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言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轨迹看,大城市的工商业起到了关键的核心作用,并且其工商业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人口密集、土地贵、染严重、就业难、居住差、交通拥挤等,已使它的发展面临较严重的制约。而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加快信息的传递,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可推动大城市的产业发展。因此,党中央和政府早在1991年明确指出,村镇建设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抓好。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又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因此,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利于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与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城镇与不同经济发展层级的关系
  
  国民经济发展从空间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分为大城市、小城镇、农村三个基本层级:大城市处在第一个层级,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处在第三层级,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基础;而小城镇则处在中间层级。那么,小城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何处?应分析它与前两者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来。
  1.大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不同的作用。大城市具有的空间集聚优势,使城市经济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聚集经济的产生使企业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居民可以得到更多的效用。另外,企业和居民在空间上互相接近,通过竞争分享这种聚集利益,因而加速了大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城市人口集中的规模越大,释放出来的新能量就越多。这种能量多到一定程度,便会创造出全新的物质和精神的城市文明,即开放型的现代化的大城市文明。这种开放型的现代化的大城市文明,一方面对其周围的乡村或小城镇产生强大的直接引力效应,使该城市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又对其他中小城镇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使他们纷纷仿效,形成一种间接引力效应。而对于我国广大的人口中,只有少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绝大部分的人生活居住在小城镇或农村。如果不能通过小城镇作为信息传递的节点,那么大部分人基本与现代文明“隔绝”,很难与大城市在物质与精神文化方面发展同步,只能处于落后的地位。这容易导致生活水平的差异较大,使社会发展失衡严重,容易形成一定的社会矛盾。
  另外,如果产业与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的情况持续下去,住宅、环境污染和交通困难将会进一步恶化,大城市的人口增加将永无止境,非生产性的财政开支将过大,必然消耗经济增长所需的财力。同时,大城市的工业产品市场局限在大城市中,易导致竞争激烈,成本上升,不利于企业的资本积累和后续发展。
  而只有大力发展小城镇,才能更好地作为大城市信息与物质扩散的节点,把大城市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传递到广大的群众中去,使人们逐渐感染并接受大城市的精神文化,而且能在小城镇能购买大城市的工业产品,自然促进了大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城市可通过向周边的小城镇转移部分工业,来缓解土地供应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这种情形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特别是能够在周边的各小城镇分别建成企业集群式的工业园,则更能促进小城镇和大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样,广大的产品与文化信息通过小城镇传递到大城市,促进了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流,增加了知识和信息的创新活动。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虽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仍然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急待解决的矛盾。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副产品相对过剩,农业劳动力大量富余,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较差等。因此,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而我国农村人口近九亿, 剩余劳动力达四亿多, 实际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才二亿多, 如何合理的安排剩余劳动力,发挥其巨大的劳动潜能。从国情出发,上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本文认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发展小城镇, 开拓小城镇工业生产门路,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才能较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地降低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也易于为广大农民所接受。而且,大力发展小城镇,就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脱离农村而进入小城镇,从事加工业、建筑业及各种服务业。这不仅可以使农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道路, 而且农民收入增加了, 生活富裕了, 第一产业就更有条件向着机械化、电气化、工业化方向发展。
  从国民经济发展来看,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发展小城镇,将直接带动最终消费需求,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农民进入小城镇,其生活消费将由自给半自给消费变为商品性消费,对农产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农产品低水平过剩的现状,而且也能为城市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农民进入小城镇,将极大地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住宅及公共建筑的建设加快,也带动了直接投资的需求。同时,城镇化的过程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有效过程, 也是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着现代文明改变的有效过程。随着小城镇发展, 城镇文明程度随之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逐步向城市化发展, 将会出现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的局面,最终会形成稳定的社会的和谐发展基础。
  
  三、小城镇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小城镇在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为工业化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但是它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小城镇忽视客观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盲目攀比、盲目扩张;发展无序;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投资环境滞后;定位存在盲目性;污染严重;发展资金不足;忽视农业资源优势等。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建设发展小城镇呢?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划:
  1.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用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将城镇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使城镇功能与产业发展建设相互协调发展。
  2.发展特色产业。小城镇没有大城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所以,不能像大城市一样,发展所有产业。鉴于资源、财力、人才方面的限制,小城镇应重点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如湖北随州市曾都区三里岗镇发挥香菇资源优势,形成了香菇生产、加工产业。
  3.增强环保意识与加强环境保护。小城镇建设只有使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才能健康有序发展。对此,应加强对环境资源的管理,发展环境资源市场,依靠供求关系来调整环境资源价格;建立起生态型小城镇,提高小城镇生态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环境、资源、人口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4.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可增加农村收入,也是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可以带动城镇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应做好农业产业的扶持与服务工作,这也是建设新农村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5.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与改善发展环境。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提供公共服务。建设和完善交通网络体系、电力、信息、公用设施等,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论
  
  通过分析当前大城市的发展中所产生出的严重问题,以及小城镇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作用;讨论了大城市与小城镇、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从而体现了小城镇对大城市、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所具有的信息与物质传递的重要地位。因此,本文认为发展小城镇利于促进大城市、小城镇与新农村三者共同发展,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最后,针对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五个方面的建议: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增强环保意识与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与改善发展环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和DNA损伤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44名焦炉作业工人(暴露组)和50名医务人员(对照组)作为
为了改良国内草皮品种,目前从国外引进的草皮越来越多.草皮的引进,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引来了生态风险,存在着生物入侵的潜在威胁.
[摘要] 随着电信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及社会需求的进一步驱动,通信运营企业面临又一次的挑战与机遇;对于固网业务逐渐萎缩的运营商而言,如何抓住这一次投资机会以带动企业的转型与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投资回收期、投资规模及投资新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以投资带动发展。  [关键词] 投资决策回收期投资规模新技术
目的:探讨心理授权对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授权问卷及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TheProQOL)对32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Pears
围绕英语新课程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如何以听引领学生说英语,可以通过课前Warm—up,变教师讲为学生尽情地“说”;课堂注入“活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创设问题情境,变“静态
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打造民族地区企业“航空母舰”的一种最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产业链缺损、专业化程度
近二十年来,IT业发展迅速,国内外知名的IT业巨头应运而生,IT业垄断的格局也越来越明显。本文结合IT业自身的行业特征,针对IT业垄断的新特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IT业未来的发展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民众交流互动、表达诉求、参政议政提供了新的表达空间,网络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工具价值不断得到提升,使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彰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研究生扩招,研究生的数量和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论述在详细的分析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愿意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资人发明了与以往抵押贷款有本质上的不同的投资方式即创业投资。近几十年来,创业投资这种投资方式发展的非常迅速,创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