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是缩小理论与现实之间差距的重要手段。独立的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促进学校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管理类专业 实践教学 模块化研究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加强现代化实践教学,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对实践性教学进行了分析。
  一、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管理专业虽然也安排了实习、实训、实验等实践环节,但实践内容或附属在课程中或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实践只是最后的应用阶段,没有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目标层次较低,实践教学方式单一。
  2.实践教学资源缺乏
  管理体制不健全,组织系统上下不协调;实践教学设施与手段落后;缺乏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管理专业师资中“双师型”教师很少;企业和学校之间还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
  3.缺少标准化的体系
  与完善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相比,实践课程体系处于模糊阶段,缺乏与理论课程的整合,缺少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体系设置。
  二、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建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使教学成为沟通理论与应用之间的桥梁,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坚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性原则;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适应性原则;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之间互相衔接,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原则;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协调统一,教学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的一体化原则;注重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质量考评体系、实践教学流程的制度化原则。
  三、模块化实践性教学的框架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践教学模块化,是一个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的过程。根据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构建以下三大模块:
  1.实验教学模块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大设计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这样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实验方法的逐步掌握,其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够提高。
  2.校内实践模块
  校内实践模块通过利用校内实践平台加强学生专业意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践模块分为两部分,即专业基础实习训练模块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模块。前者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通过训练巩固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后者是高年级学生接受开展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由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组成。
  3.校外实践模块
  校外实践模块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是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全面综合训练,主要在企业、科研设计或管理等单位完成。
  四、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
  确保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建立上下协调、分层管理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实践教学方面的重大决策由学院实验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各教学院负责有关实践环节的管理、组织与实施工作,使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朝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2.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完整地教学文件,编写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成绩评定等提出明确规范。建立教学督导制度、评教制度等。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建设一支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定期对实践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建设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条件,应该有重点、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开放性实验中心平台、校内专业实习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培养科研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建设校外毕业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和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综合能力。
  五、结语
  对学生而言,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增强社会竞争力。对教师而言,实践教学促进教师钻研业务,既拓宽了知识面,又提高了业务水平。对学校而言,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改革和推动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郑红梅.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M].职教论坛,2008,(4):44-45.
  [2]白永国.“五系列五模块三实二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2010,(1):46.
  基金项目:衡水学院院级重点课题(2008003)。
其他文献
摘要: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怎样利用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科学地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有效问题来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所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富有趣味性、深刻性、发展性。  关键词: 有效提问 高效生物课堂 趣味性 深刻性 发展性  一线教师孙双金说过: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高举,小嘴直讲才是有效的课。古希腊人普罗塔戈有
摘要: 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创新教育 创造性思维  日本恩田彰等在《创造性心理
摘要: 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导入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效的课堂导入可谓失败的开始。因此研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及开展课堂教学导入评价,对于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有效导入 评价研究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由过去的先学习概念、规律的演绎式学习方式变为通过
摘要: 面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本文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有关视角阐述了高校应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进而指导和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人本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新思路  一、人本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理性主义哲
摘要: 生物科学史教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个知识的逐渐形成过程,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范例,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思维。  关键词: 生物科学史教育 探究性学习 课程资源  现行高中生物学新课标以“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和生物学课程改革的突破点。那么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就生物科学史教育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优势做一阐述。  1.进行生物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意
摘要: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作为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依托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依托行业与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进行构建,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区校企联动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 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 区校企联动 构建方法  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是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辽宁仪器仪表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也都要求我们要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能力上多下工夫。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要在实验中、在小组合作中、在课外互动中……随时随地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渐使自主学习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自主学习意识 高中生
摘要: 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未来建设者的素质,关系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生死存亡。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强化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认知创新能力,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素质与能力 职业教育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常规管理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单元。学校班级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