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路径”视域内的宁夏当代文学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f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宁夏当代文学发展既是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地方经验和而不同的在地性审美呈现。从文艺拓荒、诗歌文体、“文化名片”、乡土田园及在场批评等方面考察宁夏当代文学,发现宁夏区域文化和地理空间,对作家的主体性实践建构具有普遍性的规约和启发。地方“多义形态”的具体和独特,也是“文学中国”总体的抽象和实有。以此观照宁夏作家及其创作,就有许多别样的新鲜的地方经验和文本内涵之发微。
  关键词:宁夏当代文学;地方路径;西海固;西部文学
  宁夏是全国地域最小的省区,人口也非常有限。新中国成立以来,支宁文人和本土作家在各自的审美体验中呈现了不同的特色、风格和力量。当代宁夏文学的奠基,肇始于延安文艺。若以宁夏或宁夏文学为主体,从“地方路径”审视,地方不再是单纯提供证据的存在,它有自己的独立性。本文试图从文艺拓荒、诗歌文体、“文化名片”、乡土田园及在场批评等方面梳理考察宁夏之于“文学中国”的意义。
  一  革命话语的文艺拓荒
  文学的地方性不是与整体的对立,当代宁夏文学的奠基,肇始于延安文艺,肇始于大家熟悉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由此形成革命话语与地方路径结合的最初形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延安解放区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和当代文学的走向。①《王贵与李香香》深受宁夏盐池民间歌手王有《寡妇断根》的启发②,大量借鉴西北歌谣艺术而创作的。在这样的文艺创作路径上,《银川曲》《沙原牧歌》等反映宁夏地区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心声,标志着宁夏当代文学的开始。对宁夏有过影响的诗人除李季之外,最早来宁的还有李震杰、朱红兵、姚以壮等。
  李震杰1958年支宁到银川,在《宁夏日报》担任文艺编辑20多年,被誉为“宁夏文坛伯乐”。宁夏文联2006年编辑出版了《李震杰诗文选》,诗风明朗,语言淳朴,比如《春》:
   旷野里
   将到处是新生的苞蕾
   我要站在河边的岩石上
   听百灵鸟自由地呼唤
   而我的欢乐歌声
   将随解冻的河水
   流向向往已久的远方③
  黄河流经的河套平原,其实不是很开阔,有些地方的河岸嶙峋。可以想象抒情主人公以贺兰山为背景,在长河岸边凝视远方的侧影。
  姚以壮16岁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宁夏解放,随三边分区政府来宁夏参加《宁夏日报》筹建工作。结合下乡采访见闻,与朱红兵合作《银川曲》,由李季改编成说唱形式的长诗,1956年发表于《延河》,1958年由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朱红兵还于1960年创作《沙原牧歌》,在《宁夏群众文艺》连载,也是参照了《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路径,是融宁夏大调、陕北信天游等民歌于一体的拓荒之作。之后,王世兴、高琨、秦中吟、丁文庆、屈文焜、李云峰、杨少青、罗存仁、蔡锦启等人也有不少借鉴花儿等民间形式的诗歌创作。1973年出版的《塞上新歌》和1974年出版的《彩霞万朵》,收录了这个时期歌颂社会主义和宁夏人民新生活的诗歌作品。
  197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编选出版的《光辉永照宁夏川》,是宁夏当代诗歌第一部总集,选收了传唱的民歌和诗人作品共180余首。这些作品,具有比较鲜明的地方色彩,特别注重政治抒情的明朗情调。作者包括雷抒雁、吴淮生、乔良、邓海南、杨少青、韩长征等70多人,都是宁夏当代诗歌的拓荒者和耕耘者。“在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和实践上被反复阐述和强调的,是诗的社会‘功能’、以及写作者‘立场’和思想情感的性质。”④这些新诗和歌谣,亦有了“功能”性特征和地域色彩。
  二  “诗歌”宁夏的审美显现
  纵观宁夏文学70多年发展,诗歌始终是活跃的文体。人文地理和民间文艺资源的审美显现,则是宁夏诗歌的主要特色。
  1980年代,宁夏诗歌依然是在政治抒情、民间文艺和生活写实的层面上歌咏吟唱。主要诗人有罗飞、高深、秦中吟、马乐群、贾长厚、杨少青、刘国尧等,总体特色朴实、真挚而热忱。如秦中吟诗集《飘香的黄土》,绝大多数作品抒发了对大西北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生活于黄河之滨的桑梓之情。“诗人无暇顾及许多,便在塞上引吭高歌,在诗人的浩歌中,淋漓地透出时代精神的异彩,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这种特质决定了他的诗作很有气势,且又深沉。”⑤秦中吟也是宁夏新边塞诗的倡导者,其作品总体而言,家国情深,高扬乐观向上的主旋律。
