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公认的商界鼻祖

来源 :商业2.0·豫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商朝至晚清,古代曾涌现出不少大商人来。
  但被学界公认为“商圣”的只有三位:陶朱公、白圭和胡光墉。
  陶朱公就是范蠡,胡光墉就是胡雪岩。这两位的事迹,人们大都不陌生。
  而作为另一个商圣的白圭,许多人对之还知之甚少。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是中国经商之鼻祖。
  白圭生于风云际会的春秋战国时代,曾经在魏国做高官。他是东周洛阳人,因为擅长经商致富而名满天下。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对其事迹有详细记载,并称白圭为“治生祖”,即经营民生之鼻祖,经商业之祖师爷,并说到:“白圭其有所试,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矣。”就是说他不仅有丰富的经商实践,而且他还十分善于经商。
  他的经商理论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颇有见地,富有成效。
  
  乐观时变:预测市场行情
  
  颇富商业天赋的白圭从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慢慢摸索,并逐渐地总结出一套经商理论,为后世经商者所师法。
  他主张经商必须要“乐观时变”,即注意农业生产变化动向和市场行情,及时掌握时机谋取厚利。在此基础上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原则,每年粮食丰收后,买进五谷,售出丝、漆,在蚕茧上市时,便购进丝棉等织物,出售粮食。
  他主张经营广大民众生活必需品,市场既广,销路也好,不用与人争买卖之价,就可以得到较多的利润,这种利润来自时令差价和丰欠差价。
  一次,商人们一窝蜂地抛售棉花,价格被压得很低,白圭见状,便吩咐手下的僮仆挂出收购棉花的招牌,一概收尽他们手中的存货。后来,由于连绵不断的阴雨,棉花严重欠收,那些手中已经没有棉花存货的商人开始四处寻棉。这时,白圭便以高出收购价的价格卖出了全部库存,以赚取利润。
  白圭非常重视对年景丰欠的预测,注重研究气候变化的他,总结出了粮食生产丰、灾的规律。他指出:“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意思是说,在12年的一个周期内,有若干发展变化的规律可循,一般每隔3年将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比如,前3年中有了一个好年景,那此后的第三年往往就是大早之年,而大早之后又是涝年,涝年之后又是好年景。而好年景和荒年之间,谷物的价格也会有一倍的差异……
  白圭还强调,从商要树立正确的“取与观”,一旦出现机遇,就要像鹰扑猎物一般果断,毫不犹豫。理财不可迟疑观望,坐失良机。
  《史记·货殖列传》说白圭“趁时若猛兽鸷乌之发”,极为生动地描述了他理财决策中雷厉风行的精神。
  白圭为国理财,常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在经营上从不嫌弃小惠小利,也从不靠诡计进行欺诈。
  他将货物流通与发展生产联系起来,既能使经营生财,又使生产有利其发展,他认为只有以足补缺,以丰收补欠收,使全国各地物资互相支援才能在辅民安民的同时为国家理财致富。
  白圭的具体做法是:如果一个地方盛产蚕茧,就购进这些产品,而用谷物等其他当地缺少的东西去换。
  如果一个地方粮食丰产,就去购进他们的粮食,然后用丝、漆等类必需品去和他们交换。这样就使全国的货物得到流通,既利于人民生活,又能从中赚取利润,可谓一举两得,利国又利民。
  
  薄利多销 眼光长远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白圭一直主张“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的经济思想,即为了让自己的经济利益增长,在经营和自己吃饭时需要选取差一些的谷物。
  而如果是为了做种子,使来年丰收,就要取上等的种子,因为只有上等的谷种才能使谷物产量增加,才会有好的收益。
  在白圭生活的时代,谷物是市场上最大宗的商品,消费者通常是些平民,他们的消费要求是填饱肚子即可,因而商人主要配备的货物应是下等谷物,而不是替贵族和大地主等少数人提供的上等谷物,以此达到利薄多销的目的。
  优质的好种子是庄稼人获取财富的基础,也是商家货源质量的保障,所以提供好谷物给农民播种,既照顾到农民的利益,又体现了商人的长远眼光。
  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是白圭所奉行的经营圭臬。
  白圭追求大利,但他认为大利不一定要靠经营昂贵商品或靠在交易中卖高价来实现。
  昂贵的商品非一般人购买力所能及,销量有限;低廉的商品反而是大众必需品,需求量大,照样有利可图。
  同时他也很重视商品质量,认为质量最高的商品才能赢得信誉,货硬才会有市场。
  
