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著的洞见与不见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2685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依稀犹记尚值垂髫之龄时,于外公膝下嬉戏,经常听到他讲述其早年在沦陷区的经历。外公职业是医生,在日寇占领下,他每天都要走街串巷,为各类病人诊治,其中就包括日本官兵。正因来往较多,且历时颇久,外公逐渐熟悉了日语,并大致可以与日军进行日常交流。
  随着年龄增长,笔者对外公的这段回忆之理解曾有几度变化。当初窥史学门径时,受到主流研究观念的影响,笔者每每想到外公此经历,脑中总泛起一种莫名的疑惑:与日本侵略者来往,外公该行为是否多少有些不光彩?待读史阅世略深后,笔者忆起此事时,不免多了一分反思:家乡虽已被外敌占领,然人尚需生存,以俟来日,那么外公与日本人的关系,恐怕更多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这在彼时的沦陷区,可能亦属常态。之后该疑问始终于我脑海里萦绕,却久久苦无答案。
  2015年,加拿大著名史学家卜正民先生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一书在国内出版,直面抗战期间日军与被占领区地方精英和民众的“合作”问题,对笔者解开横亘多年的迷惑,颇有启发。此书一经刊布,便引来学界一阵热议,褒贬不一。依笔者读后浅见,卜著之优缺,似可用“洞见与不见”概括。
  所谓“洞见”,在于作者冲破了国内抗战学界以往惯用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解释框架。在此框架中,与日寇抵抗者,便是英雄,附逆于日寇者,便是汉奸。不过在此二元对立的模式审视下,那些既无抗击之举,也无屈服之心的广大地方精英和民众,他们的所思所为便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卜著聚焦江南五城,走进抗战史的灰色地带与灰色人群,试图将占领者与被占领者的关系定位为“合作”,并认为“现实里的合作在效果上更模棱两可,在运作中更困难。模棱两可不意味着令人费解、无法解释,困难也不意味着合作对占领当局毫无贡献。模棱两可和困难意味着我们不能根据我们强加的道德要求来推断处于仓促条件下人们行动的原因,亦不能仅仅根据参与者不能预测的结果来评估他们的行为”。应当说,这种尝试对于抗战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颇有启示。
  所谓“不见”,大致有二。一是所用资料略显单薄,尤其在叙述南京、上海两座城市時,这势必会影响观点的客观准确。二是在解读地方士绅精英同日军进行“合作”的动机时,作者更多侧重从利益、求生、维护地方秩序等角度立论,却缺少对人物内心世界复杂变化的剖析。当然或囿于史料,卜著难以展开讨论,但笔者以为如能多引入社会心理学、大众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会对增强部分结论的说服力有所裨益。
  对于卜著,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的“吕振羽史学读书会”曾进行过专门讨论,本人如上感想,便是得益于众人的“头脑风暴”。研讨期间,张熙同学对该书阅读甚为用心,撰写了一篇书评,从卜著的写作背景、章节立意、精彩观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体现了他良好的问题意识,且其视角与笔者不同,可互为补充,合而观之。
  或许继《秩序的沦陷》之后,更多深入研究沦陷区有关问题的论著会不断涌现。也希望未来的作品,能彻底化解笔者胸中的那个谜团。
  (点评人简介:王学斌,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孫福万教授新著《论语易解》首先所努力的就是跳出单一文本的自我循环的限制,试图以经解经,经经互释。在这部著作里,作者以《易》解读《论语》,当然也可以说是以《论语》对质于《易》。《易》历来被视为诸经之首,百家之源。而孔子与《论语》无疑是《易》通向儒家的关键环节。以《易》解《论语》既可呈现《易》的儒家面相,也可见证儒家思想的源头性与突破性。所以,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诸多新见、新解与新识。  虽然作者只是在两
所谓乡愁,不仅仅缘于对故乡的思念,更多的是欲回故乡却终究回不去的悲伤和无奈,这故乡不只是一个具象的地理空间,还可能是与土地、与自然的和谐,可能是对于传统的亲近与依恋。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中萦绕着这种乡愁,满满的,却又淡淡的。  《蘑菇圈》讲述了一位名叫斯炯姑娘和她的蘑菇圈的故事。斯炯经历了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农村整风整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运动、“文革”、改革开放,在一次次时代变革中,少
西方入最初看中国山水画时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几乎分不清楚那些最杰出的作品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同样波斯、印度的宫廷绘画也是长时间内保持一种“雷同”的风格,这让他们觉得东方绘画就和东方文明一样处于一种似乎永恒的停滞之中。  相比于此,从达芬奇到安格尔,到德拉克罗瓦,到库尔贝,到莫奈,到毕加索,风格上的变化更替就像老人额头上的皱纹一样明晰。  何以有这种差别呢?  西方绘画与西方文明的深层关系在此难以展开
