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复合型外语教学文化导入的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简要回顾了建构主义理论发展概况,简析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与我国新形势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需求相结合,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近维度相似性。重点探讨了以旅游英语为例的复合型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教学  建构主义   文化导入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N005);陕西省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SGH140617);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5JK1606)。
  建构主义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发展概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一种在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学习与知识的理论,因其关注个体的学习过程与个体认知的关系,因此,该理论被视为解释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其哲学基础可溯源至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詹巴蒂斯塔·维柯。该理论从哲学传统出发,指出文化是使人类完全不同于其他动物、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的重要介质。这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具有一种本能的、独特的“诗性的智慧”,这种特质使其可以对周围环境以隐喻、象征和神话等形式作出反应。皮亚杰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和维果茨基也从各自角度对此理论进行了推进和完善。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即早期建构主义的雏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以“捷克结构主义”在二战时期传入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重新回到欧洲,其影响力达到了顶峰。当前,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因其关注个体的学习过程与个体认知的关系,该理论被视为解释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依据。因此,从本质上讲,建构主义理论更是一种学习哲学,对传统认识论形成了革命性的挑战。
  2.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心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并非如传统学习理论所认为是通过教师的教授而被动得到,而是学习者本人在特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借助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等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资料,最终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到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分别是指“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的“情境”即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包括学习场所、学习氛围等软、硬件环境,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是指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
  建构主义者关于学习的观点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个体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将知识“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这种自主建构无法通过他人来替代,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一复杂的过程是学习者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学习者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因此,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并对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而“意义建构”则被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习者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的快速发展与实践应用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
  复合型外语教学的新需求
  1.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更趋向国际化、通用化。我国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外语+外语“模式。面对社会的发展,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提出: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具体而言,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宽学生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各种相关能力的培养。关于课程设置,《大纲》也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专业课程要包括: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英语专业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英语专业知识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相关专业知识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如外交、经贸、法律、文化、旅游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2]。从某种意义而言,英语专业知识是营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英语专业技能的学习“情境”,相关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更具实用的、深层次的“情境”构建和拓展。在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的过程中,产生更富成效的“协作”与“会话”,进而质化英语学习的“意义建构”。
  2.旅游英语教学需求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大支柱,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结论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之一,到2020年,还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加速融合无疑会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要着眼于未来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要为国家培养既懂外语,又具有旅游方面专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复合型的外语专业教学。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具有复合化的特征。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应至少包含三个模块的内容:(1)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2)沟通交际的技能;(3)旅游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三个模块中交织融汇着语言与文化的渊源。
  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对文化产生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必然会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的现状、特质、发展和趋势。正如德国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特所说:“每一个人,不管操什么语言,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世界观的承担者。世界观本身的形成要通过语言这一手段才能实现……每种语言中都会有各自的世界观。”[3] 因此,语言从特定角度揭示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既蕴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影响,同时也体现着该民族整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质。语言作为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对不同文化族群的沟通与交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显然,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即要理解一门语言必须要了解相关文化,理解一种文化必须首先懂得相关语言。因此,我国外语界目前普遍认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   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旅游英语作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开设的交叉学科(旅游学专业和英语专业)专业课程,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必修课程。旅游英语在学生日后的相关旅游交际和管理活动中, 不仅仅是对话交流的基本工具,而且在保护和传播本族文化,促进本族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融合,消除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和误解,避免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方面, 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高校的旅游英语教学中,从基础阶段就要加强文化的导入,这不仅包括西方文化的引入,也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1.西方文化的引入
  语言既是文化的基石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一点早已被广大的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者所公认。从根本上讲:对一种语言当中的语法、词汇等语言符号的全面和深刻理解都必须以对运用该语言的文化的理解为基础,所以,在国内的语言教学领域会提出“文化教学”的理念,即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输入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材中,有关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政治法律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识比比皆是。大多数英语教师都认同要获得母语者的语言使用熟练程度就必须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们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甚至行为习惯。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语言使用的失误和跨文化交际的不妥。
  这一共识对英语教学当中的旅游专业英语教学自然也是适用的。同时,基于旅游从业人员将来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职责,旅游英语教学当中的西方文化引入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对异域文化必要和充分的了解作储备,就没有将来工作的得心应手和顺理成章。
  2.本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与“西方文化的引入”相比,国内的外语教育界尤其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本族语文化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够,甚至较多地讨论了它的负面作用。其实,语言是一个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其特定的文化环境进行认知的工具和结果,即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会反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因此,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在接受英语这一“世界性媒介”的同时,也坚持要保持本土的语言及文化,努力维系本民族的身份和独特的文化印记。比如印度、新加坡、南非等许多国家在使用英语作为他们日常的工作语言的同时,也在号召他们的年轻人珍惜和维护他们的本土文化,以便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外来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过分“入侵”和“垄断”,所以他们使用的英语都多少带有本国文化的烙印。将这种烙印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在适当的程度上深刻化、标签化,不仅不会影响英语的规范表达,反而会促进英美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将本土文化进行推广和宣传的一种手段。在这里,具有本族文化印记的语言表达不会成为国际交流的绊脚石,而是文化交际的最有效的媒介。
