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青鲫苗种培育技术

来源 :渔业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ne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洞庭青鲫与彭泽鲫的苗种培育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洞庭青鲫夏花的成活率达89.00%;冬片套养,洞庭青鲫比彭泽鲫的成活率高0.49%~1.29%,个体生长速度快11.44%~12.57%,产量高11.97%~17.76%.
其他文献
2006年6月8日至7月23日,笔者应邀参加了马来西亚技术合作项目“海水养殖管理技术”培训班,内容主要包括海水养殖业的设施建设、品种选择、苗种繁育、养殖模式、水质管理、病害
气单胞菌是一类主要分布于淡水水体的细菌,可见于河流、湖泊、池塘等多种水域,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日益增多,其危害程度也大大强于以往.20世
试验设计2个试验池和1个对照池,将试验池分隔为鱼类放养区与水质净化区,使池水在两个功能区间歇循环流动.在净化区采用种植水生植物、吊挂河蚌和生物包三种生物方法来净化养
较详细地介绍了与鲢鱼鱼糜制品有关的的蛋白质稳定性、凝胶性、凝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指出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长吻鮠的天然资源日渐减少,市场价格高,尤其是长江中的长吻鮠的天然产量锐减。为了充分利用泰兴市的江滩资源,增加长江长吻鮠的产量,我们于2003年在长江滩中进行浮动式网箱
通过分析具体养殖规模下的养鳖废水排放水质情况,设计在可控环境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生物净化系统,结果表明:试验周期23天后,两类养鳖废水CODcr分别由181.89 mg/L、228.77 mg/
上世纪90年代初对虾病毒病大流行之后,泰国从防病出发首先研制和使用了室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方法,在我国一些地区近年来也先后开展了对虾循环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些
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荒碱地面积大,盐渍程度高,地下卤水、咸水资源丰富,"上农下渔"开发池塘的渗水盐度高达10~30.地下水及内陆淡水受污染小,与自然海水隔绝,可切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养鱼水体中所含物质种类繁多,对鱼类产生的影响极其复杂多样.在众多影响和制约因素中,溶解氧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当水中溶氧充足时,水质呈氧化态,
粉碎是所有饲料产品加工中的必要工段,是满足动物采食、消化饲料所必需的,也是实现后续的配料、混合及制粒膨化的前提条件.饲料粉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饲料表面积,使胃肠内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