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开幕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开展。“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发源于青藏高原,浩浩荡荡如巨龙一般横贯九省,奔腾入海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滋养了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深植在中国人民心中,成了歌,成了诗,成了画,成了民族的根与魂。
其他文献
日本著名的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风靡世界。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人性的光辉,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宫崎骏作品中饱含了日本的传统文化,而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文化上具有较多的相似性,这便使其作品中表达的文化与思想能够很顺利地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电影作为宫崎骏动画作品的载体,其十分形象地承载与呈现了宫崎骏动画作品中所表达的文化与思想内涵,使之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升了日本文化与日本电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电影创作中,少数民族电影以其独特的民族艺术特性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以其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重镇。从家喻户晓的《五朵金花》《阿詩玛》到新时期的艺术探索之作《青春祭》《云南故事》再到21世纪风格各异的《花腰新娘》《碧罗雪山》《米花之味》等影片,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留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剧《觉醒年代》,描摹了1915年到1921年间中华民族的思想变化历程,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人物,由《青年杂志》创刊为历史起点,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内在思想逻辑。动荡不安的家国乱世和青春激昂的精神谱系共同构成了本剧的叙事底色。电视剧对百年前的青年一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个体描摹,重构了壮美青春的思想涵义,播出后受到青少年群体的广泛青睐,获得豆
当代主旋律电影兼具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已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一方面立足于电影文本,重点分析其通过小人物视角来讲故事的创新叙事模式,提升影片价值共振与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探究文本之外的传播方式,重点分析其如何利用“事件本身话题性”制造网络话题,为同类电影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一、“穿越”艺术的后现代审美特征与怀旧记忆  从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电影时间空间的巨大跨度,也能够体会到影视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的自我慰藉,“穿越”式的表达让电影增加了特殊的审美趣味。当前影视作品中“穿越”艺术的运用大多数是指故事的主人公基于某种特殊的经历从当下时空穿越到其他时空。故事由于时空交错而会产生强烈的戏剧张力,通常在穿越时空中会有较多啼笑皆非的喜剧设计。将穿越模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