  宁夏诗歌强调审美的主体性始于肖川,从西海固乡土抒情形成个人风格的,则是屈文焜。肖川的诗集《塞上春潮》,地域色彩鲜明,在新奇的西部风景描写中抒发时代的昂扬情绪,而《黑火炬》包涵了深入工矿第一线生活的独特体验,艺术提炼更上一层楼。人与地的相互凝视,“以及诗人内在生命的觉醒,成为某个瞬间生命存在得以打通时间与空间而进入‘永恒’状态的契机。”⑥因此,肖川的诗内蕴厚重,在西部粗粝的自然环境里,锻造了个性化的语言,进而把握西部精神,以思考者的眼光探照独特的审美对象,情感强烈,给人一种情志奔放的美。“无论在宁夏、在西部、还是在全国,《黑火炬》都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是西部诗歌的重要硕果,其放射出的詩性的光芒,必然照耀一代年轻的诗人茁壮成长。”⑦
  屈文焜在西海固作家中是承前启后的人,也是宁夏知名的花儿研究专家。“其诗作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在讴歌时代、父老乡亲及摹景状物中,注重形象营造,显得真挚而又自然,清新而又朴素,饱含深切的人文情怀。”⑧如《龙卷风》这首短诗,龙卷风到来景象的有力渲染,彰显诗人不屈的个性、精神和情志,有一种持之非强、来之无穷的艺术魅力。
  从“新边塞诗”的宁夏经验来说,秦中吟是写实派,注重诗的正统价值,乡土情怀比较重,而肖川思维敏锐,以外来者的视角观照西部景观,抒情个性比较强,诗风雄奇。屈文焜,则从乡土生活和民间文艺入手,发挥了西北民歌的艺术性,也具有了黄土地的厚重感。   在秦中吟、肖川和屈文焜等人创作影响下,“60后”“70后”为主的诗人大批崛起,如马钰、贾羽、导夫、虎西山、杨梓、杨森君、梦也、洪立、王怀凌、张铎、张嵩、单永珍、泾河、唐晴、阿尔、马占祥、雪舟、郭静、杨建虎、谢瑞、林一木、马永珍等。
  马钰以《黄河九曲梦》为代表。这是诗人徒步考察黄河的收获。以黄河为核心意象,以诗歌勘察的方式描绘黄河沿岸的人文古迹,特别是宁夏境内的每一个历史人文景观。亦可以说,马钰是宁夏最早具有地理学诗学意识的诗人。其诗歌的意象真实而新鲜,如“冰船”的象征,能听见千古黄河每年春潮的奇特声响,而不仅仅是形体的勾勒和呈现。肖川的语言自由、冷峭,而马钰的语言犹如长河奔流,抒情色彩鲜明。相对而言,抒情明丽轻柔的贾羽,以《北国草》成名,“北方”成了他歌唱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地域还可以被置换为地理、地缘、地方、区域、空间,甚至在更多的诗人那里,‘地域’还等同于精神或诗性层面的故乡、异乡、乡愁。这也许是你熟悉的或陌生的地方,你到过的或者从未去过的地方,实有的地方或虚构的地方”。⑨《风起之源》和《立体的船舶》,体现了贾羽将“实有的地方或虚构的地方”“等同于精神或诗性层面的故乡”的能力,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飞扬情思。导夫先锋意识比较强,其《黄河交响曲》的结构和力度,超越了以往诗人单纯的语言想象,寻求音乐和诗的共振,古典和现代的契合。导夫在宁夏诗人里是觉醒比较早的诗人,“形象地、艺术地、思辨地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⑩。从情感和思想都表现了先锋诗人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些诗人重构了黄河流过宁夏、穿过中国大地的精神气象,投射出各自天地感应的审美领悟力。
  虎西山的《野烟》带有朴实的泥土气息,《远处的山》更多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深沉和内心的广博。诗人多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观察世界,更多的是追求“绚烂归于简朴”的审美意境。梦也让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疼痛,每一首诗都是生命体验的放飞和静默,又氤氲着挚爱大地的自然情怀。王怀凌留守西海固的诗意和文学。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他的西海固也就磨盘大一块地方:“他决绝地将车马的喧嚣、流派的影响以及全球化的同化拒之门外,确立了自己民间情怀和地域文化的立场,从而使他的诗作道法自然地彰显了特色,张扬了个性,袒露了傲骨。”11
