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和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当前农村中学信息教学的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信息技术农村教育问题对策
  
   一、认识错位,方向不明,难以突破应试教育的“怪圈”
   目前,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冲击,部分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推进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他们一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信息教学随时受到其它主课程的冲击,使该门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认识错位,工作重心偏移,无法专心钻研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更不愿动脑筋、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钻研,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信息技术学科一般没有评价机制,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许多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形式,这就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等。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考一个理想的大学,他们大多“重主轻副”,把不参加高考的科目都当作副科,信息技术虽会考但不是高考科目,被他们认为是副科,不支持甚至反对自己的子女花把时间花在这个学科上。有些学生经常陷入网吧游戏怪圈,影响学习,致使部分家长对信息学科产生误解,达到“谈网色变”的地步。
  二、设施落后,资源有限,让教学陷入电脑瘫痪的“泥沼”
  农村中学因资金问题,信息技术教育就陷入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泥沼;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学生自已拥有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资金的短缺,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硬件设备匮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校通”工程发展形势下,有的农村中学响应了国家教委号召配备了计算机,而大部分计算机是兼容机,有的机型非常落后,无法满足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有的虽配备了配置比较高的计算机,但所配备的数量与班级的人数不相配。不能保证上课时人手一机,严重影响了课程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师资不足,目标不明,让多彩的课堂失去了蓬勃的生机
   信息技术教育的专职教师,大多数是自产自销的,即使有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人才,他们理论方面能力很强,但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方面还比较薄弱。由于他们认识的肤浅,而容易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有些教师甚至于把一堂信息技术教育课上成打字课;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而应当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还对计算机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所以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旧教学模式上。每一节课的教学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怎么练,练多少,完全由教师自主决定。教师教学内容自由,讲课形式随意是目前信息技术课堂的一大通病。这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讨突破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的有效对策;
   (一)高扬课改精神,确定教学目标,推行素质教育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再由学生通过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得到新知识,让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同时,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人才队伍可分两类,一类是专业出身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他们是计算机应用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另一类是各行各业中应用计算机的人员,他们是计算机应用人才队伍中的基本力量。显然作为中小学校计算机教育对象的学生,应当属于后者,对他们计算机知识的教育与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是有区别的。
  (二)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设备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国家应该加大农村中学专项经济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便完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力争保证学生人手一机。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教师更要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应当将我们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开放。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同时还以利用这一现代化的工具为自已的学习或工作服务。
  (三)培训专职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学所需
  学校要对现代教育信息人员和骨干学科教师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使其成为维护和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发信息教育资源、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科研的骨干队伍,并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科教师关心新技术,学习新技术。作为教师必须提高专业技能、紧跟时代发展,要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深入领悟信息技术教育内涵。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参与赛课、论文评比、各类制作比赛,保持足够敏感。积极参加本地区教研活动,加强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效利用已有资源。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掌握信息技术,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为农村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解决了农村学生因对信息技术接触过少而产生的神秘感和迫生感。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政府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大力提高,随着各级领导对新理念的不断深入领悟,我们会积极地去面对、探索和解决、商讨出对策,相信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必将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何文平.《信息技术教育应当从基础抓起》
  [3]曲桂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调查巢湖市各级医院住院费用结构和了解出院病人及其家属对住院费用水平的期望,探讨改革与完善住院费用结构的可能措施与基本策略。 方法:在巢湖市选择市三级、市区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高中教师在化学课的传授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要点,还要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为培养创新意识所要采取的方式方法,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化学课程的研究分析能力;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加强对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今后化学
摘要: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活化”了教材,将生物知识动态化、生活化,所以倍受广大老师的欢迎。本文主要分析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并对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多媒体生物教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讲授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师生供给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平台。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
论述了利用拖拉机液压输出功率试验台进行拖拉机最大有效液压功率试验的全过程.详细介绍了液压输出功率试验要求、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总结了试验操作时应该注意的细节,为本
本研究以1名大班“不合群”幼儿为个案,通过对个案的分析,设计了一系列手指游戏活动对其进行干预,从而改变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并进一步促进言语表达、精细动作等领域的多元
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科学家通过不断探究自然奥秘,揭示其本质,从而提出科学的理念。生物课程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生物课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类似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就是通过探索发现人类未知的科学事物及规律的过程。学生探究的对象只是自己未知的,虽然探究的方法
D市公交移动电视隶属于D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2006年成立,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和贴心的出行陪伴,具有不可忽视的公共属性。如今,国内各地的公交移动电视都面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推进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安定与和谐的重要条件,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每一个社会的公民都应该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家庭条件而被剥夺接受教育的机会、继续深造的机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就应该是大众化的教育,而只有实施免费的教育政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教育,覆盖所有人的教育。本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