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津电影看日本人隐忍功夫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3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著名导演,一直听说台湾导演侯孝贤电影和小津之间的渊源关系,侯的电影倒是看过几部,小津的居然被我错过又错过,直至那天朋友借给我一张《东京物语》来扫盲。
  正好生病卧床,把手提电脑放到肚皮上看《东京物语》,听火车隆隆地在肚皮上滚过。画面是黑白的影像,古老的日本建筑,两位慈祥老人,开始了一场比缓慢还要缓慢的电影阅读。
   日本人大多性格内向,喜怒不轻易溢于言表。电影中印象最深的是听两位夕阳夫妻互相说自己“幸福”的话,想想人老了是要识相,不要麻烦小人,要一直自己骗自己,一直对自己说我多么幸福呀,我多么幸福呀。把自己的脑子洗到极乐世界的境界。真的,人生的幸福和悲哀是可以转换的,就看你怎样思考。
   小津电影的拍摄手法很传统,细流潺潺,雅致而温和,在平静底下蕴含着淡淡的失落。他主张的大善,是佛教的境界。即使是鞭鞑伪善和丑恶,小津也不用尖锐的手段。
  《东京物语》故事很简单,一对老夫妻到东京去看望儿子和女儿,融入城市生活的儿女身上表现出来的自私和计较是乡下来的父母所不曾想到的,老人谦让着,隐忍着,装糊涂着,但是失望终究是失望,隐忍毕竟是隐忍,不能如橡皮似的在脑袋中擦去不快。他们吃了点玩了点就要归乡,由于心情郁郁,途中母亲病了,回乡后去世。
   片子拍得像生活流似的,极其深刻地体现了日本民族那种含蓄、客套、真挚等混合的复杂特性。其实我是很讨厌日本人的虚伪的,猜人心思是累死人的事情。如果说中国人是人心隔肚皮,日本人是隔什么呀,至少是隔堵墙吧?但是也因为有那样的传统性格,所以表面上的日本人都是温文有礼的,平素交际中不会让你直接很难堪,倒是宁可吃点眼前亏,以后不和你打交道就是了。《东京物语》中如果换了中国老人,对于怠慢长辈的不肖子孙早就骂上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辈分排定,天经地义,老人要动手打、闹翻都可能。可日本人不,他们忍,承受,没有怨言,靠你自己觉悟。
   这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1956年拍的电影,当时,他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所谓城市化的进程就是人际、亲情淡漠的进程。经济发展,要付代价,每个人有自己的理由,非常无奈。他们家小儿子早逝,守寡的媳妇善良,虽然她过得也很艰难,但是对于远道来的公婆还是尽了孝心,对照出他们自己儿女的自私。然而,电影的最后,媳妇一番话非常实在,其实她没有再婚并不是守节,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而公公婆婆以自己的想法揣测她是为了不忘自己儿子,弄得她非常羞愧,哭了起来。这一笔非常的妙。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再也不能拉回到以前了。传统道德看上去还很美,其实已经日薄西山,千疮百孔。我们在此时听到了小津先生沉重的叹息声。
   就像我们写文章要一个光明的结尾一样,小津先生在最后添了一笔。返东京的火车上媳妇拿出婆婆的遗物,一只老式挂表,若有所思地,好像在暗暗下定决心,将真善美发扬光大继续下去。大师真可爱。
   我的朋友中,有很多人喜欢小津的电影,并为之不遗余力地发扬、光大小津的影响。除了电影中的人文精神之外,我想,人们喜欢小津的另一个理由就是电影的美感。日本式的纯净,简洁,水墨画的效果,虽然是很小很破的房间,也能拍出日式尊严。人在酷热之中纹丝不动地打坐,不焦不躁地摇扇子,喝一口茶一口酒都带着感恩的心态。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场直播节目作为一种最能发挥电视优势的传媒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强烈的临场感冲击着观众的听觉和视觉,在给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给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主持人的串场词是预先准备好的,但是,由于现场的“流动”性,难免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面对直播中瞬间出现的突发事件,荧屏名嘴们又是怎样即兴发挥尽显风流的呢?  见风使舵打圆场  曾三次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
