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几何“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教学设计探讨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具体的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课程改革的进度和要求以及新形势下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作为一名初中几何教师,我对几何课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力争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理的教育方式讲授好每一节课。
  【关键词】 圆锥地侧面积和全面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0
  
  作为一名初中几何教师,我对几何课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力争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理的教育方式讲授好每一节课。下面针对《圆锥地侧面积和全面积》,我把新教改背景下的课程教学组织过程做一科学的设计。
  
  1 教学目标
  1.1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圆锥是由一个圆的底面和一个扇形的侧面围成的几何体,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能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1.2 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圆锥的动态形成,发现新知识,感受优美的圆锥体,培养学生空间图形的直觉,在让圆锥鲜活起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数学美。
  
  2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圆锥的静态组成,圆锥是由一个圆的底面积和一个扇形的侧面积围成的,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难点:从运动的角度探索圆锥的形成。
  关键:借助于学生原有的几何知识,营造一个探索新知识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觉动手、观察、想象,亲身体验探索圆锥的形成过程,获取新知识。
  
  3 教学分析
  3.1教材只是从静态分析表述了圆锥的组成。“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沿着圆锥的母线把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行”。
  3.2从圆锥的静态组成中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圆锥的美,但是教材仅此而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优美圆锥的欣赏。若能突破教材,设问:点运动成线,线运动成面,面运动成体,那么圆锥是由什么样的面运动而成的呢?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发现知识,通过探索将学生难以想象的空间图形展示出来,不仅可以体现运动的力量让圆锥鲜活起来,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美,培养学生空间图形的直觉。
   3.3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本节课根据教材和初二学生已有的教学经验及目标教学的要求的基础上,突破教材采用了发现法的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敢于探索、置疑的主动学习的精神,不断深化对本节重点的认识。
  (2)教学手段:制作圆锥体及圆锥的剖面图,进行实验演示,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4教学过程
  4.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生活中你见到的哪些实物的形状是圆锥?
  (2)展示具体圆锥形状的实物画面。
  (3)把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圆锥模型沿母线剪开,让学生观察圆锥的底面和侧面展开图。
  结论:圆锥是由一个圆的底面和一个扇形的侧面围成的。
  (4)如图:给出圆锥的一些概念:
  A:母线:SA,SB
  B:圆锥的高:SO
  思考:1.圆锥的母线由几条?
  2.圆锥的母线a与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3.侧面扇形的弧长与底面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4.2 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完成上面的思考,归纳学生的回答。
  (1)侧面扇形的半径R就是圆锥的母线长a
  (2)侧面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
  (3)圆锥的侧面积就是弧长为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半径为圆锥一条母线长的扇形面积,即S侧=S扇
  (4)圆锥的全面积:S全=S侧+S底
  4.3例题降解,巩固新知
  例:(见书P70例2)
  分析:1.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该扇形的半径R等于母线a,扇形的弧长为l弧=l底=2r
  由已知S侧=S扇=S全=S侧+S底
  4.4 从运动的角度探索圆锥的形成
  将圆锥的模型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让学生观察结果,发现:(1)圆锥是一个旋转对称的几何体,且旋转角度是任意的。(2)圆锥的高也叫圆锥的轴
  探索:问题一:圆锥的轴截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问题二:将这个圆锥的轴截面怎样运动可以得到这个圆锥?
  问题三:观察圆锥的轴截面还是什么图形?(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问题四:旋转直角三角形能得到这个圆锥体吗?怎样旋转?旋转多少度?能得到几个圆锥?
  问题五:以直角三角形为斜边的轴旋转一周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圆锥。
  補充例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90度,AB=5,BC=3,以AB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全面积?
  分析:由上面的探索很容易想象到,得到的是一个有公共底面的两个圆锥所组成的几何体,全面积就是两个圆锥的侧面积。
  4.5课堂练习:
  4.6P124练习T1、T2。
  4.7小结
  (1)从静态看圆锥是怎样构成的?
  (2)从远动的角度探索圆锥的形成,你有哪些感受和收获?还有疑惑吗?
  (3)学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全面积,做好这一步必须熟悉圆锥的侧面与底面一些量的对应关系。
  4.8布置作业:
  (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书P125习题24、4、T8、T9
  (3)补充
  
  5 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中装着学生,根据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研究教材,在研究中设计教学就可能做到常讲常新,就能够做到用数学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力量与美,日积月累必然会对学生真、善、美情感的培养大有益处,探索的过程就是师生合作交流互动的过程,也能让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中感受教师的魅力,数学的魅力,聚学生于身边。
  这堂课教学设计分两部分。(一)从静态认识圆锥的形成。(二)从动态探索圆锥的形成,学生对其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当我提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不相等的直角边为轴旋转360所得到的两个圆锥的侧面积分别是多少时?一个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立刻叫起来,“所得到的两个圆锥的体积一样”!讲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进而引导学生猜想这两个圆锥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一样大吗?若不一样大,应该哪个大些?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反馈的情况,本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当一部分同学意犹未尽,兴奋地说:我今天才真正认识了“圆锥”这个朋友。
其他文献
该文第一章介绍了一些关于购并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购并的含义、购并的分类、购并的动机、购并的过程以及购并后的企业整合.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对购并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进
为进一步推动证券监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2002年12月20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召开机关和在京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交流前一段的学习体会。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
该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区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中外有关高新区发展理论研究的进展和不足进行了概述,进而提出该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二章引用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坚定了我国走科技创新强国的道路。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增速开始放缓,从
【摘要】现在人们在谈论设计的基本形式上都是以点、线、面、体作为最基本的形式,而“直”与“曲”就是点、线、面、体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把“直”与“曲”进行深入的研究,理解“直”与“曲”在展示上的各种形态,能更好地把这些基本形式运用在展示设计上。   【关键词】“直”与“曲”形式语言 展示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1
【摘 要】 厂校合作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联系。本文从选择合作企业、结合生产实际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直接参加生产设计和试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厂校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毕业设计;厂
房地产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十几年来曾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当前,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对住宅、办公楼、厂房等各房产的需求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是每一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华英公司为解
该文正希望在对股利折现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做一点有益的探索.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 前言.对目前较流行的数量化模型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第二章 股利折现模型概述.
现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现金资产在企业内的运转从最初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到企业产品生产、销售和资金收回,在整个企业生产运转过程中实现货币资金的增值,维持充足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