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评估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通过对娄星区小学第八次体育课教学改革效果的研究,了解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这十余年在当地的具体的实际实施情况,取得了哪些成效和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07-02
  1.前言
  2014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第十四个年头,在这十余年里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在探索、研究、修订中前行,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这十余年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更专注的是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上的研究,具体结合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还是较少的。研究拟通过对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效果的研究,了解体育课程改革这十余年在当地的具体的实际实施情况,取得了哪些成效和存在哪些问题。并期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体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能为当地的教育部门在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可以为今后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娄星区目前的55所小学中随机抽取了10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与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本研究的需要,设计出《娄星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回收982份,有效问卷967份,发放老师问卷50份,回收48份,有效问卷48份。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19和Excel2007进行处理,作为最后描述性分析的依据。走访娄星区教育局主管领导和部分小学校长及体育组组长,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及未来走向的意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估调查与分析
  3.1.1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教学目标的效果评估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新的教学目标已经初步形成。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着体育教学目的表述不明确,技能掌握和身体锻炼的教学任务不甚清楚,不同级别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衔接度不高,针对性提高各个年级和学校教学目标雷同现象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在新课改的促进下,新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涉及到了体能、知识、技能、兴趣、爱好、习惯、心理、交往合作等诸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形成了以5个领域、3个层次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娄星区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改革中的教学目标有60.4%的人表示十分清楚课程目标,有33.3%的人表示大体了解,不太了解的只有6.3%,这说明我们教师对第八次体育课改革中教学目标的认识还是足够的,对我国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大部分老师认真的进行了学习。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娄星区小学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后,仍有67.8%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以玩耍、放松为目的,有26.2%的学生表示上体育课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与同学交往,而认为上体育课是以学技能和锻炼自己意志的学生总共也只有6%,这表明娄星区小学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完成度并不理想。
  从表1和表2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虽然认真的学习了教学目标,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去实现。以至于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玩耍的居多,完全违背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
  3.1.2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估
  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体育教师按照课本内容上课,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枯燥定式、没有兴趣,学生积极性较差;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对传统项目一味的按部就班,属于“拿来”式教学。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更多的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的选择采取不固定式,对传统项目筛选、创新,教学内容弹性更大,教学内容趣味性增多。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仍有60.4%和18.7%的老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娱乐性的内容上课,其中进行创新的老师仅仅有6.2%;在进行改革后有70.8%的老师表示虽然教学内容要有所变化,但是备课难度差不多,这值得我们深入反思,也进一步表明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没有落到实处,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效果。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体育课堂上有29.4%的学生是在自己玩或是跟小朋友玩,真正学习过一些体育项目或者是锻炼内容的学生占少数,这进一步表明娄星区小学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理论脱离了实际。
  3.1.3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估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主,根据教学内容为主,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反复练习,提高巩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也不能达到学生身心愉悦的功能。“新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以情景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有三分之二的老师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还是按照传统的讲授附带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另外在课堂教学难度变化上,65.4%的老师表示,上课难度没什么大的变化,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仅仅有7.9%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附带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大多数的小学生认为好不容易可以上体育课,到户外活动,根本不想受约束,对老师老套的教学方法厌倦,思想不集中不易受老师引导,其中有74.3%的学生更多的选择自己跟小朋友一起玩,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放任它的发生,应该采取各种教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对体育课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积极投入体育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1.4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的效果评估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多注重的是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方法上多采用的是定量与终极性评价方法,形式上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评价,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打分。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评价中要求学习评价内容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以及合作精神等四个方面展开,评价方法提倡不仅要运用结果性评价,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式上要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相互评价多种评价形式结合的方法。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改革后,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采取的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但是大多数老师还是将学生的体能成绩、纪律表现和技能掌握度作为重点评价的对象,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不利的。
  从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从体能成绩、技能掌握度、纪律出勤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的,这跟传统的评价相比,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对学生兴趣、性格等培养方面仍有所欠缺。
  3.2娄星区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取得了许多成果,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专家理论与教师实践差距加大,理论更多的只是理想化的,很多理论不能通过实践实施,理论范围过广,使许多教师无法达到,不能很好的完成各项目标要求。同时也存在着教师薪金待遇问题,教师福利待遇过低,教师缺乏教学研究积极性,教师自身条件不能到达教学要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在娄星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教师对改革的理念和内容理解都是比较深刻的,其教学理念、评价理念等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4.1.2不少教师由于自身素质问题,由于对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具体实践过程产生了差距,导致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革贯彻执行的力度。
  4.2建议
  4.2.1更新体育教育观念
  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师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只有思想上有创新,才能引领行动上的创新,从而设计出适应当代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明确体育课程改革的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改良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将体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4.2.2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学能力
  为保证体育课程改革更好地落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当今关键问题。一方面,体育教研人员要起到教改带头与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管理职能,建立全面立体的教师岗位培训体系,为提高课改实施效果服务。另一方面,教育局及高效继续教育中心应该合作,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在职教师通过自学、在职培训或脱产进修等多种形式更新知识,增强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的培训力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达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庆新.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与位置评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1):87-89.
  [2]宋翠翠.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5-7.
  [3]杨旭辉.论我国学校体育新课改的超越与缺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33(1):100-10
  [4]曾小玲.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湘西自治州调查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2011,05(7):51-53.
  [5]肖丰.豫东地区乡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阻抗因素的因子分析与策略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06(34):123-125.
  [6]潘桂芝.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0(2):3-5.
  [7]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J].体育学刊,2007,14(4):7-10.
  [8]谭华,李勤.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2003,14(4):7-10.
  [9]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
  [10]姚蕾.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56-957.
其他文献
趴在角落的缘分谁曾去化解这默默只是无闻而在我的内心却是一直的在等待
营销理论经历近百年发展,现在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影响营销理论的营销环境正在经历重大的变化;营销理论在新世纪的起点上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营销理论的本土化.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农村的发展需要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在推动
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阐述了利用学术性群体组织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牵线搭桥以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流通环节。
钢琴演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也是人们对精神世界追求中的产物,而钢琴的演奏者则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他对作品的表达对观众的感染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也随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相比于其他本科教学,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因为起步较晚,使其不能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探寻出符合并满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教学模式,以此才能更好的挖掘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潜力,发展其设计能力。本文就对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高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185-01  在人生的长河中,童年是美好的,我的童年在无忧无虑中度过。我的家并不是独立的一间,那是一个有着里外三重的大宅子,每重有一个天井,透露着天光,晴天流泻着阳光,雨天飘洒着雨水,冬天有时候会挂着长长粗粗的冰凌,晴朗的夜晚,天井就像一幅缀满星星的画,启迪着我最初的审美。大宅子有一个很大的木门,关起来是一体,
日本"企业"模式职业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支柱,在很大程度上给日本的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对日本"企业"模式职业教育的内涵教学、层次方式、特色
对中小型乡镇企业绩效评价的DEA模型(C2R)及用进行了研究。通过DEA有效性分析,对乡镇企业绩效进行效率衡量,并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投影改进,找出更有效的投入产出量,一定程度
国内外学者对声誉激励的研究一般从建立经营者声誉的经济学模型和声誉机制的理论性分析等角度出发.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