  杨梓创制的《西夏史诗》,已成为当代宁夏诗坛的人文地理标识。正所谓“撄人心者也”“其声激于灵府”12。他苦心孤诣用激情点燃那些已经埋没在历史长河的西夏往事,血肉之躯的死亡和梦想,追寻家园的苍凉和悲壮。杨森君从第一部诗集《梦是唯一的行李》开始,凝神于细微事物,漫游在黄河河套平原和内蒙古大漠草原,将自己的梦里情思寄托于一只草间的蝴蝶,或午后的阳光,生活忧伤的内在情怀渗透在近千首短诗里,每时每刻的感触带给读者细节的真实和想象远方的力量。阿尔《里尔克的公园》以宽泛的题材,强劲的节奏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个性化思考,明确显示出其先锋派诗歌的追求。而《银川史记》延续了个性化的一贯追求,又以先锋的姿态来张扬自己的小城生活。
  单永珍以诗歌放逐自己,从直观的物我亲和,试图挣脱现实的束缚而自由地想象生活可能的浪漫。杨建虎在心灵和大地之间的吟唱,对曾经的生活,有着深刻的省察。马占祥始终在地方性经验的日常生活中建构“半个城”的地理坐标。唐晴被诗歌唤醒的爱情伤悼,却表现为六盘山水的吟唱,在文字的自我疗救中打開心结,呈现为女性自洽的审美情态。林一木诗歌隐现西方现代派的印记,却从根本上探求中国传统诗学的美学情理,“不止于孤独”的决绝,亦有单纯朴素的质感。马永珍以抱朴守真的精神,以劳动场景的写实手法,强化现代人思乡的情感。长河奔涌,山花烂漫,宁夏当代诗歌始终有着唯美和向上的努力。
  三 “文化名片”张贤亮
  宁夏小说园地,1978年之前,程造之、哈宽贵、戈悟觉、张武等人是开拓者。1979年之后,张武、戈悟觉和张贤亮为代表的“两张一戈”,引领了宁夏小说创作的热潮。尤其是张贤亮,不仅是新时期全国有影响的作家,也是宁夏对外交流的一张“文化名片”。
  1979年,《宁夏文艺》连续几期发表张贤亮小说《四封信》《四十三次快车》《霜重色愈浓》《吉普赛人》,1980年又推出《在这样的春天里》(与邵振国合写)《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灵与肉》等作品,宁夏文学进入了张贤亮时期。“张贤亮的小说对西北风俗画的表现,对蛮荒而贫瘠的物质环境的描绘,笔触充满力度和诗情;在人物心理的刻画和剖析中,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深入人物的潜意识领域进行分析,展示出立体的、富有层次感的心理世界;以大段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和色彩强烈的主观印象的铺展,形成富于雄辩的气势,富有感染力地表达人生的经验,强化小说的主题。”13
  《灵与肉》及其改编的电影《牧马人》的意义至关重要,由此小说作者张贤亮,家喻户晓。电影《牧马人》渲染了“牧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突出了北方原野的景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艰辛的生存环境能激发人本能的良善和共鸣。张贤亮深谙此道,《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貌似质朴客观地讲述了一个孤寡老人的悲情故事。张贤亮小说中许多女性的精彩描写,大多是一种“白日梦”14的虚构,但《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里的女性确有原型。这有点类似鲁迅写《孔乙己》,孔乙己形象深层的那个“本我”有意被深藏。《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中那个离去的“女人”,也可以说是张贤亮心底的痛和念想——“她和她兄弟乘上拖拉机的拖斗远去了,我在路边与她四目相望,一直看到她苍白的脸庞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雾霭似的黄尘中。”“这让我九死而不悔。”15以情感与时空置换的及地体验来说,巴金是出走成都,而张贤亮是植入塞上宁夏。
  张贤亮感应时代而把握人生的同时,也试图超越时代与空间之规约。“一个作家应该永远保持对于生活的热情,年龄并不是能不能写小说的界限。”16这种“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关注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是张贤亮更接地气的探求路径。《河的子孙》《肖尔布拉克》《男人的风格》等都是此路径上的创作。特别是《河的子孙》,最早描写西北农村改革,在自己熟悉的人事把捉中完成了“故事”。农场经验和银北方言,让这个中篇具有了深厚的艺术感染力。“他在对作品主人公行状的描写中,既写物质生活之贫瘠,又写精神活动之丰饶,并通过这种比照与反差,既写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与性格的多棱性,又进而在生存的基点上声扬唯物观点的精神效用。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无论主人公身处怎样的生活逆境之中,但总是在学习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获取新的力量,因而人的精神始终是飞扬和高昂的,人总是站直身子的和充满自尊的。”17这才是真实的张贤亮,或者更加积极面向未来的张贤亮。   从唯物论者到改革者,张贤亮的小说叙事展开的主要空间却是银北农场为圆心的西北大地。这种极为显豁的叙事特色,包括方言土语和各种西北人文地理元素,与现代性知识分子经验的悖反契合,浑融而深刻地彰显了张贤亮与宁夏“共命运”18的深层艺术自觉。这种地方经验不仅仅是外在的文学描写,更是精神涅槃的返璞归真。《一亿六》是张贤亮文学才情与现实情怀的又一次契合,深刻触及当代生活的内在律动及其复杂性。“一种反抗自然的罪过,既解放意识又痛苦地让意识转入自身,与之相伴的是失去了一种更高、更无辜的存在状态。”19完成了《一亿六》的张贤亮,再次确认了北方家园——一亿六在镇北堡西部影城外的葵花地里“闻到了地球的味道”。即“老家的味道”“土地的味道”20。
