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苯甲酸钠的药理及毒理学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w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三聚氰胺”、“辣椒精”等事件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人们对于各类食品添加剂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目光。苯甲酸钠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防腐剂,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在食品防腐中,其潜在的毒副作用也逐渐凸现出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指出,在肉制品中严禁使用防腐剂苯甲酸钠以及苯甲酸,不过,由于苯甲酸钠具有易得、价廉等特点,因此,在化妆品、药品以及食品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防腐剂;苯甲酸钠;毒理学;药理学
  苯甲酸钠属于苯甲酸盐中的一种,它在酸性食品中可以被转化为具有一定活性的苯甲酸,此类物质与苯甲酸的防腐机制基本一致。酸性条件下,苯甲酸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如果不对其进行均匀搅拌,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苯甲酸结晶,导致食品出现局部防腐剂超标的情况。由于苯甲酸钠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且易溶于水,他对于细菌以及酵母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其应用范围也变得更广。
  1 苯甲酸钠的作用机理
  1.1 防腐机理
  苯甲酸类防腐剂主要是通过未离解的分子来达到防腐的效果,由于未离解的苯甲酸具有较强的亲油性,因此,它可以轻易的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的内部,以此来对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细胞膜通透性进行干扰,对细菌细胞膜吸收氨基酸的作用形成阻碍。进入到细胞内的苯甲酸分子可以中和细胞内所储存的碱,从而使得微生物细胞内的呼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以此来达到防腐的作用。苯甲酸是一种广谱类的抗微生物物质,它对于部分细菌、霉菌以及酵母菌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抗菌的范围相对较广,它在pH值低于4.5的环境下对各类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1.2 化合物的拮抗作用
  氯化钙与苯甲酸钠之间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同时,苯甲酸钠与半磅氨酸盐、葡萄糖酸、异丁酸、氯化钠等物质之间也具有拮抗作用。
  2 苯甲酸钠的毒性机理
  虽然人体的肾脏具有一定的排毒功能,通常情况下,只需1—2天肾脏就可以将滞留在人体内安全计量的防腐剂排出体外。不过,人若在长时间食用多种防腐剂,那么也会对人体产生大量的毒害作用。
  2.1 对神经系统形成损害的作用机理
  人体在食用大量含苯甲酸钠的食品后,可能导致患者的大脑出现严重受损的情况。苯甲酸钠与胃酸相作用,可以产生苯甲酸,由于苯甲酸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时间食用此类药物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笨中毒的情况。慢性笨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等,同时患者还有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2.2 致癌机理
  有科学家认为,苯甲酸钠有可能诱发癌症,这主要是由于苯甲酸钠在与碳酸饮料中的Vc混合之后可以产生致癌物苯。有学者在研究中将苯甲酸钠对活酵母菌细胞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测试,其结果显示,苯甲酸可以通过对线粒体进行破坏而对人体的细胞形成危害。
  2.3 细胞毒性
  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柠檬黄与苯甲酸钠、糖精钠与苯甲酸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呈现出相加的趋势。苯甲酸钠可以对细胞原有的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使得细胞膜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出现紊乱,导致细胞出现破坏性断裂,最终导致细胞中的正常平衡被打破。同时它还可以与人体内的氢氧自由基相结合而产生具有毒性的苯。
  3 苯甲酸钠及其替代物的使用现状
  目前,在各类口服液中苯甲酸钠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必须对苯甲酸钠的稳定性进行有效的监控。由于苯甲酸钠可以对食物中可能产生的内毒性物质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它在我国的酱油以及食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酱油中的苯甲酸钠含量明显高于食醋中的含量,这主要是由于苯甲酸钠在酸性条件下的防腐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其含量比酱油中的含量要少。有研究资料表明,山梨酸钾以及山梨酸的防腐效果明显优于苯甲酸钠,其毒性也相对较小。苯甲酸钠与苯甲酸的优势主要是成本较低,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在密封状态下,山梨酸钾也十分稳定,此外,其热稳定性相对较好,一般情况下,山梨酸钾要在270℃的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由此可见,苯甲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对食品防腐剂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必须寻找到一种更为科学、安全的防腐剂。因此,对食品防腐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思文,巩江,高昂等.防腐剂苯甲酸钠的药理及毒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24,16846.
