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项目重量级拳手拳法技术分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武术散打项目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仅仅几十年,较为滞后,因此重量级拳手的技术训练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拳法技术作为重量级拳手技术核心,还需要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重量级 拳法 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100-02
  对于作为同一项目范畴内的拳手来说,体重差异,往往会对拳手的技术风格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普遍适用于各类搏击格斗项目,武术散打项目同样也不例外。武术散打项目的重量级所指的是90公斤级,以及90公斤以上级(无差),这两个级别的拳手,相对于轻、中量级来说,动作速度更慢,动作次数也更少。在大级别的比赛中,往往很难看到高位腿法,近身抱摔这一类技术的出现,因此长久以来散打项目重量级拳手的赛事,都顯得不是那么精彩。并且对于重量级拳手的技术训练,国内也处于较为落后的层面。但是在俄罗斯、美国、日本等搏击大国,却不乏杰出的重量级拳手,并且这些拳手速度、力量,并不处于劣势,相反,重拳、重腿缔造了更高的KO率。本文将从重量级拳手拳法、技术以及训练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大级别拳手的训练、发展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武术散打重量级拳手整体技术特点分析
  由于自身体重原因,重量级拳手在比赛的过程中必须更为合理地分配体力,因此较为有难度的技术往往很少被使用,而且常见的重量级拳手在整场比赛中攻击次数也是少于其他级别的。不仅如此,各类技术的使用情况也整体呈现不均衡的状态。总体来说,拳法技术使用最多,腿法技术仅仅边腿较为常用,摔法技术整体较少,并且为了节省体力,近身搂抱技术更多的只是用来拖延时间,而非以摔倒对手为直接目的。
  二、武术散打重量级拳手拳法技术使用思路分析
  在身高、臂长、体重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重量级拳手最为适用,并且整场比赛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技术,就是拳法技术,但是由于武术散打项目起步较晚,因此相对于空手道、泰拳等一类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广泛影响的武术搏击项目来说,拳法技术还是相对落后一些。拳法技术,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有机的整体,并不仅仅是击打而已,常见的各国武术搏击项目,在拳法方面都会以拳击项目为参照学习标准。因为作为诞生于古希腊的竞技体育,拳击项目将拳法技术推向了一个巅峰,而合理的拳击技术体系,应该包含有击打技术、躲闪以及反击技术、组合连击技术、步法技术。但是通过观察各类散打赛事,我们不难发现,武术散打拳手的拳法技术,较为单一,仅仅直拳、平勾拳较为常用,拳法组合单调,躲闪反击技术,多角度移动,也极少出现。当然,也有一方面原因是武术散打项目拳腿摔并用的技术特点决定了一些高层次的拳击技术不能完全适用于散打擂台,但是至少对于重量级拳手来说,客观的身体条件决定了拳法是他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拳法技术也就显得势在必行。
  (一)拳法攻击手段应该更加丰富
  作为大级别拳手,在自身体重的客观限制性因素下,高位腿法的使用水平普遍是比较低的,这就决定了拳手们缺少了KO对手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拳手们如果想要给予对手重创,就需要在拳法这一更为适用于重量级的攻击技术上下更多的工夫。因此攻击手段的丰富是首先需要提升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拳法技术的全面掌握,直拳、摆拳是散打项目的常规拳法技术,但是作为大级别,仅仅使用这两项技术是不够的,因为大级别没有凌厉的腿法,因此中远距离攻击欠缺,近距离对攻出现频率很高,而近距离对攻时,又存在KO对手的重要时机。因此除了常用的直拳击头、摆拳击头之外,上勾拳击打下巴,斜上勾拳击腹一类的技术也应该娴熟使用。练拳有句俗语:“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当各类拳法都得到有效的掌握与提升之后,重量级拳手的技术才得到了有效的稳固,并且也为重创对手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其二,拳法组合技术的娴熟连贯。由于散打项目技术较为全面,因此拳手们在动作组合上较为常用的攻击方式是拳腿组合,或者拳摔组合。但是作为重量级拳手,这样的技术组合类型使用难度会更大些。因此提升拳法技术组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无论是连续对头部的击打组合,或是击头与击腹结合的拳法组合,只要速度够快,组合动作合理,无论对手的防守有多么严密还是会很难应对。因为用腿法或者摔法来限制对手拳法组合的思路,受体型限制往往并不能有效地适用于重量级拳手。
  (二)注重躲闪反击技术
  拳法的重要性,是适用于所有重量级拳手的,但是在重量级别内,如果拳法仅仅有攻击威力,是不够的,杰出的拳法技术,必须将力与巧进行结合,这就要求拳手的拳法技术整体层次提升。而躲闪反击技术,即是拳手需要掌握的高层次技术。当对手以组合拳法技术进行连续攻击时,完全封闭的防守能够有效降低攻击威力,但是如果仅仅以这种方式来应对对手,未免过于消极,因此进行适时的还击,是极其重要的。对手在进行攻击时,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出一些防守漏洞,如果能够抓住漏洞进行还击,那么重创对手的几率就会大大提升,但是这种根据对手漏洞进行反击的技术,对于拳手的反应力、协调性等等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封闭防守时,由于对手攻击的连续性较强,因此防守方的视线也会受到一定阻碍,因此有必要将“抵挡”式的防守转变为“躲闪”式防守,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捕捉对手的防守漏洞。
  这也是“避实就虚”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重量级拳手在进行躲闪反击训练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一,训练方面,注意养成动作的“本能意识”,躲闪反击技术作为高层次拳法技术,想要有效掌握,需要经过纷繁而长期的训练,训练针对性必须很强,让躲闪意识成为拳手的本能,需要的是针对同一训练目的的多种训练手段并存,在强化躲闪无踢训练的前提下,无论是击靶训练、双人“喂招”训练,或是实战训练,都突出躲闪技术的使用比重,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养成技术使用的“本能意识”。第二,使用躲闪反击技术时,躲闪幅度不宜过大。这样的技术使用特点,在散打领域是极为适用的,主要原因在于散打项目本身具有拳腿摔兼备的全面攻击体系,因此在进行对抗时,如果一方躲闪身体扭动幅度过大,就容易被对方抓住反击的机会。例如下潜幅度过大,就为对方的腿法攻击提供了便利,对方可能会轻易地用扫腿或者蹬腿击中躲闪方的头部。并且自身的躲闪幅度过大,对方也可以顺势使用摔法技术。因此,正确的躲闪,应该仅以躲过对手的攻击肢体的幅度为最佳,例如在躲闪对方的前手直拳攻击时,身体向右侧转动同时头部也向右侧偏离,在这一躲闪过程中,在躲过对方攻击的前提下,应尽量贴近对方的臂部,甚至躲闪方的头发会与攻击方的臂部略有摩擦接触,这样才是最紧密而合理的躲闪,在这样的幅度之内,不仅能够有效躲闪,还能够适时地进行还击。   (三)正确合理的步法训练