  四  乡土与田园情怀
  李永东在谈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时,强调“地方”观念的多义性和动态建构。西海固作家群有别于其他地域作家的同时,内部存在更细致的风格差异。“地方路径”视域里确实存在大与小,内和外的区别。石舒清小说简洁、朴实,其文字叙述显现出北方农村“纳鞋底”的细致功夫。同样的具有细密特色的马金莲,却是绣鞋垫的方式,不仅细致,还有花样、图案和色彩表现。从西海固所主要指代的西吉、海原和固原来说,作家也显现出地域相近的风格差异。如西吉作家,文学是种庄稼一样的工作,讲究手艺,敬畏自然。海原作家眼里文学是对人的理解和回心内视,而不是其他。西吉小说作家火舯舫、郭文斌以故事性构撰见长,而海原翟承恩、石舒清等注重小说人物及叙事的深沉品格。
  每个作家地域日常经验之深层的精神空间,各有不同情感的沉淀和自我省察。秦陇大地,或者说六盘陇山孕育了相同路径上风格迥异的鲁迅短篇小说奖获得者石舒清、郭文斌和马金莲。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果院》《地动》等作品,形成了悲悯人性良善的乡土叙事。“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也就是特定心理需要之所在。”21《清水里的刀子》注重心理描写,在淳朴沉静地直面死亡的温情叙事中,也贯穿了中国文化仁孝的思想和理念。《果院》也可以说是一篇心理小说,静水深流,是“心灵喧响的诗意彰显”22,呵护西海固人勤谨善良和淳朴内敛的美好品性。《地动》是作者在相当一段时间沉静之后的长篇制作 ,通过田野调查1922年海原大地震幸存者,组织口述材料,包括一些历史资料的考证,触摸人类遭遇的灾难。石舒清深受鲁迅影响,又喜欢博尔赫斯。“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适度聪明、善于梳理自己想法的人,但同时,他又是另一个自我毁灭的俄狄浦斯。”23由此可以理解石舒清内敛沉静的所有小说。
  郭文斌成名作《大年》,详实地描写西吉农村殷实人家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过年的过程,耕读传家,注重传统文化和乡村道德。获奖短篇《吉祥如意》,写端午节的习俗和民间传说,虚实相间的诗意氛围,语言清新,意味深长。《农历》是乡村节日的“考古”发掘,透视几千年农耕生产孕育的农历文化精髓及内涵,将自己的文学写作上升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认识层面。这也是郭文斌有别于石舒清内敛矜持的追求,而从回归传统文化的路径上寻求大文学的人文启迪及安详精神。
  马金莲以《掌灯猴》《马兰花开》《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为代表,描写家庭空间的“故事”,形成了女性视角的西海固日常生活镜像。《掌灯猴》也许是马金莲最好的小说,写几个妇女农闲的晚上在一起做针线活补贴家用的事,不动声色地触及女性良善背后的卑微、隐忍以及坚强。这个短篇的浑朴自然,既是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百年的园地里,也有它艺术的独特性。长篇《马兰花开》,通过一个年轻家庭主妇的視角描述改革开放深入后西吉乡村生活的图景,蕴含了农村振兴和打工者回乡创业的主题。《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写酸菜和浆水腌制。酸菜,不是咸菜,整个西北冬天都喜欢吃。然而夏天吃浆水的习惯,犹如闽粤的凉茶,则主要是六盘河陇地区,包括宁夏南部山区和甘肃兰州以东。这种地方生活的细致揣摩,形成了小说独特的叙事内容。酸菜和浆水,投射的是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家庭主妇的能干与否。“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她们,家庭的温情就少却了来源和依托。”241987年,是马金莲写这篇小说的20年前,蓦然回首也是苍凉满怀。回忆的感伤犹如生活的发酵,苦涩里弥散诗意的芬芳。