  崇尚简朴,与僮仆同苦乐
  
  先秦时期,诸子大都肯定“俭”而否定“奢”。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子曰:“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管子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可见,崇尚节俭是古代思想家的共识,尤其儒家的崇俭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古有训诫:成由俭,败由奢。一般来说,商人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奢侈挥霍,视钱如泥沙;一种是俭朴自守,希望一文钱掰成两半花。
  与勤劳相连,节俭是商人精神中的重要一条。伟大的商人懂得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是最古老的训诫,“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勤不得,不俭不丰”,俭以节支,勤而且俭才能聚财致赢,否则,用之无节,犹如漏后不堵,必致财源流失。由此可见,“俭”字之至关紧要,勤俭两者不可偏废。
  经商的时候,节俭就是对成本的节约,成本的节约就意味着产品利润空间的增大,所以,节俭与成本会产生聚变效应,即节俭会导致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
  白圭因经营有方而富甲天下,然而他在生活上毫不奢华摆阔,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史记·货殖列传》中介绍说:白圭一贯“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而对于下人僮仆能“同苦乐”。
  这种难能可贵的操行,也是白圭能在商业上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经商犹如治国统兵
  
  在白圭所处的时代,政治、军事的地位远远高于经济,但自圭却将经济的重要性等同于政治和军事,他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以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他认为经商也需要大智大勇的素质,更要有仁义之心,这和治国统兵要求同样高,没有那么高的素质想向我请教也不会告诉你诀窍。“终不告之”或许有些过分,有不外传之嫌,或许白圭认为不仁不义、无勇无谋的人学了也不会用好,反而会坏了他的名声吧。比如有人学了之后用欺诈之法损人利己,这无疑是与白圭的利国利民然后再取财的道理相违背了。
  总之,白圭将经商的地位看得与政治军事同等重要,说明他具有了一种谋略家的头脑。
  当时,由于战争和赋敛加重,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杀价抑买的现象盛行,一些为富不仁的商人也因此得了到暂时的利益,可这与白圭“利民后再取财”的思想相违背。
  在白圭眼中,盲目将利益最大化的人,其实是目光短浅的鼠辈,只有治国平天下气魄的人,时时为生产者考虑,才能将生意做得稳定而长远。
  “智、勇、仁、强”,是白圭对经商思想的高度概括,即要讲究商业经营中的谋略,要善于用脑筋,捕捉商机,行动要果决,不优柔寡断,要心存仁慈,不巧取豪夺,要审时度势,临危不乱。
  白圭是一代商业大师,后世商人把他尊为本行业的祖师爷。
  宋景德四年,真宗皇帝封白圭为
  “商圣”。
  民间称白圭为“人间财神”,并设神牌供奉。
其他文献
他并不差钱,却要创办大学生创业网,因为他认为这个项目不一般,可以影响到很多人。但是作为一项公益创业事业,其商业运作模式却又饱受质疑。    “赵总,我要辞去站长职务。”  “为什么?”  “这半年来,我一直在投入,砸进去了好几万,但没赚到钱。”  “再坚持一下吧!等我们将品牌打响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算了吧,看不到希望,我决定放弃了。”  5年前,这段对话发生在赵长升与某联盟分站站长身上。
期刊
3月13日上午,伴随礼炮与礼花,汇金国际城市广场营销中心的大红绸布徐徐落下,排队等候的认购人群拥入营销中心进行首次公开认筹,汇金国际城市广场项目正式向社会推出,拉开了新乡火车站商业升级改造的序幕。  新乡火车站地区作为新乡市核心商业区,繁荣的市场、拥挤的人流,与破落的建筑、脏乱的环境格格不入;同时,火车站地区的商户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现代化商业物业的需求也十分强烈。改变火车站地区的城市面貌,提升
期刊
3月26日,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晶股份)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申购简称为“豫金刚石”。  一直以来,华晶股份被誉为人造金刚石领域的技术引领者、金刚石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此次上市成功也是华晶股份在技术和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使然,与资本市场的成功对接,也让华晶股份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后续动力。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发行数量为38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募集资金总额为