  步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同中国武术“外三合”中的手与足合,步法技术,可以算得上是拳法技术的重要载体,如果步法移动不够合理迅速,不仅会影响到拳手自身拳法技术的攻击效果,也会增加拳手出击时的危险性。任何有经验的拳手都很清楚,如果提升拳法仅仅注重“拳”,而不注重“步”,那么无论练习多久,都是“死拳”。但是重量级拳手的步法训练,依然有一些特殊的,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重量级拳手在比赛过程中,不能过多“跳动”。这一问题该如何理解呢?我们知道,轻、中量级拳手,在比赛过程中,为了保证移动步伐的速度,往往会保持小位移的前后跳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将出击时的移动步法与出击前的准备状态进行合理的衔接,保证移动的迅速,以及攻击技术的凌厉。但是重量级拳手由于体重影响,如果以同样的方式来保持“跳动”,虽然同样能够与攻击时的步法有效衔接,但是却很容易耗费体能。因此重量级拳手出击之前的格斗势准备动作上,应该努力找到虽未大幅度跳动,但是却蓄势待发,随时都能准确快速出击的状态,并且在出击时,应该多多注意提升“瞬时”移动的能力。这就需要拳手们在训练时首先反复对单个动作的出击步法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找到腿部蹬地的力量與速度自然结合的状态,当单个动作的“瞬时”移动步法娴熟之后,再进行组合动作的步法衔接训练。而调整距离时,仅仅采取正常的进步或者退步步法,这样就将步法的“动、静”状态进行了有效结合,不仅保证攻击效果,还有助于重量级拳手节省体力,也更利于比赛的成绩与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说,重量级拳手的拳法技术,是需要更为充分地以拳击技术为学习“标杆”的,虽说在拳法技术的学习与训练层面,众多格斗派别,都会从拳击项目中进行合理的优势汲取。但是作为重量级拳手,在个人体格、技术的客观条件影响下,突出拳法技术的客观方向决定了这种对于拳击技术的学习就显得更为有必要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与自身技术特点充分结合,唯有如此,重量级拳手的技术优势,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凤虎,汝安,王美娟,韩庆,刘龙,韩跃刚,刘海金,于波.散打比赛中大级别与中小级别运动员击倒情况对比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2]毛爱华,梁亚东.中、外大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总体特征与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04).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型升级,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动,致使电力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受到冲击.而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拓展
[摘要]本文介紹了名词性从句的概念及运用,并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与区别,提出了注意点,帮助大家便捷、高效地掌握名词性从句。  [关键词]主语从句 宾语从句 表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    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名词从句。名词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词组,它在复合句中能担任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介词宾语等。根据它在句中不同的语法功能,名词从句又可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等方法,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12所大学羽毛球队员的身体训练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羽毛球队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其自身的身体素质训练的水平息息相关。文章主要对参加我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羽毛球队员在日常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面对这些问题时,提供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和建议,为大学生羽球队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能像固体保持一定的外形,因此玻璃具有固体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分析玻璃痕迹特征,本文对玻璃破碎裂纹勘查与分析进行探讨与研究。
目的 观察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在电脑上进行分组,对照组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各具特色的风土民情,一直令我十分向往。因此我经常到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寻找艺术灵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多核或异核配合物的研究是近年来很引人注目的领域,因为这类配合物在磁交换作用、催化活性、生物模拟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有关资料报道Schiff碱类配合物可作为螯合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什么是乐感?《音乐美学导论》中这样定义:乐感一般可理解为在生理上具有正常听觉能力,在心理上可对音乐具有审美感受,从而能理解、欣赏音乐的重要基础。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乐感的培养呢?笔者认为,主要从音乐课和课外兴趣活动这两方面的过程中来抓。而课堂教学又分为歌曲教学、欣赏教学、综合训练及乐理知识的教学几个方面分别训练。  首先,我觉得针对音乐启蒙教育来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使用的20世纪世界史教材和著作层出不穷,但佳作甚少。各种版本内容大同小异,学术质量大多是低水平重复。令人欣喜的是,金重远先生主编的《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