  正如肖云儒论述所言:“西部大地的沉寂和宽容,西部人入世而又出脱的幽默,久远的历史经验所形成的静观待变心理,世代的忧患意识遗传给西部人的对艰难困苦的超负荷能力,对力的膜拜凝结成的自信、豁达等等,都是我们在作品中经常能够见到的。”25西海固文学,不仅是获奖小说作家的西海固,诗人们的西海固,更是所有现代怀乡病者的西海固。“乡愁”是一杯茶,“乡愁”是一碗酒,这种现代性地方经验与传统文化磨合宏大工程,突出表现于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成功打造。西海固作家郭文斌逐步成为该专题系列片制作的文字统筹,说明了“地方路径”通达“文艺中国”互动的建构关系。这是几千年农耕文明和农历文化集体无意识的深广体现。西海固文学,尤其是乡土小说和乡土诗人的浪漫情调或者说“田园牧歌”,“也是农耕文明‘最后的挽歌’,呈现出审美现代性的另一种多义形态”26。地方“多义形态”的具体和独特,也是总体的抽象和实有。
  在上述的诸多综述和考察之外,宁夏儿童文学和杂文创作,也颇有影响。儿童文学领域,“十七年”路展,新时期李银泮,21世纪以来的赵华,都是标志性作家。杂文创作牛撇捺、邢魁学、马河、王涂鸦、闵生裕等各有特色。宁夏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还有南台、高耀山、火仲舫、冯剑华、查舜、陈继明、漠月、季栋梁、李进祥,以及李金瓯、张学东、木妮、阿舍、许艺、田燕、田鑫等“70后”“80后”作家,构成了当代宁夏跨世纪三十多年的创作力量。
  结  语
  毋庸讳言,宁夏文学“地方路径”多样形态的良好呈现,也是每个作家始终坚守自我的收获。这种“地方路径”宁夏作家的主体实践努力,小说方面得到了陈思和、李敬泽、贺绍俊等人的肯定,而诗歌方面吴思敬、耿占春、古马等给予了褒扬。正如2021年9月4日田鑫散文集《大地知道谁来过》研讨会上27,一个西海固少年疼痛记忆中的乡村书写,赢得不同地域背景阅读者的认可。一个西海固村庄记忆书写的研讨会非共谋的共识,恰恰也是地方路径主体实践之于“文学中国”意义的具体彰显。   “地方路径”在地性的确认让地域文学的探讨有了更开放的空间。同时,所谓的地方路径也有模糊和不确定性,但又有很大的包容性。地理人文的复杂内涵及动态吸纳,很难明确界定地方文化的形态与边界。自然的动态变化因素也很多,这是每一个人的地方经验区别于他者的关键,也是地方路径不确定性的本质动因。信天游是陕北地区的民歌形式,但也渗透到周边的宁夏和山西地区。宁夏的南部几个县与“河湟花儿”原生地域接壤,东部与陕北“信天游”流传衍生结缘,我们不能想当然界定其地理的边际和范围。张贤亮小说里海喜喜来自甘肃河陇,其花儿唱得地道,马缨花这个在“农场”讨生活的人,不能与封闭于某个孤立村庄的女人相比,她与海喜喜的情感交流以“花儿”为媒,超越乡村的正常伦理。在“地方路径”视域内讨论宁夏当代文学,不仅仅是对宁夏文学的总体情况有了某种客观的独立认识,更进一步对每一位作家甚至每一部作品的“地方经验”会有别样的认识和体会。高耀山农村题材的写实主义小说多了陇东环县的生活记忆,查舜灵州大地近代风雨人生的小说叙事,则浸染了黄河岸晓风残月的才子情愫。从另一个方面说,西北(黄土高原为核心地带的地域文化圈)民间艺人在各地形成的抒情形式,语言、道具、乐器、场地等就地取材,总的风俗和地方经验之中,又有各種随时随地的流变。如秦腔,甘青宁都有地域流变的存在,新疆也广为流传,与流寓的河南人随地搭班的豫剧,在大西北形成大众文化的深厚气场。又如河湟花儿,东不过陇原大阪,在南北黄河流经地带和河西走廊传播很广,形成了河州花儿、六盘山花儿、岷洮花儿、莲花山花儿等地域性流变亚种。以此观照宁夏文学,甚至整个大西北文学,自然会有许多别样的新鲜的地方经验和文本内涵之发微。
  注释:
  ①参见贺桂梅:《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民族形式的形式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411页。
  ②王有(1903-1979),盐池县放羊的农民,民间歌谣艺术家。1936年盐池解放,他编的《红军打屈县长》被广为传唱,反映了盐池解放的情景,唱出了百姓心声。后来相继创作了《父子揽工》《劳动英雄王科》等歌曲。1962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何其芳、张如松选编的《陕北民歌》,收其作品三首。请参考闵生裕《闵庄烟火》,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此书收录了《寡妇断根》民间传唱的手抄本。
  ③余光慧:《光明与真理的追寻者之歌——试论李震杰的诗歌创作》,见王枝忠、吴淮生主编《宁夏当代作家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3页。
  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⑤张铎:《人格与诗格交相辉映——读秦克温的诗集〈飘香的黄土〉》,《塞上潮音》,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162页。
