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千年的文化积累,造就了绚丽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所涉猎,对解读一个民族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财富了。文字、茶道、服饰、名画墨宝、瓷器等等文化传统无一不是博大精深。?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变的越来越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民族文化现状已不容许我们继续洋洋自得,继续沉默。
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然而在全球掀起一场汉语热,各国大办汉语学校的今天,我们却在疯狂地学英语,淡漠甚至抛弃了自己的母语:汉语。大学里的汉语言课已经被英语课所代替,校园中散步总是看到一些学生拿着英语书学习着,背诵,演讲,考试,四六级压的很多中国学生喘不过气。来会书法的人、甚至会写毛笔字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然而,一海之隔的日本中学生却规定每周一节毛笔字课,不得不让我们深深的惭愧,一个不重视自己的母语文化民族,势必会走下坡路。
国际社会处于相互交流的现代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处于封闭之中,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后,中国不断以崭新的面貌与国际社会接轨。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的差异自然无可避免,文化的撞击与交融中西方文化入侵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时下流行过洋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每每到这些日子,都会看到好多中国人像西方人一样也乐滋滋的享受着一个原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节日。而中国古老的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越来越乏人问津。甚至连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春节热闹度也呈下跌的趋势。在我们对本土文化淡漠的同时,与我们相邻的日本和韩国,却十分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是从我国吸收走的精华,日本的文字、茶道便是来源于中国,他们吸收并推广中华民族的精华变成了自己的东西,真是让人痛心。韩国抢先注册端午节,这样一种文化掠夺,然而在责怪别人的同时为什么不反思下我们自己,这样的结果难道与我们不重视民族文化没有关系吗?
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五千年的历史沉积,已滤去了大部分糟粕。但近几年来,人们,尤其是像我们这辈的年轻人们已渐渐忽视了民族文化的学习。民族的瑰宝已蒙上了薄薄的纤尘。在一个以西方文化为荣的中国社会里,文化的精华往往夹带着更多的糟粕。在?于我们年轻人,是没有太多的能力去选择,然后吸收的。所以,在文化糟粕华丽的外表之下,我们是毫无免疫力,甚至于欣欣?然地接受。面对现阶段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市场的现状,我们需要正确的态度和策略。
首先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其次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我们国学的传统特点对抗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西方文化。中国现在虽然正处于拱向世界的关键时期,但很多中国人身上还是具有传统气息。对抗西方文化入侵,应善于利用决大多数中国人传统的特点和他们以传统文化自豪的心态,在汲取西方文化优秀精髓的同时,尽力发扬中国传统国学,使中国文化也能现在的西方文化一样傲然屹立于世界人民面前。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高二 22班)
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然而在全球掀起一场汉语热,各国大办汉语学校的今天,我们却在疯狂地学英语,淡漠甚至抛弃了自己的母语:汉语。大学里的汉语言课已经被英语课所代替,校园中散步总是看到一些学生拿着英语书学习着,背诵,演讲,考试,四六级压的很多中国学生喘不过气。来会书法的人、甚至会写毛笔字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然而,一海之隔的日本中学生却规定每周一节毛笔字课,不得不让我们深深的惭愧,一个不重视自己的母语文化民族,势必会走下坡路。
国际社会处于相互交流的现代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处于封闭之中,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后,中国不断以崭新的面貌与国际社会接轨。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的差异自然无可避免,文化的撞击与交融中西方文化入侵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时下流行过洋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每每到这些日子,都会看到好多中国人像西方人一样也乐滋滋的享受着一个原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节日。而中国古老的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越来越乏人问津。甚至连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春节热闹度也呈下跌的趋势。在我们对本土文化淡漠的同时,与我们相邻的日本和韩国,却十分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是从我国吸收走的精华,日本的文字、茶道便是来源于中国,他们吸收并推广中华民族的精华变成了自己的东西,真是让人痛心。韩国抢先注册端午节,这样一种文化掠夺,然而在责怪别人的同时为什么不反思下我们自己,这样的结果难道与我们不重视民族文化没有关系吗?
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五千年的历史沉积,已滤去了大部分糟粕。但近几年来,人们,尤其是像我们这辈的年轻人们已渐渐忽视了民族文化的学习。民族的瑰宝已蒙上了薄薄的纤尘。在一个以西方文化为荣的中国社会里,文化的精华往往夹带着更多的糟粕。在?于我们年轻人,是没有太多的能力去选择,然后吸收的。所以,在文化糟粕华丽的外表之下,我们是毫无免疫力,甚至于欣欣?然地接受。面对现阶段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市场的现状,我们需要正确的态度和策略。
首先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其次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我们国学的传统特点对抗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西方文化。中国现在虽然正处于拱向世界的关键时期,但很多中国人身上还是具有传统气息。对抗西方文化入侵,应善于利用决大多数中国人传统的特点和他们以传统文化自豪的心态,在汲取西方文化优秀精髓的同时,尽力发扬中国传统国学,使中国文化也能现在的西方文化一样傲然屹立于世界人民面前。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高二 2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