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要重新审视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要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空间和视野,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探索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保证体育教育专业适应新时代人才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体育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对于优秀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所谓优秀人才,不仅仅是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而且,应该有强健的体魄来适应公司的发展,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应该更加明确。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要重新审视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要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空间和视野,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探索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保证体育教育专业适应新时代人才市场的需要。
  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我国的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但是,因为对于体育专业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所以,导致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太过于单一,没有主次之分,好多课程设置甚至脱离了专业领域,虽说有开拓眼界的功效,但是,由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更应该侧重于以学生的就业为主导,不应该存在的课程设置应该有所删减。这样更有侧重点,学生也会更清楚明白你自己该加强哪方面的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就业作准备。
  1.2专业课程的教材没有及时更新
  虽说有些经典值得好几代人的学习,但是,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来讲,更加优秀的教材应该是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高及时吸入更新鲜的血液,这样,体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同时,接触到更有及时性的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对于以后的就业也是有帮助的。
  1.3 人才培养质量不能保证
  體育教育专业扩招,学生的人数剧增,这对人才培养产生了较大的阻碍,那就是如何保证在学生量增加的基础上追求质的提高。关于这个问题,很多院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然而由于数量变化过快,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对于专业教学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保证。
  1.4 培养手段过于单一
  教师的教学过多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尽管多媒体、信息化、网络化教育已相当普及,但真正有多少教师在利用,利用的效果怎样,这些都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在更多的体育院系,大多数学生将网络当成聊天、游戏的工具,教师也将多媒体教学当作调节课堂学习气氛的手段,并没有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帮助。
  2.培养模式探究
  2.1因材施教,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
  由于我国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的院校比较多,所以,每个学校应该针对自己院校学生的自身素质,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为社会提供可用之才,学生可以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位置。一些体育设施配备相对差一点的学校,应该从增加学生的实战能力入手,第一,可以加强训练他们的体育竞技能力和体育专业的知识,其次,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更深的教育,具备更资深的工作和指导的能力,能为社会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根据社会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专业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方案,必须认真制定。要按照厚实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2课程设置多样化,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相对于几年前,虽然学校的课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了公选课可以让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校虽然有心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其自由发展,但是为了这个目的所做出的努力似乎成效不是特别大,首先,公选课范围较小,有的公选课虽说是为了辅佐专业的发展而设立,但是,学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久在专业课中浸泡,同学们需要一个新鲜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调节自己的大脑细胞,学校应该满足其要求,将公选课的可选范围扩大。其次,就是有些学校规定一些课程为公选中的必修课,这种行为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课后的放松作用微乎其微。
  2.3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正确处理好教学相长的关系;要从传统的“重课内、轻课外”,转变为既注重课堂教学,也不放松课外学习,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4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没有一个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不可能实施。必须建立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制定系列教学工作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质量评价方案,并以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主线”,加强师资队伍的正确投人作为“必要条件”,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检查与评价工作,以此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参考文献】
  [1]季可异.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钱应华.新时期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3):66-67.
  [3]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13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教学目标的新认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价值取向的新定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的新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目标时代性要求;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加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需要一些综合素质的人才。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我国实施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小学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小学时期的学生接受能力都比较强,小学科学教育能够使小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科学思想。经过教师的长期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将游戏带入平时的
【摘要】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小学英语也逐渐被全社会所重视,英语在小学也成为了一门重要的课程。作为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背负着中国教育的新使命,力图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运用游戏教学模式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就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和运用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游戏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应用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当代的小学生生活内容也更加精彩纷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越来
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狠下功夫,尤其是善于激发学生对 枯燥无味的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有部分学生 强烈要求参加美术课外小组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比赛。  一、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严格训练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
吕剧《突围》通过主创团队和剧组同志们近两个月的排练,各部门精益求精、通力合作,终于搬上舞台与全省观众见面了。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每场演出观众都反响强烈,掌声经久不息。
目的:探讨住院离退休老人抑郁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20例住院离退休老人进行抑郁程度及相关因素调查统计。结果:220例中34.5%患者存在抑郁症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