  ⑥左存文:《“泛青海湖地域”作为1980年代新诗的地方资源——以昌耀、海子、西川为中心》,《当代文坛》2021年第2期。
  ⑦杨梓:《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肖川诗选˙跋》,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4年版。
  ⑧张铎:《渐次隆起,亟待突破》,《朔方》2020年10期。
  ⑨霍俊明:《地方性知识或空间诗学——关于地域性诗歌的可能、悖论及反思》,《朔方》2020年10期。
  ⑩导夫:《山河之侧·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1杨梓:《掩痛与默述》,《风吹西海固·序》,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13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14页。
  14李遇春:《超越苦难的白日梦——张贤亮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机制解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1期,见《西部作家精神档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6-26页。
  15张贤亮:《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见《繁华的荒凉:张贤亮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212页。
  16张贤亮:《写小说的辩证法》,见《张贤亮选集(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670页。
  17白烨:《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见《张贤亮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第2版。
  18张贤亮:《心安即福地》,见《繁华的荒凉:张贤亮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79页。
  19[美]哈罗德·布鲁姆:《诗人与诗歌》,张屏瑾译,译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91页。
  20张贤亮:《一亿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98页。
  21[德]威廉·沃林格:《抽象与移情》(修订版),王才勇译,金城出版社2019年版,第33页。
  22李生滨:《静水深流:心灵喧响的诗意彰显——细读石舒清的小说〈果院〉》,《名作欣赏》2007年第6期。
  23[美]哈罗德·布鲁姆:《短篇小说家与作品》,童燕萍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第184页。
  24海晓红:《苦土世界的精神肖像——马金莲小说阅读札记》,《六盘山》2017年第2期。
  25肖云儒:《中国西部文学论——多维文化中的西部美》,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5页。
  26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页。
  27田鑫散文集《大地知道谁来过》研讨会于2021年9月4日在银川举行。
  (作者单位:李生滨,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澄芳,宁夏大学音乐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五省区当代汉语诗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BZW16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ZDA272)
  责任编辑:刘小波
其他文献
