恰恰是中华民族5 000年发展历程的一个时代缩影,而陈光威的家国情怀,天道酬勤、以人为本的强大信念,塑造了不可复制的光威企业文化,打造出不可复制的光威模式和闪闪发光的光威精神。
  “我们是历史创造的一代,也是创造历史的一代。”陈亮如是说。今天,他正带领光威人站向公司发展历程的新高度。
  2020年3月30日,光威复材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光威复材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84%。其中,碳纤维及织物业务、风电碳梁业务均保持稳定增长。光威复材业绩已持续4年高速增长。
  尽管中国的碳纤维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技术会战胜曾经强大的对手,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其他文献
動辄耗资上百亿元的芯片生产线,75%来自设备投资。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芯片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进口芯片接近2万亿元。而芯片国产的关键,在于设备,当前国产设备商的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12%。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国际禁售围攻,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替代变得急迫起来。制造一颗合格的芯片需要哪些设备,当前国内芯片设备领域的“种子选手”又有哪些?  光刻机  半导体设备主要包括晶圆
终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在6月24日午间假释出狱。这个曾三度登顶中国富豪榜、建立中国最大家电连锁帝国,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的潮汕人,于2008年事业巅峰时刻,突然身陷囹圄,至今已在里面待了11年半。  实际上,这11年间,“黄光裕即将出狱”的消息,已经传过好几次,每次都引起国美系上市公司的股价暴涨和相关新闻的热议,显示着这位商界奇才哪怕深处铁窗之中,对外界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出身极度贫寒、16岁
[摘要] 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造影分析,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56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正常84例,冠脉狭窄72例,且能够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并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结论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
[摘要]目前,法律类高职院校面临着学历层次低、专业不对口、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性等诸多困境,不少学校试图通过助考、转型或升格等途径来改变现状。文章提出法律类高职院校应坚持自身定位、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大幅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专业,建设双师队伍和搞好工学结合等方式来获得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法律职业教育 发展困境 对策  [作者简介]冯军(1972-),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患者应用更昔洛韦加雷公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合并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疾病的患者,其中33例患者单独使用更昔洛韦,另外33例
目的探讨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治
我刚上初中,最近发现右眼近视,而左眼视力正常。这样应如何矫治?
我最初了解翁怡诺时,他还是一个涉足商业不久的小伙子,有着一股执着和坚韧的精神。在2006年末,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重新设立直接投资部的时候,他作为初创团队的一员加入,完成了好几个回报不错的项目。到2012 年,他选择自己创业,创建了专注消费领域投资的弘章资本,这让我看到他身上一些与众不同的思想深度和创业精神。  特别是后来他给我系统性地介绍他所追求的“资本企业家”构想时,我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