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注企业文化,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实践运行中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区,阻碍企业文化建设良性发展。文章从发现并关注细节,立足员工,立足企业内部,走进员工,融进员工的意识,突出和依靠员工几个方面解读了企业文化的缘由和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管理者;立足;企业
关注企业文化,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实践运行中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区,阻碍企业文化建设良性发展。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二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三是忽视了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因此,我们在其建设中就要合理识别误区,采取应对举措,最根本的是,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体现以人为本,以保持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一、发现并关注细节。企业中蕴含着某种有价值的独特文化因素,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或运行过程中都会有的。比如说,有的员工上下班非常准时,有的员工特别节俭,有的员工喜欢着装朴实整洁,有些员工非常喜欢学习新的知识,甚至业余时间自费去读培训班,有的员工喜欢钻研,总想改进产品形状和功能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细小的文化现象。通常管理者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事情,只有善于培育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才会知道它们的价值,发现它们的价值,因为它们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些琐碎的积极要素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第二、立足于内部。对于企业文化因素,有些管理者不认为那是从本企业孕育出来的,而是看重外部引进、移植。企业管理者通常认为:企业可以任意造就文化,甚至认为管理者自己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其实,这种企业文化移植论,少数人创造论是不合乎实际的。企业文化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在的,更不可能由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这种强加给企业的文化由于缺少根基,往往成为一种装饰。好的管理者恰恰善于发现本企业积极的文化因素,能够慧眼识珠。
第三、走出口号,走向员工。把概括企业文化其特征描述、标志性事件、典型案例与代表性人物品格、思想、选择恰当的方式和途径传达给全体员工,使他们努力理解这种文化体现。员工接受与否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前面的三道程序任何一道程序做得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员工接受这种文化,非本企业产生的文化因素会引起抵触,难以与本企业完全对接,管理者本身没有文化潜质则很难发现企业文化的因素,即使看到一些文化因素也难以与之产生共鸣,概括提炼失真、不当,员工也不会接受。为此,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将企业的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工作和活动中去,目的就是让员工接受企业文化。
第四、融进员工的意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认同,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即表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最初可能是被动的,员工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如果这种被动的约束与规范不能转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流产。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使员工产生自觉行动,没有外在约束,这时的企业文化才算初步建立起来。员工的自学行动是企业文化初步建立的标志。再有,企业每一项经营战略的实施。每一件高质量的产品都要靠全体员工的有效工作来实施。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企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丰富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提炼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的精英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它对员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职工按照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精神的个性,使员工的思想更同意统一到企业的精神上来。
第五、突出和依靠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关键作用和员工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员工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和动摇。强调突出和依靠主体,就是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提出和形成企业文化关键因素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员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企业文化众多要件都按程序正确确立起来以后,必须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突出和依靠主题,还表现在领导者和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地实践企业文化的信条,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企业文化不仅成为领导者对全体员工的要求,也同样成为全体员工对领导者群体的要求。
企业文化具有长期性,影响企业的建设和后期的发展。因此企业的领导者更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将企业文化理念经常地融入到员工的思想中,是企业在一代代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冯一红(1972-),女,吉林油田公用事业管理公司会计师。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管理者;立足;企业
关注企业文化,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实践运行中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区,阻碍企业文化建设良性发展。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二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三是忽视了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因此,我们在其建设中就要合理识别误区,采取应对举措,最根本的是,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体现以人为本,以保持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一、发现并关注细节。企业中蕴含着某种有价值的独特文化因素,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或运行过程中都会有的。比如说,有的员工上下班非常准时,有的员工特别节俭,有的员工喜欢着装朴实整洁,有些员工非常喜欢学习新的知识,甚至业余时间自费去读培训班,有的员工喜欢钻研,总想改进产品形状和功能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细小的文化现象。通常管理者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事情,只有善于培育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才会知道它们的价值,发现它们的价值,因为它们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些琐碎的积极要素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第二、立足于内部。对于企业文化因素,有些管理者不认为那是从本企业孕育出来的,而是看重外部引进、移植。企业管理者通常认为:企业可以任意造就文化,甚至认为管理者自己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其实,这种企业文化移植论,少数人创造论是不合乎实际的。企业文化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在的,更不可能由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这种强加给企业的文化由于缺少根基,往往成为一种装饰。好的管理者恰恰善于发现本企业积极的文化因素,能够慧眼识珠。
第三、走出口号,走向员工。把概括企业文化其特征描述、标志性事件、典型案例与代表性人物品格、思想、选择恰当的方式和途径传达给全体员工,使他们努力理解这种文化体现。员工接受与否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前面的三道程序任何一道程序做得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员工接受这种文化,非本企业产生的文化因素会引起抵触,难以与本企业完全对接,管理者本身没有文化潜质则很难发现企业文化的因素,即使看到一些文化因素也难以与之产生共鸣,概括提炼失真、不当,员工也不会接受。为此,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将企业的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工作和活动中去,目的就是让员工接受企业文化。
第四、融进员工的意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认同,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即表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最初可能是被动的,员工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如果这种被动的约束与规范不能转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流产。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使员工产生自觉行动,没有外在约束,这时的企业文化才算初步建立起来。员工的自学行动是企业文化初步建立的标志。再有,企业每一项经营战略的实施。每一件高质量的产品都要靠全体员工的有效工作来实施。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企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丰富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提炼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的精英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它对员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职工按照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精神的个性,使员工的思想更同意统一到企业的精神上来。
第五、突出和依靠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关键作用和员工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员工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和动摇。强调突出和依靠主体,就是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提出和形成企业文化关键因素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员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企业文化众多要件都按程序正确确立起来以后,必须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突出和依靠主题,还表现在领导者和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地实践企业文化的信条,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企业文化不仅成为领导者对全体员工的要求,也同样成为全体员工对领导者群体的要求。
企业文化具有长期性,影响企业的建设和后期的发展。因此企业的领导者更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将企业文化理念经常地融入到员工的思想中,是企业在一代代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冯一红(1972-),女,吉林油田公用事业管理公司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