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写作文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898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曾说过:“文章的苍白,源自生命的苍白。”作文恰似一面清晰的镜子,是学生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作文教学的唯一出路,就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自我的生命活动,所有与写作有关的,都须“事必躬亲”,写作能力的提高,任何的“别人”都无法越俎代庖。
  提高作文水平,愚以为须拥有“三心”,备齐“二意”,所谓“三心二意写作文”。
  一、要热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对生活有颗火热的心,作文才有源头活水,立意才不会太偏激。
  学生总抱怨自己的生活只是读书、吃饭、睡觉,平淡得没有什么生活积累,无处寻找写作素材。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以平淡、琐碎为主线的,但平淡无奇的生活照样有可供我们去发现、去把玩的东西,生活永远都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有一颗敏锐善感的心,要有一支勤奋的笔。有了新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有了新的感受,及时付诸笔墨,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愿意诉说自己想说的话,慢慢地就会善于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巧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富有人性魅力的佳文。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也是复杂纷繁的,只有对生活真正有颗火热的心,才能正确地认识生活。不少中学生的作文表面上看也极具个性,然而却是扭曲的个性。他们富有爱国热忱,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但是思想偏激态度冲动,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喜欢写偏激、消沉的文章,还自以为这是反映真实生活,其实大多只是为了“指点江山”而“激扬文字”,并非自己的真实想法。作文是要反映真实生活,然而同样的真实在不同人的眼中会出现不同的映像,有的看到的是美,有的看到的是丑,有的是真相,有的是表象以至假象。要让自己的心多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和汲养。
  二、能专心——做个有主“心”骨的人
  有颗专注的心,作文才能有中心,作文才能不偏心。
  学生写作时最为苦恼的往往不是无语可说,而是有话不知如何说,东拉西扯,最后连自己也不知所云。中学生作文基本要求就是“中心明确”,所以在选材立意时一定要“专心”:心中有明确的主题,否则就像是水中捞月缘木求鱼。或者,有些同学在审题时有一定的主题意识,但在写作过程中,则信马由缰,没有围绕中心铺展渲染的意识,结果可想而知。其实,既已确立主题,写作过程中就要有颗专一的心,时时注意控制思维的骏马,驾驭着它朝着既定中心前进。
  有一位同学在写话题为“责任”的作文时,先以“太阳的责任是哺育万物,园丁的责任是照料花草,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开头,引出自己文章的表现中心——父母的责任;然后列举一些生活细节,表现父母对儿女的关心爱护;最后议论抒情:“父母的爱,像太阳的光辉博大沉厚。儿女之心如寸草,健康成长,茁壮向上才是最好的报答。”作文头开得不错,以类比的形式提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紧扣话题。但是接下去的描写和议论却偏离了“责任”,转到“父爱母爱”上去了,整篇文章的中心也变成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偏离了主题。
  三、肯静心——拥有一颗善思的“心”
  肯静心,才能文思泉涌,才能理性深刻。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当人处于一种急躁不安、缺乏自信甚至压抑的状态时,别说创造,就连正常水平也难发挥。“宁静以致远”,只有丢弃杂念,调适心态,让心静下来,积极面对,才能进入创作心境。只有心平气和,文章才可能有深刻的思想,有独立的见解,才能显出大气;如果心浮气躁,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停留在一己的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文章自然尽显“小气”。静下心来,思路方能纵横捭阖,心灵趋向活跃敏感,于是,思维灵动,文采飞扬,下笔生花,写出好文章。
  静下心来,才能深入思考,才能赋予作文以深刻。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要想更清醒更有效地挖掘题材,首先是“看”,要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把材料吃透,把实质摸准。即使很简单的题材,因观察的位置不同,阐发的角度有别,所得到的结论就可能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然后是“辨”,辨是非真假,辨主次轻重,辨精粗优劣。辨明了,才能正确地取舍,不能囿于现成的认识,要不断开拓,不断求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使认识更准确,更透彻,更完美。认识的飛跃不是等来的,而是求来的,是在深入的思考中自然得来的,要静下心来,不断提高自己从复杂中求精纯,从平易中求奇崛的能力。
  四、写真意——彰显作文个性魅力
  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作文才有个性,才有深意。
