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塑造——比较《青狐》与《桃之天天》女主人公描述的异同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蒙和王安忆几乎同时在2003年下半年推出新作和,这两部作品均以女性为主人公,但却分别出自惯以男性为主人公的王蒙之手和惯以女性为主人公的王安忆之手,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两部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女性的命运,并同时从身体与生命、家庭与生命的两种角度加以解说.但由于两性的生命体验和视角的不同,他们所选择的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所采用的风格都有诸多不同.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与景是艺术的生命与灵魂,魏晋时代社会动荡但个体生命觉醒,人们认识到了除社会政治之外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在乱世时代人们纵情山水以逃避生的艰难。《文赋》《文心雕龙·物色》《诗品序》则从理论上探讨了“情”“景”“情景关系”等问题。本文拟思考陆机、刘勰、钟嵘三人在此三文中关于情景理论方面的继承沿革关系,及其三人相对于先秦情景理论的总体贡献。  【关 键 词】 文赋;文心雕龙·物色;诗品序;情景
小明是心理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和很多普通学生一样,平时学习不抓紧,课余时间多半用来看美剧、打游戏,每到考试周的时候,才会每天起早贪黑地去图书馆或者公共自习室读书复习。  马上又要期末了,不巧的是前段时间他刚刚调换宿舍,现在住得离图书馆和自习室都非常远,因此这次就在宿舍复习,然后参加考试,结果考试成绩惨不忍睹。小明归纳原因,认为主要是在宿舍学习读书比在图书馆学习读书效率低太多的缘故。为什么会这样呢?带
一、建设品德学科律动课堂文化的基础  品德学科在学校专任教师少,以前主要是通过赛课为平台进行研究,培养出了多名在全市乃至全国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尤其是近三年来进行了持续的律动课堂研究:  1. 通过2010年全市教学技能大赛,形成了品德学科备训团队——一支持续关注和讨论学科教学的骨干力量;  2. 通过2011年开始的学科组建设,组长带领5位专任教师为工作主体,逐渐形成常态的大组教研和小学校日常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