期刊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化肥)香港上市,使它成为河南第一家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双重上市的化肥企业。  2009年12月8日,心连心化肥以介绍形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这是它继2007年在新加坡敲响上市钟声后,再次登陆亚太地区的资本市场。在中国化肥市场萎靡的背景下,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如果不是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刘兴旭,也许新乡化肥总厂与绝大多数地方办小型化肥厂一样,早已在不断
期刊
1999年1月,冯氏贺岁片《不见不散》里,男主角葛优开着自己的房车,驰骋在尘起沙扬的路上,悠扬的音乐响起,又一次开启了他诗意豁达的游牧民的生活。  这恐怕是中国人对房车较早的直观认识。自此之后,房车在中国开始有了踪影,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新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国的房车事业近几年以较快的速度探索前进,房车的研发以及生产也由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外,中国的沿海地区延伸至中
期刊
中国可以没有谷歌吗?这个问题似乎没悬念,地球离了谁都转,没有谷歌的日子不是末日。  中国商业网络可以没有谷歌,但商业领域不能同时否定谷歌代表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创意与创新。  2003年,克林顿说了一句话,“每隔5年美国需要一个全新的创业浪潮来提供一个全新的就业来源,下一个浪潮就是生物技术。”  克林顿这么说时,还是清楚地看到,创新是美国发展动力之源。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英特尔、苹果、微软、亚马逊,直
期刊
豫商汴聚,合作共赢。3月24日,开封市召开河南省第五届豫商大会第一次筹备会,就河南省第五届豫商大会开封市筹备工作方案广泛征求意见,要求各相关单位按照分工要求进入工作状态,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  河南省豫商大会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行了4届,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今年的第五届豫商大会由河南省政协主办,省商务厅、省工商联、省豫商联合会协办,开封市人民政府承办,预计将于8月下旬举行。开封市对此项工
期刊
人员跳槽,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离职,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老板所头疼的事情。  想想看,假如你是一个老板,个你十分信任的、掌握企业核心资源和重要信息的人,突然提出辞职,到另一家单位甚至是竞争对手那里另谋高就,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这样的事情,正在越来越普遍地发生着。无论是老板,还是职业经理人,都应学会从容面对。    向左走,向右走?    近几天,新郑某实业公司的老总李某正为一场“内部危机”而忙
期刊
我的一个客户是一家营业额近亿元的服务公司的创始人。公司有十几年历史了,但老板发现自己慢慢变老了,体力大不如以前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对很多原来很喜欢做的事情——例如见客户,没有激情了。基于自己身体状况,老板把大部分经营和管理工作授权给了下面人。  但坐在自己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突然没有人找自己汇报工作和签字,他又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失落。如何给自己重新定位?能否重新点燃自己工作的激情?  我的另一个客户创
期刊
作者:[美]贝弗利·凯,乔丹·埃文斯 著,陈颖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2月  定价:¥29.00  优秀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正是由于他们的忠诚和奉献,才为企业构筑了成功的脊梁,打造了财富的大厦。而留住他们的唯一方式,就是爱护他们,关心他们。  那么,该如何去做呢?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好员工”的作用,并使他们在工作中激情四射,直达巅峰状态?与这些性格各异的家伙相处,要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