所谓传统家训,是指古代家长为调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规范子弟言行,确保家庭(家族)兴旺发达而确立的训导,也称家诫、家规、家范、家法、遗训、座右铭等。它大致产生于先秦,成型于两汉,成熟于两晋至隋唐,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清末衰落。其中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以及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书》等最具代表性。传统家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勉学修身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翼骧(1918—2003),是南开大学史学史学科的创始人,国内本专业四位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学术精深,学品高雅,享有崇高的声誉。除了精通中国史学史学科之外,他对中国通史的教学和研究也极具创新性,作出了开拓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杨先生在南开大学担任中国通史之秦汉史、三国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工作,且与学术探研相结合,相得益彰,精益求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且撰成《秦汉史纲要》《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人,他被读者所熟知的诗作基本是现代自由体白话新诗,这其中《女神》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经典作品之首。而在 1980 年开始陆续出版的 20 卷《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中,其中便有 5 卷为诗歌作品,占据了郭沫若文学作品创作四分之一的篇幅。在这些诗作中绝大多数都是自由体诗歌,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古体诗存世,但还有一种典型诗体创作却很少被提及和认知,那就是他的十四行诗作。现存郭沫若十四
一张好报纸,不能没有一个好副刊。报纸与副刊,就像北京大学与未名湖。  光明日报的“未名湖”,就在“光明文化周末”。  “光明文化周末”分为“文荟”和“艺萃”两大部分。“文荟”每周五四个版,“艺萃”每周日四个版。  “艺萃”中,有一个极佳处,那就是《图像笔记》版。  报章文章要好看,用传统的话讲,须有义理、有考据、有辞章。有义理,就是有思想;有考据,就是有知识;有辞章,就是有文采。报章文章要好看,用
殷海光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著名哲学家,他在逻辑理论、分析哲学、自由主义、社会政论等方面卓有建树。在一般的了解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是采取一种极度批判之态度的,这几乎是近现代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一种牢固的意识形态了。然而有趣的是,根据陈鼓应先生整理的殷海光先生晚年的一些话语和一篇名为《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之文章,我们惊异地看到,晚年的殷海光竟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表达出一种极大的热情甚至是温情。而由这
美术画图之审美,以传承论和推崇还是文人画之传统最为世人喜闻乐见。此是汉民族的恒稳审美基因与文化传统之固,这亦是上下五千年之大中华文化的特征与永恒之质。于是具有文人画要素的关于修养、功力、人品、才情、思想的五要素,便是新旧文人画美学的共同特点。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个人身份之表述给人的印象往往很单纯。譬如教师,似乎只是教书授课;譬如学者,就只是学术研究;诸如此类,顾名思义即可。其实,人如果有才华,
惊闻饶宗颐先生仙逝,伤恸罔极,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1989年春天,余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行前,武汉大学石泉教授让我带一封信給他的老朋友——中大教授饶宗颐,这便成了我在香港拜谒饶宗颐先生的引子。在中文大学某会议室初见饶先生,递呈石先生信,当时在场人众,未能与饶先生交谈。几天后,极讲礼数的饶先生偕其助手,在中文大学附近的一座茶楼与余正式晤面。  那时的饶先生行年七十二,精神矍铄,谈锋甚健,记得曾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