一 文化磨合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rn张旖华:李老师您好,非常有幸能够采访您,与大家分享您的治学经验.围绕“文化磨合视域中的文学”这个论题,您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或独立,或合作,已经发表、出版了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您能否就这一论题涉及的相关问题做一介绍,如您为何如此关注“文化磨合”这一现象并尝试进行理论思考?您格外强调要在文化磨合中建构大现代文学,并将文化磨合作为建构大现代文学的重要机制和路径,其学理依据是什么?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一起由学生宿舍“中国式晾晒”事件引发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学生工作案例,从辅导员和学校两个角度出发,探讨高校网络舆论危机解决之道.辅导员应加强网络知识学习,不断提升“非权力影响力”,树立正确“舆情观”以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实际焦点问题.学校可通过完善网络舆情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工作素养,发挥高校网络舆情教育特色等措施来积极应对校园网络舆情危机.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结构改革深度融合,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慕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涌现.其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地位,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颠覆了传统课堂教育过程,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深层次学习目的.本文在介绍翻转课堂基本概念、兴起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探讨翻转课堂本土化面临的种种困境,以期对目前国内教育教学改革能
新冠疫情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文章就抗疫精神融入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进行了讨论,结合案例,重点分析了抗疫精神融入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进.文章旨在为拓展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提供借鉴.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以及文学作品的连环画改编、电影改编等现象中,都能够看到文字媒介向图像媒介的转换。对新文学作家而言,书籍封面的设计,既是为了体现书籍内容和作家创作意图,也是传递启蒙思想的途径之一。部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当时就被改编成了连环画,后者既是对文学经典性的阐释,又参与了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随着中国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文学创作内化于电影制作流程,也呼应了电影从无声片进
主旋律影视剧的“革命性”取向,以史实为基础,追问其革命传统的思想形态及艺术价值,并呈现出了生动丰富的审美样态.从事件的真实到虚构,再从人物的真实到虚构,四种具备整体性和合理性的有效尝试,初步勾勒出了革命叙事的基本谱系,达成了历史与影视的统一,也为建立起新的叙事和审美领域提供了具体方案.
马平的《塞影记》讲述了一座塞和一个人一百年的故事.这一百年恰好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一百年.小说通过翻转历史叙述,以世道见人心,实现了文学观念与小说写法的突破与创新.其所塑造的天民形象,不仅是小说对相关历史领域书写的独特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它融通了儒家的德性文明与普遍的现代伦理,接通了历史与现实,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国族文化认同,尤其是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重大,产生了文学所特有的不可触及的力量,在今天这个时代具有独特价值.
史铁生的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所讲述的,实际上就是亚当、夏娃的中国故事,其最核心的方面,就是不仅独属于史铁生,而且也上承人类轴心时代、郑重回应中国现代性之初鲁迅等人精神疑难的灵魂话语.作品中的灵魂话语本着情感主义的人文理念,通过书写亚当之魂入驻丁一后所见证的“情种”丁一的“情感史”及其爱的共同体的建立与崩溃,在与丁一的对话、辩难和对丁一的督察、引领中,揭示了一种深刻、独特的爱的哲学、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