  [2]张恩耀,陈云贵,唐永柏等.BTA/苯甲酸钠对LaFe11.6Si1.4合金的腐蚀抑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40(5):769-772.
  [3]李秋萍,卓婧,周淑晶等.吸收光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的苯甲酸钠与山梨酸钾[J].分析测试学报,2012,31(12): 1556-1561.
  [4]涂逢樟,项小燕,董雁等.毛细管区带电泳—前沿分析法测定苯甲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分析试验室,2011,30(8):73-7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的应用进行论述。方法:对本院2012年2月~2012年7月间入院治疗的42例妇产科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治疗症状进行分析,并对米非司酮的药物用法与药效进行论证,总结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对于妇女早孕、晚孕,稽留流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空间。结论:米非司酮作为新型人工合成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在妇
期刊
【摘 要】肺功能测定对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和疾病的康复、劳动力的坚定以及评估胸腹部大手术的耐受性等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功能测定;临床意义  1. 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肺容积是指呼吸道和肺泡的总容量,其大小随呼吸运动而改变。  1.1 肺活量(VC)  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我院所测正常人VC男性为4.087±0.687L,女性为2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相对于其它高等院校而言,它具有其特有的属性特点。独立学院要发展好,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附有学院特色需求能力的学生为要任。独立学院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确定不同于其它院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还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去实施教育行为达到教育实效。重庆市辖有7所独立学院,最早开办的学院已超过10年办学历史,通过课题组的2年的调研和统计,本文中对独立学院现有的
期刊
【摘 要】在泰勒中值定理被引入之前,处理一些极限、高阶导数和定积分等问题都比较复杂,泰勒中值定理的引入也为近似计算和某些证明提供了方便。本文对泰勒中值定理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叙述和证明,并列举了一些例子说明了泰勒中值定理在证明和计算上的应用。  【关键字】泰勒中值定理;函数;导数;定积分  1.预备知识——泰勒中值定理的类型及其条件  第一类:带有佩亚诺型余项的泰勒公式  定理1.1 若函数f在点x0
期刊
【摘 要】目的:进一步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急诊病人的抢救措施与救治疗效。方法:收集了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通过急诊救治,上述120例患者,115例患者被急诊安全转入医院后续治疗,约占95.8%;5例患者维持基础生存状态,入院两周后6例患者死亡,约占5.0%。结论:重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救治,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有效降低
期刊
【摘 要】根据问卷统计,广州越秀区和海珠区所属的三个社区居民中,中等文化程度者、离退休人员参与本调查的人数略高;在网络课程学习方面,呈现出条件成熟、趋势明显、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动机取向明显等特点,但仍需从网络课程学习意向、学习技术、学习资源、学习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以激发社区居民更强烈的网络课程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广州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数字化学习;网络课程  随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我市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临床检验变化。方法:对临床医生送检的疑似病例及常规筛查病例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筛查及相关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检验。结果:初筛检验阳性率为4.38%:HIV-Ab初筛阳性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阳性率极高,达74.28%,HIV-Ab初筛阳性者生物化学检验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低白蛋白、高球蛋白、低钠血
期刊
【摘 要】 制定40Cr 钢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 测定在各种热处理情况下试样的硬度和冲击韧性, 并进行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 得出了40Cr 钢调质处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结论,并浅析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性能;显微组织;调质热处理  1、40Cr 材料简介  1.1 40Cr 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  40Cr 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见表1。  1.2 40Cr
期刊
青海红十字医院检验科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过程对临床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包括标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为观察指标进行分组观察。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溶血情况、卧位采血与坐位采血的不同对血常规:WBC、RBC、PLT、Hb结果是有明影响(P〈0.01)。结论:血常规标本采集过程的不同对临床检测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血常规;采集;
期刊
【摘 要】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1976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