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做思想实验吧!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或哲学家们常常会用思想实验论证一些容易让人感到迷惑的理念或假说,这些实验看似简单,其间却蕴含着复杂的哲理。也许这些实验并没有终极答案,但研究它们的过程本身就会给人们提供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思想实验的多彩世界吧!
  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16岁时就曾提出过一个思想实验。在《自传注记》中,爱因斯坦回想起自己在梦中追逐着一道穿行在空间里的光线。他由此推想到,如果自己能以光的速度移动,那么在他眼里,这道光就是静止的,就像是一个空间振荡却又保持静止的电磁场。
  该实验与当时的“以太”理论相矛盾,该理论认为光的传播需要一种看不见的介质。如今,人们已知道“以太”理论并不正确,但爱因斯坦花了好几年时间才确证了自己的理论。这个思想实验就像一粒“胚芽”,最终让他结出了“狭义相对论”的果实。
  “猴子与打字机”又称“无限猴子定律”:如果在无尽的时间里,无限多的猴子可以随意敲击无限多的打字机,相信它们总有一天可以“创作”出莎士比亚全集。20世纪早期,法国数学家埃米尔·博雷尔提出的这项定律曾流行一时。
  猴子可以写出《哈姆雷特》?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从数学角度进行论证,只要考虑到它的无限性,则完全可以论证成功。在现实世界,这个实验似乎无法开展,但仍不免有人想尝试。2003年,英国的科学家们试图在一个动物园里验证这一定律。他们将一台电脑及其键盘放到一个灵长类动物围栏内,不幸的是,猴子们可没兴趣写什么十四行诗,除了满篇满幅的“s”,很难在该“作品”里再找到其他字母。
  “电车难题”是十分有名的伦理学思想实验,它的内容如下:一个疯子将5名无辜的人绑在一条手推车轨道上,而一辆失控的电车正向他们冲去。此时,你可以拉动操纵杆将电车转至另一轨道,但那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哲学家菲利帕·富特之所以提出这个难题,目的在于批判伦理学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功利主义。根据功利主义哲学,牺牲1个人可以挽救5个人,毫无疑问应该拉动操纵杆。然而,如果拉了操纵杆,你就成为杀死1个人的同谋,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有人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有所作为,不作为就会被视为不道德。
  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不做、怎样做,都无法让自己在道德的世界里无懈可击,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很多哲学家都以“电车难题”来说明: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通常会让自己的道德标准不断妥协,因为真实而完满的道德,并不存于世。
  在“定时炸弹”实验中,一枚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正藏于某处,更糟糕的是,距离爆炸的时间越来越近。若你正监管着一个知晓该装置藏于何处的人,你会对他严刑拷打以逼问信息吗?
  跟“电车难题”一样,“定时炸弹”也是一道伦理学难题,它逼迫人们在两种不道德的行为上做选择。这个实验常用来批驳“在任何情况下,刑讯逼供都不可原谅”这一论调。
  “忒修斯号”这则非常古老的思想实验源自希腊作家普卢塔克的作品,以“充满悖论”闻名于世:有一艘船,经过不断修补,已在海面上航行了数百年。终于有一天,这艘船上的所有配件都被换了一遍。那么,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忒修斯号?如果这艘船不是原来的忒修斯号,那么它是从何时起成为另一艘船的呢?
  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将这个问题弄得更加复杂:如果有人将换下来的旧配件收集起来再做成一艘船,与那艘由新配件组成的“忒修斯号”相比,哪一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号?
  哲学家们常用“忒修斯号”来探求事物的本质属性。世人常将事物的本质等同于其物质或现象,而这个实验归根结底就是逼迫人们质疑:事物的本质是否仅止于此?
  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赛尔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将一个只会说英语的人关进一间密室,只在门上留一条投信口那么窄的缝,房内有一份英文版的计算机中英翻译程序打印稿。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一些便笺纸、铅笔以及文件柜。从门上的“投信口”将一些印有中文的纸片投入该房间。在赛尔看来,这个人可以借助这些资料进行翻译,然后将回复用中文写好后递出。尽管他一句中文也不会讲,却可以让房间外的人误以为,他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为了推翻电脑以及其他人工智能仪器能具有理解及思考能力,赛尔构想出“中文工作室”这一思想实验。房间里的人完全不会中文,因而也不可能用中文进行思考。但借助某些特定工具,即使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也会觉得他的中文很好。赛尔认为,电脑也是这样。它们并不能理解所获取的信息,只是通过运行程序来存取信息,从而让人们觉得,它们仿佛拥有了人类的“智慧”。
  薛定谔的猫是一则关于量子力学的著名悖论,由物理学家欧文·薛定谔提出,其内容如下:将一只猫关在一个密闭的盒子内1小时,盒子里同时放有某放射性元素以及一个装有致命性毒气的小药瓶。在这一小时内,该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可能性为50%。如果发生衰变,则用于计量衰变的盖格计数器就会触发开关,让一把小锤子将装有毒气的药瓶击破,从而把盒子里的猫杀死。这种情况的发生几率为50%,因而薛定谔断定,盒子未打开以前,猫同时处于既死亡又活着这一双重状态。
  这则复杂的思想实验引发了大量的解说与讨论。其中最为古怪的一个莫过于“多重世界”学说:既然猫可以同时处于既死亡又活着这一双重状态,那么也就存在两个互不叠加的空间来容纳这只猫。
  论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非“桶中人脑”莫属。从认知科学、哲学到通俗文化,它的“身影”简直随处可见。它说的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将你的大脑从你的身体里取出,放入一个装有生命维持液的桶内,然后在你的大脑上装载电极,让它与一台能够产生图像与感觉的电脑装置相联。由于你获知的所有信息都来自脑部,所以这台电脑足以让你过上“日常生活”。
  如果这一构想可以成为现实,人们又如何能够知道,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真实存在着,而不仅只是由一台电脑所构成?