  束定芳和庄智象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会在两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母语文化可以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参照体,能够更深刻地揭示这些目的语文化所具备的重要特征,从而加深对其民族文化本质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习者母语文化心理的干预与调适,能够有效促进和培养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提升其深入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兴趣和潜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4]。因此,加强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能够提高其对一种文化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母语和目的语文化,同时可以尽量避免母语文化在其外语学习中产生负迁移现象,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效应。
  作为将来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目前的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英语对于他们而言,决不仅仅是日后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交流工具,更重要的是作为他们宣传和传播本族文化,继承和保护本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消除文化隔阂,避免和解决文化冲突的必要保障。如果对外国朋友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孔孟之道、阴阳八卦等不甚了解,不能给出令其满意的解答,无疑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与合格的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要求相去甚远。基于特殊的工作岗位和环境,让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广播四海是一代代旅游人的宏图大志,也是他们肩上推卸不下的艰巨责任。
  因此,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中,尤其是旅游英语的教育中,应该加强中国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必要抵制,也同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语言这一形式载体加上相应的信息才可以构成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基础[5]。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这种意识不仅有利于产生学习目的语外族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异文化的了解和认可,也有利于他们去传承和深刻理解本族母语文化,从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将对西方文化的引入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相结合,进而达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汉英两种语言的可比性问题早在17世纪的《普遍唯理语法》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作者阿尔诺和朗斯洛认为:语言体现思想。既然人类的思想有共同性那么语言也有共同性[6]。把握语言之间的关系,要以把握其背后的文化关系为基础。只有把握两种文化的个性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两者的共性;理解两者的共性才能更加准确地领悟其个性。共性与个性不可分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英语教学尤其是旅游英语教学当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以对目的语文化的细致认识和敏感体验为前提,以对母语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为支撑,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谐交际为最终目的。
  结束语
  总之,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提醒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让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成为认知主体,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处于主动状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要积极营造学习者的正效应“学习情境”,在富有成效的“协作”与“会话”过程中,质化学习的“意义建构”。在旅游业的实际工作中, 良好的交际与沟通是良好服务的基础。旅游英语作为英语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和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典型复合英语模式,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之一, 是每个旅游从业人员与国际游客交际和沟通应该掌握的最重要工具。为达到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最终目的而在旅游英语教学当中实施的文化导入,不能只强调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文化障碍和西方文化的吸收;而应该要重视汉、英文化的共性,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渗透的积极作用,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注重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甚至重组。
  参考文献:
  [1]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综述》,《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5期。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5]杨东焕:《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6]陈国华:《普遍唯理语法和〈马氏文通〉》,《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3期。
  作者单位:卢  珊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陕西西安
  苏晓智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陕西西安
      吴耀武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9月27日,以“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召开。共有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德国、俄罗斯、马其顿、埃及、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越南、蒙古等15个国家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本届大会秉承以往各届的宗旨,在独立思想、平等对话的原则下,学者们围绕“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儒学与国家软实力建构”“礼乐文化与社会道德”“儒家思想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运用,电影与电视、影视与动画等各类数字影像艺术,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创新引擎,推动了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中相关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而数字艺术核心特点又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特性,它突破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传统固化模式艺术教育的藩篱,形成了新的态势。高校的教育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怎么样突破壁垒,顺应时代的要求及时创新与变革,是我们面临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本文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全国C9高校BBS上2004-2014年的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线访谈、数据统计、编码分类和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关注程度较高、认同感建构角度多元化、认同方式截然相反。实际工作中,高校应当从激发内在需要和优化外在环境着手,进一步加强建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
期刊
晚霞霓天的周二傍晚七点,陕西师范大学2015级化学卓越班的学生李雨桐急匆匆地吃完饭,一路小跑来到雁塔校区教学八楼8307教室,以一个“蹭课生”的身份在前排位置坐下。用他的话来说,“两个小时换一场情怀,太划算!”  让李雨桐用“情怀”二字追随的这门选修课,主讲人正是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泰山北斗——章竹君教授。  要“秒抢”才能上的选修课  校园里,章竹君教授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学生们总是亲切
期刊
【摘 要】为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清晰,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但是对未来的期望过高,缺乏长远的规划。为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任课教师应提高自身水平,班主任应给学生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高职 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
期刊
【摘 要】校史作为一所高校独特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其建立、成长、发展的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的缩影,也是高校专业学科历史发展的珍贵记录;校史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感及勇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而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则是校史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路径;校史育人功能的实现使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载体,育人理念有了“新
期刊
【摘 要】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学习、吸收、借鉴西方交响乐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越来越“交响化”,其演奏的作品越来越丰富多变,其影响亦越来越广泛,这就对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奏区别于独奏,它更注重一个演奏员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笔者尝试以胡琴声部为例,对演奏员的合奏能力作出一系列分析,并在培养与训练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强调合奏能力是乐队演奏员必备的素质,是一种倾听、调节、沟通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领略《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篇著作的风采,探究美国梦的缘起缘灭,从美国梦的大背景和历史演变开始,解读其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体现和表达,结合对主人公盖茨比的简介和故事分析,以及著作所要阐述的对美国梦的领会,与读者一起共勉。  【关键词】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 物质诱惑  前 言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其文学代表作——《了不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存在弊端的分析及环境艺术专业自身特点的多元性特点的阐述,提出环境艺术设计知识结构“跨界”的必然性及美术院校隐性文化对环境艺术专业“跨界”的影响,指出“跨界”将成为环境艺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跨界”使美术类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成为可能,也成为其办学优势。  【关键词】创新人才 跨界 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该论文为2013年度陕西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学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教育管理工作者及任课教师两个主体角度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实现途径,以共同促进学风建设。  【关键词】学风 学风建设 教师  “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