期刊
上句:管中窥豹,答曰:吓我一跳。  上句:床前明月光,答曰:李白睡得香。  上句:但愿人长久,答曰:一颗永流传。  上句:君子成人之美,答曰:小人夺人所爱。  上句:穷则独善其身,答曰:富则妻妾成群。  上句:为伊消得人憔悴,答曰:宽衣解带终不悔。  上句:何当共剪西窗烛,答曰:夫妻对坐到天明。  上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答曰:床头打架床尾合。  上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答曰:东村河边乌龟爬。  上句
期刊
菩提达摩是南印度国王的第三个儿子,由于他天资聪颖,悟性超人,被父王定为皇位继承人。后来国王患病,被般若多罗法师治疗痊愈,达摩设宴款待。酒菜上齐,法师闭目静坐席前,达摩站立窗前凝望远处,对话由此开始。  般若多罗慢慢睁开双眼说:“你看着窗外是不是有很多事在想?”  达摩没有回答,却回过头来反问了一句:“你闭目打坐不也有很多事情在想吗?”  般若多罗淡定地回答道:“过去的已成事实,将来的也没有什么可想
期刊
一位华裔女生前往牛津大学面试,她因为一个实验课题和教授的观点有差异,与主持面试的教授发生了争执。主持面试的教授有些愠怒地说道:“你以为这就能说服我吗?不,一点也说服不了!”应试的华裔女生平静地说:“当然不一定说服您,因为我还没出生时,你就是心理大夫了——不过,如果没有人来做这个实验,那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和你谁对谁错。”  主持面试的教授仍然不依不饶:“就凭你那个实验方案?它有十处以上的错误!”华
期刊
按照这所古老大学的奇怪的传统,我应该是站在这儿,告诉你们那些永恒的智慧。我还是跟你们聊聊吧。  你们已经上了四年的大学了,从5月22日开始你们就没有晚饭吃了。虽然我们会把你们比作已经从哈佛断奶的孩子们,但我从没想到会这么彻底。  当我在Kirkland吃中午饭的时候,在Leverett吃晚饭的时候,当我在我上班时和同学们见面的时候,甚至当我在国外碰见我们刚毕业的学生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问我一些问题。
期刊
前不久因动一个简单的手术我住进医院一周,放下了编辑部琐事,没有了电脑和互联网,人变得格外轻松,反而享受起病痛带来的悠闲时光。  同病房3个女人,年龄呈梯形状,所经历的人生轨迹大致相似,谈到三十多年前,青春年少的女孩下乡时满怀理想憧憬未来的时候,不约而同大笑。老大去的是辽宁,她坐在接他们去村庄的马车上,看见当地小孩手里拿着黄颜色的食物,推着同伴失声大喊,他们条件真好呀,在吃蛋糕呢!后来当这些玉米窝窝
期刊
让我们把时间回拨到2004年9月,美国好莱坞,《越狱》电视剧组正在挑选演员。除了导演Brett Ratner亲自担任考官外,某著名电视台的30多位高层也是面试组成员,可谓阵容强大。  前两位面试者被庞大的面试场面吓倒,回答考官的问题畏首畏尾、不干脆利落,这让考官们很失望。当第3位面试者站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人们眼前一亮,他脸庞俊秀、身高超过1.8米、一双眼睛更是透着智慧,考官们一下子就提起了兴趣:这
期刊
他的名气丝毫不亚于他的朋友周杰伦、潘玮柏,以至于和女性朋友同进同出就要被“粉丝”们“同仇敌忾”地八卦一番;他的口才也决不逊色于脱口秀节目的大当家,每每主持明星活动总能将自己置身于主角行列中;他被网友们比作“北有李咏,南有汪涵,东有刘仪伟”的合格接班人,因为八面玲珑的交际能力实在令人既汗颜又折服。  自2002年加入Channel[V]之后,他便一跃成为“最时尚、最具实力、最靠谱”的知名VJ,吸引了
期刊
交际指南针  年度派对交际大全  饭桌社交  《北京晨报》调查了全国大中型城市3785个15岁至65岁的当地常住居民,发现中国人的社交半径较小。其中,近90%的人表示对亲戚感觉比较或非常亲近,同学圈和同事圈次之,对社交圈的心理依赖度最低。  调查还表明,中国居民平均每人参加的社交活动仅有1种,而且社交活动的参与度较低,最受青睐的莫过于“饭局”,最为普遍的三种派对交际活动便是聚餐、体育运动和卡拉OK
期刊
现当代文学系有一个叫温柔的女生,住在我们宿舍对门,虽然和我们不是一个班级的,但和我们同一个教室。每次都是我们古代文学专业的先上完课,然后清场,现当代文学的随即入场,场地使用率极高。我们的古代文学教授年过花甲依然风度翩翩,专门研究明清科举制度,一讲起考试作弊之类的话题,就如滔滔江水从唐宋奔流到明清再跨入二十一世纪而不复回,于是常常拖课,于是门口就聚集着一大帮等着上课的叽叽喳喳的女生,其中分贝最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