  该实验的核心理念在于让你去思考何为经历、何为感受、何为真正的人类。这则思想实验的走红得益于希拉里·普特南,而追根溯源,它则与17世纪的哲学家雷内·笛卡尔有关。笛卡尔在自己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录》里问道: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的感受就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来自于某“邪灵”?他用自己的经典格言“我思故我在”回答了这一问题。
其他文献
人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财富的积累史。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形式的变迁、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思想境界的不断升华无不与财富的积累有关系。人类不断创造财富,财富同时也推动着人类前进。  不过,在时间的隧道中,也有一部分财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驻在那里,它们或被深埋地下,或被故意隐藏,或被秘密收藏,成为富有神秘色彩的宝藏。意外发现宝藏大概是所有人的梦想,无数寻宝题材的文艺作品引人入胜。以下是世界十大宝藏,它们
来自加拿大Victoria省的16岁女孩Ann Makosinski发明了以体温为能源的手电筒,只要你用手握住它,就能获得能量。  该发明背后的秘密就在于热电技术和一种叫做Peltier贴片的器件,有了这款以体温为能源的手电筒,我们就可以避免使用AA电池了。
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凭借以往在课堂中的实践,我认为,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轻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互动合作,活化插图  新的通用技术教材虽然图文并茂,但教材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用计算机辅助
“我思索,我快乐”,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看似漫不经心,却时时激励她开心地探究科技世界里的无穷奥秘;  “我创造,我快乐”,一句最普通不过的话语,却是她鞭策自己不断去创造的座右铭,为创造赋予愉快的心境。  以快乐为旨,以乐趣为行动之纲,吉林松花江中学高三学生陈泽宇同学就是这样一位快乐的小精灵。她不被失败所困,不只是为比赛的名次而比赛,不因为被批评而郁郁寡欢。  她奔跑在属于自己的创新天地里,永远
那是校园里一棵极为普通的大树。它像其他树一样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唯一不同的是,它跟我们有着共同的记忆。  春天,它的叶子绿得动人,层层叠叠铺满了枝头。它们肩并肩、手拉手团结在一起,如从前的我们。  夏天,大树多了几分热闹,鸟儿不时飞来栖息,风儿也跑来打趣,大家唱着歌、跳着舞,别提多高兴了。课间玩乐的我们,不也是那样吗?  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当秋风吹走叶子时,大树也显得落寞了。树叶离别了曾经的乐园
神奇美丽的自然界,既有风和日丽的明媚,也有疾风暴雨的严酷,在人生旅途中既有一马平川、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也有逆水行舟、暗礁险滩、高峰浪急。正是因为享受过阳光沐浴,也曾受风雨洗礼,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并慢慢走向成熟。  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大多数同学家庭物质条件优越,长辈、亲友等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关怀,这对我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顺境中,我们安心学习、享受生活、锻
爱钓鱼的人都知道,定位漂很重要,它能让你找准底窝的位置,钓到更多的鱼。  目前常用的定位漂是在细绳的一端系上重物,另一端系上泡沫、塑料瓶等小型漂浮物。使用时先测量水深,再根据水深确定细绳长度,然后放到恰当的位置作定位标志。  这种方法对测量水深要求较高,如果测量不准,或放的位置有了变化,就会因为细绳过短没入水中,或细绳过长漂到别处,造成位置不准。能不能发明一种自动调节细绳长度的装置呢?  一、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相对于普通高中生,中职学生具有以下特点: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动手能力较强,较早接触专业课教育等。作为一名中职教师,为了让学生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时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创新发明的梦想,我不断摸索、学习,收获了不少心得体会。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兴趣的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模式。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我创新、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何以探究性学习来构建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常言道: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教学中巧妙设置问题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探索意识的重要方法。  如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时,在学生练习使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