  “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过程。应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中学生作文,反面消极的因素往往多于正面积极的因素。往往自以为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其实很可能是不自觉地掉入了“套话”的陷阱,这种倾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美的东西最易被人接受,这正是作文成功的秘诀。
  当然,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有灿烂阳光,也有雨雪雷鸣。人性既见真善美,也掺假恶丑,还会有中间的复杂地带。想要让自己的作文深刻,就应该多写自己熟悉的、驾驭得了的题材,历练出善于小中见大的慧眼,只有对平凡的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并抓住本质,挖掘出生活中深邃的意蕴,才能增强文章思想的穿透力和内容的厚重感,才能使文章中心不同凡响。
  五、抒新意——展现作文亮丽风采
  抒写新意,才能显示独特,才能新颖深刻。
  创新于作文而言,就是“观察事物要有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要有独特的方式,表情达意要有独特的手法”。充分调动生活中积累的有深刻体验的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去发现那些标志社会发展、时代前进细微区别的地方,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变也是创新,力求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准确,就是要保证内容与题目的有机结合,材料与观点的高度统一。创新,就是要在“求准确”的基础上“求变通”,“求变通”,就是求变化,求发展,求新颖,求深刻。人云亦云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思想不够深刻。“言人之所言”是文章大忌,中心的雷同更是让人望而生厌。写作文立意要新颖,必须做到“避俗”“求异”,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追根求源或逆向反推,要的就是一个“深度”,通过跳出思维定势,寻求与众不同的立意,“言人之欲言”进而“言人之不能言”,让文章折射出自己独特的眼光,绽放自我的风采。
  作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里的一块“硬骨头”,一个“老大难”。尽快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改变学生作文的现状,就必须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作文是自己的事”。要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并善于三“心”二“意”写作文,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的写作个性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铺张扬厉。
其他文献
如果公司要挖掘一名客户的全部价值,就必须对该客户推荐新客户的能力进行评估。现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各种手段,公司可以估算出每个客户潜在的终身
只有像李嘉诚一样具有好的人品,企业才有可能做得更大    30年来,中国社会已形成了庞大的颇具有创富精神与理想的企业家阶层,他们推动了中国经济向市场化转型并融入全球化大潮中。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认为,中国的商业进程以10年为一个周期。虽然中国企业家眼中的企业家更替现象很难简单地用10年一个轮回去定论,但30年来在中国企业家眼中确实陆续出现了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李健熙、杰克·韦尔奇、李嘉诚、比尔
每一幅画都是开放在小画家心上的花朵,它们灿烂地点缀着大家的生活。在这快乐的儿童节里,展示出这些美丽的图画,和大家一起分享它们的芬芳。 Each painting is open to the
【摘要】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站在创新的高度进行语文教学,应该成为当今初中语文教师重点面对的课题之一。本文从课堂教学观念、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创新教学。  【关键词】创新 思维 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
今天,学校里张灯结彩,彩旗飘扬,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因为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在我们实验小学隆重召开,我们为全市宾朋献上大型团体操———阳光之歌。表演开
在名闻遐迩的雍和宫西侧,有一条清幽静谊的小街,四座古色古香的一间式过街牌楼穿破夏日的浓荫,点缀在街道的东西两端和国子监门侧。国子监的东邻,红墙碧瓦环抱着一组宏大的
租赁经营企业的承租者和其它企业的厂长相比,所承担的风险更大一些,因而他拥有的经营决策权就更多一些。这就容易使人们产生误解,好象企业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就不那么重要
教育的艺术在于感染与激励。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艺术地展示语态、教态和组织技巧,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
一路上,秋风不时向我们袭来。瞧,它又来了,脸上荡漾着因瓜果成熟而发自内心的微笑,它微微向我们打了个招呼,又快快地奔跑起来,像个淘气的孩子——此时,我们已经沉醉在秋天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高新技术要实现产业化,有四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加强。路甬祥说,第一,需要加强创新源头的供给。中