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t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阶段教育中,数学教学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提升幼儿阶段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是当前幼儿阶段教育中比较科学且有效的教育策略。文章通过教学环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延伸拓展生活化等多项措施,对生活化幼儿数学教学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幼儿数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于当前各阶段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使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学习相关知识,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增强理解能力的目的。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内容相结合,并利用延伸性的数学活动以及课后练习,不仅可以提升幼儿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发展幼儿数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一、 教学环境生活化
  为促进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将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幼儿感受到生活处处是数学。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首要條件即是将教学环境生活化,教师可以充分展开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教学环境更加具体化、生活化,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将教学环境生活化的目的不仅在于创设数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无所不在,进而达到培养幼儿数学思维、提升幼儿观察力与想象力的教育目的。首先,在环境设计时,可以将数学元素融入其中,使幼儿在数学环境中提升观察能力以及数学思维。例如,在幼儿园走廊等地面上设计迷宫的行走线路,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生活化数学的存在;在幼儿经常接触的墙面上写上颜色不一的数字,引导幼儿去观察,促使幼儿在生活中感受相邻数字、数字顺序等知识;在卫生间等幼儿经常接触且目光可及的位置,设置多种几何图形,促使幼儿通过实际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另外,除将真实环境数学化、生活化之外,教师也可在生活学习中营造数学化的气氛,以此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为幼儿创设生活化数学学习的心理环境。例如,在幼儿游戏期间,教师即可将生活化数学融入其中,使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幼儿园的盥洗间的瓷砖墙壁上,将各种形状的纸片沾水之后贴在墙上,使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幼儿从初期的随意拼贴,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逐渐可以拼贴出各种自己想象的形状,进行有目的的玩耍。幼儿拼贴、玩耍,将各种图形进行排列,恰好与幼儿园小班《复习几何图形》一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进行初步的认知,并可以简单的描述几个图形的特点,从而引导幼儿复习并巩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相关内容,使其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所在。因此,在创设生活化数学环境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真实环境的创设,更要注重幼儿数学心理环境的创设,以此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化数学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依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思考,多角度、多方向地进行策划,将相关的生活化数学环境创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趣味性,以此提高幼儿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学内容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幼儿对其学习兴趣较低,进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将生活化数学教学方式应用在幼儿阶段教育中,可以将原本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以更加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方式呈现,使幼儿充分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进而促使幼儿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幼儿园数学教学《小手比一比》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幼儿认知1、2、3,并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发现身边生活中1、2、3数字的存在。另外,生活化数学教学内容不仅体现在幼儿园教材内容中,同时可以体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引导幼儿对身边的椅子、玩具等进行点数学习,引导幼儿学会点数,进而发展其数学综合能力。因此,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幼儿阶段数学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当不断的思考与探究,将更多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发展幼儿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幼儿观察力以及思维能力。
  三、 教学过程生活化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对数学学习积极性较差,为提升幼儿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创新形式的教学手段与生活化数学相结合,以此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与直观性,将生活化数学元素进行呈现,使幼儿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例如,在《10以内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以精彩直观的课件形式为幼儿展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十分生动、有趣,其课件具有的直观性也是优势。因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增强幼儿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设计生活化数学游戏,提高幼儿数学能力
  游戏教学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善于将数学知识与游戏形式相结合,使幼儿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幼儿数学教学《比高矮》一课中,教师即可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数学游戏。首先,引导两名幼儿与教师进行比较,使幼儿感受高度的差距,学会运用高的、矮的、最矮的等词语进行表达。继而引导三名幼儿进行比较,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顺序进行排列。另外,教师也可设计“拍气球”的游戏,引导幼儿根据不同身高拍悬挂的气球,幼儿会发现部分同学可以直接拍到气球,部分同学需要垫脚或跳起来才可以拍到气球。此类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促使其对生活中的高矮进行初步的认知。部分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仅限于表面,因此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实际游戏活动中,真实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是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与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四、 延伸拓展生活化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延伸与拓展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拓展性训练与课后练习阶段,利用生活化数学进行教学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课后练习不仅可以有效促使幼儿深度理解课堂知识,同时可以有效发展幼儿拓展思维,使幼儿逐渐学会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在幼儿数学《1-5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在课后延伸阶段,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字,促使幼儿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理解数字与人类生活的直接关系,同时激发幼儿对数字学习的兴趣,体会活动的乐趣,并培养幼儿对生活中事物进行关注的情感态度。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想一下,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还可以看见数字,比如,马路上或者公交汽车上”。以此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部分幼儿就会发现公交汽车上的线路数字以及回家时楼梯上的数字等。因此,在延伸与拓展环节用生活化数学方式进行教学是十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 跨学科教学,融入生活化元素
  在幼儿教育中,数学教学的单一方式导致幼儿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利用生活化的元素将数学教学与艺术类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幼儿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加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幼儿数学《7的分解》一课教学时,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幼儿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解性和有序性。在此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将音乐元素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为幼儿分发相应的数字卡片,继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引导幼儿拿着数字卡片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成功匹配成为数字7。同时可以引导幼儿利用互相检查的方式,去观察身边同学的数字匹配是否正确。另外,将数学教学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同样是十分有趣且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依据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利用美术课程的多样性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途径进行学习,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利用多学科结合教学的方式开展幼儿数学教学,是促进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六、 注重评价环节,促进人性化数学教学
  完整的教学模式中评价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同时可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关系。
  评价是生活化教学策略中激励幼儿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教师不仅可以将评价环节运用于教学活动之后,还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激励。例如,在幼儿数学《2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中,部分幼儿对于加法的运算比较擅长,相比较之下,减法运算能力较弱。对此,教师要加强观察与指导,利用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以及评价方式进行分层指导与教学。同时,在总结与评价环节中,要多鼓励幼儿,使其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另外,在评价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自身亲和力,对幼儿进行表扬评价时,要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友善。另外,对于幼儿而言,赞扬不应仅停留在语言的鼓励上,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去拥抱幼儿,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关爱,进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七、 结语
  在幼儿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生活化元素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游戏等多方面进行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時有效促使幼儿在生活化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进而达到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盛雪艳.基于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221.
  [2]沈士吉.还数学以生活,化学习以体验:幼儿数学教学研究[J].才智,2019(20):169.
  [3]俞建军.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012(3):43-44.
  作者简介:李卓玛草,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临潭县第二幼儿园。
其他文献
环境污染一直以来是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建筑装饰工程领域,传统装饰装修材料大多采用高污染的化工材料加工而成,会释放大量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危害居住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教师没有创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气氛沉闷等,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逐渐产生抵触情绪。这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实践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以课堂
石化设备的安全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其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石油化工设备在实际运行期间,引入了先进型设备,提升了化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各类先进性
摘 要:随着国内外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全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这推动着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文章简述了翻转课堂的由来,分析了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作用机制,提出了高中数学微课的制作方法以及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翻转课堂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尝试。传统教育忽视了人的人文属性,一味地强调工具性的发展,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铁路建设已达到世界水平.为了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不仅要保证铁路基础建设初期的质
摘 要:问题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使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同样可以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一、 引言  问题导学的
房屋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设计探究的基础部分,它具有根基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等特征.基于此,针对房屋建筑项目实际情况,在简单叙述几种常用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设计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市政节水的相关设计内容.针对给排水专业而言,实现绿色市政设计目标主要是切实搞好节水,摆正节水设计的重要
天然气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长输管道作为天然气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道安全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天然气安全水平
技术在发展,社会在发展,油田的石油加工也在发展,更高机械化程度的采油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率,并最终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率.随着中国在进行的改革,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石油工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